01.08 理性分析:为何张若昀没能凭《庆余年》成为肖战、李现式的顶流?

2019年已经过去几天了,2019年娱乐圈的流量格局早就有了大洗牌:肖战、易烊千玺、李现、王一博成为新的四大流量。

理性分析:为何张若昀没能凭《庆余年》成为肖战、李现式的顶流?

与往年顶流的配置不同,2019年的四大流量全是口碑和播放量俱佳的作品中走出来的:肖战、王一博的《陈情令》、李现有《亲爱的热爱的》、易烊千玺有《长安十二时辰》和《少年的你》。用作品说话,似乎成为新一代流量们的杀手锏。

等2019年进入尾声,《庆余年》成为这一个时间段的“顶流”电视剧。整个12月网友的话题大概都不会离开《庆余年》。但是同为热播剧,为什么张若昀没能像肖战、李现那样成为顶流呢?

理性分析:为何张若昀没能凭《庆余年》成为肖战、李现式的顶流?

分析这个问题,有一个前置条件,那便是让肖战、王一博、李现成为顶流的作品《陈情令》《亲爱的热爱的》与《庆余年》有同样的基因和特质。

这种基因和特质首先体现在几部作品都是网文大IP改编剧:《陈情令》改编自墨香铜臭的小说《魔道祖师》,《亲爱的热爱的》改编自墨宝非宝的小说《蜜汁炖鱿鱼》,《庆余年》改编自猫腻的同名小说。三本网络小说都是自带书粉的作品。

理性分析:为何张若昀没能凭《庆余年》成为肖战、李现式的顶流?

理性分析:为何张若昀没能凭《庆余年》成为肖战、李现式的顶流?

此外,四部电视剧播出时都曾霸占同时段的热搜和舆论战场,是同时段播出剧中的顶流。

正是因为这些共同点,所以才可以分析这个问题。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张若昀没能凭借《庆余年》成为顶流的呢?个人以为有三个主要原因。

(因易烊千玺本来就是顶流,所以讨论不将其纳入)

“热”得有差别

虽然都是同时段最热的电视剧,但几部电视剧“热”的程度还是有差别的。从话题数据来看,《庆余年》的热度与《陈情令》《亲爱的热爱的》还是有差别的。

目前来看,《庆余年》热度最高的一条话题#庆余年#阅读为116.2亿、讨论267.6万条。而《陈情令》最热话题阅读达到311.7亿、讨论达到3511.8条,《亲爱的热爱的》的最热话题阅读为367.5亿、讨论为1306.8条。单从最热话题的关注度来看,《庆余年》虽然是2019年年尾最热电视剧,但与《陈情令》《亲爱的热爱的》仍然不是同一个量级。

理性分析:为何张若昀没能凭《庆余年》成为肖战、李现式的顶流?

理性分析:为何张若昀没能凭《庆余年》成为肖战、李现式的顶流?

理性分析:为何张若昀没能凭《庆余年》成为肖战、李现式的顶流?

除去热度最高的话题,《庆余年》热度第二的话题#电视剧庆余年#阅读为47.1亿、讨论374.9万条。反观另外两部剧, #亲爱的热爱的预告#阅读为 98.6亿、讨论为150.1万;#王一博陈情令# 42亿阅读、1746.6万讨论 , #肖战陈情令#57.4亿阅读、898.4万讨论。更不用说,《陈情令》仅阅读过10亿的话题就近十个。

理性分析:为何张若昀没能凭《庆余年》成为肖战、李现式的顶流?

抛开数据,单从观感上来看,《庆余年》的热度与《陈情令》《亲爱的热爱的》也有一定差距:《陈情令》衍生出来的音乐会、见面会场场爆满,更是出现门票价格炒到15万的新闻;你大概还记得整个7月的热搜榜被“现男友”统治的“恐惧”,甚至因为粉丝太多易发生安全问题而取消了李现、杨紫的见面会。

理性分析:为何张若昀没能凭《庆余年》成为肖战、李现式的顶流?

所以,从热度来看,虽然都是热播剧,《庆余年》与《陈情令》《亲爱的热爱的》还是有差距的。这也注定张若昀不可能凭借《庆余年》成为肖战、王一博、李现那样的顶流。

平台作妖影响《庆余年》的好感度

《庆余年》中,陈道明、吴刚、刘桦、李建义、高曙光等一众老戏骨让整部电视剧的质感提升了几个档次,张若昀、郭麒麟、李沁、宋轶等青年演员的演技也不存在很明显的短板,豆瓣评分更是稳定在了7.9的高分。但最被网友关注的却不是演员和剧情,反而是播出平台的骚操作。

理性分析:为何张若昀没能凭《庆余年》成为肖战、李现式的顶流?

与以往网站平台VIP用户可以看全集或VIP用户提前看N集不同,《庆余年》播出平台腾讯和爱奇艺都推出了“VVIP”的模式:在平台VIP用户抢先看6集的基础上,用户可支付50元,提前点播6集。

这项举措一出就引起巨大关注,甚至遭到了人民日报的点名批评。即便如此,腾讯视频在回应超前点播模式时也只是说“(腾讯视频)对会员的告知、对他们的消费心理不够体贴,这是我们的bug,是我们做得不好的地方”,而并未取消超前点播模式。

理性分析:为何张若昀没能凭《庆余年》成为肖战、李现式的顶流?

而紧随超前点播模式而来的是,盗版链接的大肆传播。虽然对此剧组和演员都进行了批判,但正如网友所说的“谁忍得住不看呢”。甚至有评论称“超前点播”模式将国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点版权意识,完全打碎了。

理性分析:为何张若昀没能凭《庆余年》成为肖战、李现式的顶流?

虽然对超前点播的质疑以及盗版的传播,从一定程度是《庆余年》热度的证明,也为《庆余年》贡献了热度,但是这些杂音对电视剧本身的热度并不是好事,不仅起到了混淆视听的反作用,还让一些网友迁怒于剧组。即便张若昀回应超前点播时说委屈地说“50块钱没到我兜里”,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理解。

得女性网友者得天下

除了热度和杂音的原因,张若昀没能凭借《庆余年》成为顶流的最重要原因,大概是故事的性别倾向。

很明显,《陈情令》《亲爱的热爱的》,无论是迎合腐女群体的兄弟(ji)情,还是满足大部分女性期待的甜腻爱情,都是主打女性群体。同时,也完全符合了现代女性网友的喜好。而这两部电视剧的原著作者也皆为女性,小说本身就是女频作品。

理性分析:为何张若昀没能凭《庆余年》成为肖战、李现式的顶流?

相反,《庆余年》的原著作者猫腻为男性作者,小说也发表在男频,主要面向男性群体。而改编自男频小说的《庆余年》要保存原著特色,就必定成为一部主打男性观众的电视剧。

作为男频作品,《庆余年》的故事情节也与《陈情令》《亲爱的热爱的》不同。《陈》《亲》都是以感情戏为主情节,辅以其他情节。而《庆余年》则是权谋为主,感情为辅。这样的情节设置虽然也会吸引部分女性观众,但总体而言,对很多女性还是有劝退的作用。

理性分析:为何张若昀没能凭《庆余年》成为肖战、李现式的顶流?

然而,在娱乐圈,“得女性者得天下”早就是公开的秘密。近几年的热播剧,特别是现象级热剧,都是主打女性观众的重感情戏的作品。《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香蜜沉沉烬如霜》《镇魂》等热播剧全是女性向感情戏。

理性分析:为何张若昀没能凭《庆余年》成为肖战、李现式的顶流?

不仅是娱乐圈,“得女性者得天下”已经得到各行业认可。根据2018年中国网站访问量排行榜显示,大部分流量由女性撑起。阿里巴巴帝国的建立,背后正是“买买买”的女性们。随着“她经济”的崛起,美图在2019年更是推出了“女性颜究所”。

“她流量”才是娱乐圈最壮大流量。这也是为什么纵观娱乐圈的顶流明星,几乎全是男明星的原因。最鲜明的对比,大概就是与李现共同主演《亲爱的热爱的》的杨紫,在流量上跟李现还是差距不小。

理性分析:为何张若昀没能凭《庆余年》成为肖战、李现式的顶流?

综上所述,热度与《陈情令》《亲爱的热爱的》有差距,平台作妖影响好感度,非主打女性观众的感情戏,这就注定《庆余年》不可能获得《陈》《亲》这样的高影响力,也注定张若昀不能凭借《庆余年》成为肖战、王一博、李现这样的顶流。

不过,《庆余年》中张若昀的演技还是可圈可点。做个演员也不一定比做流量明星差,毕竟wuli“苏大强”已经靠过硬演技在流量榜上独占鳌头了。

理性分析:为何张若昀没能凭《庆余年》成为肖战、李现式的顶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