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怎麼預防水稻倒伏?

老實巴交鄉里人


水稻倒伏現象多發生在中晚稻,有時在寒潮大風天氣之後,一些中晚稻田就一丘丘的全倒了!有時這樣的田就沒有什麼產量,甚至絕收了!早稻的倒伏現象極少,除非是那些被蟲害傷得嚴重的,或者已經因病害死亡的,也可能倒伏。

要預防水稻倒伏,需要考慮的方面較多。

一、水稻抗倒伏品種的選擇。這可以說是最基礎和關鍵性的,如果品種選擇不好,特別是中晚稻,莖稈纖細,弱不禁風,一旦在齊穗後遇風就會應聲而倒!這在晚稻的遲熟品種尤為關鍵,因為晚稻的遲熟品種基本上都會遇上一次寒潮大風天氣。

二、水稻病蟲害的防治。如果水稻被病蟲害危害過,則很可能禾苗的長勢和健壯度都會受到影響。就像人一樣,一旦遭受一次大的病,身體多少就會弱很多,抵抗力也會下降,一有天氣變化,又會傷風感冒。所以,避免水稻生長期間病蟲害的爆發,不僅關係到成苗率、有效穗、結實率和千粒重等與產量息息相關的方面,還一個就是能有一個健壯的植株來對抗可能出現的寒潮大風。

三、水稻水肥的管理。種植水稻的農民都有經驗,有個口訣:幹長根,溼長芽。乾溼交替是育好禾苗的關鍵。及時曬田能夠使水稻根深扎泥土,有了強勁的根系,就像大廈有了紮實的基礎,能夠更好地讓禾苗抵抗寒潮大風天氣。

而施好肥的目的也是促進水稻植株有個好的身體素質,這個科學合理施肥就很關鍵,既要保證各時期水稻對各營養成分的需要,搭配好氮磷鉀的比例和各微量元素的供給,同時又不能失衡和過量。例如氮素過多容易引起禾苗瘋長,也就容易造成倒伏;例如促進對硅元素的吸收,能有效增強稻株的堅實度,抗倒伏能力就增強。

四、水稻種植的合理密植。不論是採用移栽,拋秧還是直播,要根據科學的原則來確定單位面積的苗數,進行合理的密植。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植株過密,一是稻田通風透光條件不行,容易滋生病蟲害;二是爭養分,容易造成弱苗,人們如果生兩胞胎甚至多胞胎,總會比只生一個的要瘦弱些就是這個道理,也是造成倒伏的誘因。

五、水稻種植時期和田間管理。每個品種的生育期不一樣,同時還受光照、積溫等影響,這就要根據已經獲得的數據資料來科學合理安排茬數、播種期、移栽期等,同時配合好田間管理,讓水稻健壯生長,同時能夠避開寒潮大風天氣就完成收割是最安全的;但像水稻晚稻的中遲熟很難躲得過一次寒潮,那麼就要考慮設計周全,讓水稻抽穗這樣的關鍵期躲過寒潮;在寒潮大風發生前大田經過了曬田促扎深根等措施都是能保證水稻防止倒伏的有效措施,所以中晚稻中、後期開溝瀝水比較關鍵。

歡迎不同意見留言討論和補充。感謝您的關注、點贊、收藏和轉發!


原生態鄉村


大部分種植戶都多多少少遇到過水稻倒伏的狀況,水稻倒伏的原因也比較多,水稻的品種和管理不得當都可能導致水稻倒伏,一般倒伏有根倒和莖倒兩種倒伏情況,根倒是根部沒有發育好,支撐不住上面的水稻,有一點風雨可能就會發生倒伏。莖倒是莖不強壯,也會造成倒伏。

水稻倒伏原因

1、水稻插秧時插的比較淺,沒有深到地下,支撐力比較差而導致的倒伏。

2、插秧的時候太密集,導致光照不好,同時通風也不好,所以莖稈發育不良,容易導致倒伏。

3、施的氮肥比較多,導致葉片太大,會擋住下面的陽光,導致莖稈發育不好。還有澆灌的水太多,影響根部的生長髮育,容易倒伏。

4、品種不行,品種沒有抗倒伏的基因,這個比較關鍵,選品種時最好選擇抗倒伏的品種。管理不好容易引發病蟲來襲,一些病蟲會導致水稻發育不良,造成倒伏。

5、還有一些自然災害,比如大雨大風,都容易造成水稻倒伏。

預防倒伏需要採取的措施

1、要挑選優質的品種,選一些產量高的,有抗倒伏基因的水稻。

2、要學會培育出壯秧,前面我的回答裡有提到過如何培育壯秧,要學會管理。

3、種植密度要控制好,密度得當的標準是不影響通風和光照,這樣可以增強水稻的抗倒伏。

4、不要用太多的氮肥,適當的施一些有機肥。另外控制稻田的水量,不要太多,導致一直淹著根部,影響根部發育。

5、要細心管理,及時發現病蟲並清理病蟲。

結語:按以上說的做,一般都是可以預防倒伏的,但是如果已經發生了倒伏,還是有一些補救的措施的,比如排淨稻田水分,保證通風。發現病蟲害可以用一些相應的治蟲藥來去除病蟲。還可以給施加一些有機肥,至於具體如何還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做出相應的補救措施,希望可以幫到你!


高小白的vlog


水稻倒伏的類型

1、根倒

由於根系發育不良,紮根淺而不穩,缺乏支持力,稍受風雨浸蝕,就發生平地倒伏;

2、莖倒

由於莖稈不壯,負擔不起上部重量,從而發生不同程度的倒伏。

水稻倒伏的原因

1、品種不抗倒

植株節間短,莖杆粗壯,葉片直立,劍葉短以及根系發達的品種就不易倒伏,反之則為以倒伏品種。種植倒伏品種是防止水稻倒伏的關鍵。

2、栽植密度不合理

每畝栽插穴(蔸)數過多或每穴中秧苗株數過多,嚴重影響水稻的通風透光性,造成根系生長不良,植株生長細弱,基部節間增長,就容易招致倒伏。

3、肥水管理不到位

片面重施氮肥,使植株生長過旺,封行過早拔節長,穗期葉面積過大,造成倒伏;長期深灌水,造成莖杆基部節間徒長,下部葉片早死,根系發育不良而倒伏。

4、病蟲危害

病蟲害防治不及時,莖杆組織被破壞,也容易造成倒伏。

防治措施

1、選用耐肥抗倒品種

如選用半矮稈、莖粗、根系發達、葉片直立的耐肥品種。

2、加強水肥管理

適量施用氮肥,合理增施磷鉀肥,少量施用硅肥等微肥;淺水勤灌,在水稻各生育時期,應實行淺溼間歇灌溉的方法,在孕穗期水層可適當加深,抽穗後則繼續保持淺水層勤灌。

3、合理密植

構建合理的群體結構,可防止群體密度過大,通風透光良好,莖葉組織老健,增強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也可增強莖稈的抗倒能力。

4、適時曬田

曬田是防止水稻倒伏的一項重要措施。因此,在水稻分櫱末期要進行排水曬田,控制無效分櫱,改善土壤環境,增強根系活力,使稻苗達到健生穩長。

5、及時防除病蟲害

保護莖稈的抗倒性能不受病蟲害破壞或者盡力降低莖稈的受害程度。


專注農業E輩子


水稻倒伏,不僅會帶來收割難度,也造成一定的減產。所以說,預防水稻倒伏,也是水稻生產中的重要措施。


亮仔也種植了水稻,今年對於水稻倒伏方面,預防措施表現的也不錯,在生育後期遇颱風,在大風大雨的攻擊下,基本上沒有出現倒伏。我的防治措施主要表現為:

1、品種選擇:選擇適宜當地種植且抗倒伏的品種,這個要綜合考慮,既要做到適宜當地種植,也要具有抗倒伏能力及滿足高產能力。我們一般是選擇二至三個這樣的品種,以減少不利年份帶來更多損失。

2、整理好田面:在耕好耙平的基礎上,把有坑窪的地方填平,使整個田面保持水平平整,在需要排水的時候能及時排出,以免積水造成倒伏。特別直播的水稻,田面得不到平整,田裡積水,前期撒種在上面,不利於成活,後期紮根不穩,容易發生倒伏。

3、肥水運作好:在施好底肥的基礎上,及早施好分櫱肥,適時施好穗肥。分櫱肥促進發棵,及早形成壯苗。穗肥保花護穎,使整個營養供需得以平衡,易形成壯杆,有利於抗倒伏。

在分櫱末期,適時擱田,促根生長,使田面乾裂不下陷,後期排水適時收割時,能及早使田面乾燥,在颳風下雨的時候不易倒伏。後期排水,要根據天氣情況,如果雨水多,就要提早排水,以免田間溼度大,而發生倒伏。

4、病蟲草害的防治:病蟲害能削弱水稻的生長能力,不利於高產,也易發生倒伏。所以,在病蟲發生期,結合當地農技部門公佈的防治時間,和病蟲害發生情況,做好適時防治。

草害也是造成倒伏的重要因素,不僅爭肥爭水,也利於病蟲害的發生,根據雜草發生規律和時間,及早進行防治。一般來說,人工插秧在管理好水層的情況下,一次封閉除草就可以了。而直播,除了封閉除草,還要進行苗期除草。具體防治時間和防治用藥,前面的回答都己經講過,這裡就不闡述了。

5、葉面肥的噴施:今年我的水稻倒伏情況良好,在做好上面4點的基礎上,就是噴施了葉面肥。葉面肥主要是磷鉀肥和微肥,當然也可以用蕓薹素內脂,在破口期和灌漿期,按照規定用量兌水,進行均勻噴施就可以了。對於肥力高,長勢好的稻田,不要進行葉面肥噴施,防止葉面指數過大,而易引起倒伏。但可以使用蕓薹素內脂進行調節,實現一定量的增產。

按照以上操作,我的大部分稻田都沒有發生倒伏,個別田塊由於田面不平整積水,有少量倒伏,可以忽略不計。但有處稻田,田面也很乾燥,病蟲害防治也是最佳期,結果大面積發生倒伏,病害發生也很嚴重。其發生倒伏原因,主要還是病害發生嚴重所導致。由於這片稻田一直病害發生嚴重,藥物防治起不到好的效果,只有通過清理田間病菌,改善田間環境。現在提倡秸稈還田,不能焚燒,只能通過冬前深翻,防止病菌越冬繼續危害。

以上是我今年一年種植的總結,每年種植每年總結,每年會有一些變故,如有回答不到位的,還請及時補充和更正,謝謝!


亮仔為農


如何預防水稻倒伏?水稻倒伏的情況一般是大風大雨天氣引起的。

預防水稻倒伏其實並不複雜,有經驗的農民一般都知道怎麼預防水稻倒伏。預防水稻倒伏最好從選擇水稻品種開始,選擇莖杆粗壯,根系發達的雜交水稻品種很重要,根系發達的雜交水稻,紮根深,莖槓不會很高,粗壯,不容易被風颳倒,結實率高,穀粒飽滿,產量高。


選用人工插秧或者用插秧機插秧,入泥層深一點,比起拋秧來說,不容易被大風大雨刮倒,抗倒伏強一些。拋秧只是秧苗散落在稻田泥巴表面,根系淺,抗倒伏性差一點。


預防水稻倒伏,施肥是最關鍵,最好撒施氮磷鉀比例合適的複合肥,不要過量使用尿素,如果尿素撒施過多,會引起水稻瘋長過高,莖葉過於茂盛,不但容易引起病蟲害,還容易被大風大雨刮倒,抗倒伏性差。



容易被大風大雨刮倒的稻田,撒施底肥或者追肥的時候最好多施一點鉀肥,或者撒施比例適當的複合肥,控制氮肥的使用量,但不是不用氮肥,是適量減少氮肥使用量。


在水稻最後兩次打藥的時候,搭配葉面肥一起噴施下去,比如使用抗倒伏穀粒飽或者磷酸二氫鉀,不但能增產,還有抗倒伏作用。


村野輝哥


在農村,在水稻快收割前,會出現水稻大面積的倒伏,讓水稻收成受到影響,籽粒不飽滿造成減產,讓水稻難於收割等,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怎樣預防水稻倒伏呢?

怎麼預防水稻倒伏?

1、造成水稻倒伏的原因。

①遇到大的暴風雨造成倒伏,。

在水稻快成熟時,遇到大的暴風雨,風吹雨打,讓水稻折斷造成倒伏。

②密度過大造成倒伏。

在種植水稻過程中,密度過大,讓水稻營養不均衡,缺乏營養,也會讓水稻造成倒伏。

③病蟲害造成倒伏。

水稻最容易發生的就是稻飛蝨和稻瘟病的危害,對水稻的危害最大,如果水稻發生了稻飛蝨和稻瘟病等病蟲害危害,也會造成水稻倒伏。

2、怎麼預防水稻倒伏。

① 選擇抗倒伏的品種。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合適的抗倒伏品種,選擇根系發達品種,這樣從第一關就要選擇水稻抗倒伏品種,預防水稻倒伏。

② 合理密植。

在插秧過程中,要根據不同品種的分櫱特性和土壤肥力與供肥水平來選擇水稻的種植密度,過密了容易造成倒伏,種植密度過希了,不利於增產。

③ 做好病蟲害的預防工作。

在水稻種植中,要防止做好水稻的稻瘟病,水稻的稻飛蝨,紋枯病等病蟲害的發生。

④ 做好水肥管理。

在水稻生長過程中,不要讓水田幹著水,合理施用氮肥,適當增施磷鉀肥和有機肥,這樣能有效預防水稻的倒伏。

總結

預防水稻倒伏,首先就是要選擇抗倒伏品種,合理進行施植密度不要過大也不要過希,平穩進行施肥,保持水田有水,做好病蟲害的預防工作,這樣就能有效的預防水稻倒伏。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如果有不妥的地方可以交流討論,喜歡我的回答,點擊關注我。

以文溫暖三農


水稻倒伏也是水稻生產過程經常遇到的現象。不過,在清江鶴的記憶中,農村盛行種植高杆水稻品種那幾年,水稻倒伏几乎成為常態,自農村推廣矮杆水稻以後,倒伏者少之又少,特殊年份如遭遇洪水等這種降水量比較大的年份,倒伏現象也存在。但相比"高八寸"那個時代,水稻倒伏現象幾乎忽略不計。



水稻倒伏據相關的文獻資料顯示,與水稻的莖節長短有關。水稻節間長的品種易倒伏,短的莖節水稻品種不容易倒伏。

我們一般的人都認為水稻的莖節是園的。其實不是。水稻的莖節是呈扁園形的。扁圓形的直立性沒有園形物的直立性強。於是水稻專家們就弄了一個扁平率來表示水稻品種的倒伏性。長莖軸的倒伏率高於短莖軸的倒伏率。



說得通俗直白一點就是同等莖杆粗狀的水稻莖稈,節間長的比節間短的易倒伏。因此,我們在選擇水稻品種時,根據以往年度的種植經驗和資料顯示,要選莖杆粗且相對比較短的品種,從品種的抗不抗倒這個生物學基本特徵上做好抗倒基礎工作。

其實就是合理密植,增強植株的通風透光條件。很多人錯誤的認為密植可以高產。這有點想當然。農村有句俗語叫稀三挑,密六籮。可見密植並不見好。



然後就是做好田間土肥水管理。多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增強水稻植株的抗逆性,抗病性,抗倒伏性。

最後就是根據田間水稻植株生長情況,確有必要噴施植調劑對水稻進行矮化時,還必須根據產品的相關要求,對水稻噴施一定濃度的植調劑。

如百分之二十五的多效唑,百分之五的烯效唑等。於水稻拔節時噴施,仿倒伏的效果十分優異。


清江鶴


這幾天有農友發來圖片,水稻倒伏了,損失較大,初步判定是稻飛蝨爆發引起的倒伏,水稻後期倒伏,對於水稻產量來說影響較大,也影響收割操作,下面農農老師來談談水稻後期倒伏原因及預防措施。

一、水稻倒伏原因

稻飛蝨暴發引起倒伏

水稻後期褐飛蝨大發生,2-3天內就可以導致水稻倒伏,特別是當前“晚秋不涼”的時候,稻飛蝨發生概率較大,對於稻飛蝨的防治應該以預防為主,出現蟲情時及時防治是關鍵。

二化螟引起的倒伏

以往很少見二化螟導致的水稻倒伏,但這幾年在江西、湖南等地都有出現二化螟造成的水稻倒伏現象,水稻二化螟防治應該抓住孕穗期和破口期的預防工作,這樣後期才能有效預防。

不良天氣引起的倒伏

颱風、大風等天氣容易導致一些病蟲害較多,不抗倒伏等品種倒伏,不良天氣引起的倒伏較為常見。

二、水稻倒伏預防措施

選擇抗倒伏品種

對於沿海或者海風較大區域,選擇抗倒伏品種較為關鍵,一些高杆品種比較容易倒伏,選擇時需謹慎。

合理施肥

水稻貪青是倒伏的重要原因,貪青不僅病蟲害較多,而且莖稈更容易倒伏,建議農友合理施用氮肥,後期從孕穗期到灌漿期,噴施2-3次磷鉀源庫等肥料,促進水稻莖稈葉片老熟,增加節間韌性,減少病蟲害發生,前期施用硅肥有利於減少水稻倒伏。

及時防治病蟲害

重點是稻飛蝨的預防,稻飛蝨預防建議從孕穗期起就要重視,可以預防藥劑是呋蟲胺、烯啶吡蚜酮等,鑽心蟲等預防建議施藥四氯蟲酰胺和氯蟲苯甲酰胺。

結束語

水稻倒伏是一個綜合性的原因,我們在預防倒伏時,不僅要注意病蟲害的預防,同時也要關注合理施肥,這樣才有效減少倒伏造成損失。


農農老師


我是鄉村小嶽,我來答

水稻倒伏是最令稻農頭痛的事,倒伏之後多數稻穀會發芽,雖然會有一點收成,但也就意味著一年的辛苦努力有點白費了!據我多年的經驗我認為水稻倒伏主要與種子的好壞、施肥過多、自然災害有直接關係!我把我的經驗與大家詳細分析一下:


1、購買的種子是否優良?是否有超強的抗倒伏能力?記得有一年,我購買的種子是湖南培育的超級稻,稻杆明顯比別人家粗一些!還高出10公分,感覺有點像高粱一樣!這一年雨水特別多!風也大!還沒出穗之前,大家的都沒倒伏!等到稻穀成熟時,我們溝裡三分之二的都倒了!就我家及少數兩家的沒有倒!雨水多又不好收割!好多都長了芽,怪可惜的!所以種子的好壞?抗倒伏能力好不好?特別重要!不然一年的努力泡湯了!所以選種子很重要!不僅要選優良的!而且還要選抗倒伏力強的!


2、施肥是不是不科學?有沒有施得過多?我有個鄰居,種稻子喜歡偷懶!我家一般每畝農家肥1500斤、氮肥最多20斤、、磷肥30斤、鋅鉀肥10斤,而他一般不用農家肥!直接氮肥60斤、磷肥100斤、鋅鉀肥20斤,這樣是很省事!但是每一年稻穀成熟時,十次有九次都倒伏!後來他向我父親請教,肥料減少三分之一,就很少倒伏了!所以一定要科學施肥!少了不好!多了也會壞事!才能減少倒伏!

3、除了以上兩方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天氣的好壞?這種因素是我們無法控制!但我們插秧的時侯儘量保持行距通風暢通!也會減少倒伏的發生。


綜上所述!要想避免減少倒伏,一要購買抗倒伏的優良種子、二要科學合理施肥、三要保持秧苗通風暢通,就能有效預防倒伏的發生。


地攤老趙


水稻是我國的三大主糧品種之一,從南到北都有種植,2019年水稻的種植面積為4.45億畝,高於小麥的播種面積3.56億畝。雖然近年來水稻的產量呈現增長的態勢,但各地的種植戶也出現一些其他問題,比如病蟲害出現較多,另外就是倒伏,稻田中一旦有倒伏現象,給收割帶來很大的麻煩,如果是臨近成熟期出現倒伏,還容易出現部分稻穀發芽的現象,對稻穀品質有較大影響。

正常情況下,種植水稻畝產量可達1000—1200斤,如果稻田中倒伏的面積超過25%,那麼水稻產量會減少10—20%,當然如果是少量的倒伏,對總產量不會有很大的影響,但會增加一定的工作量。對於種植戶來說,肯定是不希望出現倒伏的,那麼哪些情況會引起水稻倒伏呢?微塵微視界認為主要跟以下4個因素有關。



一、品種選擇不當

種植水稻想要獲得高產,除了稻田肥力、光照、日常管理等因素之外,還與水稻的品種有很大關係,有的品種本身抗倒伏能力較弱,再加上其他因素,容易使得水稻出現倒伏。當前國內的水稻品種有成百上千個,一旦種植戶沒有選對品種,出現倒伏只是其中一種異常情況,還可能出現病蟲害較多,甚至結穗偏少,導致最終的產量受到影響。還有的種植戶貪圖便宜,通過網絡或者其他途徑,買了一些過期,或者不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種植的品種,出芽率偏低,水稻的長勢也不太理想,弱小苗較多,後期也是容易出現倒伏的。

二、稻田耕作方式不恰當

由於各地地形差異較大,有的地方地勢平坦,耕地資源較為充足,各家分到到稻田也較多,便於機械化操作,而有的地方地處山區,可耕作資源不多,平均每人分到的稻田不足2畝,機械化操作難度較大。因此各地種植水稻的方式也存在差異,有的種植戶使用機械化播種、收割;有的則是集中育苗,人工移栽;還有的是直接播種,這幾種方式有利有弊,但從反饋的情況看,直接播種的方式,後期出現倒伏的概率要高於其他兩種。還有就是水稻收割後,秸稈如何處理,如果秸稈還田時操作不當,或者早稻收割後又要接著種晚稻,也同樣會引起倒伏。



三、遇到極端天氣

種植水稻跟天氣是有很大關係的,過度乾旱或者洪澇,都會使得水稻無法正常生長,後期產量也會影響較大,如果在灌漿後出現龍捲風,那麼部分水稻容易倒伏。有時臨近收割時出現這種情況,倒伏的面積會更多,稻穗倒在稻田中,時間久了稻穀還會發芽,收割時如果不分開處理,那麼一些發芽的稻穀就會降低整體的品質。在南方夏、秋季季節出現颱風的頻率較高,有的是短暫的停留,有的會引起強對流天氣,狂風暴雨雖然可以增加稻田中的雨水,但也容易使得稻穀出現倒伏,而且很多時候這種倒伏是難以自行恢復的,只能在收割水稻時根據倒伏情況再決定如何處理。

四、種植水稻出現了一些病蟲害

正常情況下,水稻是具有一定抗倒伏能力的,普通的風是吹不倒稻穗的,但有時雖然沒有遇到異常天氣,也會出現倒伏現象,這裡面比較大的影響就是出現了病蟲害,像稻飛蝨、紋枯病等,都會影響水稻秸稈的正常生長,進而會引起水稻倒伏。水稻發病的原因是有多種的,有的是品種問題,有的跟病蟲害有關,水稻病蟲害增多時,不僅會有倒伏現象,還會對水稻的產量和品質帶來較大影響,如果正常情況下畝產1000斤的,那麼受病蟲害影響,可能畝產量下滑至800斤以內,有的甚至更低。



水稻倒伏帶來的危害是比較明顯的,如果倒伏面積超過50%,那麼該季水稻會面臨著較為明顯的減產,特別是臨近收割期時倒伏,有的水稻可能還未成熟,而有的會直接在稻田裡發芽,處理難度就比較大,倒伏比較嚴重的只能人工收割,無形中會增加種糧成本,這種現象不是種植戶希望看到的。在實際操作中,是可以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預防的,個人認為主要可以從以下6個方面入手。

1、選擇抗倒伏品種

如果當地颱風出現的頻率較高的,那麼在選擇水稻品種時,不僅要考慮水稻產量問題,儘量選擇畝產量能達到1200斤以上的,而且還要考慮抗病抗倒伏的問題。有的品種抗倒伏能力較好,只要不出現超強颱風,基本上不會出現倒伏,當然也有的水稻品種,抗倒伏能力偏弱,或者說本身不具備抗倒伏,風沒那麼大也有倒伏現象。選擇什麼樣的水稻品種,種植戶要綜合考慮,產量、口感等都是重要因素,在選購時,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對於外地不熟悉的品種,引種時更要小心謹慎,可先小範圍試種,確定各方面都符合時,來年再擴大種植面積。

2、控制好秸稈還田的數量

原來水稻收割後,會把秸稈收集起來,曬乾給牛、豬等過冬用,如今農村養豬、養牛的少了很多,有的可以說一個村莊也沒一頭牛,再加上秸稈不可直接在地裡燒了,水稻秸稈如何處理又是一個難題。目前相關方面提倡的是將秸稈還田,將秸稈轉化為肥料,但從實際情況看,如果中間間隔的時間較短,秸稈無法完全腐爛,那麼還會引發一些其他問題,後期使得水稻倒伏。因此我們在處理秸稈還田時,要注意秸稈還田的數量,如果是收割完早稻,要接著種晚稻的,不宜將大量的秸稈直接還田,比較穩妥的是將秸稈異地處理。



3、選擇合適的播種方式

在以前種植水稻時,大多數是先種秧苗,然後再進行移栽,基本上是人工處理,鄰里之間互相幫忙,比如今天去你家幫忙栽1畝水稻,明天去他家幫忙。等水稻長到30公分左右,還會用一根竹竿撐著,去稻田裡耘禾,這樣既把雜草給處理掉了,同時還會對水稻根部有固定的作用,大幅度降低了倒伏的概率。當然現在這種方式已經越來越少了,大部分採取的是機械化操作,有的直接將種子撒在稻田中,連集中育苗環節都省掉了。為了避免水稻倒伏,在栽培方式上要合理安排,使用機械化操作時,要將秧苗栽種到位,如果栽種較淺,後期也是容易倒伏的。

4、做好水肥管理,防止水稻秸稈長勢過旺

種植水稻對水分、養分等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在苗期長時間缺水,水稻的秧苗就會顯得有點弱小,如果是在抽穗的時候缺水,那麼容易出現灌漿不足,有的稻田雖然水分不缺,但會發現靠近其他稻田位置的水稻長勢較好,而中間部分地區長勢一般,這裡面就是稻田中的肥力不均衡。有的稻田本身肥力較好,種植戶後期追肥又較多,那麼容易出現養分過剩,存在燒秧苗的可能性,當然部分長勢過旺的水稻,也容易出現倒伏。水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底肥、追肥的使用量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儘可能讓水稻生長過程中水肥均衡。



5、做好稻田病蟲害防治

有的水稻雖然沒有遇到狂風暴雨不利天氣,但水稻同樣出現了倒伏,很大的因素是出現了病蟲害,使得水稻秸稈長勢不齊,或者部分秸稈被蟲咬斷。在防治病蟲害方面,應當考慮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式,在稻田中放置粘蟲板,只有前兩種方式效果不理想時,再考慮藥物防治。使用農藥過量後,容易出現農藥殘留,而且還可能出現抗藥性,一旦出現抗藥性,後期防治難度會進一步加大,有的種植戶認為效果不明顯,會加大藥物使用量,形成惡性循環。為了提高水稻的畝產量和品質,在病蟲害防治方面,要考慮綜合防治的問題,減少對農藥的依賴度。

6、多留意當地天氣變化,提前做相應防範措施

水稻進入灌漿期後,天氣是否給力將對水稻產量形成實質性影響,如果出現強對流天氣,水稻秸稈容易被吹倒,從而形成倒伏,在臨近收割期時,要多留意天氣情況。比如說天氣預報顯示,48小時內可能有大風大雨,那麼可以看水稻是否成熟,達到可以收割了,就可以考慮提前進行收割,這樣可以避免水稻倒伏帶來的不利影響。如果當地進入颱風高發期,比如福建、浙江等地,有時颱風的風力較大,部分水稻在大風的影響下,會有倒伏現象,不利天氣很多時候無法預測的,對於往年容易倒伏的稻田,可以用竹竿搭架子,與稻穗的位置相當,這樣操作會增加一定的工作量,但倒伏的現象會大幅度減少。



總之,水稻倒伏得看是病理性的還是偶然出現的,如果是因為病蟲害引起的,那麼後期得重視病蟲害防治,可以考慮與旱作物輪作,這樣來年種植水稻時,避免再次出現倒伏。如果是因為天氣因素引起的倒伏,那隻能被動接受,畢竟很多時候無法預測會使得哪個地方倒伏,能做的就是加強稻田管理,讓水稻少出現病蟲害,水稻的產量和品質也會得到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