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兵败如山倒,人多也无用,闯王李自成是如何一步步被清军打趴的?

我在做毕设


简而言之,几方面李自成都没做好,失败是必然的。

  1. 首先当然是军队:

李自成的军队组成非常复杂,他的核心力量主要是他的西征军老西营、陆续收编的各种农民军部队如袁时中小袁营的部队等,最主要的部分其实是陆续收编的投降的明军。

其中投降李自成的明军大都是明的二三流部队,而且基本上都是饿晕了的军队。当时的明朝廷受困于财政危机,明宗室消耗了大量的财政资源,而关外又在和八旗恶战,崇祯这时候是真正的捉襟见肘,拖欠军饷更成了家常便饭。

而且由于明军已经完全没有斗志,导致李自成的军队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据说最高达到百万之多。

但其实就是乌合之众。而且由于李自成的进展太快,他完全没有时间去完成整合。

这就牵扯除了第二个问题:

2.财政

财政这是第二个要了李自成命的问题。

“闯王来了不纳粮”,李自成还是基本上遵守了这个承诺的。

早期李自成军队规模还不大的时候,可以依靠抢劫官府和明的王爷过日子,比如李自成攻破洛阳之后,从福王朱常询那里抢到的白银据说达到百万之多。这些银子足够维持早期规模还不大的李自成军队的花销。

但等到大批流民和投降的明军加入李自成的军队以后,这么多张口嗷嗷待哺,这就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李自成开始品尝到崇祯帝的苦恼,到哪弄钱。

“不纳粮”的口号暂时不能破,那就只能盯住地主老财。除了抢劫杀戮明宗室,李自成加大了抢劫官府、乡绅的力度。

偶一为之也未尝不可,但要命的是,李自成把这种抢劫维持军队开销的办法当成了常态。

这造成了第三个危机:

3.乡绅士人

其实也就是官僚和读书人以及乡间贤达。

这个也是非常要命的。

因为靠抢始终不是长久之计。朱元璋的“广积粮”,需要与民休息,恢复地方秩序,这需要一批官僚。

而李自成的抢劫完全破坏了他与乡绅士人的关系。没有这些人的支持,是无法完成这项任务的。

而没有这些人的支持,也就无法完成第四项任务:

4.基地

一直以来,都说李自成是流寇状态,这话没错。

刘邦能够上位,是因为有萧何为他维持关中和巴蜀这个后勤基地,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员和粮饷;朱元璋能够高筑墙、广积粮,是因为有李善长、胡惟庸等人为他经营江浙这篇富庶的地方。但李自成已经得罪了整个官僚和读书人系统

,他根本不可能建起一套有效的官僚系统。

你不可能靠一帮丘八建起这套系统来维持地方政权的。

军队、财政、官僚系统和坚固的基地都没有,李自成要能长久维持才叫奇怪呢。

而且李自成的军队内部也是一团乱麻,他对付内部的竞争对手如“曹操”罗汝才、袁时中等人,都是靠“杀”解决问题的。这使得罗汝才袁时中等人的部队根本就与李自成离心离德,顺的时候还好,一旦遇到问题,立刻就会崩溃。

至于后来李自成在北京城搞得那次“名垂史册”的“助饷”,将京城的无数达官显贵抓起来的“助饷”行动,则是李自成财政危机的高潮。并不完全是李自成的军队军纪散乱,也不完全是因为“贪”,因为李自成欠饷的程度可能也就比崇祯好一点而已。

5.低估了八旗和关宁铁骑的威力

打惯了战斗力低下、为欠饷所苦的关内二三流明军的李自成,遇到明军精锐关宁铁骑、正在战斗力巅峰的八旗军队,显然是慌了手脚。

而且在撤退时也缺乏策略,直接跑回陕西,从北京到陕西中间的陕西、河北等地全交给了投降的明军和罗汝才等人的部队。

这些军队尤其是原来的明军,本来在李自成军中就受到歧视,李自成一败,干脆就直接降了老上司老伙计,比如吴三桂、洪承畴等人。这下李自成真的是输了个稀里哗啦,一江春水向东流,落花流水春去也,只剩个梦一场。


江上一峰青


李自成确实是被清军一步步打趴的,但他并不是毫无翻身机会。

山海关之战

最初和清军的直接交锋,是在李自成讨伐吴三桂的山海关之战中,大顺军被吴三桂的关宁军和八期兵联军打败。

从实力上对比,是吴三桂和清军的兵力和战斗力都超过了李自成,大顺军在激战之后失败,确实是实力不济。

背后的原因,是李自成在战略目光上的短视。

首先,李自成在北京实行追赃助饷的政策,得罪了明朝的官绅阶级,吴三桂也是明朝官员,切身利益得不到保证,于是在路上杀回了山海关,赶走了唐通。

其次,李自成没有对吴三桂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派出心腹嫡系,仅仅派降将唐通带着几千人马去接收山海关,给了吴三桂半路杀回,重新占据山海关的机会。

第三,李自成对清军参战没有丝毫防备,以为清军和明军的交战是前朝旧事,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等到发现八旗兵出现在山海关,战场已经摆开,来不及增调援兵也不可能临阵撤退,只能依靠现有兵力硬着头皮一战,结果毫无悬念的失败。

放弃北直隶

随后,李自成退回北京,登基称帝后仅一天就仓皇撤退,弃守北京。

从战略上看,弃守北京问题不大,因为李自成在北直隶已民心尽失,很难保证城里军民不出叛徒。

不过李自成没有做好撤退的规划,在庆都和真定又先后被清军击败,损失了大将谷英、左光先和数万兵马,实力进一步被削弱。

北直隶的失败,是战术上的失败,李自成只知仓皇撤退,没有战术规划,给清军追兵以打击,在战术上陷入全面被动。

放弃山西

随后李自成撤入山西,清军暂时停止了追击,返回北京修整。

李自成却不是乘机调兵遣将,更不是谋图东进收复失地,而是...继续西撤...

李自成率领着自己的政府班子和主力部队继续西撤,一直撤到了二月初誓师出兵的地方——西安。等于白折腾了几个月。

数月之间,清军仅以微小的代价,就占领了大半个中原,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会这么顺利。

这个决策,不知是基于什么考量。清兵既然停止追击,虽然北直隶、山东已不在己手,大顺政权还占据着山西、河南的广袤之地,拥兵数十万,并未伤筋动骨,如果李自成自己扼守太原,集结兵力,不说再下北京,扼守山西一段时间以观天下大势,并不困难。

我只能认为,在与清军的几次战斗中,李自成被打怕了,认怂了,再也不想看见那群留着辫子的恐怖野人,所以脚底抹油,能躲多远躲多远,中原这么大,总有立身之地,这群野人无非想捞点好处,躲过这一时,也许就好了。

丢失陕西

清军随后兵发潼关,想要打开入陕通道,老家受到威胁,李自成终于拼命了,亲自率大军增援潼关与多铎会战。

即使前面几步都走错了,在潼关,李自成也还是有机会,他还有几十万大军,如果能击败多铎,就很有可能乘势再起。

潼关之战,才是大顺政权和满清政权的国运之战。

可惜,李自成还是失败了。

原因有不少,之前我专门写过文章,这里就不细说了。

总之,主要原因还是李自成的战术失误。

穷途末路

潼关丢失后,大顺在陕西也无法立足,只得放弃老家西安,全军撤退到襄阳。

国运之战失败,大顺政权实际已走向穷途末路,此后在清军一路追击下,李自成又连吃败仗,刘宗敏、牛金星、宋献策等文武官员先后投降或被杀,最终李自成在九宫山意外死亡,宣告大顺政权彻底覆灭。

总结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李自成从山海关开始,被清军一步步打到灭亡,不过在这期间,他并不是没有机会,就算他犯了诸多错误,都还是有可能东山再起,直到潼关之战失败后,大顺军才彻底无力反击,重新成为一支流动军队,最终被彻底消灭。


关于明末这段历史,小院有专栏文章,详细讲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


小院之观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潼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塞。潼关的得失关乎关中地区的得失,因此,出现了很多以潼关为题材的诗句。在公元1645年正月,围绕潼关的得失,李自成与清朝军队展开了大决战。依靠坚固的潼关要塞,李自成最终还是一败涂地。那么,清朝军队有什么优势,面对清朝军队,李自成拥有地利和兵力上的优势,为何会大败亏输呢?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20万农民军攻入了京城。明朝崇祯皇帝自杀,李自成入主大内。但是李自成的幸福时光非常短暂,因为宁远总兵吴三桂投降了清朝,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满洲八旗抵达山海关。在至关重要的山海关大战中,面对清朝和吴三桂的夹击,李自成一败涂地,军队损失惨重。尤其是最精锐的老部队,几乎损失过半。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自成主动放弃京城,选择了向关中地区撤退,关中地区是李自成的大本营。李自成的势力崛起很快,但由于发展过快,对于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的控制力非常差。李自成败退以后,山西、河南等地的明朝投降官员们迅速倒戈,直接投降了清朝。以至于清朝没有费力便占领了河南、山西等地,尤其是山西地区。

依靠山西地区复杂的地质结构,完全可以阻挡清朝军队,但李自成放弃了。李自成计划退守关中地区,还幻想着清朝会首先南下进攻南明。但是清朝在华北地区站稳脚跟以后,多尔衮立刻命令阿济格和多铎各自率领大军,一路从陕北,一路从河南,两路夹击关中地区。对于李自成来说,自然是潼关一线更加重要。因为潼关的得失,直接关乎关中地区的命运。

因此,李自成亲自率领主力增援潼关。由于潼关的防御工事比较坚固,火器部队没有抵达的情况下,多铎没有急于发动进攻。李自成却等不起,因为北路的阿济格正在进攻延安。李自成计划迅速击败多铎的东路军,然后向北迎战阿济格的北路军。为了击败多铎,李自成计划趁多铎立足未稳发动进攻。

结果,无论是骑兵作战,还是步兵作战,李自成的农民军都不是清朝军队的对手。西北虽然民风彪悍,但面对精锐的清朝骑兵,根本没有什么优势。李自成曾经计划进行夜晚偷袭,还计划挖洞战术。多铎作为清朝的大将,早就把《三国演义》背得滚瓜烂熟,李自成的计划都没有成功。几天之后,孔有德等人率领的汉军八旗抵达前线,并且带来了大量的红衣大炮。

潼关的防御工事非常坚固,但那是针对冷兵器而言的。农民军中装备了大量的明朝火器,明朝火器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孔径小。虽然数量多,但是与大口径火器较量,无论是射程还是杀伤力,都明显处于劣势。火器部队到达之后,清朝军队迅速开始了火力打击。潼关的防御工事逐步崩溃,李自成上演了反冲锋,不过并没有什么效果。

眼看潼关即将失守,李自成主动放弃潼关,率领几万军队回防西安城。在潼关仅仅留下了几千人,结果,李自成前脚刚刚逃跑,潼关的守将便投降了。进入关中地区的大门已经打开,从战略格局来说,李自成的灭亡仅仅是时间问题。随着潼关的失守,清朝军队长驱直入,开始包围西安城。李自成再次战败,而且败得非常惨。

随后,李自成率领农民军主要力量撤退,李自成计划撤退到湖北地区,重新建立政权。当时,甘肃地区还接受李自成的命令。随着李自成的逃跑,甘肃地区的农民军先后投降。最终,清朝彻底占领了西北地区。李自成的死亡非常巧合,在撤退转移的过程中,李自成遭到了明朝地方武装的伏击。结果,李自成当场死亡,留下了30多万部众。

李自成死亡以后,李自成的30多万部众开始四散分离。起初,大部分部众准备南下投降南明政权,但是由于农民军和明朝的梁子太深,南明政权并不乐意接纳这些农民军。清朝方面的反应很快,迅速抛出了各种优惠政策,结果大部分农民军投降了清朝。在湖南湖北一线,南明本来拥有优势,随着农民军的头衔,双方的势力迅速逆转,清朝开始占据优势地位。








富士康一哥


自古能打下天下的军队,无不是虎狼之师,如汉光武帝刘秀麾下的军队,明太祖朱元璋所率领的士兵,无不是精兵强将,所向披靡。而李自成推翻大明王朝后,仅仅三个月时间,号称百万之师的大顺军队 ,就被吴三桂联合清兵打的一败涂地,真是让人匪夷所思。那么李自成大顺军队,为何这么快就土崩瓦解,灰飞烟灭呢?

其实,李自成能攻下北京城,不是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一多半靠的是运气。1637年,李自成在南原之战中,被洪承畴、孙传庭联合击败,只带领刘宗敏等17人仓皇逃进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若不是清军第四次入关,洪承畴、孙传庭被调走,估计李自成在历史上就没戏了。正因为洪承畴、孙传庭被调走,给了他一个苟延馋喘的机会,慢慢在商洛山中又发展起上万人的队伍。



1640年,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缴张献忠之际,会师窜入河南,当时河南遇到百年不遇的粮荒,饿殍满地。李自成收留饥民,开仓放粮。史载“远近饥民苛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自此,李自成军队发展到几十万,并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受到老百姓的拥戴。加之明朝的精锐力量都放在关外,李自成才能率领这支杂牌军,一路势如破竹,攻下北京城。


拿下北京城后,李自成不是想着如何出榜安民,而是纵容士兵抢掠北京的老百姓,老百姓看见大顺军,就像看见土匪一样害怕。不仅如此,他还下令还考掠明朝官员,四处抄家,因考掠而致死的官员不下数百。李自成下的最臭的一步棋是:放任刘宗敏抢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惹得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投靠清朝,并在山海关联合清军击败李自成的大顺军。

1644年四月二十六日,李自成带领三万残兵败将逃回北京,四月二十九日,在北京称帝,次日,狼狈逃往西安,临行前,一把大火烧了紫禁城,和北京其他部分建筑。

1644年正月,清军兵临潼关城下,经过十三天激战, 潼关失守。李自成见陕西陷落已成定局,遂放弃西安,退至襄阳。1645年三月,大顺军逼走明朝将领左良玉,占领武昌。大顺军还没来得及修养,清军便分水路、陆路杀来,不给李自成一点喘息的机会,李自成不得不放弃武昌,向东南进发。四月,清军在湖北阳新、江西九江大败李自成,切断他东下江南之路。李自成见东下不成,掉头向西南进军。五月,大顺军到达湖北通城九宫山脚下,李自成带20轻骑上山探路,遭到当地民兵武装的袭击,李自成被村民将大眼杀死,秘密埋葬,至此,李自成走完了轰轰烈烈的一生。

其实,李自成不是败给了吴三桂与清军,是败给了自己。从攻下北京城那天起,大顺军就不在是那支秋毫不犯的农民军,简直与土匪无异。失民心者必失天下,从北京老百姓欢迎清军入城中,不难看出,他们对大顺军队是多么憎恶!而李自成最后不是死在清军刀下,而是被老百姓自发组织武装打死。只能说明,此时的大顺军在老百姓眼里,就是祸害乡邻的一群土匪强盗。


洛水清风


李自成攻克北京以后派出居庸关投降的唐通去招降山海关吴三桂、高第,许诺父子封侯,吴三桂便将山海关交给唐通镇守,自己奉命带兵去北京朝见新天子,但路上听闻北京有变,传言说其父亲被索饷等原因,吴三桂怀疑李自成是赚他入京,便反回山海关,将唐通击败。
南方此时的局势是,李自成围攻北京时,左良玉便攻打湖北,顺军在湖北有七万军队由白旺率领,无法抵挡左良玉的兵峰,便求援,李自成派遣主力由袁宗第率领去击败左良玉,然后北上河南平定当地的局面,因此
左良玉牵制住了李自成的一大部分兵力。
李自成在此时并未对满洲重视,因为皇太极新死,满洲内部权力不稳定,他命令唐通率部接管吴三桂的山海关,并从北京周边抽调兵马去征讨四川,唐通被吴三桂叛乱击败,李自成得知以后便亲自率领军队带着崇祯太子朱慈烺和永定晋秦等王爵还有吴襄去迫降吴三桂,希望不必开战。
但吴三桂此时已经向清军借兵,清摄政王多尔衮动员了满蒙汉几乎所有军队前来征讨明朝,半路碰见吴三桂的副将杨坤求援,说借兵之事,李自成的军队此时也在向山海关进发,半路也碰到了吴三桂的使者,谎称愿意投降,请求李自成停止进军,李自成因此放慢速度,开始与吴三桂谈判。
直到李自成军队到达山海关附近才知道高第、吴三桂已经布防备战,便决心全歼吴三桂部,激战一天以后吴三桂阵营面临崩溃,北翼城一支吴三桂部队向顺军投降,吴三桂亲自前往清军中催促参战,清军急行军后加入战场,顺军开始不能支持,李自成便保存实力收兵撤退,在路上杀死吴三桂全家三十四口。
回到北京时一开始由过据守想法,并拆毁了城外的一些房屋备战,但最终决定放弃北京,带领文武百官向西进发,清军在蓟县得知顺军离开北京的消息,急忙追击,在河北望都县追到顺军,大顺蕲侯谷英带兵阻击战死,在真定清军再次追上顺军,李自成再次兵败进入山西,清军便作罢。
顺军被击败的消息传开以后,各地士绅纷纷造反,山东乡绅和明朝官僚在山东发起叛乱,连同北直隶的许多城池都宣布背叛李自成,推举出来一个济王。
李自成进入山西后继续前往西安,在山西固关留下马崇喜镇守,大同由制将军张天琳镇守,长治由刘忠镇守,太原由刘永福镇守,保德由唐通镇守,临汾由袁宗第镇守,兵力可观但似乎没有统一指挥,向来担任元帅的刘宗敏也返回了西安。
不久后大同姜襄叛变,投靠清朝,唐通也在陕西边界叛乱,并袭击镇守陕北的李过,李过因事发突然而损失惨重,唐通随后投降清朝,与姜襄一同把防御清军的前线山西给搞乱了
,李自成大怒将唐通的母亲和儿子杀死。
此时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召集军队北上勤王,但后来传说朱慈烺南逃成功,便作罢在南方等待太子,后来得知太子没有南逃,便准备另立新君,随后陷入内斗没能有什么作为。
北方同时发生了清军剃发令的事情,河北大片城池反对剃发而起义抗清,清军屠杀了一些县,最终宣布暂缓剃发令,山东、河南等地也出现了大群起义军反顺又反清。但总体来说这些地方顺军官员纷纷被杀或者起义宣布支持明朝,或者投降清朝,中立的义军被清军一个一个的驱赶和招降。弘光朝廷此时没能及时对中原起义的乡绅提供支援,导致这些人孤立无援被迫投靠清朝或是兵败被杀。
史可法甚至要求中原乡绅们南渡,准备建成南北朝局面,许多官僚也认为应当放弃北方,这使大量汉人豪杰扼腕叹息,认为如果弘光能够经略北方则山东等地决不可能落入清朝之手,放弃北方的这些说法被称为“捐燕之议”。史可法后来又提出“借虏平寇”,希望放弃北方来换取清军攻打大顺,明朝保住江南乐土即可。此举正中多尔衮下怀,他公开宣布不忘大明者可以去南方共保江左朝廷,清军只要求长江以北的土地。
但同时北京朝廷中许多官员极力向多尔衮献策劝其取得江南,加上弘光朝廷过于弱小腐败,使多尔衮不久后便决定出兵两路一方面攻打李自成一方面攻打史可法。
与此同时,大顺军自山西东征,攻克井陉口县城。史可法则龟缩江南如同睡着,复书多尔衮称“愿效玄宗幸蜀故事”保住江左便心满意足,建议双方共同西征李自成,两国世通盟好,传之无穷,并派出使者团体前往北方朝见多尔衮,到了北京以后被清内院学士刚林指责弘光不合法,弘光使者左懋第回答称福王为神宗后代很合法,刚林便大呼曰“何须多言?北方大兵已下江南!”左懋第回称“江南尚大,兵马尚多!”
清廷拒绝收纳弘光国书,不承认弘光朝廷合法,备极屈辱之事,吴三桂等人也拒绝收取弘光及南明官僚的书信拜帖,不久后刚林称多尔衮命令左懋第等人离去,大兵已经准备南下,左懋第请求临行之前祭拜崇祯皇帝,刚林大骂称先帝不受你们江南不忠之臣的祭拜,不久后左懋第等人被清军逼迫投降,只有陈洪范逃回南方。
顺治元年十月,清军平定京畿、山东,并攻克太原,陈永福战败,但突围成功,河南顺军固守在河南西部,吴三桂、阿济格、尚可喜取道山西、内蒙古突入陕北,南征西安,清廷传檄天下称南方诸臣国破家亡之际不遣一兵,如鼠藏穴,又擅立福王,不征李自成,罪大恶极,宣布将征讨江南。
陕北李过、高一功请援,李自成带兵亲征,准备在陕北与清军决战,此时临汾的顺军和河南的顺军发起东征,声势浩大,准备渡河攻打河南重镇怀庆,取得多次胜利,清兵连失数城,河南各地清军守将纷纷向北京求援,这使多尔衮把本来预备进攻南明的兵力都抽调回来,全力进攻大顺。
原本进攻南明的是多铎,此时多铎援助怀庆,并从河南向西征讨,配合陕北的阿济格两面夹击陕西,李自成则停留在陕西中部的洛川,考虑防守北方还是防守东方。南明方面一些官僚侦知中原清军大多前去围攻李自成,守备空虚,建议史可法北伐,与李自成夹击清军,江西总督袁继咸称“虏未及谋我者因闯在耳,闯灭则江南危”,但史可法等人拒绝北伐,错过了这一大好良机。
多铎、孔有德等人在怀庆击败东征的大顺兵马以后向陕西进发,灵宝县顺军大将张有曾寡不敌众兵败,随后多铎进抵潼关,李自成见多铎先到,便前往潼关支援。
潼关大战开始,刘宗敏出兵野战失利收兵,五天后刘芳亮率兵出关又被清军击败,李自成再次率领主力出关,与多铎激战,双方损失惨重,潼关前双方前后激战十三天,清军炮队抵达,顺军建造了大量工事防御,并派遣骑兵在各处突击,均被击败,整体战况不利于李自成的情况下,阿济格在陕北出现。
与潼关大战同时开始了陕北大战,姜襄等明朝降兵围攻榆林,阿济格率领主力攻打延安,李过据守延安,与清军激战七场,又夜间发动两次奇袭,但均未能有大成功,李过便放弃了延安向西撤退。榆林由高一功镇守,姜襄等人久攻不下,半个月后高一功趁夜撤出榆林,经宁夏、甘肃、青海等地,收集了路上的顺军,然后向南追随李自成。
西安只有一万余守军,比较空虚,李自成无法解潼关之围,死守西安又担心万一兵败将面临东、北两面夹击,无法突围,便主张放弃西安。
于是率军自潼关返回西安,带领文武百官向商洛准备进入河南,潼关顺军投降,被清军屠杀。
清军攻克西安以后,多铎按原计划返回河南并南征明朝,阿济格则追击李自成,大顺军因被清军分割,导致南下时分为了两大集团,一个是东路的李自成、刘宗敏等,一个是陕北的李过、高一功等人,因西安被攻克,无法南撤,被迫向四川撤退。
高一功李过等人计划经汉中南下,但汉中顺军将领贺珍等人降清,并且攻打李过部,经过激战顺军才得以突破汉中,经夔州顺江抵达湖北,李自成的东路军则由蓝田、商洛进入河南,然后前往湖北,和原本镇守湖北的白旺汇合,白旺原有七万兵马,与李自成汇合以后有二十万众,声言欲取南京。
白旺认为襄阳等地经略一年有余,可以作为根据地,但李自成认为襄阳四面受敌,无法长久支持,因此放弃襄阳,前往南京,武昌左良玉与李自成交战以后大败,部下议论纷纷,军心大动,于是放火焚毁武昌,宣布清君侧,向南京逃跑。
李自成进入武昌后被阿济格围攻,出战兵败后放弃武昌追着左良玉而去,但已经方寸大乱,没有根据地,陷入流窜,后勤无着,是孤注一掷的去打南京,但缺乏足够的船只,明军抵抗阻滞了他的速度,清军在后夹击导致他又无法整顿补给。被阿济格在江西攻入大营,刘宗敏、宋献策和大批文武被俘,牛金星也逃跑,准备攻打南京的数万条船只也损失掉了,自此李自成便一蹶不振,准备前往湖南,南明在湖南的何腾蛟比较软弱可欺。
此时他部下还有数万精兵强将,能够轻易割据一方,但在率领轻兵侦查地形时于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死,跟随他的军官们都死掉了,只有两人逃出,其余顺军得知噩耗以后军心崩溃
,数万人前往九宫山附近大肆屠杀以报复。
东路军此时还有袁宗第、刘芳亮、皇后高氏等人领导,西路军由李过高一功等人领导,李过后来与南明联合继续抗清,改名为李赤心,清朝招降他六次,使者被杀、并且没有回复。李过病死以后,李来亨等人继续抗清,康熙三年顺军余部力不可支,李来亨自焚而死。
《顾诚南明史》

飞天夜航船


李自成在打进北京城的时候,有百万雄兵。正如史料上所形容的:“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可是,有这么数量庞大的兵力,竟然在山海关一战中败给清军以后,就兵败如山倒,很快百万雄兵就全被打没了。

(李自成剧照)

而事实上,清兵入关的时候,还不到十万兵力。加上吴三桂的几万兵力,最多也就是十多万人马。为何这十多万人马,就打得李自成毫无招架之力呢?李自成怎么会显得不堪一击呢?

一、李自成的军队战斗力不强。

有人肯定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李自成的军队把大明王朝都推翻了,怎么还能说其战斗力不强呢?

确实不是胡说。李自成的军队之所以战斗力不强,是因为这些军队都是通过李自成“均田免赋”的宣传,在短时间内加入到李自成部队中来的。这些人只能算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就没有得到过有效的军事训练,也没获得过战场上的锻炼。

有人肯定又不同意,他们会说,李自成都打进北京了,怎么还说没获得过战场的锻炼呢?

还真是这样的。其实,李自成能打进北京城,是各种机缘巧合的原因造成的。哪些机缘巧合的原因呢?

一是明朝当时的主力部队都在边关,参与抵抗李自成农民军的明朝正规军人数很少。

二是李自成在往北京城打的过程中,不断有人献城投降。包括李自成进北京城,也是北京城里有明朝的大将和太监开门,李自成才得以打进去。之所以会有这些多人献城或者开关放李自成过去,也是因为崇祯皇帝的刻薄寡恩,以及“墙倒众人推”的效应。

三是崇祯皇帝孤傲自大,不讲策略。当时连李自成自己都不相信能打进北京城,因此,他才提出想让崇祯皇帝封他为西北王,他率军去边关打清军的谈判条件。李自成提出这个条件,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其实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当时勤王的部队正在往京城赶来,只要缓和一下,减缓李自成的进攻,等勤王部队赶到的时候,李自成就会腹背受敌。当年皇太极进攻北京城,袁崇焕就带着大军赶回来解围了。可以说,崇祯皇帝正好用这个“缓兵之计”。但是崇祯皇帝竟然不用这个计策,导致最终李自成很快进城。

由此可见,虽然李自成打进北京城了,只不过运气太好罢了。

(崇祯皇帝剧照)

二、李自成的军队失去了凝聚力。

李自成军队的凝聚力是什么?是“均田免赋”的口号。

因为有这样一个对于农民来说,迫切希望达到的梦想,因此,农民都积极响应,军队人数获得突飞猛进的增长。

但是,当李自成农民军进京后,李自成贪图享乐,一头扎进后宫里,完全没去考虑国民生计,没有及时出台“均田免赋”的方针政策。也就是说,这样的方针政策,只是停留在口号上,没有落实,因而给老百姓造成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不但“均田免赋”的方针政策没有得到及时落实,现实好处得到的也不多。刘宗敏之所以大肆拷打明朝官员,就是想从他们身上搜刮财富,得到现实好处的表现。但就算能得到,也是刘宗敏这样的高级军官能得到,普通的士兵是得不到的。

(刘宗敏剧照)

三、李自成的部下拷打旧明官员造成极快影响。

李自成为了获得粮饷,纵容部下拷打旧明官员。这样做,所产生的影响是极为恶劣的。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对世家大族,都是要团结的,因为那是国家的根本。只有团结了世家大族,才能获得支持。

但是,李自成一进京,就来那么一下,可以说,这完全在进行反面的宣传。所以,当李自成打败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世家大族给予他支持。

四、李自成内部闹不团结离心离德。

李岩是李自成集团中最有战略眼光的人,但是在牛金星的撺掇下,李自成怀疑李岩,把他杀掉。

开国皇帝也有杀功臣的。但所有的杀功臣,都发生在国家稳定之后。像李自成这种,发生在溃败的时候,只能让人心更加离散。

总之,李自成没有一个开国皇帝的气象。最终虽然雄兵百万,但最后真如鸟兽散,一下就全没了。


张生全精彩历史


李自成的人多是一个虚数,而且素质不高、战斗力也不强,相当大的部分是来到李自成军营中混饭吃的。

1640年,明军把主要力量调到四川、去歼灭张献忠。乘此喘息之机,李自成率领起义军进入河南境内。

河南饥荒严重,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穷苦民众。李自成接收、容留饥饿的民众,并且将官府、富豪的粮仓打开,救济穷苦民众。

李自成的做法得到民众拥护、并且迅速传播开来。远远近近的穷苦民众,扛着锄头来投奔李自成。响应起义的百姓象流水一样源源不断、日夜不停地涌向李自成。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李自成手下就拥有百万民众。

发展如此之快的闯王李自成如何一步步被清军打趴的?这与吴三桂是分不开的。

吴三桂变卦、求救清军进攻李自成

吴三桂驻守山海关外,拥有实力雄厚的军队。

1644年3月,吴三桂奉旨率领军队向西挺进、支援北京。行军到河北唐山的时候,突然得到惊心的消息: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已经上吊死亡了。

原来的主人已经不在了,吴三桂陷入彷徨观望之中。他需要观察形势,再做投靠哪一个主人的决定。

占领北京的李自成起义军,将留在京城的吴三桂所有亲人掳进军营、当作人质。然后,李自成派人去号召、劝谕吴三桂投降。

为了保全父亲、爱妾以及全家人的性命,吴三桂同意与李自成谈判讲和。当走到滦州时,吴三桂听说自己的爱妾陈圆圆已经被刘宗敏抢走了,非常愤怒。

吴三桂率领自己的军队,快速回归山海关,并派人送信、向清军多尔衮投降。

吴三桂投降途中发生变故的消息,传到北京,李自成立即召开高级将领会议。会上,李自成计划委派刘宗敏领兵攻打山海关。

出乎李自成的预料,刘宗敏竟然直接强硬质问李自成:我们都是一样造反的,为什么你能在京城享受,而我却要到前线去卖命?

为了能够顺利出征,李自成只得亲自率领十几万大军,并且把吴三桂父亲吴襄带在军中,向山海关进发。

刘宗敏尽管十分不情愿,但还是跟随李自成一起去征讨吴三桂。

知道李自成亲自率领大军、气势汹汹向山海关进军,吴三桂立即委派几个精明能干的人、空身前去迎候李自成。他们表面上假意投降,实际上是欺骗李自成,为清军到来赢取时间。

另一方面,吴三桂不停地派人送信给清军,请求多尔衮尽快命令勇猛军队、直接开进山海关。

李自成以为吴三桂是真的投降,带领军队以正常的速度来到山海关关门。发现吴三桂派来的人企图脱身逃跑时,李自成才意识到吴三桂不是真心投降、而是拖延时间,但是最佳的夺取山海关的时机已经错过了。

再说清军。多尔衮第二次接到吴三桂的求救信之后,立即率领军队向山海关进发。快速行军20多个小时后,清军到达离山海关只有15里的地方了。

李自成面临的敌人是清军与吴三桂联合之军,可是,李自成还没有明确判断清军的意图。

山海关大战、自成兵败逃离北京城

1644年4月22日,李自成命令军队向山海关发动猛烈进攻。吴三桂率领军队虽然顽强抵抗,但形势还是越来越严峻。

主帅多尔衮命令清军分三路、准备从三个门进入关内,自己则在欢喜岭的威远台上观看战场形势。

李自成军队对山海关进攻24小时,但是,因为防御工事十分坚固,始终没有攻克山海关。

李自成改变进攻方式,把兵力沿着角山到渤海一线,布置成一条长长的阵型,再向吴三桂军队发起进攻。

多尔衮利用吴三桂军队在靠近山海关这头迎击李军,清军的精锐部队像鱼鳞一样密密麻麻布置在渤海海滨、也就是李军的薄弱之处,等待合适的时机发动进攻。

多尔衮郑重告诫所有清军耐心等待时机、不要急于行动。

李自成、刘宗敏不清楚多尔衮的用意和企图,他们按照原来的计划、命令农民军继续向吴三桂军队逼近。

吴三桂知道清军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底气很足,带领军队顽强抵抗农民军的进攻。

就在双方攻与防激烈较量的时候,狂风大作,刮起的风沙铺天盖地、遮天蔽日。

不熟悉山海关地理环境与气候特征,农民军不顾一切向吴三桂军队合围,双方展开惨烈的肉搏战。

从早上一直激战到午后,双方都有巨大伤亡,活着的将士们也都是疲惫不堪、精疲力尽。

多尔衮看清形势、觉得进攻时机已经到来。他命令两员大将分别率领2万精锐骑兵,向刘宗敏军队冲杀。

清军万马奔腾、卷起漫天尘土,清军挥舞战刀,见到农民军挥刀就砍。

李自成农民军本来已经力倦神疲、连自己的身体都支撑不住,又被骤然到来的清军一顿乱砍,顿时阵脚全乱、死伤无数、血流成河、尸横遍地、惨不忍睹。

激烈战斗进行到下午3点多钟,李自成农民军大败溃散,死亡几万人。

大将刘宗敏被吴三桂的士兵射中一箭,负伤逃跑。

在多尔衮清军和吴三桂军队联合夹击之下,李自成、刘宗敏的农民军遭受重创,没有力量继续战斗,只得向北京逃跑。逃亡路上,李自成愤怒杀死吴三桂的父亲吴襄。

清军在吴三桂引领下,对李自成的农民军穷追不舍。

当李自成率军跑到北京时,只剩下3万人。尽管追兵在后,李自成还是念念不忘自己的皇帝伟业。

1644年4月29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李自成命令将吴三桂亲属30多人全部杀死。

第二天,李自成放起大火焚烧紫禁城。然后,率领残兵败将逃出北京城、向西部逃亡。

李自成流窜、清军猛追战死九宫山

清军很快攻占北京,在多尔衮安排下,年仅6岁的顺治皇帝把都城迁到北京,清军继续追歼李自成农民军。

从北京城逃出来之后,李自成将农民军分成两路,分别经山西、河南向西安逃跑。

在河南境内,军师牛金星诽谤李岩造反,气急败坏的李自成偏听偏信,将李岩杀死了。

李岩被杀,引起农民军内部军心涣散、相互猜疑。战斗力进一步削弱,农民军连连失利、节节败退。

李自成农民军一路历经坎坷,终于到达西安。这时候的清军部署从两个方向进攻西安。

一路清军在鳌拜、阿济格率领下,从内蒙古进入陕北,由北向南,进攻西安。

另一路有多铎率领,从东向西进攻潼关,势不可挡,要从最近的路线攻取西安。

1644年10月,清军先锋兵临潼关,李自成军队排好阵势迎接战斗。

清军主力部队还在后方,威力巨大的大炮也没有运到,清军先锋守着自己的阵地,不与农民军作战。

1645年正月,清军主力部队、清军红衣大炮都到达潼关。清军用红衣大炮对着潼关猛烈轰击,终于将通关攻破。

潼关失守,李自成农民军迅速败退。短短几天,多铎率军进入西安,并于鳌拜、阿济格军队顺利会师。

李自成被迫从西安逃出,向湖北一带逃跑。逃亡路上,李自成快速流窜,尽量避开与清军交锋、作战。

鳌拜将清军分成几路、水陆并进追击李自成农民军。经过大大小小十几场战斗,李自成农民军遭受重创、损失惨重。

李自成率军进入武昌城内,被清军追击。农民军不堪一击,大败溃散。李自成如丧家之犬、只得继续逃跑流窜。

1645年6月,李自成率领18个骑兵,逃跑经过九宫山。当地山民都认为是盗匪来了,群众登上山路两边的山坡高地,用石头将着18人的骑兵打得大败溃散。

李自成单独一人逃跑时,遇到当地民兵姜大眼。两人徒手搏斗,李自成占有明显优势。

李自成把姜大眼掼到地上,一手按住姜大眼、不让他站起来;另一只手从身后抽刀。因为血液把刀和刀鞘粘在一起,没有很快拔出刀来。

就在极短时间内,另一位山民已经赶到。这位山民从李自成背后、用铁铲奋力击打李自成头部。

李自成脑浆迸裂、顷刻死亡。

李自成被打死后,农民军悲伤无比、愤怒异常,他们很快组织起来,对九宫山地区进行了一场疯狂的扫荡,为李自成报仇雪恨。

李自成农民军终究因为急功近利、没有远大战略思想,而被清军打趴了。

我是:岳飞的飞。

欢迎批评、一起成长!


岳飞的飞


李自成失败原因无非两点吧:

第一,跑得太快。从山海关失败,马上放弃北京,跑到陕西就几个月。中间河北山西大片的土地都丢了,没打过硬仗。

第二,失败后一路逃跑,放弃了以前常用的游击战。李自成农民军打不过关宁铁骑,八旗军队,因为对方是骑兵。但如果打游击战,估计清军短期内是没办法消灭他的。李自成死后余部还有几十万人,如果当初化整为零,进入陕南山区,如商洛。或者秦岭七十二峪,打游击,耗个清军几十年是没问题的。而这里也是他的发达之地。比如李自成后代李来亨,在三峡一带打游击,守着一处山寨。清朝直到康熙年间才把他攻破。

另外,如果李自成失败后不回陕西,直接由河北,山西进入河南,再南下。在南方打游击,也能坚持比较长的时间。


秦岭夜谭工作室


从山海关开始,李自成匪帮几乎一场大的战役没有赢,山海关失败,潼关丢失、西安弃守,逃窜东南,富池口大败,九宫山被杀,几乎没有一场平局!

1,李自成及手下将领,指挥能力不及多尔衮及其清军将领

2,农民军虽然人数多,但能征惯战的兵力不及清兵人多,可以说农民军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3,面对强敌,开始是不知道对手实力,后来就是恐惧及逃跑主义

4,失去了与明军共同抗击清军的联盟可能,甚至在向东南方向溃逃之际,仍试图占领南明控制地区,缺乏大局意识

5,既得不到南明军队的支持,也没有地方地主的支持,甚至江南农民也不支持流寇!

李自成失败是必然的,不堪几击就轰然倒下,也是正常的!


先人性后理性


公元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重大转折的一年,在年初的时候,陕西的李自成于前一年消灭了明朝在关内的最后一支主力,孙传庭部,并于1644年初建立了大顺政权,起兵进攻北京,旨在推翻明王朝的腐朽统治。

一路上李自成的大军势如破竹,于当年3月17日到达北京城,并开始围攻北京。3月18日,崇祯在煤山上吊自杀,李自成打下北京,推翻了明朝。

其实这个时候李自成的形势可以说是一片大好,占据了北京的李自成就等于是占据了汉族人的正统地位,按照一般的历史规律来说,李自成就要改朝换代,一个新的王朝就要开始了。

▲李自成拿下北京时候的形势

可历史就是如此的诡异,登入天堂的李自成,很快就跌入了地狱。

山海关大战

山海关是阻挡满清入关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最为坚固的一道屏障,被誉为“天下第一关”,有山海关在,关外的满清是无法强攻进入中原地区的。

▲山海关的重要地理位置

从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要从东北进入华北平原,基本都是绵延的高山,只有一道窄窄的辽西走廊是平地,适合大军行进,辽西走廊的尽头就是山海关。驻扎在这里的是明朝大将吴三桂,手头大约有3-4万人的作战部队,也是明军中的精锐。

不出意外的话,吴三桂是会投降李自成的,因为吴三桂的一家老小都在北京,也就落在了李自成手上,说白了就是说吴三桂全家都是李自成的人质。同时从汉族的正统来说,吴三桂也倾向于投降李自成,因为当时已经成为一支孤军的吴三桂部来说,不是投降满清就是投降李自成,满清是满族,李自成是汉族,他自然趋向于投靠汉族势力了。

问题在于,李自成犯了低级失误。

▲李自成本来是有望建立一个新的王朝的,可惜没把握好

由于李自成大军承诺不纳粮,所以他们的军饷在当时来说就只能通过严刑拷打明朝遗留下来的官员获得,此时由刘宗敏负责,在执行这个政策过程中,连着吴三桂全家也一起拷打了,刘宗敏还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这就导致了吴三桂的反叛。

本来山海关之战是不用打的,本来吴三桂全军是要投靠李自成并成为其麾下一支劲旅的,结果就这样打了起来,这是李自成的低级失误。

▲李自成和多尔衮几乎同时赶到了山海关

吴三桂在本来已经交出了山海关,要到北京投降李自成,结果在路上得知了变故,马上率军回到并夺取了山海关,等待李自成的到来。同时也派出使者联络关外的满清,希望能够出兵相助对抗李自成。

历史诡异的地方就在于,李自成拿下北京的时候满清就开始动员起来了,多尔衮带上了“倾国之兵”,大约18万人左右,一开始的计划也只是夺取明军在关外的地盘,还没有想到要入关。

而在4月21日的时候,李自成与多尔衮几乎同时到达了山海关。

▲山海关大战示意图

于是多尔衮就玩了出坐山观虎斗的大戏,先让吴三桂跟李自成死磕,等到双方都精疲力尽的时候才出动满清大军,一举击败了李自成。

▲一片石所在位置

顺便说一下一片石的位置,是当时激战的主战场。

撤守陕西

李自成从山海关大战战败后,推到北京的时候只剩下了3万兵马,在匆忙登基称帝后一路退回了陕西西安。在李自成看来,10个北京也顶不了一个西安,但问题是如果北京守不住,西安他也会守不住。


▲李自成撤回西安示意图

1644年11月,清军分兵两路,一路由阿济格、吴三桂统领,由大同进攻到榆林。一路由多铎带领,从河南怀庆进攻潼关。

李自成便增兵潼关,起先由刘宗敏领兵对战多铎部,但被多铎击败。到1645年正月,李自成又派出刘统亮出击清军,仍然失利。最后李自成亲自上阵,还是失利。接连的战败使得大顺军士气低迷。之后清军红衣大炮运到潼关,李自成与清军激战数日,潼关失守。与此同时,榆林在另一路清军的进攻下也被清军攻占。

▲清军进攻潼关、榆林

至此,李自成知道西安也守不住了,便放弃了西安。

转战湖北

放弃了西安之后,李自成决定转战湖北,由蓝田、商州经武关进入到襄阳。之后在湖北与明军左良玉部展开激战,并占领了明军在湖北的重要据点武昌。

▲李自成转战湖北路线

但是清军仍然对李自成紧追不舍,李自成本欲顺江而下直取南京,清军却顺江而上进攻李自成的地盘。1645年4月,清军在阳新、九江大败李自成部,切断了李自成顺江而上的道路,无奈之下李自成放弃湖北地区,打算转战江西湖南。

▲李自成最终败走九宫山,命丧此处

就在李自成放弃武昌,进入到湖北通城九宫山的时候遭遇了当地地主武装,在一场战斗中身亡。

▲九宫山上的闯王陵,但李自成是否真的身死,还是有疑问的

好了,这就是李自成山海关战败后一路败退,最终身死九宫山的过程,整个过程中也就在潼关组织了一场像样的抵抗,其他时间基本都没有和清军有过像样的交手,基本是一个溃败的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