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朱允炆為什麼會削藩,不削藩的話,朱棣不就不造反了嗎?

2020-03-05

這既不怪朱允炆削藩,也不能怪朱棣造反。人在刀沒捱到自己腦袋的時候,才能辯證的分析問題。事實上,朱棣後來也削藩了呀,無非是結局不同罷了。

朱允炆為什麼會削藩,不削藩的話,朱棣不就不造反了嗎?

這一切還得從開國皇帝朱元璋說起,朱元璋此人誰都信不過,就信他老朱家的人。他看到元朝末年軍閥一個個擁兵自重,元朝政權孤立無援最終覆滅。所以老朱很顯然得出一個結論,只有實行了諸子封藩,一旦王朝出現動盪,這些藩王就可以提兵解困,“上衛國家,下安生民”。

諸子封藩也是有前車之家的,比如七國之亂和八王之死都是血淋淋的擺在朱元璋的面前。但是人只會採納有利於他的觀點,自動屏蔽掉負面消息。當時很多人都勸過朱元璋,但是朱元璋不聽這一套。

朱允炆為什麼會削藩,不削藩的話,朱棣不就不造反了嗎?

一個叫葉伯巨的書生勇氣可嘉,上書朱元璋:

“孝景,高帝之孫也;七國諸王,皆景帝之同祖父兄弟子孫也。一削其地,則遽構兵西向。晉之諸王,皆武帝親子孫也,易世之後,迭相攻伐,遂成劉、石之患。由此言之,分封逾制,禍患立生。援古證今,昭昭然矣。”

可是朱元璋不僅不聽,他還說葉伯巨是在挑撥他和兒子們的父子情,反手就弄死了葉伯巨。在洪武三年、十一年和二十六年,朱元璋進行了三次大分封,朱元璋共有26個兒子和1個皇孫,除長子朱標立為皇太子、幼子朱楠夭折,實際上分封了25個藩王。

在朱元璋的設想中,救國家的當然是這些藩王,那麼他們手中怎麼能沒有兵權呢?於是規定王府設三護衛,護衛少則三千,多則上萬。至於戍邊的邊塞藩王更是握有重兵和相當大的軍事統率權。

朱允炆為什麼會削藩,不削藩的話,朱棣不就不造反了嗎?

更要命的是接下來,朱元璋竟然規定,一旦朝中皇帝身邊出現奸臣了,則所有藩王都要訓兵待命,一旦天子密詔,諸王就統領兵甲討平奸臣。

這就有意思了,藩王帶兵進京,你說他是造反呢還是清君側呢?

所以削藩是勢在必行的,朱元璋駕崩後朱允炆以皇太孫的身份登基,在外領兵的藩王都是他叔,而且還多有不遜言行。這樣就讓朱允炆很惆悵啊,他就問太常卿黃子澄怎麼制約藩王,於是黃子澄給他出了削藩的主意。至於後果,想必無需再提,這都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再說朱棣削藩,他也明白削藩的重要性,畢竟自己就是這麼上的位。可是朱棣的高明之處是,他先做足了姿態,對被朱允炆削藩的五位藩王,除湘王自焚外,其他四人全部復爵,並對他們大加賞賜。

朱允炆為什麼會削藩,不削藩的話,朱棣不就不造反了嗎?

就在藩王們歡天喜地時,朱棣不動聲色地將一些藩王改變封地,比如寧王,本來封地在大寧,結果朱棣矢口不提“事成中分天下”的許諾,被朱棣改封到蘇州或杭州,均遭拒絕,最後改封南昌。

把這些藩王挪個窩,就如同給把獅子扔進了大森林,把龍引到了淺灘,這些藩王就沒法再蹦躂了。這時候再將藩王們的職權一撤,換上自己的親信,如此藩王們就只能束手就擒。

所以不是朱棣造不造反的問題,而是朱允炆怎麼削藩的問題,只要朱允炆做得好,朱棣怎麼可能造反成功。大家覺得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