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大動作!這家公司砸15億抄底,也有虧損公司要花6700萬買樓,員工僅48人

中國基金報 莫飛

臨近年底,一些上市公司還面臨著缺錢抽貸的窘境,但另外一些公司卻在忙著花錢。

昨天,A股一家上市公司宣佈拿出自有資金做證券投資,並且一出手就是15億。更值得玩味的是,同一天,這家市值才120億的公司還打算提供不超過175.6億元的擔保額度。

不過,企業熱衷炒股,有人看做利好,有人卻並不買賬:砸錢炒股真的不會對資金面造成壓力?不如回購分紅好麼?

而另一家上市公司花錢更不手軟,明明賬面還在虧損,全體員工僅剩48人,企業老闆竟然還要花上6700萬買辦公樓,原來那棟便宜的樓則轉讓給控股股東。

不合常理的“花錢”動作,不僅讓投資者困惑不已,更是引來了交易所的火速問詢,質疑其是否存在年底突擊創利的情況。

原本,上市公司支配自有資金購置房產或理財並不是稀奇事,但如果花錢過於豪氣、或者投資項目偏離主業,常常也會引來市場的爭議。難怪有企業老闆感嘆,如何花錢其實是個技術活。

企業豪擲15億做“股神”

更有175億擔保額度提供

到了年關各方“錢緊”,不乏有上市公司傳出房產、股權出售來回籠資金的消息。而和這些上市公司境況不同,還是有一批公司出手闊綽、花錢豪氣,引來諸多投資者圍觀。

12月3日晚間,神州信息一口氣發了13份公告,其中就有一份關於使用自有資金進行證券投資的相關公告。

大动作!这家公司砸15亿抄底,也有亏损公司要花6700万买楼,员工仅48人

據上述公告顯示,神州信息的董事會臨時會議審議通過了自有資金進行證券投資的議案,公司擬使用15億元自有資金進行證券投資。

這次投資計劃的投資範圍包括:委託理財類包括保本或非保本銀行理財產等;其他投資類包括投資境內外股票、債券、證券回購、公募基金、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資產支持證券等。

在公司看來,這筆額度不超過15億的投資,其目標是為提高公司及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自有資金使用效率,增加投資收益,鞏固和提升公司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為公司和股東謀取更多的投資回報。

除了大手筆花錢“炒股”之外,神州信息的系列公告還有另外一則消息值得關注。12月3日晚間,神州信息披露公告稱,預計為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分公司等提供額度不超過175.6億元的擔保。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對外擔保已經超過一期經審計淨資產100%。而彼時,神州信息的市值也僅僅為120億左右。

一邊是豪擲15億炒股,一邊是提供超出淨資產的鉅額擔保額度,這樣的操作到底是公司有錢,還是另有意圖?

公開資料顯示,神州信息主營技術服務、農業信息化、應用軟件開發、金融專用設備相關業務及集成解決方案。今年三季報顯示,公司淨利潤1.9億,同比下滑35.78%。此前在三季報裡,神州信息曾預計年報利潤將達到3.6億到4億,同比增長區間為755.18%至850.20%。

市場資金不買賬

股民追問“壓力大不大”?

明明資金實力併不併不突出,卻一邊炒股一邊做鉅額擔保,神州信息的此番操作,無疑引起了一波爭議。

從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來看,神州信息的投資計劃公佈後,已經引來了不少投資者的追問。

有投資者提出問題:“入年底資金都比較緊張,公司各項目的結算是否順利?能否順利回籠資金?”“大家都這麼缺錢的時候,這個時點公司拿錢炒股,是否會對資金層面產生壓力?”

大动作!这家公司砸15亿抄底,也有亏损公司要花6700万买楼,员工仅48人

對此,神州公司也在回覆中表示,目前臨近四季度,現金流回籠正常,經營與管理優化。此時做投資,也是公司發揮金融科技龍頭企業優勢,利用資金鞏固行業地位。

而在神州信息的股吧中,股民們更是炸鍋了。有些網友認為,可能公司看好A股市場打算進場抄底,算是利好消息。也有投資者卻表示,公司不務正業,有錢炒股不如拿錢分紅。

大动作!这家公司砸15亿抄底,也有亏损公司要花6700万买楼,员工仅48人

不過在二級市場,神州信息大手筆炒股的動作卻並沒有獲得市場資金的太多贊成票。12月4日,神州信息股價低開低走,股價跌幅較大。截至發稿前,神州信息股價已經下跌1.75%,股價報收12.37元。

而從10月31日以來,神州信息的股價從高位滑落,一路跌跌不休,截至目前,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股價跌幅達20%以上,市值蒸發超37億元。

大动作!这家公司砸15亿抄底,也有亏损公司要花6700万买楼,员工仅48人

不懼虧損照樣花錢

一邊賣樓一邊買樓

和神州信息不一樣,另一家上市公司的“花錢”操作更是讓人難以理解:明明賬面虧損還要堅持斥巨資買豪華辦公樓。

12月3日,上市公司香梨股份披露了關於處置資產以及購買辦公樓關聯交易事項的公告,稱擬將公司所屬辦公樓房地產2492萬元轉讓給控股股東新疆融盛投資有限公司,同時擬以自有資金6741萬元購買關聯方新疆昌源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商業辦公樓,融盛投資是昌源水務的全資子公司。

簡單而言,這家公司就是打算把原來的便宜辦公樓賣了,接盤方是自家的控股股東。同時又間接從控股股東手中購買高價的辦公樓。

值得注意的是,香梨股份要購買的商業辦公樓,目前產權證正在辦理中。而據評估報告顯示,標的房產按照市場法及收益法的市場評估價值分別為6741萬元以及298.86萬元,差異率達到2155.57%。目前產權證正在辦理中。

而香梨股份自己原來的那棟樓轉讓給控股股東之後,預計增加公司2019年收益約1400萬元。另據公司最新財報顯示,香梨股份2019年前三季度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為-374.55萬元。

如此一來一回的房產轉讓操作,香梨股份不僅換到了豪華辦公樓,還增加了投資收益。這到底是買樓,還是增厚業績?

但令人奇怪的是,公司的豪氣買樓實際上卻是“底氣不足”。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賬面貨幣資金餘額7790.22萬元,前三季度營業收入665.71萬元,同比下滑達到70.77%。這也意味著,買樓款項已經佔公公司所持有的資金餘額86%以上。此外,根據公司2018年定期報告,職工人數約48人,辦公地址在新疆庫爾勒市聖果路聖果名苑小區。

房產買賣疑衝業績

交易所火速問詢

為何明明賬面虧損還要堅持買樓?支付金額如此之大又是否會給公司帶來流動性問題?全員不到50人的公司,為何需要豪華商業房辦公?種種問題,引來諸多市場爭議。

從公司定期報告中不難發現,原來香梨股份近年來的盈利主要依靠房地產投資,而這樣的買樓操作往往還能幫助公司避免虧損。

數據顯示,2016年,公司虧損585萬元,2017年、2018年分別微幅盈利508萬元、453萬元,而2017年和2018年能實現微幅盈利,其核心在於年底將手中的房產進行這樣的操作。

大动作!这家公司砸15亿抄底,也有亏损公司要花6700万买楼,员工仅48人

比如2018年12月17日,香梨股份與博達熙泰簽訂《產權交易合同》,以1713.6萬元的價格向博達熙泰轉讓公司持有的家合房產15%的股權。按合同約定,當年12月20日,博達熙泰向公司支付首期股權轉讓價款860萬元。因此,香梨股份當年實現了盈利收官。

在香梨股份披露公告後,上交所就火速向公司發來問詢函,並要求公司就買樓事項進行詳細解釋。

在問詢函中,上交所詢問公司標的房產評估的具體過程、存在評估差異的合理性,以及控股股東接盤房產卻在一年內付清是否存在控股股東長期佔用公司資金的情況,同時說明房產出售的商業實質,房是否存在年末突擊增利的情況。

而從公司現有資金現狀情況來看,上交所也關注到了公司實力不足的情況,要求香梨股份說明在經營業務下滑、職工人數較少的情況下,公司在出售原有辦公物業的同時購置金額明顯較高商業辦公樓的商業合理性;支付金額較大是否會影響上市公司日常生產經營以及資金流動性,以及是否損害公司利益的情況。

企業花錢招式百出

增利創收or不務正業?

實際上,企業分配自有資金原本屬於正常的經營行為,但部分上市公司在經營情況並不樂觀的情況下“任性”花錢,往往也會引來非議。而不合常理的投資項目,其背後到底是為了突擊創利、增厚業績或者僅僅是財務操作,其中意圖值得玩味。

這兩年,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往往面臨著景氣度不高、賺錢難的困境,不少企業老闆就會選擇將自有資金拿來炒股或者買房,以增厚其理財收益,如果投資成功,對上市公司的業績也是十分有利。

不過,從結果來看,上市公司投資的成績並不突出。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3700多家上市公司中投資收益超10億的公司僅為115家,而且多數是投資金額體量較大的國企、央企以及金融機構,超大比例的上市公司投資業績僅為可憐的十幾萬元,更有超500多家上市公司投資已經發生虧損。

近期,上市公司康力電梯還發布一則風險提示公告,原因是因為購買私募等理財產品而踩上大雷,造成了公司投資發生虧損。除了康力電梯之外,上海洗霸、恆寶股份等兩家上市公司也相繼捲入兌付違約的風波。康力電梯表示,這次理財產品中招後將會對公司經營業績構成不利影響。

在業內人士看來,儘管上市公司基於自身理財需要進行投資無可厚非,但不少產業的資本投資回報率不高,如果不涉及產業相關項目的投資,則很容易引來“不務正業”的質疑。

有私募機構人士指出,上市公司資金建議還是脫虛入實,進入產業投資更為合理,如果部分上市市公司的業績若只是靠理財產品幅增長,置主營業務於不顧,反而掩蓋上市公司原本的“成色”,給投資者造成企業發展蒸蒸日上的假象,也給市場帶來價值錯判的情況。

授權轉載合作聯繫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

大动作!这家公司砸15亿抄底,也有亏损公司要花6700万买楼,员工仅48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