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普洱茶究竟属不属于黑茶?

峰哥说茶


如果要讨论清楚这个问题,我觉得要先定义清楚普洱茶这个概念。只有一个问题的定义清楚才能有准确的回答,目前的普洱茶是可以明确的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这两种茶都可以叫做普洱茶,但是他们的外形、工艺、滋味、属性有明显差别。所以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分开讨论。


  • 普洱生茶

  • 普洱熟茶

有了这个概念后,我们再来看这个问题。六大茶类分类法是1989年5月由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从茶叶品质系统性和制法系统性而提出的分类方法,并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黑茶就属于六大茶类之一。

在国标《GB/T32719.1-2016黑茶》第一部分《基本要求》中规定:“黑茶darktea以茶树[Cameiiiasinensts(L.)0.Kuntze]鲜叶和嫩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渥堆pile-fermentation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通过茶叶堆积促使其内含物质缓慢变化的过程。”“产品分为散茶和紧压茶。产品名称应根据加工工艺和品质的不同来区分和命名。”

普洱熟茶

按照这个标准,普洱熟茶,这个是没有争议的,可以直接划分到黑茶类中的干胚渥堆。不管是散茶还是饼茶或者是砖茶,只是形制上的不同,但分类没有任何疑问。


普洱生茶

普洱生茶则要复杂一些

1、新加工的普洱生茶的散茶,属于绿茶中的晒青绿茶。加工工艺是符合绿茶中的晒青茶标准的。

2、新加工的普洱生茶中的饼茶,则属于绿茶中的蒸压绿茶,不管是饼、沱、砖,都属于此类。

3、普洱生茶中经过一定时间并且已经有转化的老茶,则属于黑茶,在转化的过程中是完成了后发酵的,符合黑茶后发酵的标准的,但现在有争议的地方在于,关于自然后发酵的标准并没有统一确定,也就是说多少年可以完成后发酵?有什么科学依据,存放在哪里?不同的仓储条件的后发酵过程会不一样吗?这些都没有统一标准。所以才有争议。


至于说要把普洱茶在六大茶类中单独列出来,独成一类,这完全是云南的各种机构与茶商一厢情愿为利益而争了,不太现实也太有操作性。


欢迎大家关注文瑾,一个爱茶的媒体人,让我们在喝茶的道路上共同进步。


文瑾说茶


这是一个茶类标准划分的问题,很多教科书上也都说普洱茶属于黑茶,到底是因为什么呢?我们先看两个定义:

第一个:现行六大茶类的划分标准

现在流行的六大茶类的划分标准是陈掾教授在上世界80年代提出的,按照茶的加工工艺和发酵程度将茶分为了六大类:绿茶、黄茶、白茶、青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

第二个:普洱茶的标准问题

普洱茶的标准有3个,第一版本是2003年的云南省地方标准,将普洱茶定义为经人工渥堆发酵的茶,也就是只有普洱熟茶才是普洱茶,第二个版本是2006年的地方标准,在2003年基础之上做了修订,将普洱茶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第三个版本是2008年发布的国家标准,是基于2006年地方标准的;我们知道普洱生茶是基于晒青毛茶加工的;而普洱熟茶是经人工渥堆发酵的,所以按照六大茶类的划分标准,普洱生茶属于绿茶中的晒青绿茶类,而普洱熟茶则属于黑茶类。


但是如果基于2003年的地方标准,只有普洱熟茶才是普洱茶,普洱生茶只是半成品的话,普洱茶属于黑茶是没错的,但是标准在变化,相应的归属也要更新,所以说普洱茶没有办法归集到六大茶类中的具体某一类,而是要根据情况分别对待。


这或许也就是普洱茶的独到之处。


睿思源


关于普洱茶是不是黑茶的问题,首先可以从四个角度看。

原料

黑茶加工的原料是中小叶种,普洱茶原料是云南大叶种加工的晒青绿茶。

工艺

普洱茶在教科书中被归到了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类,理由是都属于后发酵茶。然而,普洱茶的加工与黑茶的加工有质的区别。黑茶加工过程中鲜叶至成品是连续完成的。原料嫩变的不同,加工时间长短不一。普洱茶工艺的研究表明:普洱茶加工虽然属于后发酵,原料基础不同,鲜叶至成品是间断的过程,云南普洱茶的前身是绿茶中的晒青。因此,普洱茶工艺不是黑茶工艺。

普洱生茶是鲜叶萎凋、晒干、蒸压成型,后期经吸取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自然陈化。

熟普增加了人工发酵的过程,减轻了苦涩味。

黑茶加工湿度是鲜叶本身水分杀青剩余的部分,堆温来源于杀青后的残余温度,残存酶促呼吸作用的热量促成黑茶特征的形成。

功效

首先茶性上,普洱茶性温;而安化黑茶则性偏凉。

其次两者都有降血压和降血脂的功效。

品饮

普洱茶原料是大叶种,其多酚类物质含量比黑茶要高,故其茶汤浓度、茶汤色泽和耐泡性都较黑茶要略强。

普洱茶由于地域性的特点,其香气复杂多种,而黑茶产地单一,口感差异化不明显。

叶底来看普洱有多个等级,用料明显比黑茶好;

黑茶无等级之分,工艺上采用切碎工序,芽叶完整性稍差

因此,不论从原料还是制作流程来看,普洱茶与黑茶之间都有着本质的不同。两个是完全不同种类的茶,普洱茶不属于黑茶,黑茶也不是普洱茶


中国茶源地理


一、普洱茶生茶、熟茶的定义

现行国家标准《GB/T2111-2008地理标注产品 普洱茶 》中明确规定“普洱茶(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紧压茶。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绿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

“普洱茶(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快速后发酵或缓慢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红褐,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

《茶叶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0766-2014)中,将茶叶分为七类: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再加工茶。“分类原则:以加工工艺、产品特性为主,结合茶树品种、鲜叶原料、生产地域进行分类。”其中,晒青绿茶的规定为“干燥工艺主要采用日晒的方式制成的产品.”黑茶的定义为“以鲜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云南黑茶的规定是“云南地区鲜叶经过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以茶叶分类的现行国标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普洱茶(生茶)属于晒青绿茶,普洱茶(熟茶)属于云南黑茶。

二、普洱茶熟茶与老茶的关系

 1973年以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工发酵的普洱茶熟茶。据可查资料显示,普洱茶采用的“渥堆”发酵技术,1973年进行的尝试取得了重下大突破,1975年人工渥堆技术正式试制成功,从此揭开了普洱茶生产的新篇章。人工发酵技术研制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普洱茶生茶自然后发酵时间过长(往往十几数十年)的问题,人工模仿自然发酵的过程以达到快速陈化普洱茶的目的。渥堆发酵技术在普洱茶生产中的的成熟与运用,产生了一种新的全发酵茶—普洱熟茶。

1973年初,云南省茶叶公司在广交会上了解到,香港客户需要发酵的红汤普洱茶,而这种茶广东有生产,决定去学习。派出昆明茶厂副厂长安增荣、审检室负责人吴启英、工人李桂英及勐海、下关两茶厂各二人,组成七人小组专赴广州茶厂学习普洱茶渥堆发酵生产。赴广州茶厂学习小组返昆后,公司组建了两级审检生产营销骨干组成的技术攻关组,由昆明茶厂按该厂工艺试产,广州茶厂起初是用冷水发酵,后觉不理想,遂改为温水发酵,并作了工艺定型。1974年,昆明茶厂在工艺调整后,渥堆终于获得了成功,实现当年销港普洱茶10.2吨(含陈佩仁试制的1吨多),接下来,勐海有勐海的工艺,下关则结合自己紧茶的热发酵工艺,形成自己独特的产品。 这些产品成果,也都和广东普洱茶,有着完全不同的滋味。

综上所述,普洱熟茶是为了达到普洱茶老茶的口感与品质,普洱茶生茶通过人工发酵技术快速熟成的茶品。


苏州老杨说茶


普洱茶到底是不是黑茶呢?也许有很多茶友不太明白!

的确,普洱茶,无论从外观上,还是茶汤来说,一团黑乎乎的,总让人联想到黑茶。

各位茶友,大家好!我是国家高级评茶师 、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湖北分会会长、“普洱藏家”掌柜鲁文锋。

现在我携手师父“普洱教父”白水清先生,及“中国普洱茶第一人”作者邓时海先生,只做专业的普洱茶!我们把多年研究普洱茶的心得,发表在公众号:普洱藏家,免费与众多茶友分享。

❤❤❤普洱茶与黑茶的相似点

1.形状变化

湖南黑茶和云南变洱茶最初都是以篓装散茶出现的,后来了便于运输,装得更多,又防茶叶挤碎,就适量喷水使茶叶润软,后紧筑于篓内为之紧压茶;再后来逐渐发展为砖茶、团茶等紧压茶。

2.消费历史

湖南黑茶和云南普洱茶早期主要销往北方和西北边疆地区,后来逐步销往中原广大地区(甚至进贡朝廷),再后来销往沿海地区和海外,并且有一部分成为收藏品。

▲普洱生茶

3.保健功能

湖南黑茶和云南普洱茶不仅有去腻功效而且对预防高血指、高血压有比较明显的效果。正因具有这一功效,才得到边疆以肉食为主的少数民族喜爱,并且“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

4.增值功能

湖南黑茶和云南普洱茶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时期内,都可以存放,并且会不断陈化,茶性发生转变,口感不断变好,达到较高境界,从而价值不断增高。正因这一魅力,这两种茶都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我的部分藏茶

❤❤❤普洱茶与黑茶的区别

1.工艺不同

一是发酵方式不同。

湖南黑茶在制作过程中原料黑毛茶在干燥前渥堆发酵,云南普洱茶原料晒青毛茶在干燥前一般不发酵。

二是干燥方式不同。

湖南黑茶(这里指安化黑茶)原料,黑毛茶用七星灶松柴明火烘干;云南普洱茶原料一般都是晒干。

2.产品品种数量

云南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湖南黑茶则不分生熟。总体上看,云南普洱茶产品品种数量比湖南黑茶多。

①紧压茶:

湖南黑茶有砖茶、饼茶、花卷茶(千两茶);云南普洱茶有砖茶、饼茶、沱茶、柱茶、龙团茶、金瓜葫芦组合塔茶等等。

▲散装熟茶

②散茶:

湖南黑茶有芽尖、天尖、生尖、贡尖;云南普洱茶:春芽、春蕊、春尖(传统生茶散茶)、宫廷礼茶1级、3级、5级、7级等(熟茶)。

3.茶树品种

湖南黑茶主要品种有安化云台山大叶种、小叶群体品种、无性系新品种(到底哪些品种适制湖南黑茶,有待研究。

云南普洱茶除了众多的大叶乔木群体种和特殊的紫芽茶外,还有不同古茶山上的古茶大树茶(如新老六大茶山、板山、冰岛、哀牢山等)。

每座山上的古茶大树茶的茶性都具显著特征(班章茶刚烈霸气、易武茶柔润绵长,景迈茶香甜持久等。

▲普洱熟茶

4.品饮口感

因为湖南黑茶原料是用七星灶明火烘干的,温度较高,大部份活性酶被杀死;

云南普洱茶原料是晒干的,温度较低,活性酶仍有活力。

所以,在以后的陈化过程中,云南普洱茶的变化更丰富。存放到一定年份后,两种茶的口感区别比较明显。

笔者曾同时对比品饮80年代的湖南黑茶(安化千两茶)和云南普洱茶(中茶生饼),感觉到两种茶都比较滑、润。

云南普洱茶的层次感、回甜感更强,茶气更足,湖南黑茶陈香味更强,并带有很明显的松烟香。

▲2000年绿印生茶

5.敬奉茶祖

炎帝神农氏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人们多认为炎帝神农氏为茶的发现者。

据历史记载,湘楚大地是神农氏的主要活动之地,辞世后葬于湖南炎陵县。

所以,湖南黑茶产区敬奉炎帝为茶祖。云南有的少数民族敬奉孔明为茶祖。

云南地处边陲,远离中原。普洱茶产区大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对汉文化不甚了解,可是云南人不祭神农为“茶祖”而偏偏祭拜孔明。

以上就是我的经验分享,欢迎爱茶的茶友来工号【普洱藏家】一起交流探讨~

▲普洱茶


普洱藏家


“民间传说是不可信的。说茶叶在茶马古道上发酵,到了京城就成了普洱熟茶,乾隆、慈禧喝的是汤色红浓的茶,这是不可能的。熟茶渥堆发酵有很多条件,首先要用来发酵的茶要量大,最少要一吨茶的堆子;其次要进行温湿控制,隔个三五天就得翻堆。洒水多少,也直接影响渥堆发酵的效果。我自己做过实验,一筒茶用水泡十分钟不晾干外面存放,一年后就是垃圾了。小堆是做不出熟茶的。普洱茶在茶马古道运输途中,风吹日晒雨淋变成熟茶等说法,都是故事。但故事是故事,科学是科学。”长期致力于普洱茶的发酵研究的高照教授,在访谈中拨开故事的迷雾,从科学实证角度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普洱茶。

普洱茶是不是黑茶?普洱茶发酵过程中是什么优势菌种在主导?喝发酵过的普洱茶安全吗?湿仓茶能喝吗?为什么离开勐海茶厂很难做出“勐海味”的熟茶?茶叶存放在广东与昆明有什么不同?越陈越香是怎么一回事?普洱茶在茶马古道的马背上发酵是传说故事还是有科学依据?普洱熟茶工艺真的在70年代成熟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聆听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云南大学生命学院退休教授、普洱茶老专家高照解读“普洱茶陈化真相与秘密”。

普洱茶属于黑茶

普洱茶属于什么茶,其实是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因为有的茶叶专家认为是黑茶,有的认为是独立于六大茶类的第七大茶类,有的认为是跟花茶一样属于再加工茶类。

“在古代,普洱茶跟绿茶可以是一样的,外形翠绿,汤色差不多,做成的团茶、饼茶,跟绿茶是近似的。那时,茶类还没有分成六大茶类,普洱茶可以划到绿茶类。现在的科学细分了茶类。吴觉农教授和安徽农业大学陈椽教授等老一代茶学家,他们正确定义了黑茶:黑茶是后发酵茶。但对普洱茶属于什么茶,解释不完整。熟茶可以归为黑茶,因为它的叶子是黑的。而对生茶就没有解释怎么归类了。通过我的研究认为,云南普洱茶是黑茶,是典型的黑茶,是优质的黑茶。”

在高照教授看来,黑茶本质上是后发酵的茶,而普洱茶不管是熟茶,还是生茶,都是在以黑曲霉为主体的有益菌种的作用下进行后发酵,提高品质,达到越陈越香,因此普洱茶是典型的黑茶。

据其介绍,普洱茶能后发酵是因为存活真菌孢子。茶叶经过杀青,其最大的目的是杀死茶叶细胞,让植物内以氧化酶等主体的酶失活,茶叶细胞壁破了,细胞死了,酶失活了。

但杀青,杀死的是细菌类的微生物,真菌类的微生物是还存在的,附在茶叶上的真菌类孢子具有蛋白质外壳,非常耐高温、耐压的。杀过青,没有内源酶,但还有很多益生菌的孢子还存活着。鲜叶经杀青、揉捻、晒干,不能炒干、烘干,所以叫晒青毛茶,这是普洱茶的原料。

普洱茶的后发酵开始于晒青毛茶的后发酵。晒青毛茶上附有很多真菌类,最主要的是黑曲霉。曲霉有许多种,对人类最有益的叫黑曲霉。青霉也是曲霉的一种,能产生抗菌素,能抑制细菌的生长,比如青霉素就具有这种功能。

此外,酵母菌、木霉、根霉(做甜白酒用的)等都是有益真菌。像这一类的微生物就附着在晒青毛茶上。要是蒸、炒、烘了,温度超过200度以上,就变成绿茶。晒青要保证叶片上的孢子的存在,因为有真菌的孢子,是黑茶能够后发酵的源泉。普洱茶的后发酵,起始是晒青毛茶,普洱生茶是幼年的,刚进入后发酵初期的普洱茶。

高照教授说,绿茶、青茶、白茶等也会后发酵,食品发酵是不可抗拒与避免的,但菌种不是茶叶本身带真菌孢子,而是外来的菌种——外源性的微生物孢子。绿茶、青茶、白茶,在两三年内的存储过程中,通过发酵会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品质就会变坏,成为过期变质的茶。

普洱茶属于发酵食品,可以放心饮用

高照教授给我们解释了什么是发酵食品。古代人最先喝的是绿茶,属于不发酵茶。跟蔬菜、水果、肉食等一样,茶叶最开始都是吃(饮)鲜嫩的,但随着人类生活需要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出现了包括发酵茶叶在内的发酵食品。谈及发酵食品的出现,先要说说什么是发酵。鲜嫩食品过了保质期,就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使得食物腐败不能食用。

发酵就是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成为二氧化碳、无机物与水的过程。其跟二氧化碳、水通过光合作用成为有机物是对应的,属于大自然循环与生态平衡的一部分。对新鲜食品来说,发酵起到破坏作用。但在人类历史中,有一种食品叫发酵食品,这是先人摸索与总结出来的,有益的微生物对动植物的有机物进行发酵,是有益无害的,可以食用的。鲜肉通过发酵制成腌肉,牛奶通过发酵成为奶酪,豆腐通过发酵变成卤腐,葡萄通过发酵酿造成为葡萄酒等等,都属于发酵食品的范畴。

接着,他详细介绍了茶叶发酵的原理与发酵茶的种类。茶叶可分为不发酵茶与发酵茶两大类。我们先来看不发酵的绿茶如果外露存放两年后,发酵会使绿茶品质下降,放上三四年味道淡薄,茶叶叶片腐朽,不能喝了。这是不好的发酵。绿茶属于典型的不发酵茶。茶叶里也有发酵茶,分为前发酵茶和后发酵茶。

前发酵茶是不杀青,经过萎凋、(太阳晒),叶片萎蔫,再经揉捻、切碎,让茶叶细胞释放出自身的氧化酶等——植物体内源酶。在植物活的时候,这类酶起代谢作用。茶叶被摘下的两三天之内内源酶就失活了,在内源酶具备活性的条件下,对茶叶受损细胞起发酵和氧化作用,就制成了前发酵茶。前发酵茶分为全发酵茶、半发酵茶、轻发酵茶。

全发酵茶。红茶就是全发酵茶的代表。其在揉捻过程中茶叶细胞壁破了,释放出植物自身的酶,把叶子的纤维素、茶黄素等物质充分氧化。红茶发酵,大多数萎稠24小时左右,在台湾要到阿里山,有萎稠发酵72小时的深度红茶,茶叶里的茶黄素通过酶的作用,整片叶子发红,泡出来的茶汤也是红色的。

半发酵茶。青茶(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其萎凋时间不超过一天,揉捻轻,通过短时间的发酵,一片叶子的边缘会因为自身的酶氧化作用而发红,叶子中间的细胞受到的机械损伤不重,内部受力轻,酶作用就少,还是绿的,从而出现“绿叶红镶边”、汤色橙黄的现象。

轻发酵茶。月光白,属于普洱茶工艺与青茶工艺的相互渗透的新品种,它不杀青、阴干,在月光下轻微发酵。中国着名的白茶,不揉捻,萎凋非常轻,叶片完整。黄茶,用蒸汽焖黄。这些都属于轻发酵茶。而普洱茶属于后发酵茶。(原题:《老专家谈普洱茶陈化真相与秘密》,作者:白马非马,来源:说茶网)


说茶网


很高兴和茶友交流,我想借鉴白茶的例子,欢迎大家举一反三。

按照工艺来说,确实有很大分歧,但是按照茶树品种适制性来说,这样就很好理解了,生普和熟普采制的原料都是相同的,都是云南区域内,此茶树品种适制黑茶,所以被归为黑茶类。

我个人上认为:因为茶树品种适合制作黑茶,且生普在转化的最终下符合黑茶的标准。所以普洱茶属于黑茶。


此图为生普和熟普的区别,追寻本质,它们的茶青原料是一样的。


如果是从历史文化,茶马古道等来考究,我想茶学上,茶文化上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


举证例子白茶--白茶在某些地方与普洱相似

新老白茶在后期的转化下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严格的区别新老白茶的发酵程度在茶学上来说也是有分歧的。

而且因为白茶在市场的火热,之前很多地方都有尝试制作白茶,所以现在白茶在茶界开始规范起来了。

我们看下白茶的官宣,

白茶的最新的官宣对制作白茶的茶树品种作出了要求,按照树种品种要求制作的白茶就是“标准的白茶”,不符合制作白茶的树种制出来的白茶就是“不规范的白茶”。

总结:让我们再回到刚才的问题,普洱是否属于黑茶?所以“茶树品种的适制性”非常的重要!这个树种适合制作白茶我们把他归为白茶类,同理,云南乔木(主要为乔木类树种)的普洱茶适合制作黑茶,所以把它归为黑茶类。


而且我想随着我们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普及,很多关于茶的一些有争议的地方都会慢慢完善,黑茶普洱的定义也会越来越标准、科学。

当然以上属于个人浅见,很多补足的欢迎大家指正!也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关注@承景的小城茶事,很开心为大家解答、一起交流茶知识,我这里不仅仅是茶,更有武夷山的小城故事。


茶先森刘承景


东风桃李水自流给你回答:

1:普洱茶当然属于黑茶类。

2:六大基础茶类(绿、黄、白、红、青、黑)的分类是按照成品茶外观颜色、茶汤叶底的颜色、发酵程度、加工工艺来区分的。

3:黑茶属于后发酵茶类。能够长期保存,而且越陈越香。

4:黑茶加工工艺一般有这四道程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5: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有:

湖南黑茶(茯转)、四川黑茶(边茶)、云南黑茶(普洱茶)、藏茶、广西六堡茶、湖北老黑茶、陕西黑茶

6:即使普洱茶属于黑茶类,但是和其他黑茶类的加工工艺也有所不同。

7:普洱茶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生茶,它们之间的加工工艺也大不相同。

8:普洱生茶的加工工艺中,没有渥堆这道工序,它的加工工艺和茶汤叶底颜色较似于绿茶。

9:普洱生茶外形色泽为墨绿色、汤色为黄绿明亮、叶底肥厚黄绿。

10:普洱生茶加工工艺:采摘~萎凋~杀青~揉捻~晒干~蒸压(做成茶饼)~干燥

11:普洱生茶性寒凉,比较烈,低血糖的女士要少喝或不喝。

12:普洱熟茶性温,男女老少皆可引用。

13:普洱熟茶是需要渥堆发酵的。

【回答完毕,如若喜欢,请点赞,谢谢!!】


东风桃李水自流


感恩提问者,普文是原产地茶山经营者,对您的问题做个人解答,普洱茶生茶不属于黑茶,熟茶应该归纳到黑茶。

现在的普洱茶是怎么形成概念的?

传统意义的普洱茶确实只有一种,那就是现在普洱茶生茶成品茶,随着自然氧化的过程渐变成老生茶,这一类茶才叫真正意义上的的普洱茶。

1975年开始大量生产现在普洱茶熟茶,其实技术并不是创新,而是黑茶传统技术上再到如今的不断提升。但是还是逃离不出的黑茶的概念,只能说普洱茶熟茶就是黑茶。

普洱茶生茶不是黑茶。

普洱茶的生茶如今的定义是后续发酵茶,但是这个发酵不是靠微生物直接发酵,更多的是偏向于氧化的一个过程,这种延长发酵转换的茶,是后发酵茶。

晒青具体属于什么茶?(指的是没有包装成品的散茶)用工艺角度来分析晒青,其实就是绿茶,也应该归纳为绿茶,其实不能带有地域性保护的称呼,这样其实是误导消费者的一种现象,难道能晒青的制作,跑出了绿茶的制作范围吗?

真茶君—普文


真茶君—普文


我们现在一般按照茶的制作工艺,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青茶、黄茶、黑茶。但对于普洱茶的归类,却众说纷纭。

在众多正规传统教材及出版物中,按传统归类法把普洱茶归为黑茶类。

但很多人认为,普洱就是普洱,应该单独归类。不能直接按照六大茶类分类方法简单将其归到哪一类,因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在制法和品质上所存在的巨大差异。

而另一部分人认为,按目前的国家标准的定义,普洱生茶可以归属为绿茶,普洱熟茶归属黑茶。

不去谈分类,我们可以看看普洱茶和黑茶的不同之处。

一、原料不同

黑茶加工的初级原料是中小叶种。

普洱茶原料是云南大叶种。

二、发酵不同

黑茶加工湿度是鲜叶本身水分杀青剩余的部分,堆温来源于杀青后的残余温度,残存酶促呼吸作用的热量,黑茶特征形成于初制。

普洱生茶是新鲜的茶叶采摘后,经杀青、揉捻、毛茶干燥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的茶。而熟茶则是生茶经过人工快速后熟发酵、洒水渥堆工序后制成的茶品。

三、加工工艺

黑茶加工过程中鲜叶至成品是连续完成的。原料嫩变的不同,加工时间长短不一。

一般黑茶的制作工艺:

六堡茶:鲜叶杀青→揉捻→渥堆→复揉→干燥

茯砖: 杀青→揉捻→干燥→渥堆→压制定型→“发花”干燥

老青茶:杀青→出揉→初晒→复炒→复揉→渥堆→干燥

普洱茶加工流程:

▲最新国家标准GB/T 22111-2008对于普洱茶加工方法的规定

从比较上可以得出,普洱熟茶在制作方法上跟其他黑茶类相比,区别并不是很大,都是属于后发酵茶。

但是普洱生茶的后期转化,鲜叶至成品是间断的过程,如果属于黑茶,那么一开始显然不是黑茶的制作工艺,如果不属于,普洱生茶也是要后发酵的。

四、加工工艺化学

由于黑茶加工的原料是中小叶种,其内含物质相对较低,尤其是有效化学成分含量少,即咖啡碱、茶多酚、茶多糖等有益成分少,微生物作用时间相对短,有益成分的转化也相对少,且黑茶原料化学成分未受光的作用,因此没有光化学的参与。

普洱茶则不同,云南大叶种内含物质丰富,同时,普洱茶品质的形成除茶树品种外,直接受光化学和有益微生物的作用,这也是普洱茶品质形成与黑茶不同的关键点。

小懂认为,关于普洱茶分类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不必纠结它具体的分类,因为这并不影响我们去品尝它们的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