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普洱茶究竟屬不屬於黑茶?

峰哥說茶


如果要討論清楚這個問題,我覺得要先定義清楚普洱茶這個概念。只有一個問題的定義清楚才能有準確的回答,目前的普洱茶是可以明確的分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這兩種茶都可以叫做普洱茶,但是他們的外形、工藝、滋味、屬性有明顯差別。所以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應該分開討論。


  • 普洱生茶

  • 普洱熟茶

有了這個概念後,我們再來看這個問題。六大茶類分類法是1989年5月由著名茶學專家陳椽教授從茶葉品質系統性和製法系統性而提出的分類方法,並得到廣泛認可和應用。黑茶就屬於六大茶類之一。

在國標《GB/T32719.1-2016黑茶》第一部分《基本要求》中規定:“黑茶darktea以茶樹[Cameiiiasinensts(L.)0.Kuntze]鮮葉和嫩梢為原料,經殺青、揉捻、渥堆、乾燥等加工工藝製成的產品。”“渥堆pile-fermentation在一定的溫、溼度條件下,通過茶葉堆積促使其內含物質緩慢變化的過程。”“產品分為散茶和緊壓茶。產品名稱應根據加工工藝和品質的不同來區分和命名。”

普洱熟茶

按照這個標準,普洱熟茶,這個是沒有爭議的,可以直接劃分到黑茶類中的幹胚渥堆。不管是散茶還是餅茶或者是磚茶,只是形制上的不同,但分類沒有任何疑問。


普洱生茶

普洱生茶則要複雜一些

1、新加工的普洱生茶的散茶,屬於綠茶中的曬青綠茶。加工工藝是符合綠茶中的曬青茶標準的。

2、新加工的普洱生茶中的餅茶,則屬於綠茶中的蒸壓綠茶,不管是餅、沱、磚,都屬於此類。

3、普洱生茶中經過一定時間並且已經有轉化的老茶,則屬於黑茶,在轉化的過程中是完成了後發酵的,符合黑茶後發酵的標準的,但現在有爭議的地方在於,關於自然後發酵的標準並沒有統一確定,也就是說多少年可以完成後發酵?有什麼科學依據,存放在哪裡?不同的倉儲條件的後發酵過程會不一樣嗎?這些都沒有統一標準。所以才有爭議。


至於說要把普洱茶在六大茶類中單獨列出來,獨成一類,這完全是雲南的各種機構與茶商一廂情願為利益而爭了,不太現實也太有操作性。


歡迎大家關注文瑾,一個愛茶的媒體人,讓我們在喝茶的道路上共同進步。


文瑾說茶


這是一個茶類標準劃分的問題,很多教科書上也都說普洱茶屬於黑茶,到底是因為什麼呢?我們先看兩個定義:

第一個:現行六大茶類的劃分標準

現在流行的六大茶類的劃分標準是陳掾教授在上世界80年代提出的,按照茶的加工工藝和發酵程度將茶分為了六大類: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烏龍茶)、紅茶和黑茶。

第二個:普洱茶的標準問題

普洱茶的標準有3個,第一版本是2003年的雲南省地方標準,將普洱茶定義為經人工渥堆發酵的茶,也就是隻有普洱熟茶才是普洱茶,第二個版本是2006年的地方標準,在2003年基礎之上做了修訂,將普洱茶分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第三個版本是2008年發佈的國家標準,是基於2006年地方標準的;我們知道普洱生茶是基於曬青毛茶加工的;而普洱熟茶是經人工渥堆發酵的,所以按照六大茶類的劃分標準,普洱生茶屬於綠茶中的曬青綠茶類,而普洱熟茶則屬於黑茶類。


但是如果基於2003年的地方標準,只有普洱熟茶才是普洱茶,普洱生茶只是半成品的話,普洱茶屬於黑茶是沒錯的,但是標準在變化,相應的歸屬也要更新,所以說普洱茶沒有辦法歸集到六大茶類中的具體某一類,而是要根據情況分別對待。


這或許也就是普洱茶的獨到之處。


睿思源


關於普洱茶是不是黑茶的問題,首先可以從四個角度看。

原料

黑茶加工的原料是中小葉種,普洱茶原料是雲南大葉種加工的曬青綠茶。

工藝

普洱茶在教科書中被歸到了六大茶類中的黑茶類,理由是都屬於後發酵茶。然而,普洱茶的加工與黑茶的加工有質的區別。黑茶加工過程中鮮葉至成品是連續完成的。原料嫩變的不同,加工時間長短不一。普洱茶工藝的研究表明:普洱茶加工雖然屬於後發酵,原料基礎不同,鮮葉至成品是間斷的過程,雲南普洱茶的前身是綠茶中的曬青。因此,普洱茶工藝不是黑茶工藝。

普洱生茶是鮮葉萎凋、曬乾、蒸壓成型,後期經吸取空氣中的水分和氧氣自然陳化。

熟普增加了人工發酵的過程,減輕了苦澀味。

黑茶加工溼度是鮮葉本身水分殺青剩餘的部分,堆溫來源於殺青後的殘餘溫度,殘存酶促呼吸作用的熱量促成黑茶特徵的形成。

功效

首先茶性上,普洱茶性溫;而安化黑茶則性偏涼。

其次兩者都有降血壓和降血脂的功效。

品飲

普洱茶原料是大葉種,其多酚類物質含量比黑茶要高,故其茶湯濃度、茶湯色澤和耐泡性都較黑茶要略強。

普洱茶由於地域性的特點,其香氣複雜多種,而黑茶產地單一,口感差異化不明顯。

葉底來看普洱有多個等級,用料明顯比黑茶好;

黑茶無等級之分,工藝上採用切碎工序,芽葉完整性稍差

因此,不論從原料還是製作流程來看,普洱茶與黑茶之間都有著本質的不同。兩個是完全不同種類的茶,普洱茶不屬於黑茶,黑茶也不是普洱茶


中國茶源地理


一、普洱茶生茶、熟茶的定義

現行國家標準《GB/T2111-2008地理標註產品 普洱茶 》中明確規定“普洱茶(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產地環境條件下生長的雲南大葉種茶樹鮮葉為原料,經殺青、揉捻、日光乾燥、蒸壓成型等工藝製成的緊壓茶。其品質特徵為:外形色澤墨綠、香氣清純持久、滋味濃厚回甘、湯色綠黃清亮,葉底肥厚黃綠。”

“普洱茶(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產地環境條件的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採用特定工藝、經後發酵(快速後發酵或緩慢後發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緊壓茶。其品質特徵為:外形色澤紅褐,內質湯色紅濃明亮,香氣獨特陳香,滋味醇厚回甘,葉底紅褐。”

《茶葉分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30766-2014)中,將茶葉分為七類:綠茶、紅茶、黃茶、白茶、烏龍茶、黑茶、再加工茶。“分類原則:以加工工藝、產品特性為主,結合茶樹品種、鮮葉原料、生產地域進行分類。”其中,曬青綠茶的規定為“乾燥工藝主要採用日曬的方式製成的產品.”黑茶的定義為“以鮮葉為原料,經過殺青、揉捻、渥堆、乾燥等加工工藝製成的產品。”雲南黑茶的規定是“雲南地區鮮葉經過特定的加工工藝製成的產品。”以茶葉分類的現行國標的相關規定,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普洱茶(生茶)屬於曬青綠茶,普洱茶(熟茶)屬於雲南黑茶。

二、普洱茶熟茶與老茶的關係

 1973年以前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人工發酵的普洱茶熟茶。據可查資料顯示,普洱茶採用的“渥堆”發酵技術,1973年進行的嘗試取得了重下大突破,1975年人工渥堆技術正式試製成功,從此揭開了普洱茶生產的新篇章。人工發酵技術研製的原因是為了解決普洱茶生茶自然後發酵時間過長(往往十幾數十年)的問題,人工模仿自然發酵的過程以達到快速陳化普洱茶的目的。渥堆發酵技術在普洱茶生產中的的成熟與運用,產生了一種新的全發酵茶—普洱熟茶。

1973年初,雲南省茶葉公司在廣交會上了解到,香港客戶需要發酵的紅湯普洱茶,而這種茶廣東有生產,決定去學習。派出昆明茶廠副廠長安增榮、審檢室負責人吳啟英、工人李桂英及勐海、下關兩茶廠各二人,組成七人小組專赴廣州茶廠學習普洱茶渥堆發酵生產。赴廣州茶廠學習小組返昆後,公司組建了兩級審檢生產營銷骨幹組成的技術攻關組,由昆明茶廠按該廠工藝試產,廣州茶廠起初是用冷水發酵,後覺不理想,遂改為溫水發酵,並作了工藝定型。1974年,昆明茶廠在工藝調整後,渥堆終於獲得了成功,實現當年銷港普洱茶10.2噸(含陳佩仁試製的1噸多),接下來,勐海有勐海的工藝,下關則結合自己緊茶的熱發酵工藝,形成自己獨特的產品。 這些產品成果,也都和廣東普洱茶,有著完全不同的滋味。

綜上所述,普洱熟茶是為了達到普洱茶老茶的口感與品質,普洱茶生茶通過人工發酵技術快速熟成的茶品。


蘇州老楊說茶


普洱茶到底是不是黑茶呢?也許有很多茶友不太明白!

的確,普洱茶,無論從外觀上,還是茶湯來說,一團黑乎乎的,總讓人聯想到黑茶。

各位茶友,大家好!我是國家高級評茶師 、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湖北分會會長、“普洱藏家”掌櫃魯文鋒。

現在我攜手師父“普洱教父”白水清先生,及“中國普洱茶第一人”作者鄧時海先生,只做專業的普洱茶!我們把多年研究普洱茶的心得,發表在公眾號:普洱藏家,免費與眾多茶友分享。

❤❤❤普洱茶與黑茶的相似點

1.形狀變化

湖南黑茶和雲南變洱茶最初都是以簍裝散茶出現的,後來了便於運輸,裝得更多,又防茶葉擠碎,就適量噴水使茶葉潤軟,後緊築於簍內為之緊壓茶;再後來逐漸發展為磚茶、團茶等緊壓茶。

2.消費歷史

湖南黑茶和雲南普洱茶早期主要銷往北方和西北邊疆地區,後來逐步銷往中原廣大地區(甚至進貢朝廷),再後來銷往沿海地區和海外,並且有一部分成為收藏品。

▲普洱生茶

3.保健功能

湖南黑茶和雲南普洱茶不僅有去膩功效而且對預防高血指、高血壓有比較明顯的效果。正因具有這一功效,才得到邊疆以肉食為主的少數民族喜愛,並且“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

4.增值功能

湖南黑茶和雲南普洱茶在一定的條件下,在一定的時期內,都可以存放,並且會不斷陳化,茶性發生轉變,口感不斷變好,達到較高境界,從而價值不斷增高。正因這一魅力,這兩種茶都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我的部分藏茶

❤❤❤普洱茶與黑茶的區別

1.工藝不同

一是發酵方式不同。

湖南黑茶在製作過程中原料黑毛茶在乾燥前渥堆發酵,雲南普洱茶原料曬青毛茶在乾燥前一般不發酵。

二是乾燥方式不同。

湖南黑茶(這裡指安化黑茶)原料,黑毛茶用七星灶松柴明火烘乾;雲南普洱茶原料一般都是曬乾。

2.產品品種數量

雲南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湖南黑茶則不分生熟。總體上看,雲南普洱茶產品品種數量比湖南黑茶多。

①緊壓茶:

湖南黑茶有磚茶、餅茶、花捲茶(千兩茶);雲南普洱茶有磚茶、餅茶、沱茶、柱茶、龍團茶、金瓜葫蘆組合塔茶等等。

▲散裝熟茶

②散茶:

湖南黑茶有芽尖、天尖、生尖、貢尖;雲南普洱茶:春芽、春蕊、春尖(傳統生茶散茶)、宮廷禮茶1級、3級、5級、7級等(熟茶)。

3.茶樹品種

湖南黑茶主要品種有安化雲臺山大葉種、小葉群體品種、無性系新品種(到底哪些品種適制湖南黑茶,有待研究。

雲南普洱茶除了眾多的大葉喬木群體種和特殊的紫芽茶外,還有不同古茶山上的古茶大樹茶(如新老六大茶山、板山、冰島、哀牢山等)。

每座山上的古茶大樹茶的茶性都具顯著特徵(班章茶剛烈霸氣、易武茶柔潤綿長,景邁茶香甜持久等。

▲普洱熟茶

4.品飲口感

因為湖南黑茶原料是用七星灶明火烘乾的,溫度較高,大部份活性酶被殺死;

雲南普洱茶原料是曬乾的,溫度較低,活性酶仍有活力。

所以,在以後的陳化過程中,雲南普洱茶的變化更豐富。存放到一定年份後,兩種茶的口感區別比較明顯。

筆者曾同時對比品飲80年代的湖南黑茶(安化千兩茶)和雲南普洱茶(中茶生餅),感覺到兩種茶都比較滑、潤。

雲南普洱茶的層次感、回甜感更強,茶氣更足,湖南黑茶陳香味更強,並帶有很明顯的松煙香。

▲2000年綠印生茶

5.敬奉茶祖

炎帝神農氏被尊為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人們多認為炎帝神農氏為茶的發現者。

據歷史記載,湘楚大地是神農氏的主要活動之地,辭世後葬於湖南炎陵縣。

所以,湖南黑茶產區敬奉炎帝為茶祖。雲南有的少數民族敬奉孔明為茶祖。

雲南地處邊陲,遠離中原。普洱茶產區大都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少數民族對漢文化不甚瞭解,可是雲南人不祭神農為“茶祖”而偏偏祭拜孔明。

以上就是我的經驗分享,歡迎愛茶的茶友來工號【普洱藏家】一起交流探討~

▲普洱茶


普洱藏家


“民間傳說是不可信的。說茶葉在茶馬古道上發酵,到了京城就成了普洱熟茶,乾隆、慈禧喝的是湯色紅濃的茶,這是不可能的。熟茶渥堆發酵有很多條件,首先要用來發酵的茶要量大,最少要一噸茶的堆子;其次要進行溫溼控制,隔個三五天就得翻堆。灑水多少,也直接影響渥堆發酵的效果。我自己做過實驗,一筒茶用水泡十分鐘不晾乾外面存放,一年後就是垃圾了。小堆是做不出熟茶的。普洱茶在茶馬古道運輸途中,風吹日曬雨淋變成熟茶等說法,都是故事。但故事是故事,科學是科學。”長期致力於普洱茶的發酵研究的高照教授,在訪談中撥開故事的迷霧,從科學實證角度為我們還原了一個真實的普洱茶。

普洱茶是不是黑茶?普洱茶發酵過程中是什麼優勢菌種在主導?喝發酵過的普洱茶安全嗎?溼倉茶能喝嗎?為什麼離開勐海茶廠很難做出“勐海味”的熟茶?茶葉存放在廣東與昆明有什麼不同?越陳越香是怎麼一回事?普洱茶在茶馬古道的馬背上發酵是傳說故事還是有科學依據?普洱熟茶工藝真的在70年代成熟的?……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聆聽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雲南大學生命學院退休教授、普洱茶老專家高照解讀“普洱茶陳化真相與秘密”。

普洱茶屬於黑茶

普洱茶屬於什麼茶,其實是一個非常尷尬的問題,因為有的茶葉專家認為是黑茶,有的認為是獨立於六大茶類的第七大茶類,有的認為是跟花茶一樣屬於再加工茶類。

“在古代,普洱茶跟綠茶可以是一樣的,外形翠綠,湯色差不多,做成的團茶、餅茶,跟綠茶是近似的。那時,茶類還沒有分成六大茶類,普洱茶可以劃到綠茶類。現在的科學細分了茶類。吳覺農教授和安徽農業大學陳椽教授等老一代茶學家,他們正確定義了黑茶:黑茶是後發酵茶。但對普洱茶屬於什麼茶,解釋不完整。熟茶可以歸為黑茶,因為它的葉子是黑的。而對生茶就沒有解釋怎麼歸類了。通過我的研究認為,雲南普洱茶是黑茶,是典型的黑茶,是優質的黑茶。”

在高照教授看來,黑茶本質上是後發酵的茶,而普洱茶不管是熟茶,還是生茶,都是在以黑麴黴為主體的有益菌種的作用下進行後發酵,提高品質,達到越陳越香,因此普洱茶是典型的黑茶。

據其介紹,普洱茶能後發酵是因為存活真菌孢子。茶葉經過殺青,其最大的目的是殺死茶葉細胞,讓植物內以氧化酶等主體的酶失活,茶葉細胞壁破了,細胞死了,酶失活了。

但殺青,殺死的是細菌類的微生物,真菌類的微生物是還存在的,附在茶葉上的真菌類孢子具有蛋白質外殼,非常耐高溫、耐壓的。殺過青,沒有內源酶,但還有很多益生菌的孢子還存活著。鮮葉經殺青、揉捻、曬乾,不能炒幹、烘乾,所以叫曬青毛茶,這是普洱茶的原料。

普洱茶的後發酵開始於曬青毛茶的後發酵。曬青毛茶上附有很多真菌類,最主要的是黑麴黴。麴黴有許多種,對人類最有益的叫黑麴黴。青黴也是麴黴的一種,能產生抗菌素,能抑制細菌的生長,比如青黴素就具有這種功能。

此外,酵母菌、木黴、根黴(做甜白酒用的)等都是有益真菌。像這一類的微生物就附著在曬青毛茶上。要是蒸、炒、烘了,溫度超過200度以上,就變成綠茶。曬青要保證葉片上的孢子的存在,因為有真菌的孢子,是黑茶能夠後發酵的源泉。普洱茶的後發酵,起始是曬青毛茶,普洱生茶是幼年的,剛進入後發酵初期的普洱茶。

高照教授說,綠茶、青茶、白茶等也會後發酵,食品發酵是不可抗拒與避免的,但菌種不是茶葉本身帶真菌孢子,而是外來的菌種——外源性的微生物孢子。綠茶、青茶、白茶,在兩三年內的存儲過程中,通過發酵會產生許多有害物質,品質就會變壞,成為過期變質的茶。

普洱茶屬於發酵食品,可以放心飲用

高照教授給我們解釋了什麼是發酵食品。古代人最先喝的是綠茶,屬於不發酵茶。跟蔬菜、水果、肉食等一樣,茶葉最開始都是吃(飲)鮮嫩的,但隨著人類生活需要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出現了包括髮酵茶葉在內的發酵食品。談及發酵食品的出現,先要說說什麼是發酵。鮮嫩食品過了保質期,就會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發酵,使得食物腐敗不能食用。

發酵就是微生物將有機物分解成為二氧化碳、無機物與水的過程。其跟二氧化碳、水通過光合作用成為有機物是對應的,屬於大自然循環與生態平衡的一部分。對新鮮食品來說,發酵起到破壞作用。但在人類歷史中,有一種食品叫發酵食品,這是先人摸索與總結出來的,有益的微生物對動植物的有機物進行發酵,是有益無害的,可以食用的。鮮肉通過發酵製成醃肉,牛奶通過發酵成為奶酪,豆腐通過發酵變成滷腐,葡萄通過發酵釀造成為葡萄酒等等,都屬於發酵食品的範疇。

接著,他詳細介紹了茶葉發酵的原理與發酵茶的種類。茶葉可分為不發酵茶與發酵茶兩大類。我們先來看不發酵的綠茶如果外露存放兩年後,發酵會使綠茶品質下降,放上三四年味道淡薄,茶葉葉片腐朽,不能喝了。這是不好的發酵。綠茶屬於典型的不發酵茶。茶葉裡也有發酵茶,分為前發酵茶和後發酵茶。

前發酵茶是不殺青,經過萎凋、(太陽曬),葉片萎蔫,再經揉捻、切碎,讓茶葉細胞釋放出自身的氧化酶等——植物體內源酶。在植物活的時候,這類酶起代謝作用。茶葉被摘下的兩三天之內內源酶就失活了,在內源酶具備活性的條件下,對茶葉受損細胞起發酵和氧化作用,就製成了前發酵茶。前發酵茶分為全發酵茶、半發酵茶、輕發酵茶。

全發酵茶。紅茶就是全發酵茶的代表。其在揉捻過程中茶葉細胞壁破了,釋放出植物自身的酶,把葉子的纖維素、茶黃素等物質充分氧化。紅茶發酵,大多數萎稠24小時左右,在臺灣要到阿里山,有萎稠發酵72小時的深度紅茶,茶葉裡的茶黃素通過酶的作用,整片葉子發紅,泡出來的茶湯也是紅色的。

半發酵茶。青茶(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其萎凋時間不超過一天,揉捻輕,通過短時間的發酵,一片葉子的邊緣會因為自身的酶氧化作用而發紅,葉子中間的細胞受到的機械損傷不重,內部受力輕,酶作用就少,還是綠的,從而出現“綠葉紅鑲邊”、湯色橙黃的現象。

輕發酵茶。月光白,屬於普洱茶工藝與青茶工藝的相互滲透的新品種,它不殺青、陰乾,在月光下輕微發酵。中國著名的白茶,不揉捻,萎凋非常輕,葉片完整。黃茶,用蒸汽燜黃。這些都屬於輕發酵茶。而普洱茶屬於後發酵茶。(原題:《老專家談普洱茶陳化真相與秘密》,作者:白馬非馬,來源:說茶網)


說茶網


很高興和茶友交流,我想借鑑白茶的例子,歡迎大家舉一反三。

按照工藝來說,確實有很大分歧,但是按照茶樹品種適制性來說,這樣就很好理解了,生普和熟普採製的原料都是相同的,都是雲南區域內,此茶樹品種適制黑茶,所以被歸為黑茶類。

我個人上認為:因為茶樹品種適合製作黑茶,且生普在轉化的最終下符合黑茶的標準。所以普洱茶屬於黑茶。


此圖為生普和熟普的區別,追尋本質,它們的茶青原料是一樣的。


如果是從歷史文化,茶馬古道等來考究,我想茶學上,茶文化上有很多說不清道不明的地方。


舉證例子白茶--白茶在某些地方與普洱相似

新老白茶在後期的轉化下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嚴格的區別新老白茶的發酵程度在茶學上來說也是有分歧的。

而且因為白茶在市場的火熱,之前很多地方都有嘗試製作白茶,所以現在白茶在茶界開始規範起來了。

我們看下白茶的官宣,

白茶的最新的官宣對製作白茶的茶樹品種作出了要求,按照樹種品種要求製作的白茶就是“標準的白茶”,不符合製作白茶的樹種製出來的白茶就是“不規範的白茶”。

總結:讓我們再回到剛才的問題,普洱是否屬於黑茶?所以“茶樹品種的適制性”非常的重要!這個樹種適合製作白茶我們把他歸為白茶類,同理,雲南喬木(主要為喬木類樹種)的普洱茶適合製作黑茶,所以把它歸為黑茶類。


而且我想隨著我們中國傳統茶文化的普及,很多關於茶的一些有爭議的地方都會慢慢完善,黑茶普洱的定義也會越來越標準、科學。

當然以上屬於個人淺見,很多補足的歡迎大家指正!也希望更多的朋友能關注@承景的小城茶事,很開心為大家解答、一起交流茶知識,我這裡不僅僅是茶,更有武夷山的小城故事。


茶先森劉承景


東風桃李水自流給你回答:

1:普洱茶當然屬於黑茶類。

2:六大基礎茶類(綠、黃、白、紅、青、黑)的分類是按照成品茶外觀顏色、茶湯葉底的顏色、發酵程度、加工工藝來區分的。

3:黑茶屬於後發酵茶類。能夠長期保存,而且越陳越香。

4:黑茶加工工藝一般有這四道程序:殺青~揉捻~渥堆~乾燥。

5:黑茶按地域分佈主要有:

湖南黑茶(茯轉)、四川黑茶(邊茶)、雲南黑茶(普洱茶)、藏茶、廣西六堡茶、湖北老黑茶、陝西黑茶

6:即使普洱茶屬於黑茶類,但是和其他黑茶類的加工工藝也有所不同。

7:普洱茶分為普洱生茶和普洱生茶,它們之間的加工工藝也大不相同。

8:普洱生茶的加工工藝中,沒有渥堆這道工序,它的加工工藝和茶湯葉底顏色較似於綠茶。

9:普洱生茶外形色澤為墨綠色、湯色為黃綠明亮、葉底肥厚黃綠。

10:普洱生茶加工工藝:採摘~萎凋~殺青~揉捻~曬乾~蒸壓(做成茶餅)~乾燥

11:普洱生茶性寒涼,比較烈,低血糖的女士要少喝或不喝。

12:普洱熟茶性溫,男女老少皆可引用。

13:普洱熟茶是需要渥堆發酵的。

【回答完畢,如若喜歡,請點贊,謝謝!!】


東風桃李水自流


感恩提問者,普文是原產地茶山經營者,對您的問題做個人解答,普洱茶生茶不屬於黑茶,熟茶應該歸納到黑茶。

現在的普洱茶是怎麼形成概念的?

傳統意義的普洱茶確實只有一種,那就是現在普洱茶生茶成品茶,隨著自然氧化的過程漸變成老生茶,這一類茶才叫真正意義上的的普洱茶。

1975年開始大量生產現在普洱茶熟茶,其實技術並不是創新,而是黑茶傳統技術上再到如今的不斷提升。但是還是逃離不出的黑茶的概念,只能說普洱茶熟茶就是黑茶。

普洱茶生茶不是黑茶。

普洱茶的生茶如今的定義是後續發酵茶,但是這個發酵不是靠微生物直接發酵,更多的是偏向於氧化的一個過程,這種延長髮酵轉換的茶,是後發酵茶。

曬青具體屬於什麼茶?(指的是沒有包裝成品的散茶)用工藝角度來分析曬青,其實就是綠茶,也應該歸納為綠茶,其實不能帶有地域性保護的稱呼,這樣其實是誤導消費者的一種現象,難道能曬青的製作,跑出了綠茶的製作範圍嗎?

真茶君—普文


真茶君—普文


我們現在一般按照茶的製作工藝,分為綠茶、紅茶、白茶、青茶、黃茶、黑茶。但對於普洱茶的歸類,卻眾說紛紜。

在眾多正規傳統教材及出版物中,按傳統歸類法把普洱茶歸為黑茶類。

但很多人認為,普洱就是普洱,應該單獨歸類。不能直接按照六大茶類分類方法簡單將其歸到哪一類,因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在製法和品質上所存在的巨大差異。

而另一部分人認為,按目前的國家標準的定義,普洱生茶可以歸屬為綠茶,普洱熟茶歸屬黑茶。

不去談分類,我們可以看看普洱茶和黑茶的不同之處。

一、原料不同

黑茶加工的初級原料是中小葉種。

普洱茶原料是雲南大葉種。

二、發酵不同

黑茶加工溼度是鮮葉本身水分殺青剩餘的部分,堆溫來源於殺青後的殘餘溫度,殘存酶促呼吸作用的熱量,黑茶特徵形成於初制。

普洱生茶是新鮮的茶葉採摘後,經殺青、揉捻、毛茶乾燥後以自然的方式陳放,未經過渥堆發酵處理的茶。而熟茶則是生茶經過人工快速後熟發酵、灑水渥堆工序後製成的茶品。

三、加工工藝

黑茶加工過程中鮮葉至成品是連續完成的。原料嫩變的不同,加工時間長短不一。

一般黑茶的製作工藝:

六堡茶:鮮葉殺青→揉捻→渥堆→復揉→乾燥

茯磚: 殺青→揉捻→乾燥→渥堆→壓制定型→“發花”乾燥

老青茶:殺青→出揉→初曬→復炒→復揉→渥堆→乾燥

普洱茶加工流程:

▲最新國家標準GB/T 22111-2008對於普洱茶加工方法的規定

從比較上可以得出,普洱熟茶在製作方法上跟其他黑茶類相比,區別並不是很大,都是屬於後發酵茶。

但是普洱生茶的後期轉化,鮮葉至成品是間斷的過程,如果屬於黑茶,那麼一開始顯然不是黑茶的製作工藝,如果不屬於,普洱生茶也是要後發酵的。

四、加工工藝化學

由於黑茶加工的原料是中小葉種,其內含物質相對較低,尤其是有效化學成分含量少,即咖啡鹼、茶多酚、茶多糖等有益成分少,微生物作用時間相對短,有益成分的轉化也相對少,且黑茶原料化學成分未受光的作用,因此沒有光化學的參與。

普洱茶則不同,雲南大葉種內含物質豐富,同時,普洱茶品質的形成除茶樹品種外,直接受光化學和有益微生物的作用,這也是普洱茶品質形成與黑茶不同的關鍵點。

小懂認為,關於普洱茶分類的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以不必糾結它具體的分類,因為這並不影響我們去品嚐它們的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