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一座建築煥新後,

繼續呼吸、生長、吸納、輸出…

我們視為城市更新。

本期嘉賓建築師馬環宇,和大家分享的正是一項十分成功和典型的舊改和城市更新項目——2018建成使用的海珠同創匯一期,位於廣州市海珠區新滘中路海珠湖旁邊的雞心島上。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舊 貌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破落老舊的建築形象,影響著城市整體風貌

項目改造前的業態主要為布匹儲存及加工業,建築空間單一且缺乏合理性,周邊生態環境雖良好,但卻缺乏梳理;大量可燃易燃布匹集中堆放,建築材料耐火能力差,有較大的火災風險,靠近新滘中路路段多為汽車服務及銷售,形象較差。改造後的產業以辦公及其配套為主。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改造設計概念

設計師團隊改造的主要目標,是想把園區打造成一個未來的半島城市試行點,主要包括了三個的概念:

1.慢速:以單車和步行為主要交通,注重文化、創意與內涵,非傳統意義的“高效”的城市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2.混合:反功能主義規劃,創建生產、生活和商業、文化的充分融合的社區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3.平衡: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社區自發成長,提倡新的自給自足式低碳生活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空間策略

由於原有廠房密集,各自間距不能滿足現行消規的規定,所以設計師團隊將原有樓棟重新整合,並藉助原較大的中庭,以此為界一分為兩個為消防獨立的消防佈防主體。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而且原有通道較窄,不利於消防逃生,於是改變原來主通道南北向走向的情況,於東西向拆建出三條較大通道,以獲得更大的安全保障。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最後二三層新增建築間的連橋,提高建築之間的可達性,使建築之間形成一個整體。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破 與 立

設計團隊的改造重點,著眼於對園區環境質量的提升:利用體量切割的方式創造出更適合不同業態的自由組合空間。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將圍牆拆除,引入綠道和廣場,將原有連片主體建築拆分,大膽插入中庭露臺,從露臺又延伸出通廊,把大大小小的不同空間連接起來,供租戶使用。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插入大樓梯、大平臺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中庭中加入綠植;拆除頂棚,引入陽光、空氣和綠色

公共區域多,建築空間愈顯豐富,多個大平臺、大樓梯的運用使得空間分配上更具靈活性,讓應用面積最大化,自然不造作、生動豐富的中庭空間組成了整個園區的“慢享”系統。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有氧辦公

新 顏

在外立面的考慮上,開出更多的大窗戶,將陽光、空氣和綠色更多地引入到室內來,大量橙色、紅色大色塊的運用,讓建築外立面更顯眼立體,也脫離出周邊傳統守舊建築風格,成為海珠湖周邊地區最引人注目的建築群落,在合理投入區間內實現高顏值的轉變。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建築外立面更顯眼立體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窗框跳脫的色彩

價值實現

城市更新應該是業主、居民、政府三方的共贏,海珠同創匯實現了與業主的良性溝通,為周邊居民提供了豐富的公共空間,也為城市更新做出了開創性的範例,成為海珠區示範性創意園區,也帶來了非常理想的經濟效益。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眾多商家入駐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T臺秀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廣州最ins風打卡聖地

海珠同創匯在設計過程中,打破原有大廠房的格局,通過加減法來獲取更高質量的園區空間,同時很好解決了消防問題,建築色彩上白色灰色形成強烈的對比,結合局部鮮亮的色彩,使整個園區充滿年輕活力的氣息,成為新的網紅打卡點。

破舊城中村整容級改造!搖身一變廣州熱門打卡聖地

沒有圍合的壁壘,

大面積開揚的共享空間,不斷蔓延並且形成通廊捷徑,連通各個跨界部落,

成為海珠同創匯最吸引人的地方,

你可以隨興進入這裡,

就此成為其中的一分子。

喜歡自由與隨性的人們聚合在這裡,

穿梭、交流、創作、分享…

是工作也是生活,

是碰撞也是共呼吸,

從而帶來了一種多元交織、並且更真實溫暖的社區感受。

設計總負責人:宋剛

建築設計團隊:鍾展寧,伍榮娟,段哲,李文炎,馬環宇

結構設計團隊:鄭梓茂,孫曉民

空間藝術設計團隊:羅子安 吳苑歡 陳英睿 饒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