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没唱过露天卡拉OK,别说自己是麦霸

没唱过露天卡拉OK,别说自己是麦霸

没唱过露天卡拉OK,别说自己是麦霸

露天卡拉OK摊子旁边,多的是跃跃欲试的路人。/图虫创意


在夜色的掩映下,他们脱去了白天疲惫的外衣,尽情地沈浸在这个小小的乐园里。

没唱过露天卡拉OK,别说自己是麦霸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一向被广场舞占领的公园里,悄悄冒出了些流动的卡拉OK摊子。



从“女人花,摇曳在红尘中”唱到“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从《两只蝴蝶》唱到《痴心爱人》;从华灯初上唱到寂寥夜深。每天晚上,公园的一角就成了小型的演唱会现场,热闹又魔幻。


有一次,我和朋友散步路过卡拉OK摊子,一位大叔正用相当别扭的粤语,深情地唱着邓紫棋的那首《喜欢你》。


一曲完毕,大叔缓缓地鞠了个躬,说了句:“邓紫棋,晚安。”


大叔的深情,你可能不懂。


没唱过露天卡拉OK,别说自己是麦霸


没唱过露天卡拉OK,别说自己是麦霸

没有不散的夜场,

只有不想回家的大叔


每当夜幕低垂,老北就会开着他的蓝色蹦蹦,出现在公园一角。他是这个公园里众多摆摊者之一。只不过,他的摊子不卖饮料,不卖小吃,只“卖唱”。


一台淘宝买的卡拉OK机、两只话筒、一台便携式投影仪、一张白色幕布、一个音响、一只蹦迪灯,组成了阵容相当“华丽”的卡拉OK摊子。


一首歌4块,三首优惠点,10块。摊主提供设备,客人扫码付钱方可唱歌。


像老北这样的卡拉OK摊子,正在城市的公园里悄悄出现,受欢迎程度丝毫不亚于广场舞。


在百度搜索“露天卡拉OK摊子”,你就会发现全国各地的公园、广场都不乏它的身影。


没唱过露天卡拉OK,别说自己是麦霸

唱K与广场舞平分天下。/图虫创意


据媒体报道,浙江宁波某公园附近,一晚上就出现了大大小小的9个卡拉OK摊子;上海的四川北路公园也频繁出现了“野生K歌达人”聚集的现象。


北京什刹海火神庙广场、天津新港公园、成都人民公园、厦门观音山广场、海口凤翔湿地公园……都成了露天卡拉OK的场地。


去淘宝一看,专门出售露天卡拉OK机子的店铺还不少,看底下的评论,多半是要去广场K歌用的。



每到晚上,大大小小的公园就成了一片片音乐缭绕的海洋,吸引着各路歌神前来一比高下。

没唱过露天卡拉OK,别说自己是麦霸

双手握住话筒,就握住了简单的快乐。/unsplash


中老年人一向是公园的主角,公园的露天卡拉OK,同样由中老年人主宰。


唱到动情处,虎躯一震,一只手往外一挥,这是老北唱歌的标配动作。


摊子的老板老北坦言,摆卡拉OK摊子的目的,其实主要是自己想唱歌,在家一个人唱太没劲了,在这里摆摊还能“以歌会友”。


他刚退休不久,在火车上当了一辈子的乘务员,常年奔波,认识的朋友不太多,唯一爱好就是唱歌。


摊子摆定之后,老北必先自己来两首,活跃一下气氛,慢慢人就多起来了。


耳后老是别一根香烟的老秦,是这里的常客,他最常点的是韩磊的歌。因为大家说他中气十足的嗓音和韩磊有那么几分像。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唱到这句,老秦努力地扯着嗓子,在他皮肤松松的脖子上,能明显地看到暴起的青筋。


据说去年老秦还参加了《中国好声音》的海选,不过只止步于第一轮。说到这个,老秦倒是没太在意:“年纪大了,比不过年轻人。玩一玩就好。”

没唱过露天卡拉OK,别说自己是麦霸

唱歌,重要的是得“放得开”。/图虫创意


一米八的壮汉老范,是附近工地的务工者,晚上吃完饭洗完澡,换身干净的衣服,他就会沿着江边走到老黄的摊子。


但他从来不唱歌,他是来这里听歌的。


渐渐地脸熟了,老黄拉他来唱歌,他连忙害羞地摆手,又走到旁边继续抽烟当观众去了。


张大姐白天是写字楼保洁阿姨,一到晚上,就来到老黄的摊子,变成了麦霸“玫瑰阿姨”,她的拿手曲目是《上海滩》。


虽然人称“上海滩一姐”,但玫瑰阿姨最喜欢唱的,是李谷一的那首《浏阳河》,除了普通话有点不标准,整首歌下来,婉转动人,气息平稳,无可挑剔。


经常在这里锻炼的人几乎都认识她,“我知道,那个穿旗袍的玫瑰阿姨嘛,唱歌挺特别的。”


露天卡拉OK场子,是玫瑰阿姨唯一有机会打扮的场合,所以她颇费心思。来这里唱歌,她总会穿上自己平常“收集”的各种各样的旗袍,因为总有人夸好看。


虽然这里中老年麦霸居多,但也有一些年轻人常来光顾。


对保险公司的小伙子向阳来说,来这里唱歌是他唯一觉得“确定”的事情。


因为他嗓音还算不错,每次握起麦克风,唱一首自己擅长的歌,就会有人鼓掌。相比工作上的起起落落,这种确定感让他重获自信。


送外卖的小金今年三十岁。有些时候单子少,他就会把电动车停到一旁,来这里选几首喜欢的歌吼两嗓。


单子又来了,小金就骑着电动车扬长而去,有时候歌瘾起来了,就忍不住一路继续唱着:“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没唱过露天卡拉OK,别说自己是麦霸

唱歌的人最潇洒。/图虫创意


老黄的卡拉OK江湖里,奇人辈出。在夜色的掩映下,他们脱去了白天疲惫的外衣,尽情地沈浸在这个小小的乐园里。


只不过散场之后,奇人们就又变成都市里的凡尘,忙碌去了。


没唱过露天卡拉OK,别说自己是麦霸

中国式公园社交: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当年轻人们纷纷抛弃需要四处呼朋唤友的KTV式聚会,躲进玻璃房“唱吧”里自顾自唱歌的时候,有另一群人,却欢喜地走进了公园里人来人往的露天卡拉OK。

没唱过露天卡拉OK,别说自己是麦霸

年轻人把自己关进小玻璃屋子里唱歌,可能真的是歌瘾来了。/图虫创意


相比起一二线城市里“耳机一戴,谁都不爱”的“自闭”青年,露天卡拉OK的忠实粉丝们,比谁都渴望一份“能说的上话”的交情。


2018年酷鹅用户研究院的《中老年网民图鉴》,描画出了一部分中老年人对上网的需求。在他们所有的上网原因中,“社交”一项占比最高,达到了76%以上。


从物质贫乏到儿孙满堂,城市里的中老年们,似乎什么都有了,却也什么都没有了。城市的日新月异不仅抹去了他们青春的痕迹,也带走了昔日被乡邻环绕的熟悉感。


就像李宗盛唱的那样:“越过山丘,却发现无人等候。”儿女们的事业,帮不上忙;孙子们喜欢的电影,每一部都看不懂。


没唱过露天卡拉OK,别说自己是麦霸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太快。/《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但城市里落寞的,又岂止这些经历沧海桑田的老者,活跃在城市每个角落的外来务工人员,也面临着“白天忙,晚上茫”的失落。


白天,他们也许奔波在送餐中,也许龟缩在某个角落为上班族提供热乎乎的早餐……他们背井离乡,咬牙吃苦,为了那个舒适的未来不断努力着。但是偶尔歇息下来,孤独仿佛马上就追了上来。


只不过,在所有人吃完饭,或者结束了一天的劳作,不约而同走进附近公园之后,一切改变了。


公园里“盛产”广场舞、健身狂人以及老年合唱团,当然还有露天卡拉OK。


相比前面的几项,露天卡拉OK入门快,甚至不需要入门,拿起话筒,不管三七二十一,出声就行,人人都可随时参与。


在这里唱歌,不是比赛,唱的是开心。就像老秦说的,重要的是要“放得开”。

没唱过露天卡拉OK,别说自己是麦霸

只要我唱得够投入,寂寞就不会找上我。/图虫创意


晚上八点过后,老北的摊子上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有的是唱完后仍在围观的人,有的是每天都来消遣的熟客,也有排队等着自己歌的人。


一来二去,有的人留下来了,有的人再也没来过。


有一次,在一个小伙子的建议下,他们拉了个K友群,名字就叫做“十八罗汉歌友会”,因为刚好拉了十八个人。


群里的人,有事没事就约了一起来唱歌。除此之外,这里偶尔还会发展出其他爱好的苗头,比如观鸟、健步走等。


尽管后来人越来越多了,这个群也没有改名字的打算,因为“听起来牛气冲天”。


麦霸玫瑰阿姨在这里唱了几个月,结识了不少的姐妹,加了微信的就更不用说了。


刘姐是最近刚来过几次的“新人”,看到玫瑰阿姨唱得好就忍不住去搭讪。


“老姐姐,你唱得好,是专业的吧。”


“业余爱好而已,年轻时候就爱唱歌,不过那时候吃都吃不上了,唱啥子歌嘛。”


聊着聊着,俩人就拿起了手机,交换了微信。


玫瑰阿姨甚至向刘姐推荐了一款K歌软件。


“我平常用这个练歌,练得差不多了,才来这边唱。你下载一个,我们互相关注嘛。”

没唱过露天卡拉OK,别说自己是麦霸

确认过眼神,又认识了一个老姐妹。/图虫创意


公园的一角,有很多这样的人情置换正在发生,无数陌生人,因为相同的爱好,变成了彼此的“知音”。


这些年来,城市化的发展打破了以往邻里相处的传统模式,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公园。


以上海为例,2019年上海公园延长开放名单上,延长开放的公园有253座,覆盖16个区,占目前全市城市公园总数的84%,比去年增加了58座。其中,全天开放的“24小时”公园从去年的73座增至129座。


同济大学副教授董楠楠认为,人们越来越需要公园,是因为城市公园扮演的角色已经不仅仅是绿地、园林了,它更像是一个聚焦情感与文化交流的 “公共空间”。


在这里,有人跳舞、有人锻炼、有人唱K......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从各种各样的公园活动中重新找回昔日邻里的温度,获得与城市久违的“连接感”。


没唱过露天卡拉OK,别说自己是麦霸

1999年,北京崇文区天坛公园,老人活动。/图虫创意


没唱过露天卡拉OK,别说自己是麦霸

公园歌声里的爱恨情仇


台湾乐评人蔡振家讲过一个故事。


一名在KTV上夜班的服务生,把他工作时看到的K歌百态,写进了日记本里,其中有一段是写那些单枪匹马来K歌的人:


“每扇门后面,都关着一个不出名的大侠歌手,在他的小小世界里大杀四方,以歌声杀倒所有观众,而麦克风就是他手上仅有的武器。”


这些在露天卡拉OK里展露歌喉的人们,也许同样在宣泄某种梦想、某种失意。那些说不出的话,无处宣泄的情感,在公园的卡拉OK里,终于找到了出口。

没唱过露天卡拉OK,别说自己是麦霸

"我唱得不够动听/你别皱眉。"/《红河》


从露天卡拉OK的歌声里,可以听到爱恨情仇。


外卖小哥最爱点的是《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也许有一份感情,遗落在家乡了吧。


老北爱唱《向天再借五百年》,可能在他模糊的意识里,还有一份未竟的大男人野心。


保险公司的小金,唱任贤齐的《任逍遥》最好。唱到“让我苦也好,让我累也好,随风飘飘天地任逍遥”的时候,他大概会想起在老家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吧。

没唱过露天卡拉OK,别说自己是麦霸

“随风飘飘,天地任逍遥”。/《任逍遥》MV


在蹦迪灯束的照射下,这个被音乐声笼罩的公园一角,看上去就一场梦——梦里,他们站在世界中心,迎面走来的一边是懵懂灿烂的青春,一边是五光十色的未来。


当头发逐渐稀松,中老年人交出了手中的接力棒,通过歌声,缅怀年轻时没来得及实现的理想和爱情;


当夜幕降临,背井离乡的城市迁徙者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拿起话筒,在音乐声里回到远方的故乡;


当时光匆匆流去,焦虑疲惫的年轻人放下肩上的重担,唱起了自己喜欢的歌,重新成为了生活里的王者。


随着音乐声起落,不管是思念还是失意,也都烟消云散了。


没唱过露天卡拉OK,别说自己是麦霸

音乐是一场梦境。/unsplash


谭咏麟有一首叫做《卡拉永远OK》的歌:“不管笑与悲,卡拉永远OK,伤心到半死,卡拉也会OK。”


对于卡拉OK的歌神们来说,再大的烦恼,尽情地唱几首痛快的歌,也就舒缓了几分。


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曾说过,公园是一件艺术品,随着岁月的积淀,公园会日益被注入文化底蕴。


公园里的露天卡拉OK自然不懂什么是文化底蕴。但只要你稍加靠近,就会被那股“人间烟火”熏得温热。


这个小小的角落,不洋气,也不声张,但只要你想来,它就随时欢迎你的加入。

没唱过露天卡拉OK,别说自己是麦霸

[1] 老齐和老张头各占公园一角,摆露天卡拉 OK 摊|好奇心日报

[2] 中国式“公园社交”羡煞日本老人|老年频道

[3] 四川北路公园天天开“演唱会”,每晚20余台音响为露天卡拉OK等伴奏,侬吃得消哇!|周到

[4] 从主流到亚文化:谁在跳广场舞?|针尖

[5] 基于活动需求的上海夜间开放公园分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6] 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探讨|西南大学

[7] 市井·集体·邻里:中国住区的开放 空间与老龄交往及其关联研究|中国园林

没唱过露天卡拉OK,别说自己是麦霸

✎作者 | 马路天使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