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这都不到3000点了谁还在卖?

从一则数据说起,截止2019年11月29日3343只主动偏股型基金中有3216只盈利,盈利占比高达96%。


在联系到最近盘面茅台、恒瑞、爱尔、通策等一批高位抱团股集体破位下跌,外资随着MSCI进一步提权又净买进了600多亿的背景下,大致可以明白目前市场砸盘的主要卖家是国内机构。


原因有两个:一是机构盈利太大年底有回笼资金的需求;二是抱团股涨幅过大机构普遍看淡年末行情。


我个人认为2019年的行情差不多就是这样了,接下来的时间是各大机构年会、酒宴庆祝,各大研究所写2020年策略报告时间。


下面我们就从客观的角度来拆解一下目前市场行情的几个重要的关注点。


一、抱团消费还会继续涨吗?



2019年A股显著的赚钱效应,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2018年整个市场跌的太狠,砸出的价值坑,2020年如果还想继续保持这种赚钱效应,要么有更强的基本面支撑,要么就是有更大的增量资金无脑买。


今年主导市场话语权的是机构+外资机构,炒作风格几乎是照搬美股那一套价值逻辑。

公式:动态PE=股价÷EPS。


也就是说一家企业赚钱能力越强(EPS),估值就会越低。以美股的苹果为例,8年前的动态市盈率16倍,8年后股价翻了14倍,对应的动态市盈率也只有22倍。


亚马逊八年前的动态市盈率87倍,这八年期间有过亏损有过波动导致动态市盈率曾高达828倍,八年后股价涨了17倍,动态PE只有不到80倍了,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是企业的赚钱能力越来越强,套用上面的公式,股价÷EPS,只要每股盈利的数值越大,对应的动态PE也就会越低。


所以美股连续上涨了十年,很多公司依然不贵,弄明白外资的炒作逻辑之后,来看一张估值表。


这都不到3000点了谁还在卖?

看到这张图后,任何质疑美股十年高位的人都会哑口无言。为什么美股涨了十年牛市,这些公司的泡沫还没有A股大?

主因就是这些公司的赚钱能力太强,每年稳定增长的业绩消化了股价上涨带来的泡沫,而A股这些龙头公司也是一样的。

这个数据也告诉了我们,只要一家公司具备稳定的赚钱能力,外资就会效仿美股的模式来炒作A股的这些赚钱的公司。

当然外资也不是傻子,股价涨到一定阶段后都会有调整。很简单,你没见过恒瑞90倍的时候吧?没见过40倍的茅台吧?没见过15倍的中国平安吧?因为茅台每次到了35之后都会滞涨,所以当前的这一波调整不仅是机构出货过年,也是高位股的估值确实不便宜了。

二、科技股还会上涨吗?

A股目前还没有任何公司能对标美股的英特尔、高通这种芯片顶级的公司。科技股的炒作逻辑有三点。01.5G增量02.消费电子03.自主替代增量比较好理解,就是接下来全国各地都要建5G基站,基站要用到多少国产的零配件,零配件上下游公司都会接到更多的订单。

消费电子今年比较突出的是立讯精密制造的蓝牙耳机,在A股里向立讯这种具备一定研发能力的科技公司确实不多,所以立讯今年股价上涨了215%。

自主替代表面上是对外的一种博弈,实际上是国内技术的进步革新。根据最新数据统计,2019年1至10月份国内集成电路进口额2481亿美元,还有两个月数据没出来,不过换算汇率后这已经超过2万亿了,去年的数据也突破了2万亿。

2019年1至10月份印刷电路进口额92亿美元,印刷电路差不多就是PCB板,这也是今年科技股里炒作比较火的一个细分领域。所以目前国内市场已经替代的不算,海外市场还有几万亿的增量空间,科技的未来增量要比消费大很多。

三、有人着急卖,有人在等买

如果按照市场破净股的数量来看,目前368家跌破净资产的股票悲观程度远超过2018年底2500点附近的200多家。

除了主流的金融、消费、科技这几个板块,很多公司都已经进入了阴跌的状态,其中包括还在赚钱的周期和中字头基建类,例如中国石油今年下跌了20%。

所以很多公司对应的指数是3000下方,跌能跌到哪里去?目前能跌动的就是机构抱团的高位股,这些都是A股各行各业赚钱能力比较强的公司。

所以,这一波就是机构调仓换股,跌完后好的公司还会涨回去。如果说A股这些最赚钱的几百家公司都不涨的话,那A股国际化的意义在哪里?养老金、公私募、外资、社保基金纷纷进场莫非就图赚个吆喝?

最近这行情实在太无聊,机构赶着出货跟着回撤了一些,7成仓位打算趴着继续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