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深入揭秘赌博原理,不要“赌”上自己的人生

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怪诞行为学5:理智与金钱》。

这本书是由拥有心理学博士及商学博士学位的丹·艾瑞里和行为经济学倡导者杰夫·克莱斯勒所写。钱虽然是冷冰冰的,但人对它的态度却非常复杂,当我们在消费、存钱、借钱、投资时,参杂着感性的理性认知,不断左右我们的情绪,作者就是要带你看到情绪背后的原理和逻辑。

这次我们分享书中关于赌博的分析,让你了解钱,了解自己。

001 随处可见的案例。富丽堂皇的装饰、激昂的音乐、筹码的碰撞声……在这种声势的渲染下,不少人用真金白银换了筹码,他们在老虎机、21点牌桌等赌具前,寻觅暴富的机会。他们享用着服务生端来的免费茶果和点心,扔出去的小费筹码高达上百块。

额头的汗、脖颈微凸的血管、急促的心跳声都在告诉周围人,每一把都是一场资源争夺战。从尝试一两个筹码的小试牛刀,到急切想翻盘的六七个筹码的大手笔,不知不觉中,人们手里的筹码都输了个精光。可是,原本这些人在生活中都非常节俭,甚至连顿午饭都能省则省,来了赌场怎么就像换了个人呢?

002 两个心理账户。这种消费反差的发生,在心理学上,是因为他们下意识地把赌场里的消费,算在了另一个不同于生活消费的“心理账户”里。从钱包掏出钱,把它们换成一个个塑料筹码,这个小小的举动,就成功转换了心态,“我手里拿的是筹码,不是钱。”受试者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

赌博等同于娱乐,这就是差别了,因为其它所有消费还在“日常开支”的项目内,而筹码让赌博变成了娱乐。赌场的伎俩让进去的人们觉得,在赌场里花掉的钱不同于买午饭用的钱。

003 “付款之痛”。在这种心理作用的支配下,当人们拿着五颜六色的筹码去赌博或支付小费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花钱。他只会觉得自己就是在玩一个游戏。输掉的每一个筹码,都不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钱在流失。

这种心理在信用卡和电子支付下同样适用,数据表明,人们在使用信用卡或电子付款时,更容易花预算外的钱,因为减少了付钱的动作,就减少了支付时的心理负担。消费塑料筹码、刷信用卡和扫支付二维码的感觉,少了长久以来形成的现钞付款的真实感。

004 被放大的期望值。明晃晃的灯光、赌具上大量的筹码、金光闪闪的装潢,它们都给了人极大的心理暗示作用。再加上偶尔某一桌上,爆发出得胜呐喊,在“前车之鉴”的助攻下,人们的精神得到了鼓舞,欲望得到了激发。

此外,最重要的诱惑来源于“差点赢了”的心理。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不管在何种形式的赌局中,每一次“差点赢了”,都能激发大脑释放类似于吸毒者体内的多巴胺,所以即使损失很大,“差点赢了”还是会把他们再次送回赌局里。

005 免费的代价。为了减少人们的消费心理负担,赌场大多提供免费的服务,小的有食物、饮料、小吃和水果,大的有免费住宿、免费机票、免费旅游。这些基于日常开支的设计,会让那些总想着省午饭的人,感觉得了大便宜。他们给服务生的小费、更换筹码的手续费和这些免费服务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和赌具上那些筹码比起来,更是没什么可比性。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人们更愿意多多更换筹码,中了赌场的圈套。

006 机会成本。从本质上讲,赌徒心理体现的就是机会成本。当我们在考虑金钱的功用时,基本上,它能解决很多事情。但是,当你手中的钱有限时,你就必须做出取舍。换句话说,你手里有5块钱,坐了公交,就不够买地铁票;买了饮料,就买不了面包。

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我们在每次花钱时,都会掂量自己的机会成本。可是,赌徒往往会放大机会成本,你常常听到他们说:“只要把以前的钱赢回来,我就不赌了。”他们愿意放弃日常消费,把机会都用于发财或者翻本上。在这种心里的支配下,一些人成为了嗜赌如命的人。他们总在暗示自己,“下次一定行”。

007 从根源瓦解。只要不进入赌场,两个心理账户、期望值等想法还不会被激活、放大,但机会成本却始终伴随在一个人左右。想要让一个人不再痴迷赌博,首先要从每一次小花销做起,他每一次花钱,都要提醒他,买了这个就不能买那个了,培养他的机会成本意识。

因为这是在金钱上人们最大的误区,不懂机会成本,就会带来各种错误用钱的问题。其次,要告诉他放弃的那些

替代选项里有什么,其中加入一些他喜欢的东西,让他对取舍更敏感。当他再想赌博时,尝试给他更好的选项,帮他重新回到正常生活的轨道上。

总结一下,诱惑性活动都差不多,从本质上讲,都是以让人快乐的多巴胺为基础的。想要解决赌博问题,我们就得从根源掌握人们在赌博时的心理和赌场的配套诱惑,从而远离不良嗜好,过上健康人生。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给你带来启发,记得给我们点赞鼓励哟。

参考书目:《怪诞行为学5:理智与金钱》[美] 丹·艾瑞里 、杰夫·克莱斯勒

深入揭秘赌博原理,不要“赌”上自己的人生

深入揭秘赌博原理,不要“赌”上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