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開元盛唐第一冤案,李隆基寵妃武惠妃讒殺太子二王

李隆基不好好當皇帝要從開元二十五年開始,把三個兒子從太子和親王貶斥為庶人,然後賜死。這個開元盛唐第一冤案前後有幾個關鍵人物,分別是武惠妃、張九齡、李林甫、高力士。

開元盛唐第一冤案,李隆基寵妃武惠妃讒殺太子二王

【武惠妃,李隆基的第一個寵妃,她的人生有過兩個目標】

李隆基是個多情且多才的男人,之前在地方上為官的時候就收留了很多美女,包括太子的生母趙麗妃,原本不過是個“伎人”,也就是專業的歌舞藝術家。

類似的還有鄂王李瑤的母親皇甫德儀,光王李琚的母親劉才人,都是當年李隆基還是臨淄王的時候容貌出眾的姬妾,她們三個都生了兒子,而且兒子長相都還不錯,更是母憑子貴倍受寵愛。

但多情、多才的男人未必有長情,等李隆基當上皇帝之後,遇到了武惠妃這個美麗、聰明而且乖巧的女孩子。李隆基那時尚不滿三十歲,正是一個男人征服慾望最強烈的時候,於是,兩顆心就緊緊靠在了一起,看來這才是李隆基的真愛。

武惠妃是武則天的侄孫女,從小被武則天養在宮中,比李隆基小十四歲,還算是比較般配。最初武惠妃嫁給李隆基的時候是婕妤,在唐朝後宮中是個中等偏下的位置,比當年她的姑奶武則天初入李世民宮中的才人好一些,但也好的有限。

與武則天當年在李世民宮中不同,武婕妤在李隆基宮中雖然上有王皇后、下有其他爭寵的后妃,但她是最受寵的一個。傳說中的梅妃在史書上是不存在的,武婕妤根本沒有什麼有競爭力的對手。

開元盛唐第一冤案,李隆基寵妃武惠妃讒殺太子二王

(假裝這個就是武惠妃吧)

武惠妃嫁給李隆基大概二十四年,如果分成兩等份,第一個十二年目標就是當皇后。

她是真的受寵,從生育數量就能看出來,竟然生了7個子女,比武則天還多生了一個。但天妒紅顏,第一個女兒、第二個第三個兒子都夭折了。尤其是第二個孩子,李隆基給取名叫李一,與其它兒子的名字都是王字旁不同,這個最正經又最不正經取名方式傾注了李隆基和武婕妤的感情,配上這個孩子的天家身份,和前段時間另一個熊孩子的名字就一摸一樣了。

武婕妤的宮鬥手段是從武則天那裡祖傳下來的,而且姓武的嬪妃和姓王的皇后總是不對付,加上姓王的皇后好像生育方面總是有障礙。於是,就像武則天弄垮了李治的王皇后一樣,武婕妤略施小計也在開元十二年弄垮了李隆基的王皇后。

但明顯武婕妤心沒有那麼狠,王皇后被廢幾個月後自己就死了,武婕妤應該是認為自己一雙小手是乾淨的,於是高高興興的準備當皇后。

開元盛唐第一冤案,李隆基寵妃武惠妃讒殺太子二王

(武則天?)

可惜武這個姓氏的殺傷力太大了,當時武則天去世還不滿二十年,姓武的想當皇后,再弄一遍天皇天后二聖臨朝,然後再弄一個大周出來,大唐君臣的神經還承受不了這種連續打擊。於是,武婕妤的皇后位置再也沒了希望,只能在大不滿意下獲得一點小滿足,當上了武惠妃,並享受皇后待遇,主持後宮工作。

既然皇后的位置沒希望了,武惠妃就想到了自己的兒子,壽王李瑁,李隆基的第十八個兒子。讓李瑁繼承李隆基的位置成了武惠妃婚後第二個十二年中最大的理想。

開元盛唐第一冤案,李隆基寵妃武惠妃讒殺太子二王

(唐代《樹下美人圖》)

【宰相張九齡和李林甫】

武惠妃還是不如她的姑奶有心計和手段,智商明顯不如,用的手段一點兒也不高明。

當時的宰相是張九齡,李林甫已經開始投靠過來了,但尚起不到決定性作用。

武惠妃的女兒咸宜公主在開元二十三年成婚後,女婿楊洄就非常注意觀察太子和鄂王、光王三人,並說他們口出怨言,對皇帝冷落他們的母親不滿。

武惠妃於是赤膊上陣,向李隆基哭訴,說太子要對她們母子下毒手,李隆基聞言大怒,要廢掉太子。而宰相張九齡是個正人君子,用古代皇帝聽信讒言廢除太子的故事告誡李隆基,並說太子無過、二王賢德,不應當處罰。李隆基無話可說,只得中止了廢太子的舉動。

武惠妃並非不想與張九齡溝通,曾經派過一個叫牛貴兒的宦官找過張九齡,轉達武惠妃的意思說只要張九齡支持壽王李瑁立為太子,將來可以永遠做宰相。張九齡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並上奏李隆基。

有張九齡在,沒有真憑實據動不了太子。

開元盛唐第一冤案,李隆基寵妃武惠妃讒殺太子二王

(廣東韶關,張九齡故鄉)

而很快,在很多事情上讓李隆基不痛快的張九齡被罷相,李林甫在武惠妃幫助下取代了張九齡的位置,開始了他為相十九年口蜜腹劍的日子。

武惠妃再次得到了李林甫的承諾,雙方一致認為壽王李瑁是個合適的太子人選,“惠妃深德之”。一個新的政治聯盟組建了起來,第一步就是廢掉太子,把位置空出來。

第二年是開元二十五年,武惠妃幾乎採用了同樣的辦法,楊洄再次發現了太子兄弟三人和太子妃的哥哥走得很近,必定是勾結有所圖謀。事情反應到了李隆基那裡,李隆基召集宰相等重臣商量,李林甫就說“這是陛下的家事,為臣的不應該參與。”

當年李績就是這麼一句話讓武則天當上了皇后,看來唐王朝這句話不是好話,此話一出就將掀起腥風血雨,怎麼沒有人說皇帝的家事就是國事?

於是,李隆基下旨廢太子和二王為庶人,史稱三庶人,之後三庶人和太子妃的哥哥被賜死。

《新唐書》上還補充了一個細節,說武惠妃告訴太子說宮裡有賊,讓他們來幫忙,太子、二王和太子妃的哥哥就身披鐵甲、手持兵刃進宮。武惠妃這時告訴李隆基說太子要造反,李隆基安排人一看果然如此。這個事情的嚴重性相當於《水滸傳》裡林沖持刀入白虎節堂,但並不可信,太子和武惠妃已經水火不容,怎麼能輕信這種謊話。

關鍵還是李林甫在,沒有證據也能動的了太子。

開元盛唐第一冤案,李隆基寵妃武惠妃讒殺太子二王

【高力士的一句話,讓武惠妃竹籃打水】

太子是廢掉了,第二步就是要立壽王李瑁為太子了。李隆基雖然對武惠妃非常寵愛,在這方面卻沒有輕易下決定,廣泛徵求了大家的意見:

李林甫毫無疑問是支持壽王李瑁的,武惠妃更是不用說了;

死去的三庶人竟然也發表了意見,古代叫“為崇”,就是化身鬼神來表示一下存在。

武惠妃不但手段不如武則天,心理素質也差得遠了。數次見到三庶人的鬼神,驚怖之下得了重病,找了很多和尚道士來做法事也不見效果,數月後死去。

李瑁這個人運氣也不算好,武惠妃要是不死他當太子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而武惠妃要是不死,他的媳婦楊玉環也不會被李隆基搶走。李瑁後來活了55歲,窩囊憋屈的一生,當孃的太好強了也不一定是好事。

開元盛唐第一冤案,李隆基寵妃武惠妃讒殺太子二王

變數竟然出在了高力士身上。

武惠妃那時應該介於死活之間,李隆基猶豫不決太子的人選,未來的肅宗是二兒子,最年長(大兒子臉上有傷,不在候選人之列),而李瑁又得到很多人推薦,李隆基連飯都吃不下。

高力士在旁服侍,李隆基就問高力士:“你猜猜看我為啥吃不下飯?”高力士回答的很乾脆:“不就是太子的事情麼,挑歲數大的沒毛病。”李隆基說你說的對,就立了李亨為太子。

這應該是高力士乾的一件正確的事情,這種回答方式是古代立太子的一個標準答案,從三國賈詡就開始了。所以後人對高力士的評價一般來說是無大惡,基本上沒有在大事上胡作非為。

只有武惠妃,一生的兩個目標都沒有實現。

開元盛唐第一冤案,李隆基寵妃武惠妃讒殺太子二王

(陝西蒲城高力士墓)

武惠妃死後被李隆基追封為皇后,厚葬。但後來的皇帝為三庶人平反,廢除了武惠妃皇后的諡號。而裝載武惠妃屍體的棺槨在現代被盜走,並流落到境外,現已回國,一級文物,是難得的唐代文物珍品。在唐代墓葬普遍流失的情況下,武惠妃還留下了一件東西,算是她給今人做的唯一一件好事。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