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雪鐵龍網上的評價都很好,買的人卻並不多?

張大福zf


為什麼雪鐵龍網上的評價都很好,買的人卻不多?

有一句話叫“褒貶是買主、喝彩是閒人”,相信這句話很多朋友都聽說過;實際上就是這個道理,汽車市場中受到一致好評、熱評的汽車品牌、車型很多,但共同結果就是評價越好、越高銷量越低,因為好評者並非買主,對於一個自己不感興趣的品牌、車款,說幾句好聽的話又何妨?就比如題目中列舉的PSA、亦或者是好評更高的馬自達都是這個邏輯;只要記住一句話即可,好評高與銷量高完全呈現出對立的形式,當然這個邏輯、規律至少在汽車市場中是合適的、靠譜的!


咱們來看看市場中幾大銷量高的品牌,比如大眾、豐田、本田、哈弗,這些品牌哪個受到的攻擊都不少,說大眾小毛病多、雙離合變速箱易壞;說豐田皮薄、如同紙糊的一般;本田燃油稀釋問題被無限度放大;說哈弗換殼、油耗高,市場上挨噴的都是這些銷量的超高的汽車品牌,結果就是銷量越高越被噴,越是被噴銷量反而更高;這就是很多喜歡用常規思維看問題的朋友所不能理解的,為什麼好評多的銷量低?又為什麼被各種吐槽的品牌銷量奇高無比呢?其實這就與受眾群體的數量大小有著絕對的關係!

但凡銷量高的車、用戶群體基數大,用戶群體的基數越大就等於挑毛病的人越多,一款車如果銷量只有10輛,那麼就等於只有10個用戶去使用它、去挑它的毛病;因為人數少,很可能有些問題無法被挑出、放大!而一款車的銷量如果達到幾百萬輛,那麼對應的用戶群體就只少高達幾百萬,這麼一來就等於幾百萬用戶同時來找茬,即便再完美的車子也難免被挑出問題,有的嫌空間小、有的嫌油耗高、有的嫌小毛病多、有的嫌換擋頓挫,總之因為客戶群體太多,一輛車沒辦法滿足所有人的要求,再這個時候差評就滾滾而來了,這就是眾口難調的道理,由於用戶群體多、聲音大,那麼出現哪怕一丁點的問題就會迅速被傳出、迅速的被放大,所以在高銷量的背後往往隱藏著很多的槽點、罵名;而銷量低的則相反,首先用戶群體很少;其次敢於選擇必然能包容缺點;再其次即便出現了什麼問題由於銷量低、用戶少、聲音小,也很難傳出來;所以這就是好評高的車沒銷量的原因!

PSA也好、馬自達也罷,在網絡上的評價都相當高,但是有沒有朋友想過這些慷慨給出好評的人有多少願為之買單?又有多少真正的駕駛過這些車呢?空口賣好最容易,說句好話誰不會,反正給好評又不存在成本、風險,張嘴就來多容易。。。再一點就是銷量高的品牌會成為對手的目標,只有銷量高才會成為對手的眼中釘,所以很多差評才會如此而來;而銷量低的車子不會給對手造成任何壓力,自然就沒有人去刻意的抹黑它,所以評價往往都是很高的讚譽,但實際上能被抹黑材質榮耀,因為被抹黑說明銷量高、對手有壓力,而銷量低的品牌想被抹黑都難,因為受關注度太低了。


非專業車評


雪鐵龍C52.3排量的,10年11月的車,現在還在開,為什不換,因為投資失敗把錢虧光了。說說車吧,高速穩,懸掛減震也沒什麼不舒服的,加速只要捨得踩油門也還行,我在北京城裡開,平均油耗11個,主要是開車比較注意錯開高峰和擁堵路段。車門感覺比較厚重,據說這車用料比較實,安全係數高。本人沒出過大事故都是小刮蹭,平時保持了系安全帶的習慣,因為不繫的話提示音非常大還很長。方向盤就是那種中間不動的,習慣了反而覺得普通防向盤用起來彆扭,特別是在打方向還想操作中控的時候,所以這個就是習慣問題,不能算反人類設計,至於說不知道方向盤轉沒轉的說法,老司機應該不會有這種疑慮的。說說問題,開了兩年發動機缸蓋滲油,修了一次沒修好,後來換了個新的解決了,14年的時候一個很小的電子件壞了,導致掛不上檔。18年底的時候油泵壞了,把我擱路上了。還有C5的剎車片三萬公里左右就要換,我沒注意開了快四萬,結果把剎車盤磨了。其它都是磕磕碰碰的毛病。整體來說車還不錯吧。為什麼雪鐵龍不好賣呢,我也不知道啊。


用戶3654918800235


大家好,我是大嘴車咖,專注汽車領域十餘年,最前沿的汽車商業資訊,最靠譜的答疑解惑,客觀,真實的愛車妖怪。

說到這個品牌,已經有百年的造車史了,從軍工造炮彈到造車,昔日的她都是風光無限,燦爛輝煌。後輪隨動轉向技術,空氣懸掛,都是她的黑科技;另一個顯著標籤,一直都是法國總統座駕,因為雪鐵龍的車救過戴高樂的命;甚至西方30年代的銀行搶劫犯也喜歡她,速度快,運轉穩定,警車追不上。

記得2014年的某個下午,我在4S店接待了一位60歲的老人,他當時開著一輛富康兩廂自動擋車型前來置換。儘管富康車齡已經十多年了,但墨綠色的車身依然泛著油漆亮光,內飾也很整潔,各項功能都保持著良好的狀態,看得出來,老人是一位懂車愛車之人。

當看到他購車發票上打印的發票價16萬8千元時(辦完近20萬),我疑惑地問道,為什麼當年會花這麼多錢買一輛雪鐵龍富康?老人的回答讓我記憶猶新:他覺得,儘管當時的購車款可以買一套二環2居房,但是他依然不後悔,因為在他心裡,當時的富康是最好的,陪伴他走過十幾年風雨,從未把他丟在路上。

10多年前,雪鐵龍的富康和愛麗舍那可是家喻戶曉的車型,皮實耐用,底盤穩健,操控出色等優點,給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現今的雪鐵龍銷量,淪為了合資品牌的末流……


老三樣車型中(捷達、桑塔納),富康是唯一的兩廂車,從登陸中國汽車市場的那一刻,雪鐵龍註定走了一條特立獨行的風格。

我一直認為,法國人的倔強埋沒了這個品牌,歐洲人經過文藝復興追求藝術,對於各種事物的審美都會有藝術化的想象,當然也包括汽車。在國內,過於奇特的造型帶來的只能是負面的影響。

在中國汽車行業發展最快速的10年裡,日系,德系,甚至高傲的美系都在中國特有的汽車文化裡站住了腳,他們積極開拓,鍛鍊產品,迎合市場。法系雪鐵龍,總是後知後覺,三大件老舊,4AT用到死,渦輪動力遲遲不上,車型種類不豐富,外觀過於“藝術”,加之廠方“遲緩”的營銷手段,都漸漸偏離了行業軌道。

也正是這10年,汽車品牌概念開始深入人心,雪鐵龍失去了黃金髮展的階段,雖說一戰後雪鐵龍創造了汽車“試乘試駕”的銷售模式,但如今,失去了創新勇氣的她儘管汽車品質還在(皮實耐用,底盤調教獨一無二,安全係數高),但是品牌運作已失先機,除了老一批的用戶還在為她聲援,但新的消費者卻假裝聽不到。

想當初,C6以進口車身份入華的時候,以64萬起售的價格嚇倒一片,奔馳寶馬笑而不語,日系在一旁冷眼旁觀,大家都在嘲笑雪鐵龍這個“愣頭青”。時光荏苒,如今C6國產,起售價16萬,“高冷”遭遇“現實”,令人唏噓!

最近兩年雪鐵龍已經醒悟過來了,用上了和寶馬共同研發的渦輪發動機,變速箱也升級了,外觀和內飾也知道“取悅”消費者了,SUV車型也佈局了,高端品牌DS也進入市場了,但是呢!然並卵,時間過去了,失去的市場還想找回來,花的代價只能是更高。

國產品牌崛起了,國人對於汽車消費更加理性了,市場競爭是激烈的,優勝劣汰,不是說法系車質量不好,人們不肯買單,她是輸在了運營上。


今天寫文章的時候,我還是會想起,那位傍晚時分對於雪鐵龍有著堅定信念的老人,不知道他置換的C5如今用得怎麼樣……


大嘴車咖


1、底盤紮實。C5當時的廣告詞其中之一是大師級底盤,這個有點誇張,在那個級別C5的底盤絕對是出類拔萃的。那種厚重感比同級的、同年代的其他歐美車型都要好。過坑窪路面、減速帶很舒服,高速很穩,那會年輕氣盛和別人在高速上鬥氣,飆到200,和掛車錯車感覺不到飄。走新疆到甘肅的百里風區,遇到九級風,跑100還算穩。

2、用料紮實。記得楊力測評這款車的時候用到了“敦實”一詞,很貼切,無論造型和用料都給人一種安全感。曾經時速70,鑽下了農村路,除了一點小劃痕,屁事沒有。時速100左右,撞上了高速公路的隔離帶,人沒有受傷,車也只是門變形。這個厚實程度,同級可能就君威有的一拼。(豪車不在次範圍)

下面說說缺點:

1、空間,近五米的車身,2.8米的軸距(印象是這麼多,很少去記數據),車內空間竟然不如有些緊湊級。這個前懸長是一方面,座位厚是一方面,帶來的比較侷促的後排空間。(大家買車別光聽銷售說,軸距,軸距不等於乘坐空間)。儲物空間也比較少,感覺隨手的東西沒地方放。

2、動力。當時那代C5主推的是2.0L和2.3L車型,而對手帕薩特是1.8T,凱美瑞、八代雅閣、君威、K5、索納塔8是2.4L,動力明顯不如對手,加上自重1.6噸,只能說夠用,但絕對不充沛。現在換裝了1.6T、1.8T車型算是達到平均水平。

3、油耗。雖然中級車油耗已經不是考量的關鍵,但C5的油耗除了君威,可能比同級都要高2個油左右,這個差距就有點大。

4、質量穩定性。機械上沒出什麼毛病,就是電子設備和電路,基本從第二年開始就有,是那種不修吧,影響使用,修吧其實都是小故障那種,修理廠說雪鐵龍的電腦板比較複雜,所以愛出小毛病。

這上面說的優點應該,應該關注過雪鐵龍車的朋友都瞭解過,不論愛麗舍、C4,哪怕C2,和同級車比這些都是優勢。缺點呢,也基本是雪鐵龍的共性,再加上比較弱的品牌力,就算大幅優惠的情況下,賣的依然不好,雪鐵龍沒有好好研究中國市場需求,尤其是設計上,現在在合資車和國產車的上下擠壓下,越來越邊緣化。


吹吹牛說說車


二師兄作為法系車主,見證了法系車由勝向衰的整個過程。

在2011,到2013年這幾年,特別是2013年法系車在國內銷量是相當不錯的,標緻雪鐵龍一年的總銷量可以達到70多萬臺,所以當時的神龍定的目標是突破一百萬臺。但是事與願違,這幾年法系車的銷量直線下降,從50萬,到40萬,再到20多萬,銷量斷崖式下跌,究其原因,二師兄總結如下,供參考。

1. 中國汽車市場日趨飽和,再也不是那個隨便造個車就能大賣的年代了。中國前幾年由於消費者對汽車需求量很大,是一個典型的賣方市場,只要車過得去,就可以賣的很好。但是經過這幾年的飛速發展,汽車市場開始轉變為買房市場,由消費者來確定自己的喜好,因此汽車廠家開始迅速兩級分化,品牌影響力大的,質量好的,迎合消費者需求的,性價比高的車都賣的挺好。但是法系車就完全沒跟上節奏,品牌力不行,質量一般導致消費者選擇其他車,法系車開始走向邊緣化。

2. 營銷爛,宣傳差;法系車一直主打底盤好,調教好,這個是沒的說,宣傳的也算到位。但是主要問題是標緻雪鐵龍,除了C5和508以外,全是扭力梁懸掛,老拿扭力梁來宣傳自己地盤牛,就讓中國消費者很不爽了,中國消費者習慣認為獨立懸掛就是好於扭力梁,法系老這麼宣傳,消費者覺得把自己當傻子看,這樣誰還買你車?營銷的產品和宣傳的東西不一致,是一大敗筆。

3. 車型配置不合理,二手保值率差,法系車定價和車型配置是很有問題的,上市初,定價過高,低配車配置太差,高配車價格高的離譜;賣的不好又開始大幅度降價,導致二手車保值率非常低,這樣的銷售策略真是搞不懂,這樣沒人敢買你的車。

4. 車型換代慢,技術先天不足,法系車換代是很慢的, C4L 從上市到現在,一次大的換代都沒有;408換代過一次,但是這代408也有4年沒大換代了,其他車型也是相似的情況。技術方面,標緻雪鐵龍只有1.6T和1.2T發動機,擴缸的1.8T不算,沒有2.0T以及以上的發動機,沒有四驅技術,這些都對產品線的擴展有挺大的影響。

法系車也不是沒有優點,像用料厚道,安全性高,底盤紮實,操控不錯。

但是缺點大於優點,雖然有很多正面的評價。也沒辦法拯救銷量。










撩車家


叫好不叫座,這在市場經濟中本就是不是一件難事。

觀致大家都說好,可真到了實打實掏銀子的時候,大家都退縮了。

為啥?想想那讓人發愁的品牌知名度、想想那珍稀的銷售網點、想想那些同價位明明還有更多隨大流的選擇、想想七大姑八大姨鄙夷的小眼神。

所以,最後還是乖乖從了大眾選擇。

雪鐵龍乃至於法系車,其實境遇和觀致有些類似。

大家說它好,無非是它出色的底盤韌勁、紮實的用料、以及天馬行空極富想象力的設計以及對於安全理念的理解。

但同樣到了真要下定決心買時,身邊的朋友、親戚、同事又會幫你找到它很多缺點:

1、奇葩設計真不少。

比如C5上的方向盤轉沒轉,連自己都分不清。再比如世嘉上的中置儀表臺,讓國人很不爽。

2、爺爺輩的4AT依舊不肯退役

別人家的緊湊型好歹用個6AT,再次也搞個CVT,世嘉倒好,4AT依舊配上,法國人還真是節儉啊。


3、油耗真心“給力”

別人家的緊湊型車,油耗好點的8個油,優秀一點的7個油,世嘉你倒好,1.6L的機子竟然要9個多油,要是稍微踩猛一點,妥妥的10個以上。


4、維修師傅修起來最頭疼

曾經和維修廠的師傅們聊天,問他們哪種普通品牌的車最難修,大家的回答不約而同:法系車,原因就是電子模塊多且容易出問題,修起來查問題都搞死人。


木子水原聊聊車


法系車到底怎麼樣?

法系車不管是PSA還是雷諾,都是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都是有文化底蘊的品牌。

在賽道上法系車也是處處嶄露頭角,回顧一下世界各大賽事冠軍經常被法系車霸佔。

在造車技術上,雪鐵龍的底盤調校功夫早已聞名世界。PSA的THP發動機多次獲得世界年度最佳發動機獎。

在歐洲非常暢銷,市場份額僅次於大眾。看似一起美好的法系車在中國市場卻嚴重的水土不服!

法系車為什麼在華市場遇冷?

1.法系車有一種孤芳自賞的自命清高,不懂得因地而異,不懂得融會變通。很多人都說法系車很多都像藝術品,但這個藝術品卻不符合中國消費者的口味。
2.太多反人類的設計讓人瞠目結舌,比如中心不跟著轉的方向盤、喇叭按鍵放在轉向燈控制桿上、升降窗按鍵放在中控區域。完全就是為了設計而設計,豪不考慮人機工程學。


3. 市場反應太慢,技術太過吝嗇。SUV的浪潮從2010年就開始了,可是PSA拿得出手的SUV在2017年才出現,簡直就是有錢不賺。

在2017年之前法系車大部分都在使用老舊的4AT變速箱,換擋質量差油耗高。消費者都不是傻子,你給不了我的,我自然不會買賬。

4.聽不到中國消費者的聲音。

告訴你不要兩廂車了,還一直兩廂新車進來。

告訴你這種方向盤太噁心,還是繼續用。

告訴你不要扭力梁的,還說調校的天衣無縫。 你說你多好多好 關鍵是消費者不買賬啊。為什麼不學會抓住消費者的需求。

5.市場營銷不及格,可以說毫無作為,對比大眾通用簡直一個天一個地的差距。久而久之人們就把你慢慢淡忘了!

6.形成了惡性循環,銷量不好市場保有量肯定不行,帶來的就是保值率低,維修保養難,配件貴。

無奈的成了國內三流車企。雖然一個老牌百年曆史的車企,也有各種響噹噹的名號。只能說自己太作


企鵝說車


針對這個問題,僅僅談談個人的一些見解吧。

雪鐵龍在網上的評價和所有品牌都一樣,褒貶不一。有鐵粉,噴子也不少。買的人不多是這幾年的情況,前些年雪鐵龍在中國賣的還是非常不錯的,愛麗舍、世嘉、C4L等車型銷量都很可觀,到了中型車C5,雖說不及帕薩特、雅閣、凱美瑞這些車型,但最起碼在街上的能見度還是有一些的(即使方向盤設計很反人類)。但是近兩年為何銷量大跌,個人分析有以下幾點問題。

一、產品線不全、更新換代太慢

雪鐵龍目前產品線並不齊整,簡單看一下,雪鐵龍目前為止只有緊湊型轎車、緊湊型SUV和中型轎車這三種產品,如中型SUV、中大型轎車以及小型車統統沒有蹤影。這其實也不能全怪雪鐵龍,畢竟雪鐵龍在歐洲市場就是主打小車,雪鐵龍本身就是以生產符合歐洲路況的小車為主的品牌,中國的大部分車型都是特供車型。這也直接關係到雪鐵龍在中國的更新換代速度,雪鐵龍研發能力再強,肯定還是要以銷量更高的歐洲市場為主。忽視中國市場的持續開發是雪鐵龍銷量下跌重要原因。比如C5,C5在09年時便引進了中國,當時的反響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轉眼9年過去了,目前最新一代的C5依然只是改款,並不是全新車型,以這樣的車型換代速度,即使是死忠粉可能也要磨沒了。

二、整車可靠性問題

雪鐵龍前些年依靠著PSA集團與寶馬聯合開發的1.6THP發動機著實火了一把,讓C4L瞬間就成了當時的百公里衝刺王,但是這個發動機其實問題並不少,有正時鏈條鬆動、噪音過大、滲油等等,並且這款發動機和它的衍生發動機一直沿用至今,沒有換代。同時,雪鐵龍整車的可靠性控制做的也並不是太好,開了沒幾年,異響、電路問題、座椅問題、天窗問題層出不窮,在這方面著實沒讓車主省心。這也直接影響到整個品牌的口碑和忠實度,讓很多車主不會二次購買,造成巨大的客戶流失。

三、產品定位

雪鐵龍品牌和產品的定位十分不清晰,說到豐田、本田,大家第一印象就是皮實耐用,買回去開就行了,不用管別的。說到馬自達,那就是操控至上,想要空間、舒適請繞道。說到別克就是豪華感,別克的內飾氛圍在同價位車型中非常優秀。但是說到雪鐵龍,可能大家都要沉默了。整個品牌都沒有一個清晰的產品定位,就更不要說產品了。操控、豪華感、省油、省心、空間等等各方面,雪鐵龍沒有項拔尖。這可能也是大家對雪鐵龍沒有太多映象的原因吧。

總結:

其實雪鐵龍並不是一無是處,比如雪鐵龍對懸掛的調教就非常有建樹,能夠將非獨立懸掛調教的媲美獨立懸掛,甚至超過獨立懸掛。再比如,雪鐵龍在整個底盤質感方面做得也十分到位,底盤整體感、穩重感都是同價位中佼佼者。但是這些遠不能挽回雪鐵龍的銷量,只有儘快推出全新車型、注重技術研發、明確品牌定位才能夠從實質上救回雪鐵龍。雪鐵龍全新車型天逸的銷量和口碑都很不錯,可見雪鐵龍做出改變,市場是能看得見的。最後,祝願雪鐵龍能夠走出低谷,重登輝煌吧。


追車小王子


提到法國,大家首先想到的應當是浪漫唯美,從汽車方面來說,法國的浪漫情懷來到中國後卻表現出太多的水土不服。根據一張去年9月份的銷量表,法系車銷量最高的當屬標緻408,但是數據也只有6000多臺,雪鐵龍的銷售冠軍,愛麗舍居然只有3800多臺,其它車型更是慘不忍睹。

遙想當年,法系車代表的富康車,是國內三大“神車”之一。而後法系車不斷引入其他車型,國內也很暢銷。但是如今的法系車慢慢的已經在國內失去了市場,究竟是怎麼了?

難以撐起購買慾的浪漫個性

法系車極具設計風格,但受制於本身品牌影響力,加上一遇到偏向實用主義的中國消費者,這設計就顯得華而不實了。大眾的雖有千年不變的外形和內飾,但這久經沙場的老將最懂得中國消費者需要什麼,品牌溢價力不足的法系車型,僅僅靠設計博眼球,顯然是不夠的。

產品競爭力不足

很多人總是吐槽法系車的板車懸掛,它的扭力梁帶來的舒適性依然有很高的技術水準,可是國人依然不買賬。前幾年法國人的自動擋依然還在使用落後的4AT,雖然現在已經換成6AT了,但依然擋不住之前挖下的坑,想填平得需要時間。

SUV車型稀缺

當國內的汽車市場開始流行SUV車型時,法系車能數出來的SUV車型寥寥無幾,尤其雪鐵龍目前在售的SUV車型只有天逸 C5 AIRCROSS、雪鐵龍C3-XR兩款車型。其實,法系車是較早進入國內的,但在市場調研上遠遠不如德系和日系,腳步也就跟不上了。

就這樣多年過來,雪鐵龍、標緻等品牌在國人面前樹立的形象,慢慢的被固化了,弊端也漸漸的暴露出來,呈現出來的銷量也慘不忍睹。


小拉車


雪鐵龍網絡評價到底好不好我們不做評價,我們單聊雪鐵龍銷量不佳的原因。 還是先看看銷量表現吧,畢竟這個最為直觀(雪鐵龍分東風雪鐵龍和長安雪鐵龍)。

東風雪鐵龍2017年銷量數據表現為:

東風雪鐵龍全年銷售15.2萬輛,相比2016年的25.1萬輛、2015年的29.81萬輛,出現連續下滑。2017年甚至出現了斷崖式暴跌。

2018年上半年銷量數據表現為:

東風雪鐵龍上半年銷量為6.86萬輛左右,同比大漲50.5%(可見去年上半年銷量有多差)。東風雪鐵龍上半年銷量大漲,主要得益於新車天逸C5 AIRCROSS在今年上半年共售出13269輛,為品牌銷量的上漲做出了主要貢獻。雖然展現了觸底反彈之勢,但想要與15、16年的輝煌期相比,很顯然這個表現仍然還是相當差的。

長安雪鐵龍2017年銷量數據表現為(2011年長安汽車集團與法國PSA集團合資成立,目前在華主要生產法式豪華汽車品牌DS系列車型):

從2014年的2.8萬輛和2015年2.7萬輛的銷量巔峰後,DS系列就一蹶不振,2017年僅售出了6088輛,同比下滑63%。2017年度該公司在長安PSA項目上虧損5.5億元,這直接導致多地DS經銷商退網。

2018年上半年銷量數據表現為:

包括DS 4S、DS 5、DS6、DS7四款車型,合計半年銷量為2022輛。這與年初廠家提出的實現200%增幅的目標大相徑庭。

不難發現,不論是豪華品牌還是普通品牌,雪鐵龍在中國的發展軌跡都是起點不錯甚至很高(畢竟當年法系車可是被請進中國的),但隨著短暫的高峰期後很快就進入了漫長的低谷期。

之所以如此,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1. 法系車對中國市場一直不夠了解 這並不是雪鐵龍一家的問題,事實上整個法系車多少都有些。設計思路怪異,帶著濃烈的個人偏好,甚至最後變成了設計師的一意孤行。你可以認為這是浪漫的法系情懷,但它不是藝術品,大眾消費品從來是以消費者為先。


比如相對錶現還要好些的天逸,依然會出現儀表板上眼花繚亂的方格子設計很另類的問題(多達8個獨立的出風口)。並不是說它不好,只不過就國內受眾來說,我們更傾向於設計簡潔大方,低調奢華的內飾設計風格。

2. 雪鐵龍沒有形成用戶記憶點

還記得當年“大眾這個車比較高級”的槽點嗎?雖然大家把它當笑話,但不得不承認德系車在質感上面是做得比較出色,而質感(駕駛和乘坐)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往往是評價一款車是否高級最直接和簡單的一種方式(別管準不準,事實就是如此)。


同理,日系車在節油方面做得很有一套,美系車在內飾的豪華感(包括靜謐性)處上游。雖然雪鐵龍C4世嘉不錯,但沒能進一步強化成記憶點。

3. 過高的定價和過低的保值率

法國人一向有著謎之自信,這點在車輛定價上就能看出來。想想看4008上市時18.57-27.37萬元的定價,再看看同級合資SUV的定價,比如奇駿17.98-26.88萬、探界者17.49-24.99萬、翼虎18.28-27.08萬。


這完全就是不慌嘛。當然你會說,定價高說明廠家對產品有信心,但雪鐵龍車型的保值率普遍偏低,這就說不過去了。想想看雪鐵龍C4世嘉5年保值率僅僅37.19%是多麼慘淡。

4. 產品線不足、更新換代慢、配置偏低

雪鐵龍產品線不足且更新換代慢的問題在14~16年間最為明顯,雖然那幾年有著不錯的銷量表現,但猶如最後的狂歡,掏空了雪鐵龍的存本。

雖然這些問題勉強用情懷能說服自己,但再考慮一向偏低的配置就讓不少人提不起興致。詬病最多的問題比如東風雪鐵龍旗下多數中低端車型都只配備了非獨立懸掛。比如雪鐵龍C4L和C4世嘉頂配車型都超過了15萬,卻都只標配了非獨立懸掛。國人看重這些,但法國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選擇了無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