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質量經理成長筆記之初入江湖1-6--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1-6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莊子·秋水》莊子

隨著在SQE崗位上實習超過一個月,感覺自己應該完全能夠勝任SQE這個職位了,基至覺得我分配到這個如此簡單的崗位是否有些懷才不遇--果然無知使人膨脹,就猶如那井底之蛙。直到我有機會和R(不清楚的看官請您參考之前的筆記)一起去向當時的質量經理去彙報一件事情,終於井底之蛙跳出了那口枯井,從此低頭做人,踏實做事,這件事可以說是我職涯軌跡的第一次轉變。

質量經理成長筆記之初入江湖1-6--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那是個很棘手的物料問題,有過製造經驗的朋友都清楚,機構物料的尺寸大小是有圖紙要求的,而且都是有公差限度(允許波動的一個範圍)的,因為即使再精密的加工過程,也不能保證每個產品都完全大小ー致,就像雙胞胎即使再像,也有細微的差異。例如一個零件,外形長度的標準是5.5釐米,公差是0.5釐米,也就是說這個尺寸做到5到6釐米(5.5±0.5)的範圍內都是合格的,當然這只是舉例,精密加工中的公差比這個要小很多。原則上即使有公差限度的定義,供貨商還是應該儘量將尺寸做到中值,並降低不同部件的差異。但由於實際製造過程中影響這個尺寸的因素可能會較多且不可控。所以管控不當時還是會偏向大小的某一邊。現在這一家供貨商就是出了這個問題,由於控制不當,供應過來的物料外形尺寸基本全都跑到了公差的下限附近,但又沒有超過,按照文件的定義,是合格的。但在實際使用中,還是會造成的一定的影響,這批物料發到生產線上之後,製造部門開始抱怨物料有問題,但R又認為物料符合圖紙規範,沒有問題。於是雙方開始打口水仗,最後生產部門直接拒絕使用該批物料,問題一直升級,直到驚動了高階的主管,質量經理也親自過問這件事情。

當時的質量經理是J,一個很有氣場的中年男性,看起來溫文爾雅,但眼神凌厲,胸有城府。

這是我見過的很多有水平的大佬都有的共性特質,沉靜內斂,從不以提高音調或拍桌子來增加自己的氣勢,懂得傾聽,話少,但一語中的。這次也是,他先請我們坐下,他是認識R的,但不認識我,先簡單問了我的情況,然後歡迎我加入質量團隊,我入職後還是第一次和這種 Big Dog講話,有些受寵若驚。很快步入正題,講到這個異常,他一開始還是傾聽,現在我知道當時他肯定是瞭解情況的,但他還是選擇聽一下R對這件事的看法和應對計劃,R依舊是那個態度,符合圖紙要求,和她沒有關係。直到R講完,他提了三個問題,1.既然符合要求,那為什麼產線在抱怨,我相信他們不是無中生有的針對這顆物料或者你個人,你沒有清晰的瞭解到這個信息就做了符合要求的判斷是否過於片面?2.按照圖紙要求,尺寸是OK的,但CPK(過程能力指數,確認過程或結果是否穩定)是否符合要求呢?3.如果文件沒有關於CPK的定義,那文件是否合理呢?

他說話時全程表情平靜,看不出喜怒。R回答不出這些可題,我上一篇筆記裡有講過R有個致命的缺點就是看問題的深度和廣度欠缺,她只是將目光盯在了圖紙上,沒有想到或者即使想到也不願意去了解更多,所以造成了這樣的局面。最後J對R說,SQE應該有工程師的思維,不能只是一個傳話筒,要有自己的思想,而且要站在公司利益的角度去思考並解決題。

最終這件事情R雖然不情願,但還是按照經理的意願去處理這件事情,最終這件事情得以解決。物料退回供貨商,並目雙方重新修訂了檢驗文件。

這件事情對我啟發很大,因為我發現外邊的世界遠比想象中的要遼闊,先不說當時我並不知道什麼是CPK,就憑他連續問出的環環相扣的三個問題,邏輯嚴謹,層層深入,就把我深深折服(之前我講過我是邏輯控)。我感覺解決這樣的問題帶給我的快感,竟然遠遠超過我在學校裡考出好成績帶給我的滿足。過程很辛苦,甚至一度很煎熬,因為供貨商起初並不認同這個問題,我和R把這件事情挑起來之後,應該是J想辦法聯合採購和財務等單位聯合向供貨商施壓,最終才得以解決(這個是我猜的,因為現在的我就會這麼做)。

解決問題,尤其是複雜問題的能力,是職場的試金石。輕易就可以複製的工作,往往也容易被取代。這裡並非鼓勵大家在教授新人時都留一手,而是要讓自己成為那個不可或缺的超強個體,和公司的關係不是依附,而是合作。當然,當時的我並沒有想這麼多這麼深,我只是覺得跟著R已經學不到什麼東西了,一度自滿又沒有方向,直到聽J的一番話,才感覺不管是從專業知識還是具體問題的解決經驗,我還是個菜鳥。

質量經理成長筆記之初入江湖1-6--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時間到了四月中旬,來自學校的信息開始越來越多,我意識到接下來學校的安排可能會越來越多,而且我還有一個畢業設計需要完成,否則拿不到畢業證和學位證,所以我覺得是時候結束這段實習,先返回學校先去完成我的學業。卻不曾想在簽結束實習返校的申請單時,本部門痛痛快快簽了,輪到人資籤核時,他們反而有意見了,理由是我們幾個是率先單獨提出返校申請的,人資擔心我們幾個返回後,會引起連鎖反應,造成其他部門實習的同學紛紛效仿,因為按照他們的安排,打算在五月份再集中安排我們返校。讀過我前幾篇筆記的讀者都知道,當初他們在打電話聯繫這件事的時候,承諾的是隨時可以提出申請的。但HR耍賴,我們也沒辦法,畢竟我們連誰給我們打的電話,名字都叫不上來。

我忽然發現,公司,可能就不是一個講道理的機構。軟磨硬泡,最終人資還是簽字了,但是要求我們不能聲張,不能擴大影響。後來我才瞭解到,由於當時流水線上的作業人員比較緊張,所以公司打起了實習生的主意,有大約30多個實習生,被分配部門後,很快又以熟悉製造過程的名義指派到了生產線,每天和作業員工一樣,在流水線上一坐一天。本來這部分人就有情緒,人資是許諾了一些好處才把他們穩定下來,所以擔心我們幾個返校後,會影響到這部分同學,好像生產部門的主管同人資的人講過,希望五月份以後,再安排這部分實習生返校。

所以,職場上,從來沒有絕對的公平,公司更不是福利機構,在這個平臺上,一切以公司利益為導向,個人的情緒,從來不是關注對象,職場人,要有一顆強壯的心。

小結與思考:

1.頂頭上司的格局和能力非常重要,第一,可以幫你快速成長,邁好職場的第一步;第二,能力強的上司,オ有理想的升職空間和速度,有的公司只有你的上司升職,你才能跟著升職

2.大部分的職場人,幹萬不可玻璃心。抓住提升自我價值的主線,其他零零碎碎,不用計較太多。

後記:質量經理成長筆記系列會持續推出,分享我從一個職場菜鳥一步步成長為部門主管的心路歷程,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我的賬號查看之前的筆記,連續閱讀更有利於您的思考,希望您能有所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