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跟当时的当权者又有多大的关系?

不听我说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不是感觉升平盛世啊?这么多寺庙,佛法昌隆,百姓乐业,亭台楼阁,烟雨蒙蒙,真是人间仙境,让人虚心向佛,意自澄明。

但是梧桐夫子说过:听啥都要看上下文哪。这两句出自杜牧的《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照例,先讲平仄关系。因为这首绝句和其他的七绝在格律上有一点点不同,有出律,我们正好可以讲讲出律和拗救。

看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标出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押韵的格式。注意首字平音不影响格式推导(不懂平仄推导的关注我看以前的答题或文章,不重复讲了),由此得出整首诗的平仄关系: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大家可以认真对应下,有没有问题?好像没什么问题吧,因为只有几个地方可平可仄,大致都对应啊。其实,这第三句问题可大了。因为在格律中当时的音调分为“平上入去”,而现代汉语普通话已经没有了“入”声字,但是在古时候“上入去”三种发音都是归入“仄”,而现在的“阴平,阳平”也就是一声,二声在古时候都在“平”音里。“南朝四百八十寺”这句诗中间的“八,十”两个字都是入声字,归入“仄”音。

也就是说这句话的平仄关系实际上是“平平去上入入去”,简化后就是“平平仄仄仄仄仄”,这还得了?三仄尾,出律严重啊。虽然我们现在来读,可以拖长音调读“八——十——”变成“阳平”的读音,感觉不出格律的错误,但是在当时,这两个入声字是发音短快,急促的,作为晚唐“小李杜”的大诗人,肯定知道这个错误。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写呢?要是我就会改成“南朝五百零一寺”,这就合律了,为什么杜牧不这么做呢?这只有一个可能:他手上有这个数据。南朝现存的寺庙大概真的是四百八十座,他不愿意用首句里面的千里之类的语言修辞来夸大或者虚标,那么说明他写这篇东西,确实有他自己的想法,或者说确实是打算给某个高官,甚至皇上来看的。

权且不管他怎么想的,反正按当时的格律来看,肯定是出律了,而且非常严重。那怎么办呢?第四句“多少楼台烟雨中”,平仄关系为“平仄平平平仄平”,在第五字使用了平声的“烟”,三连平出律,双救上句五六字的拗。

格律诗出律之后有三种处理办法:一就是“哈哈”一笑,咱写的古风呢,不讲究那么多。把脸给留住,千万别在标题里自称绝句或律诗。二就是弃诗重写,如果是我肯定就会另寻捷径(因为我水平差),这两句就改成:“南朝伍佰零一寺,多少楼台雨雾中。”气质上就差多了,但至少合律。三就是拗救,就是杜牧这种处理方法了。用最后一句平仄互换拖慢了语气,减低了第三句连续几个入声字带来的仓促感。此为大师手法,需慢慢体会学习,绝非一日之功。

讲完平仄关系,咱们具体看诗,顺便理解下为什么他要这么写。

杜牧由宣州江宁往扬州拜访牛僧儒,途中写下这首诗。也就是说,这就是一首山水诗。

“广袤的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亭台楼阁全都笼罩在风烟云雨之中。”景色何其美也。

但是杜牧是写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人啊,忧国忧民之心,可以说从来没有放下过。时唐文宗在朝,佛教自则天皇帝时期大兴,后唐宪宗迎佛骨,贬谪上书劝谏的韩愈,全国上下,佛教风头无两,大量土地用来修建寺庙,大批僧人不劳动,不交税,占用社会资源,而军政方面藩镇割据,中央王朝讨伐无力,大厦危危欲倾。

为何杜牧笔锋一转,提到已经灭亡几百年的南朝?南梁皇帝萧衍一心向佛,修建了四五百座寺庙以表虔诚,结果后来爆发“侯景之乱”,被困在宫里活活饿死。于是杜牧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唐朝皇帝佛道误国的担忧。

至于是否上达了天听,不知道,但是杜牧的这种看法也越来越被重视,直到文宗去世,唐武宗发动“会昌灭佛”,并平叛藩镇,为大唐带来了中兴的希望。


梧桐树边羽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唐朝 杜牧的《江南春》里的诗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当时的唐王朝已现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甚嚣尘上,这些都在慢慢侵蚀着唐王朝的躯体。

作者身处江南,领略着江南山明水秀的风景和独特的人文风貌。临水村庄,依山城郭,酒旗招展,热闹非凡。在春天迷蒙的烟雨笼罩下,那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虚无缥缈,若隐若现。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

但是,在这美丽朦胧的景色中,在唐王朝大厦将倾的时候,看到江南这样的繁华情景,作者不能不感慨。

正像他在另一首诗中写的那样“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繁华背后的隐忧,正是诗人要表达的情怀。


戈壁滩上的驼铃


问题: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跟当时的当权者又有多大的关系?

回答: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在其《江南春》一诗中,用了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将江南的秀丽风光和南京的古代历史,概括得淋漓尽致,这句诗就出自这首七言绝句之中,全诗摘录如下:

千里莺啼绿日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释义:

全文大概意思是说:江南大地莺歌燕舞,绿草与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当年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有多少亭台楼阁,淹没笼罩在风烟云雨之中。

背景:

对于一首诗词,如果要通透地理解其内容,往往要从它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所处的时代着眼,这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史不分家”。

那么这首诗其中提到“南朝有四百八十寺”,我认为这个数字毫不夸张。据史料记载:北魏孝文帝(471—499年在位)太和初年,全国有寺院六千四百七十八座,僧尼七万七千二百五十八人,《魏书·释老志》的详实记载,充分见证着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兴盛和繁荣。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政权更替频繁,社会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阶级矛盾激化,战争不断爆发。民不聊生,饿殍遍野,面对种种天灾人祸,老百姓无能为力,且求助无门。这时悲天悯人,无所不能的佛祖粉墨登场,普度众生于无边苦海,历朝历代,顺理成章。



这首诗时晚唐时期著名诗人杜牧的力作。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已经是大唐帝国走向寞落的时候。而统治者仍旧醉心于佛教,大兴土木,佛事空前。对于此种社会怪象,诗人对比深恶痛绝。对于此诗有无“讽刺”主题,后人尚有争论。有的认为这是一首单纯写景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但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这主要源于杜牧素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对社会和大唐整个社会的鞭笞。因为在杜牧的一生诗文创作中,有很多“咏史怀古”佳作,这是有力的证据。诸如,《过华清宫三绝》、《台城曲二首》、《西江怀古》、《题桃花夫人庙》、《赤壁》、《泊秦淮》……



结论:

杜牧这一系列借景抒情,怀古论今的作品,只是他诗歌总集的冰山一角。可以负责地说,在唐诗三百首中,在唐诗的文苑中,在万紫千红的大唐帝国,杜牧捍卫了诗人的尊严,绽放出奇异的光芒,无愧于“小李杜”的美称。


温馨提示:原创作品不易,敬请文友关注,留言转发,善意批评,指点迷津,交流互动!


兵法天下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跟当时的当权者又有多大的关系? 这句话从字面意义上解释:就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有很多的寺庙遗存,在这烟雨朦胧中显得肃穆而若隐若现、扑朔迷离。如果要拓展开来讲,就要知道南朝时期的特点,和这首诗歌作者所在时期的特点。这首诗表面是写景物但实际上是抒怀和讽谏。原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晚唐诗人杜牧的《江南春》。晚唐时期军阀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乱政、佞佛严重、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唐帝国摇摇欲坠。这恰跟南朝时期颇多相似。南朝也是佞佛严重、大肆修建庙宇、劳民伤财,民不聊生,统治阶级昏昏欲睡、穷奢极欲,最后导致了灭亡。只空余这些佛寺成为烟雨间的物证和景色。空凭人感伤。

在南朝时期,尤其以梁武帝萧衍信佛为甚,据史料记载曾经四次出家,官方出钱将其赎回。每次都耗费巨大。大兴佛寺的弊端在后来渐渐显现。一、民风孱弱;二、耗费资财;三、统治阶级不务正事,一心佛道,四、寺庙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和地产,五、寺庙存留了大量的人员,六、佛道粘上金钱,则风气败坏。七、知识分子醉心玄学,不求上进,八、因为要突然负担更多的人的奉养,百姓负担陡然加剧,社会矛盾必然激化。启示:上不可以“轻易”露出喜欢的事物。否则下必效行之,以至于错误发生,过犹不及。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美诗,把人文风采和自然景观完美结合,勾画出江南春美景,又平添了作者的感伤和警示之意,不愧为小李杜的作品!

一家之言,多有偏颇,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点击右上角红字“关注”我,谢谢!



晨曦小荷


本写了一篇赏析,却发现题目的标签,原来是道历史题。故只好将此诗创作上的赏析放到头条文章,在这里讲讲此诗所涉及的历史。对此诗赏析有兴趣的可关注后,移步到我的文章中查阅,我已同步发出。

回归正题: 句子出自樊川的名作《江南春绝句》:



在创作上,此诗无疑是晚唐的绝佳之作,其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十四个字写尽了江南的春色。又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十四个字写尽了南朝至晚唐这段历史。

我想,假如不用“四百八十寺”此一意象,去概括这段历史,可以用什么意象呢?最后的结果是无可代替。只能感概作者意象捕捉之准确,功力之深厚。的确,四百八十寺的兴废史,就是那个时代的变迁史。

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至南北朝开始兴盛,在南朝梁武帝时,仅建康(即金陵、南京)一地,就建了佛寺500多家,这些佛寺基本都拥有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仅建康的僧尼便达十万众),已形成了强大的势力,也产生了特殊的僧侣贵族阶层。

梁武帝崇佛更是到了痴迷的地步,其曾数次出家,甘为僧奴,而每次都要众臣花巨资赎出。敢向朝庭索取巨额赎金,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佛教的势力。

樊川所写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就是在此时期所建。



但这些寺庙也好景不长,548年发生的“侯景之乱” 四百八十寺也被大肆破坏。《北齐书》中有述:“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

“候景之乱”也加速了“梁”之消亡,至陈朝,四百八十寺也难复梁朝时之辉煌。直至隋文帝杨坚于开皇元年(581年),发布诏令,可以自由出家,并按人口比例建造寺庙,四百八十寺的景象再现。

我觉得,那时的皇帝祟佛,大多出于政治目的,是为了借作佛教的势力。大唐的建立,与李渊得到此势力的支持分不开。

李渊亦深知佛门势力的强盛,故在登基后有意对其抑制。这方面,他有一个很好的藉口,就是姓李。而道教的创始人老子也姓李,于是其便以同宗尽孝之名,将道教排在佛教前面,在一段时间内,形成了儒、释、道三方势力相对平衡的局面。

武则天崇佛,则和她的际遇有很大关系。登基不久,其便将佛教列在道教之前,并大规模修建寺届,四百八十寺的光景再现,但我相信她是有以佛学教化天下之心的,而且对佛学是有所感悟的,无可否认的是她在位之期,亦是大唐最鼎盛之期。而“还周于唐”的这种“放下”也非常人可为。

我考证不到杜牧写这首诗时,四百八十寺是否还辉煌,他在诗中用的也是虚笔,并非真看见这些寺庙。而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就是唐武宗在会昌年间,发起的一场被佛学史称为“会昌法难”的毁佛运动,期间大规模的拆毁佛寺和强迫僧尼还俗,四百八十寺风光不再。



而对于这场运动,杜牧是持赞成立场的。 但就此诗而言,更多的是感叹时代变迁之快,感叹浮华之短暂,并感觉不到有明显的政治倾向。

此诗的详析可关注阅读我文章里的同步发出文章:诗词鉴赏|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词书院


杜牧这首《江南春》主要表现的是对江南景物的赞美和神望,前两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有色彩的映衬,有村庄城郭的映衬,有声与色的映衬,有动与静的映衬,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更丰富了画面,并增加了历史色彩,四百八十寺,不是实指,是强调数量多的一种说法,多少楼台烟雨中,是一声唱叹,引入遐想,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到南北朝时,北朝兴造像之風,南朝兴造寺庙之風,南北朝时,争战不息,百姓想安居乐业而得不到实现,佛教讲来实报,符合百姓心态,故很多人信佛教,统治者为收拢民心,稳定统治,大兴建寺院之风,南朝经宋齐梁陈四朝代,宋时寺院1900多所,僧尼36000多人,齐时2000多所,梁时2800多所,陈时1200多所。对杜诗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讽刺,杜牧思想上是反对佛教,但并不等于对历史遗留的佛寺建筑讨厌,他常去寺庙游玩,还与僧人交友,他还有其他诗中表现出对佛寺楼台的欣赏和留连,但在此诗中也可能在欣赏中有些历史的感叹。


水村山郭酒旗風,郑午昌画,

吴石仙画多少楼台烟雨中。


瀚墨寻梦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江南春》。这句诗的大致意思是“南朝遗留下来了四百八十多座古寺庙,无数的亭台楼阁被笼罩在烟雨之中。”看到这首诗,在脑海当中,想必有了一副优美的江南画卷吧!杜牧生活在晚唐,晚唐诗多数是忧国忧民,创作的诗歌大多也与政治有关。而隋唐时期是我国佛教达到鼎盛的时代,唐朝皇帝也热衷于佛教,兴建佛寺,荒废国政。杜牧对唐朝的佛教恶性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厌恶感。所以,他写了《江南春》这首诗,借古讽今。

我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以佞佛著称,尤其是梁武帝大兴寺院,沉迷佛教无法自拔。梁武帝不仅仅吃素,还不近女色,连祭祀宗庙,都不准用猪牛羊,要用蔬菜代替。他吃素,要求神灵也吃素。在当时,这个命令下达之后,大臣们议论纷纷,都表示反对。最后,梁武帝允许用面捏成牛羊形状素食代替祭祀,可见多么荒唐。梁武帝不仅几次入寺做和尚,还精心研究佛教理论。使他荒废了朝政,朝廷也出现了奸臣,造成朝政昏暗。晚年的梁武帝刚愎自用,乱建佛寺,不听大臣劝谏,导致后期政绩昏暗。公元548年,梁朝爆发“侯景之乱”,梁武帝萧衍被囚死于建康台城,享年八十六。

而杜梅生活在晚唐,当时的唐朝已经步入衰退,当时的唐朝藩镇割据,皇帝大权旁落。唐宪宗当政后,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梦,一心事佛,荒废朝政。韩愈上《谏佛骨表》差点丢了性命,最后被贬至潮州。唐宪宗被太监杀死以后,继任皇帝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依旧大肆提倡佛教,僧尼数量急速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加重了国家经济负担,也削弱了唐朝的实力。

所以,杜牧当时在江南,想起了曾经的南朝,很多皇帝因为信佛,而荒废国政,最后导致了灭国。杜牧看到烟雨飘渺的寺庙,借景抒情,写了一首《江南春》,表达了对江南景色的热爱,也委婉的劝诫统治者不要迷信佛教。所以,杜牧就是借古讽今,一语双关。


谋士说


问题:“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跟当时的当权者又有多大的关系?


前言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 杜牧的《江南春》里的诗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一、真楼台

这两句两层意思,第一是指眼前景,烟雨之中有隐隐约约的不少寺庙里的楼台,《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二十八字中写出江南春景,真有吴道子于大同殿画嘉陵山水手段,更恐画不能到此耳。

《历代诗话考索》:

升庵谓“千”应作“十”。盖“千里”已听不着、看不见矣,余谓即作“十里”,亦未必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名曰《江南春》,诗家善立题者也。

二、假楼台

第二层是其隐喻的兴衰之感,《唐诗摘钞》:

曰“烟雨中”,则非真有楼台矣,感南朝遗迹之湮灭而语,特不直说。

这是指当年南朝建了那么多的寺庙,如今江山依旧,楼台已成遗迹,彷佛烟雨之中似有似无。

三、和尚皇帝与三武灭佛

1、梁武帝

南朝的梁武帝信奉佛教,不但大肆建庙,而且自己四次"舍身"到同泰寺出家。南朝四百八十寺,指的就是梁武帝时期,据说当年:

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看来杜牧说的四百八十寺,还少说了。不过诗家语的数字不必当真,无非是形容“多”的意思。

2、三武灭佛

有信奉的就有反对的。"三武灭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北魏 、北周时期还是南北朝划江而治的时候,影响不到南方。不过唐朝统一天下以后,再灭佛就影响大了。唐武宗继位以后认为废佛是

"惩千古之蠹源,成百王之典法,济人利众" 《武宗本纪》,

会昌五年三月,敕令不许天下寺院建置庄园,又令勘检所有寺院及其所属僧尼、奴婢、财产之数,为彻底灭佛作好准备。同年四月,僧尼不论有牒或无牒,皆令还俗;一切寺庙全部摧毁;所有废寺的铜像、钟磬悉交盐铁使销熔铸钱,铁交本州铸为农具。八月,下诏宣布灭佛结果:"

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

四、拗体与救拗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比较有名的拗体与救拗的例子。

上句五连仄,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平仄仄【仄仄】仄;对句,第五字以平声救拗,多少楼台【烟】雨中,中仄平平【平】仄平。

这种救拗的方式属于大拗,必须救拗,否则就不是近体诗了。

结束语

这句诗的主要意思是以南朝的湮灭和佛教的盛衰,来抒发诗人对于世事无常变幻的兴亡之感,也隐含着对晚唐国运的担忧。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其实,“南朝四百八十寺”究竟有四百八十寺吗,不见得,这只是强调了寺的数量之多。“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接上句说的是众多寺庙楼台尽在烟雨朦胧的迷离中,显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

诗词整体描写了大江南莺啼千里红绿相映,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还有隐约淹没在烟雨中的庙宇楼台朦朦胧胧的美。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更加令人产生了水岸江南的春天美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遐思和美感。


芦荟79545


话说梁朝(西元502—557年)的建立者萧衍,史称梁武帝,共在位执政48年。此公可算得上是位在历朝历代封建王朝的众多皇帝中最为虔诚信佛的帝王之一。

虔诚到什么程度?最为惊世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动用国库钱财大兴土木建造寺院,可谓举全国之力为他的个人信仰买单。“南朝四百八十寺”,说的就是南朝的皇帝及权贵阶层嗜好供佛,在当时的皇城(即今天的南京市)大兴土木乱建佛寺这段历史。

实际上,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中记载:“都下佛寺五百余所”。杜诗中所写的“四百八十寺”,只是虚数而已。在那个天下大乱、国库空虚且民不聊生的年代,如此耗尽国家储备兴建了500余座寺庙,该是何等的虔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