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朱允炆削藩獲大臣支持,但當初能聽另一人的話,結局或許有所不同

熟悉大明朝歷史的人,對朱允炆這個人都並不陌生。想當初,朱棣篡位稱帝以後,朱允炆便像人間蒸發了一樣,消失地無影無蹤。有人說,他是在戰亂當中被燒死了,也有人說,他是趁亂偷偷逃跑了。總之,他的叔叔朱棣,最後並沒有找到他的蹤影。而在歷史上,也有不少人曾試圖尋找他的蹤跡,不過後來,人們除了表達對他的同情之外,似乎並無辦法做更多事情。

朱允炆削藩獲大臣支持,但當初能聽另一人的話,結局或許有所不同

我們常說,成王敗寇,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可是到了今天,我們再回過頭看這段歷史時,心中難免會有這樣的疑問:身為大明王朝當時實際的主宰者,明太祖朱元璋欽定的皇位繼承人,怎麼會敗給了自己的叔叔?難道當時他就沒有一丁點反抗的餘地嗎?

其實,現在大多數人的共識是:由於朱元璋在位期間大肆誅殺功臣,導致在“靖難之役”時,朱允炆無將可用。我們都知道,在朱元璋穩定了政權之後,一些開國大將,就遭到了殘忍的迫害。這一點,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都對其進行了記載。

朱允炆削藩獲大臣支持,但當初能聽另一人的話,結局或許有所不同

如果從表面上來看,當時這確實是朱允炆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古代帶兵打仗,都需要有一個好的將領。皇帝在後方統籌一切,將軍就要在前方率軍衝鋒。可細細研究後發現,其實朱允炆丟掉了皇位,還是因為用錯了兩個人——齊秦和黃子澄。

洪武三十一年,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駕崩。而此時,齊秦擔任著兵部尚書一職,黃子澄則擔任著太常卿兼翰林院學士一職,同參軍國事。這兩個職務,在當時和皇帝接觸頻繁,並且職責,均屬於重中之重,可以說牽一髮而動全身。可是,也正是因為他們的重要性,才導致了靖難之役的爆發。

齊秦,原名叫齊德,因為輔佐大明王朝有功,因此被朱元璋賜名為齊秦。在洪武二十八年的時候,齊秦便由兵部侍郎,升任為左侍郎。而黃子澄的仕途之路,則和他完全不同。在洪武十九年的時候,他參加科舉高中了進士。在此之後,他先是擔任了翰林院編修一職,後來又升任為東宮伴讀。但不管怎麼說,這兩個人,都是大明王朝的棟樑之才。

我們都知道,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後,朱元璋為了讓大明江山世代相傳,讓朱家王朝長盛不衰,便將各個兒子,分封到了各地去做了藩王。可是讓朱元璋沒想到的是,在他在世時,各地藩王都能做到安分守己。可一到了朱允炆即位後,藩王擁兵自重的局面便出現了。而其中最強的,便是燕王朱棣。

朱允炆削藩獲大臣支持,但當初能聽另一人的話,結局或許有所不同

就這樣,如何削弱藩王勢力,成為了擺在朱允炆面前一個棘手的難題。在此時,他把兩位朝中重臣,齊秦和黃子澄叫到了跟前,讓他們針對削藩一事,發表自己的看法。齊秦認為,兵法上常說擒賊先擒王,如果要削藩,那肯定是從勢力最強的燕王下手。而針對這個問題,黃子澄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對皇帝建議說:“周、齊、湘、代、岷諸王在先帝時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問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

很明顯,黃子澄認為,如果要削藩,應先從對朝廷不敬的周王下手。這樣,既能得到天下百姓的支持,也能讓燕王朱棣的實力大減。

朱允炆削藩獲大臣支持,但當初能聽另一人的話,結局或許有所不同

在我們今天看來,齊秦和黃子澄這兩位大臣,其實是被漢景帝的老師晁錯影響了。在歷史上,晁錯曾經這樣對漢景帝說過:“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就在此時,吏部大臣高巍強烈反對削藩,理由也很簡單:現在削藩,肯定會遭到藩王的反抗,最好的辦法,就是先穩住他們,然後徐圖跟進,慢慢進行削藩活動。可是,當時的朱允炆哪裡聽得進去呢?就這樣,朱允炆聽從了齊秦和黃子澄的建議,不惜進行武力削藩,以至於到了最後,朱棣被迫發動了靖難之役,大明朝的歷史,也就此改變。

朱允炆削藩獲大臣支持,但當初能聽另一人的話,結局或許有所不同

如果從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當時朱允炆聽了高巍的建議,沒有那麼著急進行削藩,或許結局會有所不同,大明朝的歷史,也會被重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