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朱允炆削藩获大臣支持,但当初能听另一人的话,结局或许有所不同

熟悉大明朝历史的人,对朱允炆这个人都并不陌生。想当初,朱棣篡位称帝以后,朱允炆便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消失地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是在战乱当中被烧死了,也有人说,他是趁乱偷偷逃跑了。总之,他的叔叔朱棣,最后并没有找到他的踪影。而在历史上,也有不少人曾试图寻找他的踪迹,不过后来,人们除了表达对他的同情之外,似乎并无办法做更多事情。

朱允炆削藩获大臣支持,但当初能听另一人的话,结局或许有所不同

我们常说,成王败寇,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可是到了今天,我们再回过头看这段历史时,心中难免会有这样的疑问:身为大明王朝当时实际的主宰者,明太祖朱元璋钦定的皇位继承人,怎么会败给了自己的叔叔?难道当时他就没有一丁点反抗的余地吗?

其实,现在大多数人的共识是:由于朱元璋在位期间大肆诛杀功臣,导致在“靖难之役”时,朱允炆无将可用。我们都知道,在朱元璋稳定了政权之后,一些开国大将,就遭到了残忍的迫害。这一点,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对其进行了记载。

朱允炆削藩获大臣支持,但当初能听另一人的话,结局或许有所不同

如果从表面上来看,当时这确实是朱允炆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古代带兵打仗,都需要有一个好的将领。皇帝在后方统筹一切,将军就要在前方率军冲锋。可细细研究后发现,其实朱允炆丢掉了皇位,还是因为用错了两个人——齐秦和黄子澄。

洪武三十一年,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而此时,齐秦担任着兵部尚书一职,黄子澄则担任着太常卿兼翰林院学士一职,同参军国事。这两个职务,在当时和皇帝接触频繁,并且职责,均属于重中之重,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可是,也正是因为他们的重要性,才导致了靖难之役的爆发。

齐秦,原名叫齐德,因为辅佐大明王朝有功,因此被朱元璋赐名为齐秦。在洪武二十八年的时候,齐秦便由兵部侍郎,升任为左侍郎。而黄子澄的仕途之路,则和他完全不同。在洪武十九年的时候,他参加科举高中了进士。在此之后,他先是担任了翰林院编修一职,后来又升任为东宫伴读。但不管怎么说,这两个人,都是大明王朝的栋梁之才。

我们都知道,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让大明江山世代相传,让朱家王朝长盛不衰,便将各个儿子,分封到了各地去做了藩王。可是让朱元璋没想到的是,在他在世时,各地藩王都能做到安分守己。可一到了朱允炆即位后,藩王拥兵自重的局面便出现了。而其中最强的,便是燕王朱棣。

朱允炆削藩获大臣支持,但当初能听另一人的话,结局或许有所不同

就这样,如何削弱藩王势力,成为了摆在朱允炆面前一个棘手的难题。在此时,他把两位朝中重臣,齐秦和黄子澄叫到了跟前,让他们针对削藩一事,发表自己的看法。齐秦认为,兵法上常说擒贼先擒王,如果要削藩,那肯定是从势力最强的燕王下手。而针对这个问题,黄子澄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对皇帝建议说:“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

很明显,黄子澄认为,如果要削藩,应先从对朝廷不敬的周王下手。这样,既能得到天下百姓的支持,也能让燕王朱棣的实力大减。

朱允炆削藩获大臣支持,但当初能听另一人的话,结局或许有所不同

在我们今天看来,齐秦和黄子澄这两位大臣,其实是被汉景帝的老师晁错影响了。在历史上,晁错曾经这样对汉景帝说过:“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就在此时,吏部大臣高巍强烈反对削藩,理由也很简单:现在削藩,肯定会遭到藩王的反抗,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稳住他们,然后徐图跟进,慢慢进行削藩活动。可是,当时的朱允炆哪里听得进去呢?就这样,朱允炆听从了齐秦和黄子澄的建议,不惜进行武力削藩,以至于到了最后,朱棣被迫发动了靖难之役,大明朝的历史,也就此改变。

朱允炆削藩获大臣支持,但当初能听另一人的话,结局或许有所不同

如果从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朱允炆听了高巍的建议,没有那么着急进行削藩,或许结局会有所不同,大明朝的历史,也会被重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