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人首龍身像,四川修路挖出的大墓出現“神祕石碑”

1990年9月為了能夠快速拉進巴蜀間的距離,作為國家“八五”重點公路工程的“成渝公路”開始修建。1991年初正當修路工人緊張地揮灑著汗水之時。

成都市龍泉驛區洪河鎮白鶴村路段的工人突然“騷動”了起來,在修路機器的作用之下,工人們從修路地段挖出了墓穴磚瓦。

人首龍身像,四川修路挖出的大墓出現“神秘石碑”

面對這一突發情況,為了最大限度的保留住墓穴的原貌,現場的管理人員急忙把消息報告給了四川文物部門,讓他們進行搶救性的發掘。

因報告及時以及工人是紀律性較強的國有企業員工,文物專家對墓穴進行發掘之時,墓穴基本保持了原樣,除了施工機器挖出墓穴磚瓦的那一擊,幾乎沒有任何額外的損傷。

而當專家進入墓室那一刻,著實被迎面而來的一塊石碑驚了。這塊石碑遠看是一塊典型的盤龍圖形石碑,但走進一看“嚇死人”,這條“盤龍”竟是“人首龍身”。

人首龍身像,四川修路挖出的大墓出現“神秘石碑”

由於“人首龍身”的造型在全國已發掘的墓中屬於罕見之物,以及龍這種古代象徵最高皇權的形象,非平常百姓能夠享受的,因而墓主人的身份一下就引起了專家們的高度重視。

此後藉著對出土文物進行清理之時,發現的身份印記,專家們結合相關史料,判斷墓穴屬於明朝第八代蜀王蜀昭王朱賓瀚。

朱賓瀚出生於1480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六世孫,在位期間“仁厚喜儒”。雖然貴為天子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但是從不依仗權勢欺壓他人,而是積極幫助北京的皇帝安定地方,保證大明的江山永遠鞏固。

與此同時積極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做貢獻,在位期間自費經費,對先秦時期的思想著作進行搶救性的整理,其中最出名的是為當今廣為流傳的《毛詩》《左傳》。

人首龍身像,四川修路挖出的大墓出現“神秘石碑”

在明朝王爺普遍花天酒地的年代,朱賓瀚這位不欺負人,還去拯救中華文化的王爺,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十佳王爺”,對此明孝宗朱祐樘特意寫了一首詩詞勉勵。

“河間禮樂文風盛,江夏忠勤世業昌。異代豈能專美事,吾宗亦自有賢王”,將朱賓瀚比喻成唐朝江夏王李道宗,《新唐書》對此人評價如下:“道宗晚好學,接士大夫,不倨於貴。國初宗室,唯道宗、孝恭為最賢。”

可能也正是因為朱賓瀚在明孝宗朱祐樘的眼中是難得的“好人”,一個為大明江山著想的“好王爺”,其死後才給了他一個“人首龍身”石像的待遇。

據野史流傳,在明朝的帝王墓中,只有朱元璋墓中有這麼一個“人首龍身”石像,而朱賓瀚這個是典型的仿製。若上述野史屬實,朱元璋是皇帝,而朱賓瀚只是藩王,卻有同樣規格的形象。可見當時朱賓瀚在明朝皇帝心中的地位,絕對是“頂呱呱”的存在。

與此同時除了這個“人首龍身”的石像,在墓室中還有一段感人的“愛情”,墓室是按照雙人墓修建,墓穴末端有左右兩個放棺槨的石臺,讓人感動的則是,王妃比蜀昭王早死十三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