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農村養殖的青魚為什麼能長那麼大個子?

emm唔


農村養殖的青魚為什麼個頭那麼大?


青魚是咱們常說的四大家魚之一,也是四大家魚裡面個頭最大的,尤其是青魚在兩年以後的生長速度簡直讓人瞠目咋舌,一年能長五六斤、有的甚至一年能長十斤。因此在自然情況下很多人釣魚的時候都容易一不留神釣出來一個“大魚”,這個大魚就是青魚,據新聞報道,浙江一男子曾經釣出來一條重達120斤的青魚,這也算是讓人非常佩服這位釣友的高超釣魚技術,同時也對青魚的生長能力感到佩服。

以前農村的一些老魚塘喜歡出一些大魚,這主要是以前大家養魚都是粗放式管理,很少自己買魚苗,都是每年收魚的時候會人為的將小的留下來,也會在魚塘底部留下來,不會像現在養魚的,每年都會將魚塘清一次塘、再重新投放魚苗,這樣子方便集中化管理和投食。正是因為以前養魚都是粗放式管理,所以很容易讓一些大魚成為漏網之魚,一年年的在魚塘裡面活了下來,因此越長越大。

青魚本來生活在魚塘的最底部,一般情況下很難被打撈,再加上青魚天生勁大,一般偷釣的一不小心都會把魚竿折在這裡,所以農村一般釣魚,很少有新手一上來釣青魚的,對於釣青魚有特殊愛好的基本都是一些老的釣魚人士。

熟悉青魚習性的都知道,四大家魚裡面前期生長速度最快的並不是青魚,而是鰱魚,鰱魚一年投苗,餵養合理的話基本一年可以長到3-4斤、剛好出售,而青魚前兩年基本以水中小的浮游生物或者水草為食,所以生長速度比較慢。等到2-3年以後,咽喉部位青魚石漸漸形成一定大小,這個時候開始,青魚就會大量的吞噬螺螄,從這以後青魚的生長速度才算加快。


其實這些年來,隨著過度捕撈,在農村死坑或者老塘裡面的大魚也很難看到了,這個想想其實也是蠻遺憾的,畢竟因為我們人類,讓青魚這種大的淡水魚淪為5-10斤就賣的肉魚。不知道大家對這個問題怎麼看,歡迎分享?


老張談三農


農村為什麼養殖的青魚會長那麼大的個,和魚苗和水質和環境都有關係。首先我們來說挑選魚苗,魚苗選活蹦亂跳的,活動力強的,沒有受傷的這些魚苗才可以養,農村養殖青魚得把養魚的池塘清理消毒一下,等差不多一個半月把魚苗放進去最好,為什麼要一個半月才放青魚苗,因為怕有其他魚混進來發現好處理,如果一個半月沒有其它魚混進來就放心保險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將魚苗放進來養了,養魚魚塘裡的水必須乾淨,水源必須充足,水質必須要好,魚塘必須不漏水魚塘還要平,不能有太多於泥也最好不要有於泥最好了,有於泥影響魚活動和食慾,這樣魚長的慢了,魚必須保持有好的空氣質量,如果缺氧就會吃,想要魚,長的好和快必須人要勤快,一天要多喂幾次食,魚食一次不可以投太多,多投少喂這樣魚才有運動量長的快,早中晚格巡查一次防止魚有什麼意外,魚塘裡水必須勤換水沒有乾淨的水魚生長不好,多給魚喂螺絲和蛤蟆,,有條件就喂一點豆粉和菜籽餅,有這些魚就不愁長不大和長不快了,人要勤快不可以懶惰 。



心隨我分享


青魚為我國傳統的四大家魚之一,肉質鮮美,在市場很受歡迎。

青魚本身就是一種大型淡水魚類,在江河湖泊裡自由生長的話,能長到一百多斤。

青魚為底層魚類,主要以田螺、小蚌等軟體動物為食,可以算得上是肉食魚類,但在養殖條件下,青魚也吃食人工飼料,從而轉變為雜食魚類。



農村池塘裡養殖的青魚,較天然水域的青魚生長略慢,但一般仍然可以長到幾十斤重量,其中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農村池塘放養魚苗的時候,青魚一般不作為主養魚類,只少量搭配幾尾,密度不大就有豐富的餌料,所以出塘時就較其他魚類體格要大。另一個原因是青魚體型越大肉質越好,經濟價值也就越高,出塘時,傳統上都把十斤以下的青魚放回池塘,作為魚苗繼續飼養,所以第二年再捕撈的時候,青魚很輕鬆就能長到二三十斤了。


光亮田園


好吃魚每天都吃個沒停。所以很容易長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