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胤禵封大將軍王,後來怎麼還是貝子?你怎麼看?

天津


十四阿哥胤禵被封的“大將軍王”,僅僅是一個職務名稱,並不是爵位。

清朝的爵位,從高到低分為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鎮國將軍等十二個等級。

“大將軍王”雖然帶著一個“王”字,但是這個“王”,不是親王,也不是郡王,能代表的也僅僅是皇子的身份。

而獲封這個“大將軍王”稱號的,歷史上有且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禵。這裡要特別說明一下,被封為“大將軍王”的時候,十四阿哥的名字還叫胤禎,與他同父同母的親哥哥,雍正皇帝胤禛,在名字上面是同音不同字,所以後來雍正登基,為了避諱,才將他的名字改為了允禵。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春,噶爾丹的侄子,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叛亂,十四阿哥胤禵受封“大將軍王”,領朝廷十萬大軍前去平叛,按照康熙的意思,十四阿哥就是代替他領兵出征的,所以允許他“用正黃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樣”,這些都是皇帝御駕親征親征的規格禮儀。

並且康熙還專門下旨給蒙藏地區的王公:

“大將軍王是我皇子,確係良將,帶領大軍,深知有帶兵才能,故令掌生殺重任。爾等或軍務,或鉅細事項,均應謹遵大將軍王指示,如能誠意奮勉,既與我當面訓示無異。爾等惟應和睦,身心如一,奮勉力行。”

所以,這個王只是一個稱呼,只是一個身份的象徵,是康熙對於胤禵身份的重視,因為胤禵是代表康熙率兵出征,等同於康熙御駕親征,而真正的起作用的是前面的“大將軍”,所以“大將軍王”就只是一個職務和稱呼,並不是什麼爵位,十四阿哥的爵位依然是固山貝子。

這裡再做一個類比,康熙御駕親征噶爾丹的時候,也有宗室王公隨同前往統兵作戰,被封為了“撫遠大將軍”,沒有帶“王”,這就是康熙的親哥哥,裕親王福全。“裕親王”是福全的爵位,“撫遠大將軍”是他的職務,由於康熙是御駕親征,而不是福全代為征討,所以福全的這個“撫遠大將軍”沒有帶這個“王”的後綴。


十四阿哥胤禵之後即便平叛取得了重大勝利,但是在爵位上依然沒有提升,這與他的親哥哥,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當時的雍親王胤禛有著極大的關係。

在清朝有一個慣例和制度,為了防止後宮干政,也避免同一位妃子生下的多位皇子因權力過大且過於集中影響朝局,同時體現著皇上對於妃子寵愛的“公平”, 一位皇子獲封較高的爵位,那麼他生母所生的其他兒子則不會等到較高爵位的晉封。

而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的時候,與胤禵同為德妃烏雅氏所生的皇四子胤禛,被封為了和碩雍親王,這就代表著德妃烏雅氏所生的其他兒子,再不會獲得較高爵位、類似於親王、郡王乃至貝勒級別的冊封。

所以,即便是胤禵在西北連戰連捷,取得極大的勝利,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他的爵位也依然是固山貝子,再沒有獲得更高爵位的封賞。在雍正朝時期,更是被雍正軟禁、圈禁了整個雍正一朝十三年的時間,直到乾隆登基後,才被放了出來,並在乾隆十三年(1749年)的時候,由自己的侄子乾隆皇帝將自己晉封為多羅恂郡王。

其實,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了宜妃郭絡羅氏的兩個兒子,五阿哥胤祺和九阿哥胤禟身上。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宜妃的大兒子、五阿哥胤祺被康熙晉封為和碩恆親王,在這樣的情況下,九阿哥胤禟自然也就不會再被冊封為王,因而只是受封為固山貝子,直至康熙去世,再也沒有得到爵位提升。

所以,十四阿哥胤禵做了“大將軍王”但依然是固山貝子,最為主要的原因就是此前他的同父同母的親哥哥胤禛已經獲封了親王爵位,而他則再無提升之可能,而這也確實是一個制度問題。


雍親王府


“大將軍王”是確實存在的一個稱呼,而且是官方承認,無論是官方史書《清實錄》還是一些滿文檔案,均有“大將軍王”的記載,其存在時間為康熙五十七年至雍正元年。

康熙五十七年正月,西藏危急,康熙起初派額倫特與色愣前往,失利,同年十月,任命“皇十四子固山貝子胤禵為撫遠大將軍”,隨後,康熙在公開場合中稱其為“大將軍王”,也即胤禵“大將軍王”的稱呼是因撫遠大將軍一職而來。

這裡就涉及兩個問題:

其一,清代大將軍之職有七,撫遠、寧遠、安東、徵南、平西、平北,都屬於有戰事時臨時任命,“品秩俱從原官”,也即雖然胤禵擔任撫遠大將軍,但是他的品級仍然從屬於爵位。胤禵在康熙四十八年才得到冊封,爵位為固山貝子,而通常而言,皇子爵位最低是貝子,也即胤禵的爵位並不高,他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後,品級還是按照固山貝子的品級;

其二,並不是所有撫遠大將軍都有“大將軍王”的稱號,康熙朝擔任此職的有五位,分別有是鄂扎、圖海、福全、費揚古和胤禵,除胤禵外,其他均未有此稱呼。

因此,大將軍王只是一種特殊的稱號,並非真正的爵位,胤禵的爵位在康熙年間仍然是固山貝子。

不過,“大將軍王”其實可以歸屬於特例王,清代特例王包括攝政王多爾袞、輔政王濟爾哈朗、輔政王多鐸、議政王奕訢、攝政王載灃,這些攝政王本身均有爵位,如多爾袞擔任攝政王時爵位為和碩親王,只是相比於上述五個特例王,大將軍王的權利要小的多,或者正如楊啟樵所言,只在軍中稱大將軍王。

不過也有認為,康熙封胤禵為大將軍王是囑意其為繼承人,因其爵位較低,所以不好貿然提升其爵位,所以以大將軍王作為一種補償,慢慢培養,但因康熙驟然去世而計劃夭折。


楚邾


因為大將軍王不是一個爵位,而僅僅是一種稱呼,意思是“擔任大將軍的王”。這個“王”是比較籠統的說法,並不是親王、郡王那樣的爵位,僅僅代表皇子的尊貴身份,而是康熙這麼稱呼是刻意拔高胤禵的地位,方便他統攝三軍。


我們知道,古代的高級官員和宗室成員可能有兩個身份,一個叫官職、一個叫爵位,而胤禵的“大將軍王”這兩者都不是,他的官職是“撫遠大將軍”,而爵位是“貝子”。至於“大將軍王”那是出自康熙所說,嚴格意義上講胤禵不能被這麼稱呼,其實是一種破例叫法。我們一層層分析一下。


先說撫遠大將軍這個官職。這個官職不是常設官職,而是在國家需要大規模用兵時對主帥授予的臨時官職,他們都是皇帝最信任的兄弟子侄或者親信大臣。清朝共有過九個撫遠大將軍,分別是:信郡王鄂札、大學士圖海、裕親王福全、領侍衛內大臣費揚古、康熙皇十四子胤禵、輔國公延信、川陝總督年羹堯、大學士馬爾賽、康親王崇安。而撫遠大將軍如果是親王或者郡王爵位,為了顯示區別,就可以稱呼他們為“大將軍王”。但注意前後順序,是先獲得親王或郡王爵位,才能叫做大將軍王,而不是被稱為大將軍王就算親王或者郡王了。因此,嚴格意義上,這九位撫遠大將軍中,只有鄂札、福全、崇安三人可以稱為大將軍王。


但是,胤禵身份確實特殊,他的爵位只有貝子,但是卻是皇子,跟鄂札、崇安這種遠支王爺相比其實並不差。更重要的是,康熙五十七年胤禵任大將軍王出征青海平叛,是用天子依仗,有“代天子親征”的味道,何況那次出征隊伍相當龐大,隨軍人員中不乏許多蒙古、青海的王公,如果胤禵僅僅以普通的撫遠大將軍身份統兵,康熙怕他難以服眾。所以,康熙特別強調,胤禵是“大將軍王”,還親自下旨給青海、蒙古眾王公,告訴他們,大將軍王說的話等同於自己的旨意,要求他們必須遵守。故而,拔高胤禵為大將軍王,是為了讓他統兵方便。

雖然給予了胤禵這樣的特殊稱呼和各種特權,但胤禵的爵位沒有變動過。他在康熙四十八年獲封貝子,此後沒有晉升過。因此,當雍正即位後,立刻晉升輔國公延信為貝子,命他取代胤禵任撫遠大將軍,胤禵沒有了撫遠大將軍的官職,自然再也不是大將軍王,只是原本的貝子了。後來,他被雍正圈禁,直到乾隆將其釋放封為郡王,那時候才是真正的王。


伊耆角木


這個問題與官職有關,也與胤禵的個人經歷相關。

先說官職,也就是官場的架構。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其政治架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達到了非常完善的程度。特別是唐宋之後,中國的政治架構進一步完善。在今天依然能看到它的影響。

對於官場架構的大體特點,《宋史職官志》有段話,很有意思:“其官人受授之別,則有官、有職、有差遣。官以寓祿秩、敘位著,職以待文學之選,而別為差遣以治內外之事。其次又有階、有勳、有爵。故仕人以登臺閣、升禁從為顯宦,而不以官之遲速為榮滯;以差遣要劇為貴途,而不以階、勳、爵邑有無為輕重。”

這段話有兩個關鍵詞,一是“有官,有職,有差遣”。二是“有階,有勳,有爵”。“官”與“職”是不一樣的。比如,團長是個官,團職幹部也是官。團長叫有官有職,團職幹部不當團長的,稱之為有官無職。“差遣”是被委派進行某項工作。比如抗戰勝利之後,民國政府派出的接收日偽投降的“接收大員”就是一種“差遣”。這是“官”“職”“差遣”的大體差別。差遣的好處就是“現官不如現管”。

除此之外,與官職相關的還有“階”“勳”“爵”。“階”簡單的說就是級別,古代有一品,二品,三品以至九品的差別。現在有國級,部級,廳級,以至到科級的差別。勳,是功勳,爵是爵位。中國古代政治是家國一體,家國同構的。勳爵之中,爵代表的是親情血緣關係,勳代表的功勞。勳與爵是統治者對親緣關係與有功人員的酬謝。與官職既有聯繫,又不完全相同。

據《清史稿》,清代皇族,皇帝的本支稱“宗室”。旁支稱“覺羅”。宗室封爵有十二種:一、和碩親王;二、多羅郡王;三、多羅貝勒;四、固山貝子;五、奉恩鎮國公;六、奉恩輔國公;七、不入八分鎮國公;八、不入八分輔國公;九、鎮國將軍;十、輔國將軍;十一、奉國將軍;十二、奉恩將軍。

這是皇室男人封號,女人一樣,也有。結婚的,都有與丈夫相匹配的封號。女孩子稱為公主,有兩個等級,固倫公主(正室所生),和碩公主(側室所生)。低一級的稱格格,格格有五個級別,分別是郡主、縣主、郡君、縣君、鄉君。

以上是皇家內部封號,對於外戚和功臣,有另外的爵位:公、侯、伯、(超品。)子、(正一品。)男、(正二品。)輕車都尉、(正三品。以上俱分三等。)騎都尉、(正四品。)雲騎尉、(正五品。)恩騎尉,(正七品。)共九個等級。

從以上可以看出,官的最高級是一品。爵在“子”是一品,之上是超品,而皇家封號大都是超品的。據清史稿記載,皇室的爵位一開始是因為親緣關係所得,到後來,慢慢的變成與功勞相關聯。也就是說,皇家子弟,並不是一生出來就自然擁有某種爵位,必須經過朝廷的封賞和賜予才能擁有。

看過電視劇《雍正王朝》的,都知道,胤禵是雍正皇帝的親兄弟。曾經被封為“大將軍王”,胤禵是康熙皇帝的兒子,又當了大將軍,自然就被稱做“大將軍王”了。

胤禵在康熙四十八年,被封為貝子。康熙五十一年,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所以,“大將軍王”其實是“撫遠大將軍”。所以,對於胤禵來說,“貝子”是他的爵位,“大將軍王”是個差遣。也就是臨時職位。不是真正官位。

做為康熙的兒子,又是領兵的大將軍,對皇位肯定是有想法的。可惜的是,康熙去世時,他不在京城。雍正繼位之後,調胤禵回京參加康熙皇帝的喪事。胤禵到京後,直接命其在景陵,也就是康熙的墓地等待大祭。目的是讓他既遠離軍隊,又遠離朝廷,其實是軟禁。

雍正元年五月,皇帝為胤禵晉爵,提了兩級,從原來的“貝子”升為“郡王”。這時,胤禵才真正有了王爵。但雍正這次為胤禵晉爵不過是走過場,並沒安什麼好心。這份晉爵的上諭是這樣寫的:“允禵無知狂悖,氣傲心高,朕望其改悔,以便加恩。今又恐其不能改,不及恩施,特進為郡王,慰我皇妣皇太后之心。”

這個上諭明明白白的寫了,按胤禵的表現,現在是不應該給他晉爵的。但他畢竟和我這個皇帝是一母同胞,為了安慰死去的老母親,就給他提兩級吧。

胤禵當了郡王不到兩年,宗人府就開始算他的舊帳,說他當大將軍的時候“侵擾地方,糜費軍帑”,請示給他降級,由郡王降到鎮國公,也就是降五級。還是雍正“念兄弟之情”,只降了兩級,還是降到原來的“貝子”。

又過了一年,雍正四年,胤禵已改為允禵,被雍正正式禁錮。爵位被削。

乾隆繼位之後,允禵被釋放。第二年,被封為輔國公。到乾隆十二年六月進貝勒。乾隆十三年正月,進封恂郡王。大概這時的他已經完全承認現實,再無爭竟之心了。到乾隆二十年六月去世。也就是說,雍正去世之後,他又活了二十一年。去世的時候,是郡王的爵位。


七月流火140400643


因為他是個沒有封號的王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