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谈天说地14:说说处女

谈天说地14:说说处女

1

题记:武汉富豪相亲会,一位85后的农村女孩,凭借医院开具的处女证,成功嫁入豪门;2012年广州“亿万富豪十城求偶秀”活动,富豪要求女嘉宾处子之身;《贵阳晚报》报道:非处离婚率比处女高2.5倍,与之相比的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数据:我国每年高达1300万的堕胎数(全球之冠),其中近半数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包括大学生);在北京、武汉、广州大学城,周边的日租公寓必须提前预定,否则周末无空房……。

本文探讨的不是处女的好与坏,不是婚前“xing行为”的对与错,不管你是否在意处女问题,又或是否对文中的数据与观点“嗤之以鼻”,我们都生活在“xing开放”与传统观念激烈碰撞的现实社会。有一个基本事实不可否定,中国男人几千年的“处女情结”根深蒂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革除这种“旧有”观念,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我想,一些缺乏道德素质的白痴,会在起码的事实上混淆视听,提出“你母亲还是处女吗?”、“你会让老婆一辈子守身如玉吗?”、“难道你以后不会破坏女人的贞洁?”、“你是不是xing无能?”等诸多无聊的谩骂与质疑,对这些禽兽的问题,我不会愤怒,也懒得反骂与回应。我所思索和探讨的是婚前“xing行为”,以及处女问题折射的社会道德与文化现象。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对于处女问题,每段历史时期、每个民族的文化界定都有所不同。中世纪欧洲的一些地区,唯有领主拥有新娘的“初夜权”,古希腊的处女会在神庙里向神灵献出童贞。法属圭亚那,全族男丁都有权利与新娘发生“xing关系”,在澳大利亚、印度一些地区,部落族人或者新娘本人婚前会用“神像生殖器”、石器、木制品破除童贞,而在赤道非洲、柬埔寨、马来西亚部分地区,完成这一神圣使命的可能是祭师、巫师、老妇人、丈夫的朋友甚至新娘的父亲,而绝非新娘的丈夫。

与中国传统的“处女情结”不同,在许多原始社会里,存在着“处女禁忌”——人们对处女童贞及鲜血深怀恐惧,甚至衍生出诸多风俗忌讳。有许多学者(包括弗洛伊德)认为,婚前失贞,可以减轻妇女婚后对丈夫的恼怒,因为新婚之夜,丈夫会给新娘带来肉体器官的损害以及心理创伤,因而对于婚姻来说,“处女禁忌”实际上是有益的。

由此可知,对于处女的好与坏,不能一概而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对与错。那么,处女问题就是个“伪命题”了?更何况,现代社会不是“xing文明”、“xing开放”了吗,又何必搬出处女问题大做文章呢?还有人会搬出“大学无处女”、“欲女易找、玉女难求”等论调。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 文化与信仰

我们知道,基督教文化圈是主张“婚前禁欲”,反对婚前“xing行为”的(靠圣灵行事,不随从肉体行事)。尽管宗教教义在面对现实困境时,往往被击的分崩离析,的确,西方人热情奔放,在xing方面相对自由、开放。但是“禁欲”的宗教价值,仍然在西方人的思想中存在,或者说作为一种精神追求而向往——最近在美国南部,就正如火如荼得进行着一场“重当处女”运动。而且西方人婚前xing行为虽然普遍,但是堕胎率却要远远低于我国,这也反映了他们对生命的珍视。

佛教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就更不用说了。法国里尔大事法庭曾经以“配偶的主要品质有错误”为由,同意一对穆斯林夫妻离婚,因为在新婚之夜,丈夫发现新娘“非处女”。穆斯林妇女会穿戴面纱和长衫出门,在她们的一生中,除了自己的丈夫和父亲兄弟外,其他异xing不能直视她们的面容和双手。或许有人认为穆斯林妇女是男人的“从属品”,而事实并非如此,穆斯林妇女在社会中拥有独特的地位,穆斯林兄弟尊重妇女——如同他们敬爱自己的母亲,因为圣贤穆罕默德教导说:“你们不要随便接近女人”、“不能带有xing欲的看女人装饰”,因而在伊斯兰文化圈,很少有“xing暴力”犯罪的发生。

而在印度,虽然该国“xing暴力”事件频发、妇女社会地位极度低下,甚至引发了一连串的全国示威运动。但是传统的势力仍然强大,印度中央邦政府曾要求妇女在结婚前做处女鉴定,不合格者不能结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南郊的卫星城市诺伊达,两位妙龄少女因为私会男友,而被家人当着全村乡亲的面,活活烧死,理由是“有辱门风”,两位少女死前受到“非人”的虐待,遭受了棍棒、斧头、石头砍砸,甚至枪击。

由此可见,即使在文明开放的现代,国外很多地区、很多人也依然非常重视婚前“xing行为”,无论是宗教还是习俗,对于婚前“xing行为”都有着特殊的约束,而不是抱着“放任自流”的态度。不管你是否属于女权主义者,不管你是否认为这些现象可耻、守旧——但这才是真实的现实。我们眼中看到的“xing开放”世界,是经过电影、报纸、电视等媒体重新建构的世界,而不是真实的世界。

大众媒体把我们的“xing观念”思想误导了。电影里一遍又一遍地上演激情戏,电视里演绎着泣动天地的爱情故事,报纸上全是“很黄很暴力”的报道,耳边传来的都是明星的“绯闻艳事”,因为这些元素,更能诱导并刺激人的本能欲望,其结果就是,我们社会的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争相模仿,也让我们误以为现代世界是流行“xing开放”的。而事实上,这个世界并非像媒体所虚构的那样——新闻传播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虚拟现实”。

再分析我国国情。我们的xing文化和xing生活,的确有日益泛滥的趋势。有人认为,是不是处女,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国已经步入文明时代、“xing开放”时代,而且处女情结是封建守旧观念,必须革除。我们暂且不评论处女情结是否属于封建思想。我们只看看真实的现实生活。现实真是这样吗?中国社会真的文明、“xing开放”了吗?

如果中国人真的已经淡化了“处女情结”,那么处女问题就不该是情侣间探讨的话题了。许多男人婚前会好奇的询问恋人是不是处女,很多女人也会询问男友是不是在乎处男,为什么?因为在每个人的心里,“处女问题”依旧是根刺,是个绕不开的心病心结。这就是为何医院里修补处女膜的生意异常兴隆——因为过来人都知道,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处女情结”,不是说不在乎就可以不在乎,不是说革除就能革除。

★ 男人与女人

人性都是自私的,自我保存是人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私其实是种美德。男人无法接受心爱的女人“红xing出墙”——因为他强烈的占有欲;女人无法容忍心爱的男人“见异思迁”——因为她强烈的控制欲。

试问,哪个男人能够想象妻子跟别的男人颠鸾倒凤?又有哪个女人能够漠视老公跟别的女人巫山云雨?只是男人出轨,不代表他不爱自己的妻子家庭,因为男人可以做到“情欲分离”;而女人偷情,肯定因为她不爱自己的丈夫,因为女人总是将情欲相联系。

正常的男人,都是“色狼”,除非他缺乏追求与背叛的资本和勇气。女人又何尝不色呢?只是因为道德的规制,让她缺乏主动示爱的心力,正应一句话所说:“少女等情人,既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

“我爱你”三个字是神圣的,但对于男人女人来说,蕴涵在背后的意义,有所不同。男人表达这三个字时,真实的意思是“我想要你”,女人表达这三个字时,真实的意思是“我需要你”。男人可以对任何女人说“爱你”,就像廉价的传单纸;女人只会对心爱的男人说“爱你”,就像珍贵的定情信物。男人女人都为“我爱你”而感动。所不同的是——男人因“我爱你”而欲动,女人因“我爱你”而情惑。

不要轻信男人的承诺,不要被女人的外表所迷惑。世界上没有专一的百分百的爱情,谁能给谁百分百的全部?谁能真正等到海枯石烂?谁又能够预知明天?

处女情结,看似属于个人心态,实质上属于社会心态。而社会文化与传统,建构了每个文化圈内人的心理模式。

处女膜是女人心中最深幽、最脆弱、最美妙的痛。其实,男人在乎的不是那层处女膜,而是女人的心。每个男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标准的完美女人,这与女人是否有处女膜,没有直接的联系,与真情也没有任何的关系。

男人需要彻彻底底的占有,女人喜欢朦朦胧胧的暧昧。男人喜欢直接,单刀直入;女人喜欢间接,缠绵蕴藉。

“我能抵抗一切,除了诱惑”。男人女人对于xing和爱的认识,截然不同。男人有xing才有爱,少有男人会拒绝主动投怀送抱的女人——虽然他并不爱她,但是肉欲的诱惑,会让他情不自禁。

而女人觉得,有爱才有xing,很少有女人会和她不爱的男人上床——xing只是爱的补充,对于心仪的男人,女人可以奋不顾身。

男人选择女人,纯凭眼缘观感(除了吃白食的小白脸);女人选择男人,更相信日久生情(除了傍大款的二奶小三),两者的共同点都是:跟着感觉走。

在金钱与利益基础上,男人女人找到了共同点,于是诞生了家庭。

现实,会把爱情化为飞舞的尘埃,而把“xing欲”变成通往天堂的阶梯。

路在前方,而不是在身后,我们都是依靠希望而努力的活着。很多女人要求男人珍爱自己,但在得到男人的真爱之前,为何自己不好好珍爱自己呢?

男孩子,毕生要掌握两件东西:一件是冷静,一件是宽容。女孩子,毕生要学习两件事情:一件是自重;一件是拒绝。男人的动物xing保留最多,动物xing的一大特质是“进攻”。女孩子如果不懂拒绝,那么你的一切话语,只会让男人更加误解——故弄玄虚、半推半就、欲拒还迎……,这样只会更加激发男人的潜在本能。女人的情感母xing保留的更多,但现实生活的路途布满荆棘、危机四伏,女人需要安全感,更需要面对“潜在伤害”时的自重,而男人在面对脆弱而敏感的女人时,需要的是宽容。

女人啊,如果一个男人没想过占有你,那么你们之间的爱情,就注定只是“玩玩而已”。只是男人在占有你的同时,你是否能够慎重的确定——他爱你,而不是出于自己和他那同样强烈的情欲。

许多女人会质问男人:为何那么在乎那层薄薄的膜?男人同样也可以反问女人:为何要在乎那花花绿绿的人民币?问题的关键——不是我们所见的处女膜和人民币,而是这两样东西背后,所蕴涵的价值和意义。

许多人会发出“处女还值钱吗?”的感慨。问题的关键——不是处女值不值钱,也不是物以稀为贵,而是人活着,就该活得有尊严。毕竟,人活一张脸。

——每个男人都希望自己,是心爱女人的第一个男人;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是心爱男人的最后一个女人。

谈天说地14:说说处女

★ 欲望与爱情

钱钟书说:爱情是“xing欲”的冲动。我不赞同。爱情应是情欲的交融。

人类正常的“xing取向”只有两种:要不男人,要不女人。但事实上,“xing取向”是个伪命题,因为人们可以把情欲,投射到天地间任何事物上:同xing、动物、父母、兄妹、植物甚至器皿上。男人泛欲,女人滥情。(未来我将著文论述)

“xing爱”就像“潘多拉”盒子——让人向往,无限美好;让人恐惧,无比神秘。一旦开启了第一次,未来就很难禁止和抗拒,因为xing爱就像吸毒。

有学者说:不要和陌生人“zuo 爱” 。因为“xing爱”过程中身体的接触、化学物质的交融,会拉近人际间物理的距离,却无法拉近人的情感距离。而这两种距离之间的冲突,只会酿成悲剧,让爱情成为苦恋。说到底,爱情需要经营,xing爱只是爱情的升华。

欲望是种驱动力,情感是种维系力。爱情是情欲交融的结晶。对于陷入爱河的人来说——有情无欲,有欲无情,都不是健康的爱情。当这种畸形的爱恋,渐渐变成一种习惯之时,就会转化为一种精神强迫症,结局的悲惨和苦痛,不言而喻:

最近,我认识一位女孩子(很善良的女孩子),当我拉着她的手时,身体的欲望和本能被调动——或者反过来说也成立——欲望被调动,才试图感受她手心的温度。是的,当时我的确感觉怦然心动。

而我发现,在大街上牵手与在山谷中牵手的感觉,略有不同。在人群中牵手更易让人兴奋,在山谷里牵手更能让人感觉轻松——可能与是否摆脱了社会道德的规制有关。

而当我搂着她时,本能被牵引至了最高点,我的体温急剧升高,心情躁动,脑子里满是空白和茫然,神经系统似乎完全处于麻木、静滞状态之中。

我是个正常的男人,不想伪装自己有多么高尚,世界上也没有几个坐怀不乱的柳下惠。那一刻,我试图去触摸、去探索、去占有,似乎忘记了周遭世界的一切,甚至忘记了女孩的感受和反应,忘掉了自己。

但在动作间隔的一刹那,我的脑子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这是不是纯粹的欲望在作祟。“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这种念头划过脑际,我突然心生一种罪恶感,并停止了所有的动作,接着是无比的悔恨。但这种情绪没有持续多久,我变得冷静了下来:我爱她吗?我会伤害到她吗?我对未来是否已有明晰的计划?我是否做好了准备?是否能够承担所有快乐与痛苦的后果?……。

答案不是肯定,也不是否定,而是“不确定”,于是,我选择理智的放弃。在没有能力解决问题之时,别制造问题,在没有能力承诺爱情之时,别说幼稚的甜言蜜语。

我们的欲望和需要,足以刺激我们的热情。人类最大的缺陷(也正是‘奇妙’之处),就是欲望的不断翻新。但爱情是神圣信仰的联系,从中收获的快乐与痛苦,同样珍贵。爱情的享受,应该是认真、严肃、节制、睿智和审慎的。

我们不能把欲望带进坟墓,但是欲望却足以把我们送进坟墓;我们不能战胜欲望,欲望就会把我们箍在掌中。

男人不要纵欲,女人不要纵情;男人切忌“纵饮无度”(我的切身感悟),女人切忌“掂酸吃醋”。

精力,是成功的基础,没有精力,自然无法获得成功。事实上,精力旺盛的人,欲望也大。如果能节制欲望,并将精力转移到某项事业上,那么很少有不获得成功的。

男人需要事业,没有事业,一切的承诺都是虚妄。我们看到许多成就了大事的人,他们精力过人,欲望也超乎常人,比如毕加索,就有很多情人,又比如徐志摩,更别提那些政客拥有无数的情人小蜜了。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拥有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欲望,并能将欲望合理的转移。

但是有精力、有欲望并不一定就能成功,还需要对欲望的控制和转移。成功者强于凡人的地方,在于他们能够合理有效的利用精力,并节制、调节欲望。而我们许多普通人却只顾着纵情纵欲,流连于床第之间,所以玩物丧志、荒废了青春。很多人或许不赞同我的观点,但事实上,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将所有的精力欲望,转移并集中在某项专业上,肯定能够具备成功的基础。

从一个人的精力状况,能够判断出他的身体健康状况,从一个人的生活习xing,可以判断出他的“xing欲望”和精神追求。精神追求越低的人,xing福的“满足感”就越强,他们容易满足,但是事业成功的可能xing也越少。精神追求越高的人,xing福的“要求点”就越高,他们不易满足,但是如果方向正确、渠道通畅,事业成功的可能xing就越大。

★ 对一些观点和现象的反驳

(1)有些女孩子认为:“男人不是处男,那凭什么要求我是处女”。这种想法看似正确,实则谬之千里。处女情结,不是源自男人的虚荣,不是源自男人的迂腐守旧,更不是源自男人的强势和卑鄙。而是源自男人自私的占有欲。没有自私的占有欲,就没有处女情结一说。

原始社会实行公有制,“xing观念”是相当开放的,“母子乱仑”、姐弟恋甚至“共产共妻”现象都很常见,自然没有处女情结。

——在南太平洋基里维纳岛上的卡图马族人,有一个传统民族节日,叫做“甘薯节”,女人们在这个节日期间,可以“轮兼”外族任何路经本地的男人,每当节日来临时,岛上的男人们大都战战兢兢、不敢出门。这个民族的妇女,很早就被家人鼓励多交男朋友,而且这种行为与爱情无关,不会影响人们的婚姻关系。

但我们现代是私有制社会,男人自然有强烈而自私的占有欲和征服欲。女人们在批评男人“处女情结”的同时,是否考虑过,在现代这个私有制而又竞争残酷的社会,如果一个男人骨子里没有丝毫的占有欲,他还怎么能够在社会上立足,他还怎么养家糊口?他还是个男子汉吗?他不想占有你,就无法保护你,也不可能全身心的在意你,你还会爱上他吗?。

其实,女人的占有欲同样强烈。女孩子呀,你能允许自己的丈夫婚后出轨吗?如果你无法容忍丈夫出轨,为何你不能保证婚前守身如玉呢?“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批评男人的自私无耻的“处女情结”的时候,女孩子,你是否首先做好自己了呢?

(2)有女人会说:“女人贞操的失去,还不是因为可恨的男人,要不是男人的欺骗,我也不会失去贞操”。这种说法更站不住脚,有句话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既然在婚姻的终生大事未定前,冒然选择了交往坏男人,就应该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后果,这才是对人生负责的成熟态度。

更何况:“一个巴掌拍不响”。并非所有的男人都是坏男人,也并非世界上所有的男人都欺骗了你,虽然有首歌唱着:“十个男人七个傻、八个呆、九个坏”,但还是有一个好男人,值得人人去爱的。

(3)有部分“非处女”对处女说:“你是不是脑子有毛病?那么大了还是处女?”,可以想象,群体与环境的压力是巨大的,这是社会心理学上的“从众效应”的具体表现。如果身边的朋友大多已是“非处”时,那些“处女”同胞是脆弱的、孤独的、茫然甚至恐惧的,要坚持内心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很多人会受到情绪和欲望的感染,更会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为了防止自己被群体孤立、鄙视、落伍,从而变得极端、冲动与盲目,并摈弃一直坚守的价值底线。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分析一些“非处”对待“处女”的态度与心理,无非就是两点:一是无所谓。因为从根本上说——处女的幸福与她们无关,她们还可以借由处女的私人问题,打发那空虚无聊的时间,这也是人们之所以喜欢看戏的原因。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其说“非处们”是在关心“处女”朋友的幸福,倒不如说她们是在把“处女”朋友,当成茶余饭后的笑料谈资——这是一种小人物的心态,其心可鄙。二是嫉妒。嫉妒是人的天xing。如果“非处们”意识到,由于自己当初的冲动和无知,而没有把最珍贵的东西,留给未来最爱的人时,她们的心理就会产生邪恶的嫉妒(或许她们自己都没意识到),并将这种情绪转移至“处女”身上,阴暗的她们,会无所不用其极地将处女拉下水——这是种心理补偿的伎俩,藉此可以为自己当初的行为“合理化”,并寻找心理平衡感,其本意更加邪恶,其心可诛。

——真正的朋友,是志同道合的,真正的闺蜜,是心有灵犀的,真正的好人,是严于律己的,而不是把想法强加在别人头上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真理,是极其罕见的东西。许多人的观念,并不代表就比一个人的正确,因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柏拉图)。所以啊,处女同胞们,请坚信你的原则和精神追求,而不要受到环境的污染和欲望的魅惑。

(4)最近社会上流行两句话:“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干得好,不如嫁的好”。我们还看到一则新闻:丈母娘不满女儿男友只玩游戏不赚钱,拉着女儿上医院打胎,男孩在丈母娘面前下跪哀求,丈母娘依然不允。最后男孩拿出近百万的存折,丈母娘大喊:“为什么有钱不早拿出来?”。

很多丈母娘在自己的女儿结婚前,会要求准女婿有房有车有钱,还要求为人本分、心眼好——这本无可厚非,人都是自私的动物。但男人也不是傻瓜,只是不会轻易将心中真实的想法表达。

很多男人的心里,其实已经在犯嘀咕:“你要求我有房有车(很多还是我父母的血汗钱),并且还要对你女儿好,可你想过自己的女儿,是什么样的货色吗?如果你的女儿婚前都没有洁身自好,那么你凭什么对我要求这要求那?我又凭什么要婚后对她从一而终?”。

男人都是精明的动物,他们的行为都是以达到目的为宗旨,过程并不重要——卧薪尝胆、委曲求全、胯下之辱、忍气吞声……,都可承受。但是女人婚前的不贞,将给男人提供最强大、又最具说服力的把柄,这就给未来婚姻的痛苦和危机,埋下了伏笔。

或许,许多女人并不赞同这种说法,但现实生活中,难道真没有这样惨痛的教训和先例吗?只是暂时还没发生在你身上而已。或许,许多女人还抱着天真的想法——真爱无敌,男人爱我,他就不会介意。但是可爱的女人啊,“这世界会将你的梦破灭,而它从来就不会有一丝同情……”。

不管你同不同意,不管你悲不悲愤,不管你是否埋怨社会的不公,或者痛心男人的自私与无情,但事实就摆在那里,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谁又能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

(5)有的女人会天真的想着:“处女问题应该不重要吧。爱我,就要不在乎我的的一切,我相信以后会有男人不在乎这个的”。的确,爱你的男人当然不会在乎,但并不代表他心里没有“小疙瘩”。男人可以忍受胯下之辱,可以忍受领导的无端责骂,可以受尽苦痛风雨……,但男人最不能忍受的,恰恰是被心爱的女人“戴绿帽”,虽然事情可能已成过去,但是人都有一种特殊的天赋——想象力。婚前的不检点,无异于为你们的未来,埋下了一颗炸弹。

——如果你去问一些男人,有的说很介意自己的女朋友是不是处女,而有的则表示不介意。你去问那些“不在乎”的男人,如果他有两个女朋友,两个女友在其他方面都是一模一样——各个方面都一样,但其中一个是处女,而另一个不是,你让他选择,几乎天下所有的男人,都会选择是处女的那个,而且还会给出这样的回答:“我不在乎自己的女友是不是处女,但如果是处女,当然更好一些”。

当然,以上的问题只是假设,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而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试问,有哪个男人能够想象自己的女人,曾经和另一个陌生的男人同床共枕?他不想则罢,一想肯定怒火中烧,这就像一个战胜者,把一双穿旧了鞋子,赠送给自己这个战败者一样。如同一篇“人民网”的报道一样:苍南一男子嫌弃老婆不是处女,砍人又烧房。

男人能够较容易忘掉交往的每个女人,女孩子却很少能够忘掉第一个男人。如果某一天丈夫不小心伤害到了她,很多女孩子会怀念第一个男人的好,甚至将那段感情当做“完美”。问题是,想想也就罢了,万一当着丈夫的面说了出来,那就大事不妙。任何一个有骨气、有尊严的中国男人,都不喜欢老婆把自己和她曾经的男人做比较,更不会把老婆的往事当做“光荣”。人之常情。

更何况,女人无法确定男人是否处男,男人却能轻易能够确定女人是否处女——俗称“落红”。但是一旦确定女人“非处女”,那么很少有男人能够信任女人的真心——因为他无法确定老婆以前,到底有过多少露水情缘,一段或者多段?。

所以说,人心是很复杂多变的东西——宁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要轻信男人那张嘴。我们渴望天长地久、比翼双飞,但这只是存在于美好的想象里,并不代表现实就一定能够实现。谁也无法保证未来的婚姻百分百的幸福,但是女孩子在婚前的自重自爱,绝对可以给未来的幸福加分。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不都是像建房子一样吗?打好地基,然后一层层的往上添砖加瓦。

——婚前“xing行为”的不检点,会直接影响到夫妻双方的信任度,同时也降低了彼此对“xing生活”的新鲜好奇指数,因此,这也就是很多人择偶时,希望找个感情经历简单(处女)的主要原因。

(5)古人云:“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哪个女人不愿嫁给一个爱自己的好男人呢?哪个女人不曾幻想天长地久的爱情呢?可现实是残酷的——不要怨世界太假,只怪自己当初太傻。我听说许多女孩子,会在婚前去医院修补处女膜,是的,男人的虚荣的尊严感,得到了满足,可你的呢?你将背负一生的心理包袱,谁又替你分担呢?

如果一个处女出于无知,而被骗贞操,我们只能同情,谁都有年少无知的时候。如果一个处女出于自愿,而放弃贞操,她的行为本无可厚非,因为既然是出于自愿,就应该预测到未来可能出现的变故,并应该承担所有的后果。如果一个女人怀着“无所谓”的心态对待处女问题,那么总有一天,现实会将她的梦想击打得七零八落。

“怎么忍心怪你犯了错,是我给你自由过了火……”,是女人的善良和冲动,害了自己,是社会的文化和风气,误导了无数的少男少女。这个世界并不缺乏真理,缺乏的是真诚。其实对于处女,除了身体纯洁之外,更应包含心灵纯洁的意义。而后者无疑更加重要。其实男人需要的不是那层膜,而是一个身心贞洁的女人。

“真心总是可贵,真情总是最美,真诚值得付出,真爱不必后悔”。人生最害怕的莫过于,谎言被最爱的人揭穿的那一刻。建议处女同胞们珍爱自身、慎重交友,建议非处女孩子对自己的丈夫真诚以对,不要背负一生的心理包袱,如果欺骗伪装的话,不仅没了贞操,连基本的诚信都没有了。婚姻如果不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某天就注定了分崩离析。

★ 仰望星空

西方传来的某些思想,把处女问题,当做封建道德对妇女的枷锁,所以应该“破四旧”的革除殆尽,但是这种主义“只破不立”,传统的贞操观被破除后,人们并没有找到新的价值观。所谓的男女平等、xing开放、xing文明、xing文化节、快乐主义、女权主义……,并没有让我们这个国度里的男人、女人,找到精神归宿和幸福家园,而受害最深的是——我们无辜的下一代。

推本溯源,或许我们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虽然已经支离破碎——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仍然根深蒂固的存在于许多人的心理。或许在我们这个广阔而悠久的国度,虽然外来文化已经极大冲击了传统——但并没有动摇所有地域的传统(也不可能实现)——我们看到,许多地域、许多人仍在坚持老祖宗留下的传统生活方式,仍在坚守着传统的国民心理模式——这是真实的国情,中国特色。

澄心静思,我们现在有信仰吗?我们有方向吗?我们有根吗?我们有精神皈依吗?——我们处在“新”与“旧”的徘徊状态,我们处在“梦”与“实”的地带边缘。或许,用迷茫与彷徨两个词,很能形容现代许多人的心理。

那么,我们应该纵情纵欲吗?——欲过后,留下的只剩苍凉、人际冷漠与悲戚。那么我们应该随波逐流、听天由命吗?——国际形势瞬息万变,要屹立于世界万族之林,就必须逆水行舟,否则不进则退。

那么,我们应该回归传统吗?——羞耻心和道德自律xing,可以阻止人过分的自由。可是我们的传统价值和精神家园又在哪里呢?我们是否会把传统文化,误做成一种陌生的新事物吗?我们回归祖辈的怀抱后,未来又将何去何从呢?“我们都是坐在火车里的人,突然发现火车走错方向了,但这个时候谁都不敢跳车”——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

那么,我们应该揭竿而起吗?——在暴力与恐惧的压迫之下,我们缺乏勇气,也缺乏智者的带领。在我们的骨髓深处,已经根植了几千年的奴xing。

我们悲痛道德沦丧,我们渴望美好明天,我们高呼改革发展,但是自私自利的小市民心理与听天由命的小农思想,让我们“各扫自家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也让我们的普通百姓,漠不关心政治与社会,甚至“娱乐至死”“纵欲至死”。与憎恨敌人的残忍相比,我们更难以释怀身边同胞的冷漠与自私。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2012年6月19日,民政部发布《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据悉本年度,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有323.6万对,比上年增加8.0%,离婚率呈逐年递增的态势,增长势头超过结婚率的增幅。

——2012年3月16日,在联合国发布的《2012年人类发展指数》中,中国位于全球第101位,比人均国民收入低11个位次。与我国的GDP总量排名(世界第二)相比,我们的幸福感和社会满意度,在全球均居于中等偏下水平。

★ 结语:

“摊开你的掌心,让我看看你,玄之又玄的秘密,看看里面是不是真的有我有你;摊开你的掌心,握紧我的爱情,不要如此用力,这样会握痛握碎我的心,也割破你的掌你的心”……(无印良品)

男孩子啊,请理xing思考,请善待女人,男子汉志当存高远,应该追求事业和永恒。男子汉大丈夫,何患无妻?。沉醉于欲望,只能迷失自我,迷恋于情欲,只会遗失奋斗的精神。

女孩子啊,请珍爱自重,请认清现实,请把最美好、最珍贵的第一次,献给那个爱你惜你、伴你一生一世的丈夫……。

湘西野老,QQ:632954232

谈天说地14:说说处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