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水稻穗颈瘟有什么危害?如何防治?

用户133916062


水稻穗颈瘟是稻瘟病在水稻破口抽穗期间,阴雨天气多或田间湿度较大时侵染水稻穗轴或穗颈为害的统称。稻瘟病一般按照为害部位及为害时间的不同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等,其中以叶瘟和穗颈瘟最为常见,但为害最大的为穗颈瘟,严重时会导致田间大量枯白穗及瘪粒。

据监测,今年我们地区单晚及迟熟中稻受近期连阴雨天气多影响,穗颈瘟中等偏重发生,感病品种、老病区及山区重发。穗颈瘟主要发生于主穗梗至第一枝梗分枝的穗颈部,病斑开始为水渍状小褐点,后为褐色或墨绿色,湿度大有灰色霉层。一般病菌与水稻破口至抽穗期间开始侵染为害,授粉灌浆后开始显症。发病早的多造成整个稻穗枯死发白,不结实,或部分枝梗枯死,迟的水稻瘪粒增加,千粒重下降,并影响水稻米质。一般可以减产40%以上。因此对于穗颈瘟防治一般除选用抗病品种种植外,要注意适时喷药保护预防,否则田间发生后防治效果不佳。

大量田间试验示范证明,穗颈瘟于水稻破口前3-5天,亩用75%三环唑或稻艳30-40克,或阿米妙收30-40毫升,或75%烯肟戊唑醇20克机动喷雾器兑水15公斤,电动喷雾器45-60公斤,或植保无人机亩用药液1.5-2公斤加入3克安融乐均匀喷施,对感病品种、雾日雨露多田块,或老病区田块,春雷、多抗霉素等生物制剂喷施防治。对穗颈瘟发生田块,宜可以及时喷施稻瘟灵或稻瘟酰胺等药剂,以防止加重为害。一般喷施越早,效果较好。


农业植保管理技术110


水稻穗颈瘟有什么危害?如何防治?

水稻穗颈瘟,是稻瘟病的一种,老百姓的叫法是“掐脖瘟”。这个叫法非常贴切,靠近穗轴上部出现病斑,导致营养向穗部运输的通道中断,从而引起穗部籽粒不结实或者灌浆不足,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危害。

穗颈瘟,最易发生的时期是孕穗中后期和破口期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幼穗在叶鞘内部发育,抗性最低也最为敏感,病菌易随着雨水进入叶鞘内部侵染,造成出穗后的穗颈瘟病害,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白穗,整体穗部没有灌浆的情况;其次就是在抽穗完成后的病害侵染。特别是齐穗期和扬花期的阶段,出现连续的阴雨寡照天气、大雾天气,是穗颈瘟的高发时期。这个阶段正是灌浆的初期,感染穗颈瘟会影响养分向籽粒的输送,表现为籽粒灌浆中断、半仁的情况,后期稻穗不低头,基本没有什么产量;东北地区,灌浆中后期由于天气和温度的原因,发生穗颈瘟的几率大大较小,但是也不能忽视病害的防治。



穗颈瘟的防治最佳时期是在破口期进行药剂防治,可以选择拿敌稳、禾技、春雷霉素等杀菌剂单独使用或者复配使用;在齐穗期和扬花期也要进行药剂防治,减少穗颈瘟的发病几率。除了药剂防治,还要配合适当的水肥管理,来配合药剂防治,创造一个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在水稻后,病害最难以防治就是稻曲病和穗颈瘟,穗颈瘟的危害导致白穗出现,最终结果是造成水稻严重减产,由于穗颈瘟治疗较难,一旦发生穗颈瘟,减产几乎是必然的。目前能够治疗穗颈瘟的药剂还是较少的。

在防治穗颈瘟上,我们强调的是预防为主,主要预防的药剂为三环唑等药剂,同时预防穗颈瘟,一

定要找准好防治关键点,建议在破口前5-7天用一次药,可以使用的配方是三环唑+吡唑醚菌酯、三环唑+稻瘟酰胺、肟菌·戊唑醇+三环唑都可以,这样配方不仅能预防穗颈瘟,而且对于稻曲病、纹枯病都有一定预防治疗效果。建议在破口前用一次药,再在齐穗期再施药一次巩固效果,

当前在江苏等稻区处于阴雨天气,这对于稻瘟病的防控是不利的,建议大家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工作,对于高温高湿地区,可以在破口前期多用一次药,以此确保万无一失。


农业助手


水稻蕙颈瘟

水稻蕙颈瘟是危害水稻最严重而又直接的病害,一般在秋季高温多雨,田间湿度很大时发生非常严重,在水稻的蕙颈部产生暗褐色病斑,空气湿度大时会长出粉红色的菌霉,它严重阻断了稻蕙的营养运输,使病部以上的蕙粒无法得到营养供给,大量出现瘪壳,严重水水稻大幅减产,它和枝节瘟一样重要,要在出蕙率在20~30%时及时用春雷霉素、三环唑600——1500倍液配合治疗二代二化螟虫和稻曲病的药剂选天晴无雨的天气及时防治。

在我们栽培中要根据自己当地的实际条件选取具有对稻瘟病有抗性的品种栽培,并计划好湿度的栽培密度和注意钾肥、硅肥和有机肥的使用,使水稻叶片健康直立生长,做到稻田间通风透气,尽可能地减少稻瘟病的发生条件,从而降低稻瘟病的发生。

我是中易网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农技师陈老师,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需要咨询的请关注我们,我和我们的团队会尽快而又仔细地给你们回复,谢谢关注!


中易购农业科技


水稻稻颈瘟有什么危害?如何防治?

稻颈瘟属于稻瘟病的一种,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稻颈瘟和谷粒瘟。


稻颈瘟的危害

稻瘟病中,稻颈瘟危害最为严重,水稻感染后,病菌大量繁殖,稻穗颈部坏死,营养供应不足,会使稻穗形成瘪粒,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甚至面临绝收。

稻颈瘟的防治

水稻进入孕穗拔节和即将出穗阶段,这个时期是关键时期,一定要做好稻瘟病的防控工作,以防后期稻颈瘟的爆发。



预防时期:

①最佳时期是水稻孕穗前3-5天进行药物治疗;

②稻穗全部抽齐整,进行二次喷施药物,治疗各种瘟病。

1.发病田块防治:每亩用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60-75克,兑水30kg喷雾;

2.未发病田块预防:可用20%三环唑或嘧菌酯等进行防治。


治疗病害的同时,也要注意虫害的危害。在防治稻瘟病同时,也是二化螟的高发期,定要彻底控制好病虫害,才有好的收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