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历史上郏县与陕县有什么关系吗?

三辅客


并没有什么关系。

题主可能是觉得这两个字从今天的字形上看,长得很像,所以认为两个字之间有着什么联系。但其实并没什么关系。

陝,《说文·𨸏部》载:“陕,弘农陕也,古虢国王季之子所封也。从𨸏,夾声。”

郏,《说文·邑部》载:“郏,颍川县,从邑,夾声。”

可见这两个字,在《说文解字》中的部首都是不一样的,一个从𨸏(阜),一个从邑,只不过他们的声符都是一样的,都从夹。但是在汉字隶化的过程中,两个部首都写成了阝形。因而导致题主误以为这两个字可能是存在着某些联系,其实并没有。

陕,为古地名,就在今天河南省三门峡市的陕县。郏亦是古地名,春秋时期为郑国之地,后来又被楚国吞并,在今天河南省平顶山市的郏县。

建议题主在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首先从字源上分析两个字的异同,看看他们在古文字中是否相同,因为古文字中确实存在一种情况,即一个字的两个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可以调换的,比如峰也可以写作峯。但是这两个字的部件显然并不相同,因此并不属于这种情况,他们也不能视为同一个字。


识小录


是两个地方。

先看古书是怎么记载的:

一、陝(shăn):《說文解字·𨸏部》卷十四:“弘農陝也。古虢國,王季之子所封也。從𨸏㚒聲。”反切:失冉切

二、陜(xiá):《說文解字·𨸏部》卷十四:“隘也。从𨸏夾聲。”反切:矦夾切。徐鉉注釋說:“今俗从山,非是。”

三、郟(jiá):《說文解字·邑部》卷六:“潁川縣。從邑夾聲。” 反切:工洽切

先解释一下《说文解字》记载的一些信息。

首先,左右包耳旁,虽然都写成⻖,但是来源和意义是不同的。

在左边的,就是𨸏部的𨸏,今天写成阜,和这个偏旁有关的字,一般和土山、丘陵、登降、高下有关。

在右边的,就是邑部的邑字。和这个偏旁有关的字,一般和城邑、地名有关。

最后要说的是,陕的繁体字陝,右边那个偏旁依然读shăn,和夹的繁体字夾,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而陜今天写成狭,或者峡。不过,魏晋时期以后,人们就开始把陝和陜混同起来,都写作陕。

陕所表示的地名在今天河南省陕县;而郏既可以表示周朝的东都,即今河南省洛阳市,也可以表示春秋时候的郑邑,当然后来归属于楚,故地在今河南省郏县。


因此,沒啥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