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吃著飯就把錢掙了?真想做個“吃播”其實沒那麼簡單

最近幾年,各類直播平臺迅速火爆,除了滿屏的網紅錐子整容臉以外,還有一股直播界的“清流”--吃播。這些主播們並不完全依靠外貌,而是依靠自己“吃得多”的能力來收穫關注與流量。

吃著飯就把錢掙了?真想做個“吃播”其實沒那麼簡單

筆者第一次知道有吃播存在是因為幾年前的一則新聞,大意是說韓國一個14歲的少年因為父母在外打工非常孤獨,所以每天在網絡上直播吃飯來獲得關注和陪同,結果靠這個意外走紅並賺了錢。當時還在驚訝直播吃飯也能掙錢?但慢慢地就看到了越來越多的人靠著吃飯獲得了人氣與利益,如今吃播儼然成為一種直播類型,甚至成為了許多人的職業。

一般來說,吃播的標配是纖瘦的身材+驚人的食量。如日本的大胃王木下佑香,韓國的奔馳小哥,還有中國最早走紅的吃播“大胃王密子君”,他們都有驚人的食量和關注量。

在正常的認知中,吃飯是人人都會的技能,如果說現在普遍流行的美女唱歌聊天的直播形式還能給人以視覺和聽覺的享受,那麼吃飯又有什麼可看的呢?其實這是一種代償心理。能看著自己想吃卻不能吃或吃不到的食物被他人吃下,潛意識裡的慾望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排解,而這些慾望來自於減肥、空虛、壓力、焦慮等等,尤其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這種慾望更為強烈。

吃著飯就把錢掙了?真想做個“吃播”其實沒那麼簡單

由此,吃播應運而生。當人們看到一個身材纖瘦但食量巨大的美女在鏡頭前大快朵頤,能夠激發出壓抑在人性深處的一種越界的衝動。吃播們選擇的食物往往是高碳水高脂肪高糖類型的,又滿足了人們魚與熊掌可以兼得的貪慾。在現代都市中,尤其在單身人群數量空前的當下,孤獨是一種普遍的症狀,而看吃播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寂寞治癒孤獨。

如此看來,吃播能夠滿足觀眾們的諸多心理需求,而做吃播吃著飯就把錢掙了,豈不是輕鬆又悠閒的工作?但實際情況是,許多吃播並不具備能吃的天賦,但為了追求這種效果,很多人不惜以催吐等方式來保持自己在鏡頭前“大胃王”的形象。這就如同許多網紅過度整容一樣,為了吸引流量不擇手段,甚至以身體健康為代價。

所以說,做一個吃播也並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樣光鮮輕鬆,但吃播也已經成為互聯網洪流下的一種趨勢。去年,中國的各個平臺上的吃播呈現出混戰態勢。鬥魚主打“美女+吃播”形式,快手另闢蹊徑推出“土味吃播”,抖音的吃播則成為網紅食品和網紅餐廳的代言人。

吃著飯就把錢掙了?真想做個“吃播”其實沒那麼簡單

對於人們來說,看吃播能夠滿足出格的食慾和撫慰孤獨的心靈,但對於許多做吃播的人而言,卻需要忍受痛苦來吸引關注。真正的吃播應該出於對食物的喜愛而食,而不是強迫自己做“大胃王”,那隻會使吃播和看客陷入一種扭曲的惡性循環,雖然能夠得到一時的利益,卻最終無法長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