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消失的球队」安徽足球从乐普生到力天,一首献给球迷的情歌!

安徽,吴头楚尾、江淮之滨,鱼米之乡。横贯东西的长江,淮河平原的肥沃,这一切,都使得这片土地得以养育百万生民。不过,比起繁华的文化领域,安徽的足球发展得并不如意。

在新中国的全国性比赛已经开始了七年之后,“安徽”这两个字终于出现在了1958年全国足球乙级队联赛的赛场之上,而球队孱弱的实力又更让球队连年止步于预赛。直到1979年第4届全运会安徽才第一次冲入了决赛阶段,不过巨大的实力差距还是让球队干脆的败下阵来,四战皆墨,没有进球,没有积分,安徽队背着负七个净胜球狼狈地离开了。

1989 年,受到当时安徽省制定的“金牌战略、缩短战线”的影响,成绩平平的安徽足球更是成为了最直接的受害者。省队解散,足球项目被划为由地、市运作,毫不夸张的说,安徽足球完全沦落到了自生自灭的境地。

在某篇关于皖籍前国脚赵鹏的特写里便用及其简短的一句话概括了安徽足球,而也是这一句话,揭开了安徽不愿示人的那块伤疤——“谈到这支队伍,合肥出租车司机的第一反应是,‘安徽有足球队吗?’”

所以,这一期的故事注定没有属于王者登上荣耀之巅的光辉时刻。安徽足球是小人物的挣扎,是平凡人的奋斗,是无数远大的理想被现实揉碎。在无数的狂喜与大悲之下,它显得并不梦幻。不过,假如我们细心观看,却会发现那种属于足球本身的美好与幸福。

过客:乐普生与海利丰

在阔别了全国联赛7年之后,在职业化的大潮之下,安徽终于在1996年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职业队。1996年2月28日,由安徽乐普生商厦注资(一说由海南乐普生集团投资)的安徽省首个男足职业俱乐部安徽乐普生,正式挂牌成立。

「消失的球队」安徽足球从乐普生到力天,一首献给球迷的情歌!

在大连籍教练郭新源的带领下,安徽乐普生参加了1996年在蚌埠进行的全国足球乙级联赛东区预赛。不过,大部分球员都是来自安徽本土的安徽乐普生并没有过人的实力,最终以1胜3负的成绩仅仅名列小组第4,没能出线。值得一提的是,生于安徽蚌埠的前国脚赵鹏正是1996年在安徽乐普生成为了职业球员,并在1997年转会河南建业,从此开启了一段毁誉参半的漂泊生涯。

虽然第一年冲甲失败,但是充满雄心壮志的俱乐部还是提出了“三年甲B,五年甲A。”的口号,并大量引入外地球员增强实力。于是,当1997年乙级联赛开始时,安徽乐普生早已焕然一新,来自安徽、大连、内蒙古、吉林、云南的球员一同组成了一支“新”乐普生。不过,球队的美好愿景却依旧没能得到实现,在华东区预选赛中,乐普生2胜1平7负名列小组第5无缘决赛阶段。

「消失的球队」安徽足球从乐普生到力天,一首献给球迷的情歌!

碌碌无为的两个赛季让俱乐部只剩一个赛季去实现当初的誓言,于是俱乐部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收购乙级联赛劲旅广西银荔,而这个决定也终于让乐普生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安徽乐普生顺利地以华东区第二名的身份进入了1998年的决赛阶段,紧接着又在总决赛的小组赛阶段以A组小组第一杀入最后的淘汰赛。

然而,面对自己在小组赛里战胜过的青岛海利丰,球队却踢得异常艰难,连续的两场平局使得安徽乐普生不得不以点球决胜的方式来决定自己的命运。遗憾的是,似乎幸运女神并没有站在安徽乐普生这一边,三罚不中的球队在点球决胜中败下阵来,倒在了通向甲B的大门之前。冲甲的三年失败让投资商心灰意冷,于是他们选择将球队以120万的低价卖给了武汉雅琪。就这样,三年冲甲的口号依稀犹在,安徽足球的第一次职业化尝试却早早以失败告终。

在乐普生大旗倒下后的第四年——2002年,安徽职业足球再次迎来一线曙光。

「消失的球队」安徽足球从乐普生到力天,一首献给球迷的情歌!

曾经间接“杀死”安徽乐普生的甲B球队青岛海利丰苦于青岛有限的球迷资源,在2002年甲B联赛第五轮之后,青岛海利丰选择了与安徽企业合肥创亿集团合作,球队也因此南下安徽。就这样,安徽足球的死敌竟然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为了安徽的本土球队——“合肥创亿”。

对于合肥创亿的从天而降,安徽球迷显得并不抗拒。在得知安徽重新迎来职业足球俱乐部后,一位安徽球迷甚至贡献出一辆面包车,买来喷漆在车上喷出“安徽足球有希望了”,并开往火车站迎接新球队的到来。这样的热情让时任主帅殷立华十分感动,他在日后接受采访时曾动情的说到,“安徽球迷的热情,让我当场流下了眼泪。”

「消失的球队」安徽足球从乐普生到力天,一首献给球迷的情歌!

与在青岛比赛时看台上稀稀拉拉的球迷相比,安徽球迷以最真诚的热情对待着这支从天而降的球队。合肥创亿也并没有辜负球迷的期望,人心稳定、士气高涨的他们在安徽省人民体育场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0胜2平10负积32分名列第四,这支第一年征战甲级联赛的球队给球迷们带来了无数欢乐。可是,这样的欢乐对于安徽球迷来说,就如同奢侈而不真实的梦幻一般,在短暂的触及之后又瞬间化为泡影。因为对于投资数额的纠纷,俱乐部与投资商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在赛季末便互相扯皮指责对方的过失,这一切都让“可以商量”的收购事宜胎死腹中。

最终,双方不欢而散,合肥创亿再度变回青岛海利丰,兜兜转转的安徽足球又一次回到了起点,只留下了空欢喜一场的安徽球迷。赛季初那辆面包车上的“安徽足球有希望了”,在赛季末成为了最尖酸、最深刻的讽刺。

奋斗:从旋风到九方

安徽乐普生消失了,合肥创亿也走了,安徽职业足球在职业化后的十年里显得一事无成。然而时间并不会等待安徽,2003年,时任足协主席阎世铎大刀阔斧的“中超”联赛改革已经提上日程,而如果今年不注册进入乙级联赛的俱乐部,那么从以后开始参赛的球队就只能从丙级联赛打起了。

这对于甚至还没有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安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此,为了赶在截止日期之前打造出职业足球俱乐部,安徽省足球管理中心将安徽省足球学校20名中专三年级学生注册为职业球员,并从各地引进多名球员。而这支匆忙搭建起来的球队甚至没能找到一个赞助商,安徽省足球管理中心就已经宣布“安徽旋风足球俱乐部”正式成立。

万幸的是,在2003年乙级联赛开始之前球队还是得到了本土企业明酒集团的支持,并冠名为安徽老明光征战当年的比赛。这支匆忙拼凑出来的球队并没有给人带来惊喜,连续两年在小组赛中排名垫底无缘出线。

直到2005年,安徽足球才再一次迎来了转机。安徽嘉润集团收购了安徽旋风俱乐部的乙级联赛资格,斥资组建了安徽九方足球俱乐部,并请来前国家队教练李松海指导担任主教练。就这样,这个安徽职业足球的独苗,开始以“安徽九方”的名义征战乙级联赛。

「消失的球队」安徽足球从乐普生到力天,一首献给球迷的情歌!

焕然一新的安徽九方终于给低迷的安徽足球带来了不一样的颜色,在2005年的南区联赛中安徽九方一改此前安徽球队的垫底窘态,以7 胜4平3负的成绩跃居第四顺利杀出重围。第一次进入决赛阶段的安徽九方又在第一轮中淘汰掉了西藏惠通陆华,顺利地入围四强。虽然球队在面对北京宏登的半决赛里以5比2的大比分失利,但是安徽九方的出色表现还是让人们眼前一亮。

2006年,看到了冲甲希望的球队引进经治国、丁峰等知名球员继续补强球队。而球队也因此而表现得愈发稳定,球队在南区预赛中以第一名的身份杀入决赛。球队在第一轮轻松碾过河北雪驰,再一次来到了半决赛。然而,两回合都与哈药毅腾战平的安徽九方却遗憾地同八年前的安徽乐普生一样,倒在了最后的十二码前无缘中甲。

「消失的球队」安徽足球从乐普生到力天,一首献给球迷的情歌!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磨炼着安徽足球人的意志,所以这一次九方并没有和乐普生一样轻言放弃,在“买壳冲甲”无果后他们依旧选择了坚持。而这一次,幸运女神终于眷顾了一次屡遭不顺的安徽足球。在经历了2007年赛季初一段时间的动荡后,球队请回了前主教练赵昌宏重新担任主教练,安徽九方也因而得以重新找到了状态,最终以南区预赛第二名的身份进军决赛。最终,在三四名决赛中,虽然安徽九方两回合90分钟比赛与广西天基战成2比2平,但是在加时赛中他们却突然发力以5比2战胜对手,拿到了当年的最后一张中甲入场券。

在十一年的漫长等待后,安徽足球终于依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地爬上了属于自己的巅峰。这历史性的一刻只有安徽球迷自己才明白其中的辛酸,亲历了一切的他们明白这一天来得有多么不易。因为也只有他们,目睹了安徽足球在乙级联赛十一年中的挣扎和沉浮。

「消失的球队」安徽足球从乐普生到力天,一首献给球迷的情歌!

2008年,第一次打入中甲的安徽九方为了力争保级,不仅引进了守门员欧亚与霍顿,法比奥,埃维顿等三位外援,还租借了高大卫等一干实力球员。然而,进入中甲的球队却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并不成熟的足球市场让安徽九方甚至因为找不到赞助商,而不得不与球场中的广告牌一起“裸奔”。除此之外,在偌大的合肥之中俱乐部甚至找不到符合条件的训练场所,球队曾经一度只能靠爬大蜀山来进行体能训练。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半程过后安徽九方却在第二集团中处于领跑位置,距离升级线只有一分的差距,仿佛曾经遥不可及的中超已经放在了一向平庸的安徽足球人眼前。然而,残酷的种种现实最终还是让这支本来志在保级却一度排名前三的球队不得不在赛季后半程宣布放弃冲超,最终以第四名的成绩结束了自己的处子赛季。

2009年,俱乐部为了得到更多的支持与便利,选择了将自己的主场签往芜湖。但依旧没有着落的训练基地使得球员们却只能在北京训练,直到比赛之前再回到安徽参加比赛。四处奔波辗转的安徽九方失去了第一次参加中甲的锐利,最终排名中游结束了2009赛季。

「消失的球队」安徽足球从乐普生到力天,一首献给球迷的情歌!

<table><tbody>[消失的球队]安徽足球——从乐普生到力天,一首献给球迷的情歌 由 Shawx 发表在·中国足球 https://bbs.hupu.com/china-soccer

安徽,吴头楚尾、江淮之滨,鱼米之乡。横贯东西的长江,淮河平原的肥沃,这一切,都使得这片土地得以养育百万生民。不过,比起繁华的文化领域,安徽的足球发展得并不如意。

在新中国的全国性比赛已经开始了七年之后,“安徽”这两个字终于出现在了1958年全国足球乙级队联赛的赛场之上,而球队孱弱的实力又更让球队连年止步于预赛。直到1979年第4届全运会安徽才第一次冲入了决赛阶段,不过巨大的实力差距还是让球队干脆的败下阵来,四战皆墨,没有进球,没有积分,安徽队背着负七个净胜球狼狈地离开了。

1989 年,受到当时安徽省制定的“金牌战略、缩短战线”的影响,成绩平平的安徽足球更是成为了最直接的受害者。省队解散,足球项目被划为由地、市运作,毫不夸张的说,安徽足球完全沦落到了自生自灭的境地。

在某篇关于皖籍前国脚赵鹏的特写里便用及其简短的一句话概括了安徽足球,而也是这一句话,揭开了安徽不愿示人的那块伤疤——“谈到这支队伍,合肥出租车司机的第一反应是,‘安徽有足球队吗?’”

所以,这一期的故事注定没有属于王者登上荣耀之巅的光辉时刻。安徽足球是小人物的挣扎,是平凡人的奋斗,是无数远大的理想被现实揉碎。在无数的狂喜与大悲之下,它显得并不梦幻。不过,假如我们细心观看,却会发现那种属于足球本身的美好与幸福。

过客:乐普生与海利丰

在阔别了全国联赛7年之后,在职业化的大潮之下,安徽终于在1996年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职业队。1996年2月28日,由安徽乐普生商厦注资(一说由海南乐普生集团投资)的安徽省首个男足职业俱乐部安徽乐普生,正式挂牌成立。



「消失的球队」安徽足球从乐普生到力天,一首献给球迷的情歌!

「消失的球队」安徽足球从乐普生到力天,一首献给球迷的情歌!

「消失的球队」安徽足球从乐普生到力天,一首献给球迷的情歌!

「消失的球队」安徽足球从乐普生到力天,一首献给球迷的情歌!

「消失的球队」安徽足球从乐普生到力天,一首献给球迷的情歌!

「消失的球队」安徽足球从乐普生到力天,一首献给球迷的情歌!

「消失的球队」安徽足球从乐普生到力天,一首献给球迷的情歌!

「消失的球队」安徽足球从乐普生到力天,一首献给球迷的情歌!

保存图片

在大连籍教练郭新源的带领下,安徽乐普生参加了1996年在蚌埠进行的全国足球乙级联赛东区预赛。不过,大部分球员都是来自安徽本土的安徽乐普生并没有过人的实力,最终以1胜3负的成绩仅仅名列小组第4,没能出线。值得一提的是,生于安徽蚌埠的前国脚赵鹏正是1996年在安徽乐普生成为了职业球员,并在1997年转会河南建业,从此开启了一段毁誉参半的漂泊生涯。

虽然第一年冲甲失败,但是充满雄心壮志的俱乐部还是提出了“三年甲B,五年甲A。”的口号,并大量引入外地球员增强实力。于是,当1997年乙级联赛开始时,安徽乐普生早已焕然一新,来自安徽、大连、内蒙古、吉林、云南的球员一同组成了一支“新”乐普生。不过,球队的美好愿景却依旧没能得到实现,在华东区预选赛中,乐普生2胜1平7负名列小组第5无缘决赛阶段。

碌碌无为的两个赛季让俱乐部只剩一个赛季去实现当初的誓言,于是俱乐部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收购乙级联赛劲旅广西银荔,而这个决定也终于让乐普生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安徽乐普生顺利地以华东区第二名的身份进入了1998年的决赛阶段,紧接着又在总决赛的小组赛阶段以A组小组第一杀入最后的淘汰赛。

然而,面对自己在小组赛里战胜过的青岛海利丰,球队却踢得异常艰难,连续的两场平局使得安徽乐普生不得不以点球决胜的方式来决定自己的命运。遗憾的是,似乎幸运女神并没有站在安徽乐普生这一边,三罚不中的球队在点球决胜中败下阵来,倒在了通向甲B的大门之前。冲甲的三年失败让投资商心灰意冷,于是他们选择将球队以120万的低价卖给了武汉雅琪。就这样,三年冲甲的口号依稀犹在,安徽足球的第一次职业化尝试却早早以失败告终。

在乐普生大旗倒下后的第四年——2002年,安徽职业足球再次迎来一线曙光。

青岛海利丰的到来让安徽球迷短暂的看到了甲B联赛

曾经间接“杀死”安徽乐普生的甲B球队青岛海利丰苦于青岛有限的球迷资源,在2002年甲B联赛第五轮之后,青岛海利丰选择了与安徽企业合肥创亿集团合作,球队也因此南下安徽。就这样,安徽足球的死敌竟然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为了安徽的本土球队——“合肥创亿”。

对于合肥创亿的从天而降,安徽球迷显得并不抗拒。在得知安徽重新迎来职业足球俱乐部后,一位安徽球迷甚至贡献出一辆面包车,买来喷漆在车上喷出“安徽足球有希望了”,并开往火车站迎接新球队的到来。这样的热情让时任主帅殷立华十分感动,他在日后接受采访时曾动情的说到,“安徽球迷的热情,让我当场流下了眼泪。”

安徽球迷用自己的热情打造出了一个属于合肥的魔鬼主场

与在青岛比赛时看台上稀稀拉拉的球迷相比,安徽球迷以最真诚的热情对待着这支从天而降的球队。合肥创亿也并没有辜负球迷的期望,人心稳定、士气高涨的他们在安徽省人民体育场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0胜2平10负积32分名列第四,这支第一年征战甲级联赛的球队给球迷们带来了无数欢乐。可是,这样的欢乐对于安徽球迷来说,就如同奢侈而不真实的梦幻一般,在短暂的触及之后又瞬间化为泡影。因为对于投资数额的纠纷,俱乐部与投资商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在赛季末便互相扯皮指责对方的过失,这一切都让“可以商量”的收购事宜胎死腹中。

最终,双方不欢而散,合肥创亿再度变回青岛海利丰,兜兜转转的安徽足球又一次回到了起点,只留下了空欢喜一场的安徽球迷。赛季初那辆面包车上的“安徽足球有希望了”,在赛季末成为了最尖酸、最深刻的讽刺。

奋斗:从旋风到九方

安徽乐普生消失了,合肥创亿也走了,安徽职业足球在职业化后的十年里显得一事无成。然而时间并不会等待安徽,2003年,时任足协主席阎世铎大刀阔斧的“中超”联赛改革已经提上日程,而如果今年不注册进入乙级联赛的俱乐部,那么从以后开始参赛的球队就只能从丙级联赛打起了。

这对于甚至还没有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安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此,为了赶在截止日期之前打造出职业足球俱乐部,安徽省足球管理中心将安徽省足球学校20名中专三年级学生注册为职业球员,并从各地引进多名球员。而这支匆忙搭建起来的球队甚至没能找到一个赞助商,安徽省足球管理中心就已经宣布“安徽旋风足球俱乐部”正式成立。

万幸的是,在2003年乙级联赛开始之前球队还是得到了本土企业明酒集团的支持,并冠名为安徽老明光征战当年的比赛。这支匆忙拼凑出来的球队并没有给人带来惊喜,连续两年在小组赛中排名垫底无缘出线。

直到2005年,安徽足球才再一次迎来了转机。安徽嘉润集团收购了安徽旋风俱乐部的乙级联赛资格,斥资组建了安徽九方足球俱乐部,并请来前国家队教练李松海指导担任主教练。就这样,这个安徽职业足球的独苗,开始以“安徽九方”的名义征战乙级联赛。

焕然一新的安徽九方终于给低迷的安徽足球带来了不一样的颜色,在2005年的南区联赛中安徽九方一改此前安徽球队的垫底窘态,以7 胜4平3负的成绩跃居第四顺利杀出重围。第一次进入决赛阶段的安徽九方又在第一轮中淘汰掉了西藏惠通陆华,顺利地入围四强。虽然球队在面对北京宏登的半决赛里以5比2的大比分失利,但是安徽九方的出色表现还是让人们眼前一亮。

2006年,看到了冲甲希望的球队引进经治国、丁峰等知名球员继续补强球队。而球队也因此而表现得愈发稳定,球队在南区预赛中以第一名的身份杀入决赛。球队在第一轮轻松碾过河北雪驰,再一次来到了半决赛。然而,两回合都与哈药毅腾战平的安徽九方却遗憾地同八年前的安徽乐普生一样,倒在了最后的十二码前无缘中甲。

安徽九方曾经承载了安徽足球所有的希望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磨炼着安徽足球人的意志,所以这一次九方并没有和乐普生一样轻言放弃,在“买壳冲甲”无果后他们依旧选择了坚持。而这一次,幸运女神终于眷顾了一次屡遭不顺的安徽足球。在经历了2007年赛季初一段时间的动荡后,球队请回了前主教练赵昌宏重新担任主教练,安徽九方也因而得以重新找到了状态,最终以南区预赛第二名的身份进军决赛。最终,在三四名决赛中,虽然安徽九方两回合90分钟比赛与广西天基战成2比2平,但是在加时赛中他们却突然发力以5比2战胜对手,拿到了当年的最后一张中甲入场券。

在十一年的漫长等待后,安徽足球终于依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地爬上了属于自己的巅峰。这历史性的一刻只有安徽球迷自己才明白其中的辛酸,亲历了一切的他们明白这一天来得有多么不易。因为也只有他们,目睹了安徽足球在乙级联赛十一年中的挣扎和沉浮。

十一年的等待,终于换来了收获

2008年,第一次打入中甲的安徽九方为了力争保级,不仅引进了守门员欧亚与霍顿,法比奥,埃维顿等三位外援,还租借了高大卫等一干实力球员。然而,进入中甲的球队却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并不成熟的足球市场让安徽九方甚至因为找不到赞助商,而不得不与球场中的广告牌一起“裸奔”。除此之外,在偌大的合肥之中俱乐部甚至找不到符合条件的训练场所,球队曾经一度只能靠爬大蜀山来进行体能训练。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半程过后安徽九方却在第二集团中处于领跑位置,距离升级线只有一分的差距,仿佛曾经遥不可及的中超已经放在了一向平庸的安徽足球人眼前。然而,残酷的种种现实最终还是让这支本来志在保级却一度排名前三的球队不得不在赛季后半程宣布放弃冲超,最终以第四名的成绩结束了自己的处子赛季。

2009年,俱乐部为了得到更多的支持与便利,选择了将自己的主场签往芜湖。但依旧没有着落的训练基地使得球员们却只能在北京训练,直到比赛之前再回到安徽参加比赛。四处奔波辗转的安徽九方失去了第一次参加中甲的锐利,最终排名中游结束了2009赛季。

冰冷残酷的现实将安徽九方从美好的冲超梦想中抽离出来

2010年,诸事不顺的安徽九方又把主场迁回了合肥。进入中甲三年却仍然不能解决硬件问题的安徽九方引起了足协的重视。在2010赛季初的足协会议上,时任足协主席韦迪就因为训练基地对安徽九方进行了严重的警告——如果在下赛季还不能解决训练基地问题,足协将不予安徽九方进行注册。然而,足协的警告只是让俱乐部与有关部门陷入了反复却无意义的扯皮当中——俱乐部将政府视作“无情无义”,政府则将俱乐部看成“贪得无厌”。

于是,在九方在最后一轮中以0比3干脆地输给了广东日之泉后的第三天,2010年11月2日,俱乐部便在自己的官网上正式宣布删去队名的“安徽”二字,并转让球队。不过,也许是政府的无动于衷让安徽企业看衰了接手俱乐部的前景,也许是俱乐部在公告中痛陈的不公与辛酸让他们望而却步。面对安徽九方开出的“900万+优先转让给安徽企业”的价码,安徽的企业却都显得异常的沉默,反倒是天津润宇隆足球俱乐部在2011年1月以900万元的价格完成对安徽九方俱乐部的收购。

在省内无人问津的尴尬情况下,安徽就这样将自己唯一的中甲资格拱手让人。而这也意味着,安徽足球人从旋风足球俱乐部到安徽九方俱乐部的8年奋斗,成为了最彻底的失败。

起起伏伏廿一年,安徽再一次回到了自己最初的起点。正如前文所说的,这里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安徽职业足球的历史写满的只是小人物的奋斗与挣扎。正如我们如果回顾关于安徽的足球记忆,那么我们只会想起无比尴尬的5比1与范志毅对赵鹏的怒骂。

然而,安徽足球依旧以自己的方式活着,安徽球迷依旧依旧以自己的方式支持着自己的家乡。正如安徽球迷林子瑜曾经说的那句话,“人过而立,总结这三十年的人生,发现自己最配的上的是球迷的身份。”

安徽足球,只是一首由某个不知名歌手唱出来的俗套情歌,可是我们却依旧可以分辨出那些不知所以的歌词中的笨拙的爱与热情。

/<tbody>/<tab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