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 “遇見”1959年版《瓊中縣誌》

“遇見”1959年版《瓊中縣誌》

《瓊中縣誌》

縣誌,被稱為地方性的百科全書,記載著一個縣的歷史﹑地理﹑風俗﹑人物﹑文教﹑物產、氣候等珍貴史料。

日前,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檔案館,記者有幸翻閱了1959年下半年瓊中縣委、縣人民委員會組織精幹人員撰寫的《瓊中縣誌》書稿,這也是我省目前發現的新中國成立後較早編修的一本縣誌。

“我在查閱檔案過程中,意外發現了這本書稿。”瓊中黨史縣誌辦工作人員陳立超告訴記者,自己常年和“海南歷史”打交道,看到這本珍貴的書稿,內心十分激動。

書稿手寫油印、字體不一、手繪圖精美,十分見功力。小心翼翼地品讀書稿,思緒也被拉回“舊時光”,這本書稿的封面上“保存期限:永久”幾個字,也讓人印象深刻。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瓊中是什麼模樣?老一輩歷史記錄者筆下的瓊中有何特點?這本書稿告訴了我們很多答案。

“遇见”1959年版《琼中县志》

1959年版《瓊中縣誌》封面。

“走進”1959年《瓊中縣誌》

230頁的書稿雖已泛黃,但保存完好,一角破損被工作人員及時修復,讓人感慨。

“60年前的書稿,能被這樣完好地保存,十分不易。”瓊中檔案局副局長洪偉宏說。

據瞭解,該版本的《瓊中縣誌》現存兩本,兩本書稿文字部分基本一致,僅手繪地圖稍有不同,其中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保存的另一本1959年版《瓊中縣誌》書稿,手繪地圖更加清晰、完整。

“遇见”1959年版《琼中县志》

縣誌章節。

“這本縣誌共分為10章19節,章節標題分別為:富饒的瓊中、黎族苗族的習俗與文化、解放前瓊中的社會、革命鬥爭史、黨的民族政策光輝普照新瓊中、民主改革的偉大勝利、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等。”陳立超說。

值得一提的是,全書為手寫油印體,各章節除第十章內容暫時缺失外,其餘章節均完整。全書稿約12萬餘字,內有表格、手繪地圖等40多處,保存了大量珍貴的第一手歷史資料。

記者注意到整本書的手寫字體並不一致。楷體、草書、行書都有,應該出自多人之手。“整本書稿沒有統一的字體,其中還有很多異形字,非常有特色。”陳立超說。

在《糧食生產》的章節中,編者特別講到了《椰子的貢獻》,由此看來,當年椰子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很高。

原文提到:椰子是熱帶作物之一,它的經濟價值很大,全身都是寶,它的果、水、葉、根、莖,果殼、果皮都是極有用的。椰油是主要產品,是工業重要原料,用椰子榨油,每100個椰子可榨油18—20斤。椰子榨油後的副產品,營養價值很高,椰子的外皮,有纖維耐水浸漬,不易腐爛,可制船舶的纜繩、帆布、毛刷、掃帚、地毯等,椰子殼可造多種器皿,椰樹可造房梁,加工可制傘柄。

勤勞智慧的百姓早就發現了椰子的“全能”,對椰子樹更是讚譽有加,編者寫到,椰子是常綠喬木,20—30年壯期的椰樹每株每年可結椰子30—40個,到60年的老樹,生果能力還不減退。

瓊中縣誌背後的故事

上世紀50年代的瓊中,經濟相對落後,交通十分閉塞,能夠誕生這樣一本縣誌,是多種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

陳立超介紹,1958年3月,毛澤東在成都主持中央工作會議期間,專門調閱《四川通志》《華陽國志》等一批志書,並選輯其中部分內容,轉發給到會的領導同志,提倡利用地方誌,提高領導水平。

“遇见”1959年版《琼中县志》

縣誌表格。

同時,毛澤東還倡議,全國各地要編修地方誌。同年8月9日,周恩來總理指示:“要系統整理縣誌,把關於各地地方誌中的經濟建設、科學技術資料整理出來,做到古為今用。”此事得到了黨中央的支持和全國各地的響應。

1959年下半年,瓊中縣委、縣人委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指示,決定按照中國地方誌小組提倡的新方誌體例編寫一本縣誌。當時,瓊中縣委、縣人委抽調了一批骨幹力量從事縣誌編修工作。

“這一點,在當時的海南地區是不多見的,充分體現了當時的瓊中縣委、縣人委重視地方文化,重視人才的長遠眼光。”陳立超說。

據瞭解,1959年版《瓊中縣誌》是一部新修縣誌,按照當時瓊中縣委、縣人委的要求,編寫的重點和中心放在瓊中解放後的成績,古代歷史涉及較少。

這本10章內容的縣誌,有5大章著重寫瓊中解放後各族人民的勞動生活,反映了時代變遷中當地黎族、苗族、漢族人民的生活狀態,對研究黎族、苗族少數民族現代化的進程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本縣誌也反映了新舊社會交替過程中,瓊中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

黎族、苗族少數民族同胞熱情淳樸、能歌善舞,在縣誌中《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一節,原文提到:尤其是黎族同胞,男女老幼都愛吃檳榔,並把檳榔當做貴重的禮物。客人親戚來了,以檳榔相敬;就是婚姻,也不少了它。有些青年男女還用檳榔來談情說愛,在黎族地區常聽到這首民歌:

男唱:要想食煙沒有火,想食檳榔沒有碳。要想吃酒無菜配,要想交情沒有媒。

女唱:哥要食煙儂送火,想食檳榔儂送碳。哥要吃酒儂送配,要想交情儂做媒。

用歌聲來表情達意,民族風情濃郁,又十分有趣。而在《民族分佈》一節中,原文提到,黎族苗族與國家各兄弟民族一樣勞動勇敢,居住在瓊中的黎族、苗族一共有26301人。

文中提到,他們多選擇地勢比較平坦的河流或谷地居住,尤其是喜愛住在兩山之夾,而又有山溪的平坦地方,居住的村落分散,兩村之間相距往往四五里路,一般的黎族村莊,各家的房子都是不規則的排列著,這與漢族村子有很大的不同,而苗族的村子和黎族的相近,不過解放前居住在山裡,但解放後在政府幫助下,從山上移下平地和黎族一起勞動生活。

原文還提到,解放前,黎族以農業生產為主,家庭手工業也普遍存在,但還沒有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僅僅是為農業生產和生活自給所需而生產的,只有靠近集市的地區,才稍有產品的流通。

讓塵封的縣誌儘快從“深閨”中走出

今年年初,瓊中檔案館工作人員對1959年《瓊中縣誌》進行了電子化掃描,記者在電腦前體驗了查找電子版1959年《瓊中縣誌》的便捷流程。

打開瓊中檔案管理系統,在文件級(傳統)一欄,輸入1959年瓊中縣誌幾個關鍵字,便可查到書稿的電子檔案及編號,快速找到原始書稿的位置。

“遇见”1959年版《琼中县志》

縣誌地圖。

瓊中檔案局副局長洪偉宏說,進行檔案管理工作,需要一代代檔案人的傳承。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重視下,瓊中檔案館配備了現代化的管理設備,分批次對所有檔案進行數字掃描,不僅有助於保護檔案原稿,也大大提高了檔案的利用率。”洪偉宏說。

瓊中黨史縣誌辦主任張東安說,對於幾代檔案工作者比較完整保存下來的1959年《瓊中縣誌》,如何儘快讓塵封的故紙從“深閨”中走出來,儘快與廣大學者和群眾見面,真正發揮檔案的最大效用,需要各部門與社會力量共同配合和協助。“目前,史志辦正在與省內專家學者聯繫,組織骨幹力量,對1959年版《瓊中縣誌》展開整理、校對和註釋工作,力爭2018年底前公開印刷出版,為研究海南黎族苗族社會變遷和瓊中地方歷史提供一批新的史料。”張東安說。

“遇见”1959年版《琼中县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