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P2P平臺頻繁爆雷!四年前就有人警告過了

P2P平臺頻繁爆雷!四年前就有人警告過了

有從業者笑稱,P2P網貸行業並不是風口,而是火山口,P2P行業正在經歷著影響空前的一場爆雷潮。

以下為劉勁教授在2014年發表的《P2P 潛在的金融危機》一文,前瞻性的預測到了由於缺乏可靠合理的風險管理,P2P會帶來巨大風險。如今重讀此文,又會有怎樣的體會?

作者 | 劉勁 長江商學院會計與金融學教授

來源 | 經濟觀察報 本文2014年9月26日發表於《經濟觀察報》

P2P 潛在的金融危機

互聯網正在全面改變商業,金融也不例外。網上的P2P信貸平臺在過去的幾年裡爆發式增長,據說到目前已有一兩千家,是個千億級的投融資平臺。

P2P從經濟本質上講只是傳統得不能再傳統的民間高利貸平臺,互聯網只不過降低了信息傳遞的交易成本,讓借款人和貸款人能更方便地發現對方。

P2P作為金融媒介,需要起到金融媒介的應有職能。

這個職能跟線上或線下沒有關係。當借貸雙方走到一起時,必須解決一個難題:借貸關係有信用風險。

借錢的人,有一些是優質客戶或“本分人”,會履行合約按時還本付息;也有人是“浪子”,借錢是為了賭一把,將來可能因為沒有能力或沒有意願還款;更有甚者,市場裡還有“騙子”,借錢時就沒打算還。如果市場裡大多是本分人,有少數浪子,基本剔除騙子,這個市場才是健康的。通過合適的利率可以讓借貸雙方發生交易,解決借方的融資需求和貸方的投資需求。

P2P平臺頻繁爆雷!四年前就有人警告過了

這樣不是很好嗎?為什麼說有難題?因為健康狀態的市場是理想狀態,無法自然產生,必須通過金融機構的正確約束、調和才能產生。這個市場裡有三類借款人,如果貸款人收取同樣的費率,這個費率就一定“不公平”:對本分人來講,這種費率就太高了,對浪子和騙子來講,這個費率就顯得非常划算。

市場一旦建立,就會有大量的浪子和騙子湧入市場,使得貸款人蒙受損失。為了盈利,貸款人就不得不提高費率。但高費率會嚇走本分人,因為他們是出羊毛的羊,於是市場裡就只剩下了還不起賬的浪子和騙子。雖然名義費率高,但投資人實際上拿不到回報,市場就崩潰了。

要解決這種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市場疾病,必須引入金融機構。機構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但基本職能是挑選本分人,杜絕騙子,約束浪子。抵押、盡職調查、徵信系統等一系列風險管理措施是金融服務的核心。有了金融機構的介入,也並非萬無一失。

我國銀行顯性的和隱蔽的高壞賬率體現出了信貸體系在政府政策影響下的系統性問題。美國的次貸危機也是政府監管不力以及房地產市場泡沫引發的金融體系集體失效。總而言之,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如果金融機構打開大門不設防,讓太多的浪子和騙子進來,出事是遲早的。

但傳統金融機構,在一般的情況下,通過自身的風控和監管的雙保險,可以有效地控制風險。P2P則不然。大多數的P2P貸款沒有抵押、進行非常有限的盡職調查,無法完全利用銀行間的徵信系統。雖然不排除有優質借款人在利用這些平臺,但其本性卻是門戶大開,一定會吸引大量的浪子和騙子。

有人說,即使有騙子來,問題也不大。如果我有一千個客戶,有十個是騙子,我的壞賬率才百分之一。但問題是漏洞百出的市場架構本身就吸引浪子和騙子,隨著市場的發展,由於不顧未來的市場份額競爭,市場的品質不但不會上升,還會不停下降。其次,雖然可能只有十個騙子,但他們可以在多個平臺同時行騙,其整體的危害可以非常大。

而且,就目前情況來講,騙子們在P2P平臺上行騙後,可笑的是可能沒有任何人來追究責任,因為他們在每一個平臺的借貸額度是非常有限的,任何一個單個平臺都沒有很強的動力花費大量的資源去追幾萬元的小額債務。如果每個平臺都有十個騙子,他們都起來做同樣的事,合起來,他們帶來的體系風險就非常大了。沒有徵信體系完全的介入,這種風險非常難規避。

P2P平臺頻繁爆雷!四年前就有人警告過了

也有人說,即使有騙子,我們可以通過高費率的形式來彌補壞賬。但大家忘了一點:高費率的另一個功能是趕走優質客戶。優質客戶都走了,誰來付本還息呢?

P2P平臺也試圖通過引入擔保公司和信用增級來解決可能出現的大規模壞賬的出現。但信用增級也只不過是把信用風險部分轉移給了可能同時有問題的擔保公司。大家不要忘記,在美國的次貸危機中,擔保和信用增級並沒有起預想的效果:原因很簡單,擔保和信用增級機構也和投資銀行、對沖基金一樣,都遠遠低估了次貸中的信用風險。

有人問,既然風險這麼大,為什麼還沒有出現危機?一個重要原因是P2P行業的高速擴張。如果一個人借了錢還不起,只要有人再借給他就可以用新錢來還舊帳。只要市場在擴張,就總可以借到新錢,市場從表面上看就一點兒都沒有問題。P2P市場過去幾年的急速擴張正是給這種機制提供有利的條件。

目前的P2P市場是民間高利貸的網絡版。無數的先例已經警示我們,沒有可靠合理的風險管理,金融活動往往會帶來巨大的風險。當市場在高速膨脹期,增長遮蓋一切,風險不容易顯現。但長期下來,平臺的內傷會隨著市場的膨脹而級數加重,其外在顯現將會是災難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