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嵊州|立體化大通道 高速化交通圈,新交通格局這樣構建!

嵊州|立體化大通道 高速化交通圈,新交通格局這樣構建!

甬金高速與上三高速互通樞紐

嵊州地處杭州、寧波、溫州、金華(義烏)四大都市區的交疊區,也是義甬舟開放大通道的重要節點城市。一直以來,由於交通建設的滯後,嵊州區位優勢未能充分顯現。近年來,嵊州按下交通大建設“快進鍵”,逐一打破困擾、制約發展的交通瓶頸,逐步完善高速路網、鐵路路網,在交通地位發生根本性改變的同時,為優化區域資源配置創造了良好條件,嵊州經濟也因此迎來了新一輪發展黃金期。

A.交通建設大提速

內暢外聯現雛形

近年來,嵊州市交通建設進入大發展時期。結合嵊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和“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今後五年,嵊州大通道建設將以高質量打造義甬舟開放通道、杭紹臺灣區通道嵊州段和兩大綜合交通樞紐為重點,基本建成境內高速化交通圈和1小時內到達四大都市區、半小時內到達周邊縣市區的對外立體化交通體系,同步調整和優化生產力佈局,推動開放型經濟提檔升級。

嵊州的交通建設,從未有過如此快節奏。從外聯來看:杭紹臺鐵路東茗隧道等已經開工建設,全線即將動建,金甬鐵路先行段已動建,十字型鐵路大通道有望在2022年建成。杭紹臺高速公路高湖頭隧道正式貫通,527國道一期工程年底貫通,加上已有的104國道、上三高速和甬金高速公路,嵊州井字型高等級公路大通道即將形成。紹興港嵊州港區中心作業區500噸級碼頭已動工興建,曹娥江中上游航道及船閘改造工程前期工作正在全力推進之中,嵊州拉開了大水運建設序幕,曹娥江航運大通道呼之欲出……

嵊州|立體化大通道 高速化交通圈,新交通格局這樣構建!

紹興港嵊州港區中心作業區500噸級碼頭效果圖

在嵊州市內

527國道嵊州黃澤至甘霖段工程總體推進順利,二期甘霖至長樂段工程完成項目規劃、立項等工作。楊港路城南段地下隧道工程將於明年完工。楊港路東延工程和甬金高速嵊州互通西接線北延工程正快馬加鞭,城市二環即將形成,而城市三環建設也已提上了議程……

“二鐵五橫六縱”建成後,嵊州將處於眾多高等級公路和鐵路的交點,同時擁有9個高速出入口和3個鐵路站點,真正融入杭州、寧波和金義三大都市圈的一小時經濟圈。

隨著交通工程建設的全面推進,嵊州公交配套設施也日趨完善,公交智慧支付實現全覆蓋,城鄉公共交通服務水平明顯提升。今年將全面完成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造和公交“村村通”,公交站點500米銜接覆蓋率力爭達到100%,具備條件的村客運車輛通達率達到100%。

除此之外,嵊州正在謀劃開闢通用航空大通道,通過深化嵊新交通融合,完善或提升黃澤互通、金庭互通(籌建)與金甬鐵路新昌貨運站、航空小鎮的地面道路連接線工程,開通兩地空中物流綠色通道和空港公交線路,將有利於完善嵊州東部路網,並與鐵路、航空場站有效對接,通過主動對接四大都市區空港、信息港,謀劃嵊新航站樓建設,力爭與四大都市區機場信息、客貨運輸無縫對接。

“所有項目都是圍繞全省現代交通的大港口、大路網、大航空、大水運、大物流的大背景,來謀劃嵊州公路、鐵路和水路並舉的大通道格局。”嵊州市交通運輸局局長羅川龍表示,建設與全省大交通互聯互通的立體化大通道和暢通高效的境內高速化交通圈,基本建成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是嵊州作為義甬舟開放通道的重要樞紐城市、大都市區大灣區的互通節點和浙江省大花園(浙東唐詩之路)核心城市的關鍵性工程,也是嵊州建設美麗經濟交通走廊、發展開放型經濟、改善市民出行條件的民生實事工程。

B.大通道帶來新機遇

接軌都市圈謀大發展

嵊州|立體化大通道 高速化交通圈,新交通格局這樣構建!

高鐵新城效果圖

交通建設可以改變一個城市的格局,也能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在嵊州市大力建設交通設施的同時,該市具備地域優勢的鄉鎮也在為大通道經濟時代的到來提前謀篇佈局。

三界鎮作為嵊州北接杭紹的“橋頭堡”,將成為同時擁有鐵路、高速公路和航運的鄉鎮。“杭紹臺鐵路三界站是嵊州根據發展高新園區的需要爭取增設的,屆時到杭州的時間將縮短至半小時,到上海也僅一個多小時!”嵊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三界鎮鎮長陳勇說,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大通道網絡正在抓緊建設。

去年7月杭紹臺高鐵三界站開始政策處理工作,今年3月總投資近4億元的紹興港嵊州港區中心作業區500噸級碼頭動工興建,整合已有的上三高速,集高鐵、貨運碼頭、高速道口於一體的嵊新物流集散中心正在嵊州高新園區逐漸形成。而大通道支撐性項目之一——飛翼農業休閒小鎮正提升擴建並申報4A級景區,“我們將利用鐵路、航運的快捷低成本運輸優勢,打造工業、旅遊、物流合一的綜合性產業集群”。

長樂鎮南山湖站,是金甬鐵路在嵊州市境內的兩個站點之一。“我們正規劃建設從南山湖站到甬金高速出口的快速通道,同時將部分工業用地調節為物流用地,委託省經信委進行400畝物流園區的規劃。”長樂鎮黨委書記馬曉洲介紹,對接義新歐國際通道、寧波舟山港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在物流平臺、園區規劃、企業轉型等各個方面綜合考量和謀劃。

對接義新歐國際通道的金甬鐵路嵊州段還在動建階段,不少企業已未雨綢繆,謀劃新的物流方式。電機龍頭企業浙江樂豐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產品出口中東10多個國家。“目前通過海運到沙特阿拉伯需25天左右,金甬鐵路建成後,我們將通過義新歐班列運輸,有效壓縮時間成本和運輸成本。”公司總經理鄭浩說。

兩條鐵路帶來的優勢越發明顯,而高速公路的建設也為嵊州西片區帶去了騰飛的機遇。崇仁、石璜、谷來等經濟重鎮所在的嵊州西片區,一直困於交通閉塞,工業經濟、招商引資等發展遇到瓶頸。眼下,途經三鎮的杭紹臺高速公路,給西片區再發展帶來了重要契機。

7月31日,隨著最後一響爆破聲,全長4115米的杭紹臺高速紹興金華段六標高湖頭隧道正式貫通,這也是杭紹臺高速全線首條貫通的特長隧道。“高湖頭隧道串聯起嵊州崇仁、谷來兩鎮,建成後,將是嵊州山區的一條重要交通要道。”紹興市交投集團黨委副書記陶建軍表示,以前,崇仁、谷來等地到紹興通行依賴紹甘線,高湖頭隧道通車後將縮短10餘公里。

在谷來鎮黨委書記馬春波看來,杭紹臺高速能夠為谷來鎮帶來足夠的客流。谷來鎮作為嵊州距離杭州最近的鄉鎮,目前正謀劃袁郭嶺村民宿產業的提檔升級,以及香榧森林旅遊的新項目拓展,打造住農家、賞榧林的特色生態旅遊線。

崇仁鎮黨委書記呂洪鋒認為,這將是崇仁鎮工業經濟二次創業的絕佳機遇,過去很長一段時期,交通不便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崇仁鎮經濟社會發展。因為杭紹臺高速的建設,崇仁鎮對道口經濟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謀劃。

C.農村公路提檔升級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在王院鄉豐田嶺村山王自然村有一家名叫“美麗山王”的農家樂,這是村民蔣一飛返鄉投資的全村首家農家樂,今年5月底開始營業。“村裡的路好起來了,要有大發展了。”蔣一飛說,自己返鄉的原因就是看中了村裡發展的潛力。

山王地處偏遠山區,茶葉和藥材是村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而村門口的鄉道豐竹線雖是通往百丈飛瀑景區的必經之路,卻因道路狹窄,無法發揮旅遊優勢,村民增收致富的途徑一直沒有突破。

為加快美麗經濟交通走廊建設,今年,嵊州市交通運輸局結合“四好農村路”創建工作,實地走訪21個鄉鎮(街道),針對全市956條農村公路所存在的路網等級偏低、承載能力低、道路狹窄等問題,編制了《嵊州市農村公路提升改造三年行動規劃》及其實施方案。

嵊州|立體化大通道 高速化交通圈,新交通格局這樣構建!

“今年是農村公路提升改造的啟動之年,目標是完成250公里以上改造任務。”嵊州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邢東銘說,利用3年時間,嵊州將完成農村公路提升改造750公里以上,努力打造“153045”交通圈,即建設全市各鄉鎮(街道)15分鐘內上高速、各鎮30分鐘內到市區、各鄉45分鐘內到市區的嵊州經濟交通走廊。

農村公路情況複雜,嵊州市交通運輸局針對問題,因地制宜地列出了平縱設計指標提升、路基路面拼寬、路面大中修及“白改黑”等八方面提升改造舉措,按照“全面惠及與突出重點”“均等化與差異性”相結合的原則,在內容、項目和標準上進行區別對待,在不同類型上採取不同措施。

“特別注重挖掘每個片區內山水資源、人文景觀、特色小鎮等元素,通過因地制宜的建設,形成該區域的特色。”嵊州市公路管理局副局長朱江說,如王院鄉的豐竹線是通往百丈飛瀑景區的必經之路,通過路基拓寬和“白改黑”來提升道路通行率,北漳鎮的下溪線連接覆卮山景區,對其進行板塊修復,竹溪鄉、雅璜鄉的上竹線涉及香榧產業發展,對其進行路面拼寬等。“實現這些‘毛細血管’的提升改造,不僅能方便農村群眾出行,更有利於山區旅遊產業的發展。”

此項工程也是嵊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村公路提升改造。今年,全市將在農村公路建設上出資15億元左右,幾乎是平常年份的10倍。

大規模施工的同時,嵊州市交通運輸局還抽調業務強、技術硬的工程管理精幹人員,組建農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建設指揮部,細化責任分工,實行掛圖作戰,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同時,充分發揮交通行業指導和監管作用,及時為各鄉鎮(街道)提供幫助和服務,並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機制,加強對責任單位、項目實施主體的工作督查,對工作落實不到位造成不良後果的單位進行追責問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