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可怕!你的隱私正暴露,去過哪些酒店、餐廳,微信好友都能看到

可怕!你的隱私正暴露,去過哪些酒店、餐廳,微信好友都能看到

你到過哪些酒店、去過哪些餐廳、參觀過哪些景點,哪怕只是關注過這些餐廳、景點,也會被自動生成為一則微信所有人可見的提示,是不是細思極恐?

可怕!你的隱私正暴露,去過哪些酒店、餐廳,微信好友都能看到

這事就發生在很多人常用的大眾點評APP上。據經濟日報報道,美團旗下的大眾點評正在大張旗鼓地號召用戶使用微信登錄,與好友分享動態,並給出了5元獎勵。但是這款APP沒有告訴用戶的是,它將異常執著地非要幫你跟好友共享信息,關也關不掉。

有用戶反映,在通過微信登錄大眾點評後,會看到微信好友關注餐廳、點評景點、簽到酒店的信息,且自動關注無法刪除。這引發了大眾點評洩露用戶個人隱私的質疑。

向真實好友分享用戶去過的餐廳、酒店

還刪不了

幾天前,北京消費者李女士按照大眾點評的引導,綁定了自己的微信。但是,她很快覺得不對勁——

“我的大眾點評首頁開始頻繁出現我的好友關注過哪個餐廳、點評過哪個景點、簽到過哪個酒店,而且這些好友的名字都是他們在我微信好友裡的名字。”李女士懷疑她在大眾點評的活動也會以她的微信名,推送到她朋友的大眾點評頁面。

當發現大眾點評會跟好友分享自己的動態後,李女士趕緊在大眾點評的隱私欄裡關閉了通過微信號搜索自己的權限,並且在微信的授權裡取消了對大眾點評的登錄授權。

正當李女士以為自己已經“安全”之時,她卻發現點評的“附近”信息流裡,在兩個餐廳下竟然還有“好友vivi曾默默關注了此店”“好友木北護膚經理曾默默關注了此店”。

“這兩個好友跟我的全部聯繫就在微信上。怎麼關不掉?”通過諮詢客服人員,李女士才知道,在自己使用微信登錄的短短几天裡,大眾點評主動替她關注了26位微信好友,並且把他們變成了她在大眾點評裡的好友,就算她刪掉了微信授權,這些好友關係依然存在,此前同步過的信息也不會刪除。

“這些好友應該也是使用微信登錄大眾點評的。”李女士很不開心,“我化名在大眾點評上發點評、點贊、收藏,是因為我願意跟陌生人分享我的體驗,可不想讓人把化名後面的我跟真實的我對應起來。現在生活裡的好友能夠看到我在大眾點評裡的活動軌跡,我覺得很不舒服。”

最後,李女士逐個取消了對這26位好友的關注,這才算是讓“好友”從自己的大眾點評裡消失。但是,事情還遠遠沒有結束。

“我諮詢客服人員才知道,我在大眾點評還有粉絲。他們應該也是像我一樣,在不知情的狀態下被系統主動關注了我,也被我關注了。”李女士猜測,“如果他們不取消對我的關注,我是不是還會一直在他們的大眾點評裡,我的一舉一動都會展現在他們的眼前?”

可怕!你的隱私正暴露,去過哪些酒店、餐廳,微信好友都能看到

圖據@電商報

在摺疊頁面裡用比螞蟻還小的字提醒

不算“明示”

7月3日,按照李女士的提示,記者也登錄了自己的大眾點評。如果選擇使用微信登錄,的確會跳出頁面提示登錄後大眾點評將獲得以下權限,包括“獲得你的公開信息(暱稱、頭像)等”“尋找與你共同使用該應用的好友”。而7月5日記者再次選擇微信登錄時,系統只提示“獲得你的公開信息(暱稱、頭像)等”,不提好友關係。

不管是一句還是兩句,總之在短短的通用提示裡,大眾點評並沒有明確告訴用戶一旦使用微信登錄,就會將用戶對酒店、餐廳的簽到信息、關注信息、點贊信息或自己的地址信息分享給微信好友。

然而,根據2016年頒佈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APP運營者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用戶同意。

“大眾點評收集的信息遠多於提示信息,違反明示原則,且涉嫌誘導或欺騙消費者,是不誠信的表現。”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劉俊海認為,履行明示原則,必須誠信、公平、完整披露用戶隱私條款。

為進一步瞭解大眾點評的隱私政策,記者在用戶設置頁面的二級頁面裡找到了隱私協議。它需要點擊一個“協議及聲明”的摺疊選項才能打開,打開之後,在手機上呈現的字也就只有半隻螞蟻大小。其中的確規定,APP可以留存用戶的瀏覽信息、位置信息、旅行計劃、常用酒店、租車信息等。經過授權,大眾點評還可以向合作伙伴和第三方獲得這些信息,也可以向第三方分享這些信息。

在隱私條款中,大眾點評還專門說明,會“為了銷售、獎勵或為讓您擁有更廣泛的社交圈而使用、共享或披露您的信息”。

這些條款雖然從文字上幫大眾點評規避了法律責任,但是入口不明顯,且沒有黑字提示,條款中用黑字提示的是“如果您不同意本隱私政策的任何內容,您應立即停止使用我們服務。當您使用我們提供的任一服務時,即表示您已同意我們按照本隱私政策來收集、處理、存儲、使用、共享和保護您的個人信息。”也就是說,不管消費者有沒有仔細閱讀條款、是不是有意見,只要使用了大眾點評,就是默認同意了大眾點評對自己信息的採集和使用。

可怕!你的隱私正暴露,去過哪些酒店、餐廳,微信好友都能看到

圖據@電商報

“所謂的明示原則,核心在於明示,而不是簡單公示即可。”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盤和林認為,沒有將全部信息用途告知消費者,違背了信息收集的明示原則。而大眾點評以紅包為誘導,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將信息用於實現公司利益,尤其是存在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或造成損失的話,性質則更進一步,即

涉嫌誘導欺騙消費者

大眾點評回應:

考慮不周已整改

7月9日,大眾點評通過官網微博發佈聲明,提出了三條整改措施,包括:

1:新增“一鍵停用第三方全部社交關係”功能;:

2:通過微信登錄並導入好友關係,在支持用戶手動關注的情況下給予充分提示;

3:增加包括一鍵設置“不讓別人通過微信、QQ等方式找到我”“取消關注好友”“移除粉絲”“黑名單”等新功能。

可怕!你的隱私正暴露,去過哪些酒店、餐廳,微信好友都能看到

大眾點評稱,大眾點評打造好友關係鏈類產品功能的初衷,是希望有分享意願的用戶能夠通過大眾點評分享在生活中獲得的美好體驗,“但我們也發現這類功能設計在用戶體驗方面存在考慮不周的地方,這與我們的初衷背道而馳。”

操作步驟:

如想“一鍵停用第三方社交關係”,可參照截圖所示,從設置→隱私設置→解除第三方好友關係,可移除第三方賬號的好友和粉絲↓↓↓

可怕!你的隱私正暴露,去過哪些酒店、餐廳,微信好友都能看到

從“設置”→“個人資料及賬號設置”→“第三方賬號綁定”,可解除第三方賬號綁定關係↓↓↓

可怕!你的隱私正暴露,去過哪些酒店、餐廳,微信好友都能看到

最後,如果發現自己還有粉絲,又不想被關注,從設置→隱私設置→黑名單,可將其移入黑名單↓↓↓

可怕!你的隱私正暴露,去過哪些酒店、餐廳,微信好友都能看到

不想被別人發現你的行蹤

趕緊去取消有關功能!

轉發提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