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打出來的孩子與嬌生慣養的孩子有什麼區別?

沈春陽粉絲團


到底該怎麼教育孩子?很多家長都犯了難。

以前的家長不知道什麼教育理念,孩子犯了錯就是罵和打,沒人覺得有問題。但現在各種公號文章都在言之鑿鑿地告訴家長們:不能打孩子,否則孩子會有心理陰影,未來影響他的心理健康。

很多家長放棄了體罰,甚至連罵也不敢理直氣壯地罵,罵完了還要向孩子道歉。還有一些父母生怕孩子得不到足夠的關愛和溫暖,內心產生空洞感,於是拼命滿足孩子的需要,這樣的做法卻常常招來“嬌生慣養”的評價。

究竟怎樣對待孩子才是正確的呢?

動輒打罵體罰或者一味嬌生慣養,顯而易見都不是什麼好方法,因為二者都太過偏頗。

前者過分強調父母主觀制定的規則,且這規則主要受父母情緒的影響,這就很容易讓孩子內心形成這樣的世界觀:我是強者,就可以掌控生活主宰他人;我是弱者,就只能受制於人無力抵抗。

而一味嬌生慣養的孩子容易形成這樣的觀念:我的需要是理所應當要被滿足與呵護的,他人對我的順從和遷就是他們應該要做的事。

這樣兩種教養方式都無法讓孩子學會如何體會、共情他人的感受,並學會與他人平等合作。

在那樣兩個世界中,他人不是競爭者,就是統治或被統治者,顯而易見,這樣的關係不會有真正的平等與溫情連結。

對孩子真正的好教育是愛與規則的結合。

真正的愛是雙向流動的,而不是單向的傾瀉或抽取。我們要從傾聽、理解孩子開始,然後以良好的溝通讓孩子慢慢也能理解、體會到我們的想法與感受。

當孩子們感受到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可以被看見與接納,他們的一些行為就算被拒絕也事出有因、有理有據,他們自然會潛移默化地以這樣的方式開始對待身邊的人。

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他們與生俱來的絕對自戀的部分還會時不時冒出頭來進行干擾,需要家長不斷地加以糾正。但這恰恰是一個正常的過程,沒有孩子能“一說就懂,一懂就會,一會就做,一做就能做好,做好還能一直堅持”。

當我們放棄這樣的期待,耐下性子時,就會發現孩子並沒有那麼不講道理,教育孩子也沒有那麼困難。

打罵或溺愛其實都是一種投機取巧、規避麻煩的教育方式,真正的愛一定是要克服麻煩,付出耐心與愛心的,沒有捷徑可以走。

作者簡介: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諮詢實踐超千小時,主擅領域包括婚戀情感、人際交往、兩性心理、人生規劃、家庭關係等。自2011年開通新浪微博以來,粉絲六萬多人,堅持定期回覆私信,無私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諮詢,諮詢解答超千萬字。《婚姻與家庭》雜誌特邀專家,多家媒體簽約撰稿人。歡迎關注我的個人自媒體(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知乎、頭條號)。

心理諮詢師曹懷寧


被打和被嬌生慣養都是教育的兩種方式,在我看來,這兩種方式都很極端,對孩子都會造成傷害。

我來說說打的教育。我小時候也被父母,被奶奶打過多次,這讓我變得特別膽小,也不太自信。被打的經歷,簡直就是我的童年陰影。而我要說的是一個很悲慘的例子。

我姑姑家的孩子,一個徹底被打壞了的孩子。

我讀初中時,我表弟出生了。幼兒時期的表弟特別活潑可愛,兩隻大眼睛眨巴眨巴,總是蹦蹦跳跳的。後來,我的姑姑一家外出打工,孩子由我奶奶帶,而我奶奶是一個脾氣特別暴躁的人,那時孩子還小,倒不至於打。後來姑姑一家回來了,他們家經常吵架,孩子一有點不合意,就向孩子撒氣。後來更是越演越烈,常常打罵孩子,我表弟常常全身都是烏青的。

我表弟也變得特別叛逆,在學校打同學,偷鄉里鄉親的東西,差點把我們的房子燒掉。

因為表弟叛逆,姑姑一家打孩子打的更兇了。

後來惡果降臨了。表弟患了癲癇,常常發病。姑姑一家帶著孩子到處尋醫問藥,開始了漫長的治療過程。很多人都覺得,我表弟的病是被打出來的。

雖然表弟患了病,但是他們仍然還在打,只是不如以前頻繁了。因為常常發病,表弟讀初中時被老師勸退了。整天在鄉里遊蕩,無所事事。

假設我姑姑一家可以溫柔待他,他的人生軌跡是不是又不一樣呢?


甘棠723


打出來的孩子與嬌生慣養的孩子有什麼區別?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說說我媽媽和我小姨,我小姨就是打出來的孩子,我媽媽就是嬌生慣養的孩子。

回外婆家的時候,和家人聊天,每次說起小姨小時候,外公外婆總是感嘆,小姨小時候因為性格原因,不知道捱了多少打,現在反而是她最孝順。

當然,不是說其他的孩子不孝順,我媽媽,我舅舅他們,對外公外婆都是很孝順的。

性格方面

我小姨,對親戚、對外人特別溫柔,對自己的孩子卻有些走極端,溺愛的同時,又會下手打。

我媽媽,無論對外人還是對自己人,都是簡單粗暴,很少有溫柔的時候。

待人接物方面

我小姨,心思細膩,待人接物方方面面考慮周全,說的話,做的事,總讓人感覺特別貼心。

我媽媽,為別人考慮得多,為自己考慮得少,很多時候都是寧願自己吃虧,然而,往往辛苦了很久,卻落不了半點好。

工作方面

我小姨,無論做什麼工作,都力求盡善盡美,哪怕比別人花費更多的時間。

我媽媽,工作雷厲風行,雖然當著領導,卻事事親力親為,從另一方面說,也是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人際交往方面

我小姨,除了家裡的親人,幾乎沒朋友。

我媽媽,朋友多得不得了,對朋友也特別仗義。

與父母的關係方面

我小姨,出嫁之後和外公外婆再沒有任何爭執,但也很少會和我外婆講心理話。

我媽媽,出嫁了這麼多年都沒拿自己當外人,回孃家自在的很,還時不時和我外婆爭論幾句。

家務方面

我小姨,不喜歡家裡亂糟糟的,走到哪裡收拾到哪裡。

我媽媽,據我外婆說,是有了我們之後,才開始收拾家裡。

孝順方面

我小姨,特別特別孝順,又很有耐心,有時候會把我外公外婆當小孩子哄。

我媽媽,很孝順,但沒我小姨那麼細心。

雖然我小姨從小捱的打比較多,但也是在有愛的環境里長大的,我外公外婆同樣很疼她,比如我外公出門回來,誰都可以不帶禮物,但我小姨的禮物不能不帶。

個人認為,無論是打著長大的孩子,還是嬌生慣養長大的孩子,只要能讓他們感覺到父母是愛自己的,只是方式不一樣,他們的性格和工作等方方面面都不會差。

本文為清心無礙原創,手打不易,歡迎轉發,抄襲必究。


清心無礙


教育是我的主業,我來聊聊這個話題。

作為老師,我見過了無數千奇百怪的家長和孩子。

不同的家教方式,造就了不同的孩子。

打出來的孩子和嬌生慣養的孩子,都是家教了兩個極端,都是不可取的。

打孩子是暴力型,嬌生慣養孩子是寵溺型。

這兩種類型的家教培養的孩子,都不健康的。

打出來的孩子,一般都比較弱懦自卑,順從沒主見,或個性叛逆。

我班上有個小林同學,這小男生性格內向,不愛和同學交往。特別是有同學招惹他的時候,脾氣暴躁,喜歡動手打人。因打架,他多次被學校處分。

後來,老師去家訪才知道,他的父親是鎮上賣豬肉的。父親天天醉酒,小林從小就經常捱打。他小學時候就膽小怕事,到了初中,脾氣卻變得越來越壞。他成了班上雙差生,初中沒有畢業就外出打工了。

這是被打出來的孩子,越打越皮,最後破罐子破摔了。

嬌生慣養的孩子往往嬌氣任性,自私蠻橫。

嬌生慣養的孩子,不懂感恩,獨立能力差。

我有個侄女就是這樣。父母對她百依百順,要什麼給什麼。

在家庭,以她為中心轉。她從很小就表現極其自私懶惰。到了初中,連自己的內褲都要父母洗。她在家裡從來不做家務,自己房間不收拾,搞得象豬窩一樣。

父母是普通打工者,她似乎不會體恤父母生活的不宜。她看見同學玩筆記本,硬是要買8000多的筆記本電腦,父母省吃儉用為她買了,她卻用電腦天天玩遊戲。學習成績一塌糊塗。

這是嬌生慣養孩子的惡果。

社會上流行的“窮養兒子富養女”,其實是很壞的教育誤導。

總之,打孩子和嬌生慣養孩子都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打孩子有時候是必須的,關愛孩子也是必須的,但要有度。

正確是家教應該是理性教育,家長循循善誘,以身作則,營造和諧的良好的家風。

——我是“小李滔滔”,謝謝您的關注,點贊,點評!


小李滔滔


我就是一個很好的列子,我現在在一傢俬營手機店裡工作,老闆開了兩個手機店,兩個店剛好正對門相差10米遠,來回串店很方便,但店裡就只有我和老闆娘和老闆的女兒,我們三個人每天來店裡照顧!我主要在店裡做手機維修,他們娘倆則賣手機,有時店裡忙不過來我也幫忙賣幫忙拿配件,但忙的人只有兩個人的身影,那就是我和老闆娘倆,而她女兒就坐在那裡玩手機看抖音,聲音開的大大的,完全不幫忙店裡,她媽也不管她,也不是使喚她,她就一直坐那裡玩,坐著玩累了,就去後面的倉庫裡的吊床躺著玩,完全不在乎店裡的生意!



有時我看她天天做店裡跟個擺設一樣,來了不幫忙,天天玩遊戲對店裡不管不問!我都氣的不得了,要不是她是老闆娘女兒早就給他收拾一頓了!他女91年的,上完大學就到她媽店裡了,由於是單親家庭,她媽從小就對她女兒嬌生慣養,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的,她媽是個節儉的人,也是農村出生的,但對她女兒是百般的愛護,記得有一次中午她女兒不吃她媽從家帶來的飯菜,非要吃小吃巷裡的烤冷麵,離我們這裡2公里遠,她媽無奈之下騎著電車冒著雨出去給她買了回來!吃完後說瞌睡了想睡覺,她媽就把摺疊床給搬了出來給她睡!

嬌生慣養的把她當爺貢,她女長得不咋樣,長得也胖,沒事還喜歡自拍臭美,最可惡的是還喜歡當面評論別人,不給臺階下!想想我都生氣,我們農村來的孩子跟她們城市裡的孩子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像她這樣嬌生慣養的人在農村生活估計得捱餓!一天三頓打!我目前還在她媽店裡工作,也怕會看到這條回答後炒我,兄弟姐妹們我可以冒著風險回答了你的問題哦!也是我內心感受評論!


夢想的小羊咩


我有個小學一個同學,姓王,住在我家隔壁,以下就以隔壁小王稱呼他,小王是一個單親家庭,母親因為難纏去世,所以從小小王就跟父親相依為命。

為了維持家庭生活,小王父親到處奔波,疏於了對小王的家庭教育,按理說這樣一個家庭裡小王應該很早懂事,可是小王的父親脾氣很暴躁,每次小王調皮,小王的父親做法簡單粗暴,那就是一頓打,也許小王是遺傳了父親的性格,很頑皮頑劣,總是經常犯錯,因此他父親也經常打他,可以說從小學到初中,沒有哪一天小王不被他父親打。

上了初中以後因為住校的原因,只有週末回去以後偶爾犯錯了才被打。後來在初三的時候,因為一次和同學鬧矛盾,不知道是不是引起了小王被打的過往,小王一怒之下直接把同學捅死了,這件事當時在我們那裡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後來小王就進了少年勞改所。

下面是我另外一個同學,這個同學是高中時代的同學,而且這位同學學習成績非常好,可是後來發生的事卻讓人難以想象。

以下我稱這位同學小宋,小宋據瞭解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家庭裡面,父母也算是高幹了,因為小宋從小學習成績就好,父母可以說對他是百依百順,非常寵他,而且因為家庭條件很好,因此從小沒有幹過活,也衣食無憂,隨著學業的高升,學習成績越來越好,父母更是寵他,重來不讓他幹活,只要他好好學習。

我記得在高二的時候,又一次出去春遊,那次是農村裡體驗生活,在農村裡當然什麼都要自己來做,包括摘菜做飯等,可小宋因為從小習慣了錦衣生活,完全是什麼事都不幹,吃做在那裡等吃,可同學中有農村來的,特別看不慣這樣的“懶人”,便說了幾句,結果小宋當時就不高興了,把這位同學打了,因為當時這件事後來鬧的很大,雖然小宋的成績名列年級前茅,最後依然被開除了。

所以打大的孩子和嬌生慣養的孩子有什麼區別呢?

我認為打大的孩子心理不健全,嬌生慣養的孩子自我為中心。都是一種極端教育,最容易導致孩子出事兒,而且現在在大多數出事兒的孩子當中,這2類佔絕大比例,因此對於這2類教育是不可取的,而是要從小理性的培養孩子,這樣孩子才能健康成長,父母也要不斷學習和進步,這樣也能使孩子得到幫助。

最後歡迎大家留言說說看法!


0恭喜發財08888


我們這一輩應該都是打出來的吧,沒有那個說小時候沒有被打過。

除了及其個別的家庭確實因為父親或是母親脾氣暴躁,經常用棍棒教育外。更多的是因為實在口頭教育不了了,才打的。

我自己的經歷

長這麼大老爹只打過我一回,那是我初二下學期,網癮特別重。有一次在網吧上網被學校老師抓到了。

父親知道後,讓我在房間裡跪了一個多小時,打了我兩棒(很粗的木棒子),從此以後我的網癮就這麼給戒掉了。

我父親長的非常帥,但卻是個淳樸的農村人,雖然文化成度不高,卻經常教育我不要做壞事,好好讀書。我偶爾調皮時,父親也不說什麼;小孩子嘛,該玩的時候就玩的開心一些,實在是有些過頭了,就會大罵我一頓,然後對我說教,叫我反省。

記憶中那是老爹唯一打過我的一次。我也沒有特別叛逆,也沒有唯唯諾諾,更加不知道肆意妄為怎麼寫。現在性格也蠻不錯的,與父親相處也挺好的啊。

玉不琢不成器

我認為棍棒教育一定是差的,因為孩子從小在一個沒有安全感、因為有暴力的家庭裡會幸福,會愉快的成長。

更多的是讓孩子從小就生活的恐懼和害怕當中,沒錯,就是恐懼和害怕;將來不是特別叛逆就是唯唯諾諾。

打是要打的,玉不琢不成器嘛。只要不是特別嚴重的錯誤,每一次悉心的跟孩子教育說教就可以了。小孩子是沒有自制力或是自制力不強,大部分情況下他肯定會犯第二次;這時候就讓他長長記性,毛病,打一頓就好了;你看他還敢不敢犯第三次。

但打的時候要注意方式方法,畢竟是自己的骨肉,打壞了,都沒地兒哭去啊!

這個是太粗了一點(手動捂臉)

1、掌握好輕重,不要打傷了;我們小時候經常吃的竹筍炒肉就很不錯嘛(竹子的細枝條,打到屁股或是小腿上,又痛又不傷身,還長記性)

2、不能單純的只是打、發脾氣之類的,我們最終的目的是讓他認識到錯識並改正,以後還不會犯。

讓他知道做好事有獎勵,做錯事就一定要受罰。不是有句古話說:“小時偷針大時偷金”我奶奶好像對我說過幾遍類似的故事。

3、經過口頭教育和竹筍炒肉的化學反應之後,我們一定要讓孩子知道我們是為他好。為什麼這麼說呢?

不要認為小孩子小,就不用關心他的心理,人都是有自己的感覺嘛。打完之後先過一會兒,讓自己冷靜一下,也讓孩子哭完。這個時候跟孩子講,是最能聽進去的。

你做這個事兒的後果,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這個事兒應該怎麼怎麼做。不要覺得太麻煩,樹人本來就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兒。(這哪是生了個孩子啊!這就是生了個祖宗!)

其實打的方式有許多種,我侄女一直喜歡玩飲水機,天天放水。怎麼說也不聽,後來我姑媽用了一種特別的方式。(不可取啊!就是舉個例子)把水燒熱,在她玩水的時候,自己燙著了。

馬上用淡鹽水沖洗清潔,還好不是太嚴重。我姑媽可愛我侄女了,也是下得了這個兒狠心。從此以後,我侄女再也不玩飲水機放水的遊戲了。(誰發明的遊戲,好無聊啊!)

打不是目的,關鍵就是讓他知道,這個事情不能做這麼做或是這件事情做錯了。

嬌生慣養

先給大家講個故事,我有一個堂哥原來是個小混混,結婚生孩子以後就出去工作了,女兒交給爺爺奶奶,隔輩親的不要不要的。(我們這裡重男輕女的思想不重)自己也覺得長時間沒有和孩子呆在一起感覺挺愧疚的,也寵的不要不要的。

現在是個什麼樣的情況呢?14歲就沒有讀書了,老師、校長都家訪了好幾次,沒有不讀。九年義務都沒有完成啊!我伯伯就是她爺爺原來還是我們村的村長呢?

平時和他們家走動的不是特別多,之所以曉得這個事兒,是因為我們全村都知道。

嬌生慣生要不得啊!我們可以看到網上的幾個事例!(有視頻的,條友們有興趣可以在網上查查看)

奶奶,媽媽,兒子;玩具店

因為兒子要買玩具,媽媽不願,可能是家裡的太多了吧。也許是什麼別的原因,然後我們就看到了那個孩子拼命的在踢他母親,奶奶也是護著媽媽,連奶奶一起打。看樣子那孩子也才十歲左右吧。打了幾分鐘,視頻就斷了。慣的

好吧,這裡就不寫了,網上這樣的視頻大把的。

雖然對於我國這麼大的人群來說是個例,但是嬌生慣養真的要不得。日後性格以傲慢居多,不懂禮節、不懂謙讓,不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自私,任性。但是這類孩子平常顯得比較自信(過了可能就會比較自大),比較開朗,但難以承受困難和壓力的挑戰。

寄語

教育孩子是個非常麻煩的事兒,沒錯,就是麻煩。但你又必須去教,這時你就特別需要耐心,細心。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小孩子不懂事的時候,他就會學習身邊的事物,也就是你。

言傳身教很重要,然後就是正確的引導。主要是看你的孩子是個什麼樣的性格,廣大的事例都說明了一個事兒;一味的口頭教育是不行的,偶爾的雕琢也是要的。重要的是方式方法。


安風


打出來的孩子,要麼慫,要麼叛逆。三歲以下的小寶寶打打沒什麼,因為確實還聽不太懂道理。但是對於三歲以上的孩子,家長們還是以講道理為主比較明智,我小時候做錯事,即便是內心知道錯了,但只要爸爸媽媽還是打屁屁了,那絕壁是不會認錯了,講道理的教育模式,我就會主動承認錯誤,從我上幼兒園開始,只要被爸爸媽媽打屁屁,不管對錯,我都能好幾天不搭理他們,除非他們先就打屁屁的事情道歉。



不要小看孩子們的內心,他們什麼道理都懂的,有理你就說,別說什麼棍棒底下出孝子,打孩子本身就是教子無方的表現。

嬌生慣養的孩子,要麼生活自理能力殘疾(我小時候因為外婆太過寵溺,一度成為整個幼兒園最沒有自理能力的孩子,別說幼兒園了,7歲左右的時段我都還不會自己穿褲子,這真是畢生難忘的前恥辱啊),要麼抗打擊指數是零,在家裡各種被寵溺,一旦被別人打擊或否定,就會很難接受和麵對。

孩子可以嬌生慣養,但前提是嬌生慣養的同時不要忽略培養孩子良好的情商根基以及優良的自理能力。


透過光與影的折射


我來舉例,我們家三個孩子,我被打的最多,而我弟弟就是一個嬌滴滴的男娃娃。

首先不否認我家重男輕女,我媽媽第一個生的是女兒也就是我,第二個是我妹妹,第三個是我弟弟。

我從小不知道被打過多少次,說的嚴重點,就是掃地沒有把磚縫掃乾淨都要捱打。我那時都覺得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弟弟和我不同,他只要一哭鬧就會有人買玩具哄他,按爸爸說的男人不需要學會做家務。

這樣子環境下成長的我,好勝心特別強,而且做事也有強迫症,必須做到最好。

小時候因為年紀小,常常不理解父母的話,有的時候他們說的快了,我都沒有聽見,結果該做的沒有做好,接下來就是一個大耳瓜子,我還不能哭,哭了就是混合雙打,導致我現在聽力特別好,別人說話的時候我都會努力去聽,然後腦子裡快速運轉該怎麼去做。

而弟弟聽不明白,我爸爸就會讓我再告訴弟弟一邊,你都不知道我那時心裡有多大的陰影。



其實,我感謝我的父母,在生活中我遇到不
開心的事情,或者再大的難事我都會學會自己消化,越挫越勇,而弟弟卻不行,他常常會因為一點點小困難就選擇退縮,或者問我的意見。

因為是家裡的老大,就會被逼著長大,他們不會給你時間讓你消化學習,就是你必須這樣子做,因為小時候被爸爸打的多了,在叛逆期的時候,他們都沒有關心過我,我都壓抑的想要自殺,但是我還是走了出來,因為我認為我有一顆強大內心,為什麼別人能做到我就不行。

弟弟叛逆期和爸爸鬧的很兇,說不上學就不上學,整天沉迷網絡,根本不理睬身邊的人。

他們都說我很像爸爸,固執,偏見,暴脾氣,什麼事情都要做到最好,有很大的強迫症,必須每個事情都要仔細,不出任何差錯。而弟弟就比較像媽媽,隨和,什麼事只要能湊合就行,沒有過多的要求!弟弟雖然嬌生慣養,但是順利度過叛逆期以後,也慢慢學會長大。

我和他們最大的不同就是很多事我都會往最壞的地方去想,然後自己學會慢慢消化,然後自己學會解決,而他們卻不會,他們有問題就找我,我除了每天苦惱自己的事情,還要為他們計劃一切。寶寶心裡苦呀


回家過年西西


一個人的成長是從小開始的,生活在什麼樣的家庭,接受怎樣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首先說說我,我是家裡第二個孩子,又是女孩,父母比較嬌慣,當然跟現在的孩子沒法比。父母從來不用我做什麼,加上從小也比較聽話,學習成績也還可以,父母打罵我的次數屈指可數。因為平時在家裡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所以社交能力比較差,獨立性差,內向,有依賴別人的習慣,以前依賴父母,現在依賴老公,我自己也有意識到這一點,所以現在有儘量在改正,自己能做到的事儘量不去依賴別人!但是我自制力比較強,待人友善,輕易不會和別人發生衝突,大家都說我脾氣好!



再說說我老公,一個典型被打出來的孩子!老公的爸爸和爺爺有點重男輕女,一直想要個男孩,他是他家的第三個孩子,有兩個姐姐,但並沒有因為他是男孩就嬌慣他。婆婆望子成龍,對他寄予厚望,所以小時候打罵他是常有的事,犯錯誤被打,成績不好被打,在外邊打架回來也要被打!我老公也確實不負所望,性格外向,能說會道,工作能力強,擅長交際,感覺遇到什麼事他都能很好的解決!但是他也經常說自己缺乏一點自信,如果他能自信,他會發展的更好!




教育孩子有很大學問,需要我們慢慢探索,我覺得太過嬌慣和打罵都不是好的狀態,最好就是能夠與孩子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告訴他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樹立榜樣,教給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和孩子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