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韩信为什么活埋自己的母亲?

用户64236287027


韩信,西汉时期有名的“战神”,位列“汉初三杰”之一。因其识兵法,善谋略,勇武兼备,受刘邦重用,助其打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

韩信一生功勋卓著,封王拜将,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刘邦评价他:“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北宋大文豪苏轼对他的欣赏溢于言表:“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壮图,志吞六合,气盖万夫”;他的才能也深受同为三杰之一的萧何盛赞:“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韩信征战剧照)

就是这样一位“国士无双”、受后人敬仰的人物,难道会“活埋”自己的母亲?

关于韩信活埋自己的母亲,主要来自于坊间传说或野史记载。

传说某日,韩信路过嵩县九里山,偶遇一童颜鹤发的仙道。仙道称,此山左倚青龙,右靠白虎;前眺朱雀,后枕玄武。山间云雾常呈祥瑞之气,乃龙脉宝地。如若将祖辈葬于此,必将光宗耀祖,非富即贵。韩信早年穷困潦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极度渴望改变现状。于是将信将疑,四处寻找到了已去世多年的父亲遗骸,然后诱骗双目失明的母亲,到仙道所指的九里山龙穴处,将父亲骸骨埋在此,又将母亲一并活埋。

这会是真的吗?小编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真实的韩信。

其一,韩信与母亲相依为命,感情极深。

韩信年幼丧父,与瞎眼母亲一起相依为命,常靠别人施舍救济活命。在那样艰难困苦的年月里,母子俩以钓鱼砍柴为生,度日如年。可想而知,韩信和母亲的早年经历如此凄惨,她们之间的感情当何其深厚,他会活埋自己的唯一亲人?

其二、韩信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

(胯下之辱画像)

“一饭千金”的故事就足够说明韩信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河边洗衣的老妇人不但接连十几日给他一口饭吃,还用朴素浅显的话语教韩信做人:“给你饭吃,并非图你来日回报,只愿你大丈夫在世,顶天立地,成就事业。”后来当韩信功成名就后,特地找到老妇人,赠与千金,据说在老妇人死后,韩信还专门为其建墓立碑。

当年,韩信受淮阴屠户“胯下之辱”,传说后来韩信衣锦还乡时,非但没有报复此人,还给他封了一个小官。

直至后来,韩信在项梁、项羽处郁郁不得志,经萧何力荐,转投刘邦,随汉高祖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传说刘邦曾立誓“三不杀”韩信,但他最终食言,经吕雉之手除掉了韩信。韩信早已觉察到刘邦意图,但他至死不反,仍对刘邦忠心耿耿。

这样的人会活埋自己的母亲?

其三、韩信是名人,自然绯闻多。

韩信之名,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妇孺皆知。他的名气,不仅仅源于他的功名,更在于他的励志。他是屌丝们的偶像和楷模,他时刻激励着那些出生寒门,却胸存大志的人。因此,在他几乎“神”一样的光环下,难免有较多失真的传说。名人多绯闻,这是常理。

其四,韩信母亲的死有史为证。

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

由此说明韩母并非被活埋,而是正常死亡。在母亲去世后,韩信即便无钱厚葬母亲,但仍极力为母亲寻找一块敞亮的地方,让母亲死可瞑目。这足以体现韩信的孝道。

或许正是韩信后来取得巨大成功,很多相信“神灵”的人,才把韩信的孝心,理解成行事“诡秘”,从而演绎出韩信“活埋”母亲的无稽之谈。


张生全精彩历史


这只是个传说。

这个传说的版本很多,我听过的版本是这样的:

韩信小时候父亲早逝,老母眼盲。韩信靠给财主家放羊打柴养活自己和母亲。

一天,他在山林里放羊,听到有人说:“那个放羊的上面的那块地的风水就很好,要是把那里做成祖坟,就能出将入相。”

原来这是当地一豪绅人家请有名的风水先生为家族找一块坟地。后来人家相跟着又上别的地方去看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去了,而韩信却在想一个不该想的问题。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韩信每天都去那里放羊。有一天,他和母亲说在别的地方找到了个新住处,想带母亲去看看。母亲答应后他就背起老母来到那里,把自己的母亲推进了之前挖下的深坑里,然后把坑填平了,又隆起了一个坟墓。


韩信后来果真成了刘邦手下的大将军。可他不知道那家豪绅为什么最终没选那里做祖坟。原来风水先生说,这里朱雀、玄武以及白虎都没得说,但左面的山过于挺拔,左为青龙,那里缺少平缓山麓、支脉的扶持,人称“苍龙无足”,祸及子孙后嗣,是大凶。所以韩信最终后来还是被吕后让人拿菜刀砍了,而且被夷三族。

这个传说可信吗?肯定不可信。

司马迁的《史记》是大家公认的“信史”,其中的《淮阴侯列传》也是公认的名篇。在这篇文章中,太史公说韩信为布衣时“贫无行”,爱蹭白食,虽然“好带刀剑”,但“中情怯耳”,遭泼皮无赖的胯下之辱。

但没写他给别人放羊,更没写他活埋生母之事。文章最后写到了韩信母亲的墓地,可写的是:“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这也与传说不符呀。这可是太史公亲自考证过的。

还有,韩信埋母的事,是怎么被人知道的?

是有人看到了吗?有人看到肯定会被说出去,那么韩信即使不被砍头,在“以孝治天下”的古代中国,想要让萧何、张良等受过正统文化教化的人举荐,也是不可能的。



是他自己说出来的?这就更离谱了。古代人多子多福,韩信父母不应该只有他一个孩子,其他子女听到此等消息,也绝饶不了他。韩信死时才三十多岁,既然被夷了三族,应该包括他的兄弟一族的。

那怎么会有这样的传说呢?我想可能是以下几种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合谋杜撰出来的。

首先是汉朝的统治阶级。不管怎样说,杀死韩信都是难逃“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指责的。于是就编造出一个“韩信活埋生身母亲”的鬼话,来减轻他们该承受的责骂。

其次是阴阳术士,风水先生。这些人为了迷惑人,总得编出来些故事吧。编排什么人呢?家族里有做官的,不敢编;几辈都没名没姓的,编了也没人信;唯有像韩信一样,既有名望,又不会引来麻烦。编造这样的说法,一来为官方洗白,二来扩大行业的神秘感,关键是没有后顾之忧,实在是一石多鸟。

再次是韩信昔日的仇家。韩信做过大将军,在短暂的一生中带兵征战无数次,自然树敌众多。想让他死、盼着他死的人很是不少。现在终于死了,那就给他造个谣污一污吧,也出一出心中的恶气。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史籍卷轶浩繁,难免鱼龙混杂,对于一些稗官野史,应该努力思索考证,不敢轻意相信,孟子曾经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何况是对一些传说呢?当然它也警示人们:不要做伤天害理的事情,要不会遭报应的。


大江973


韩信算得上是上下五千年比较出名的人物了。与韩信相关的成语,就不下三四十个。可是史书上,没什么明确记载,说韩信活埋了自己母亲这件事。但民间却流传着许多韩信埋母的故事,他活埋母亲的原因,就是为了升官发财。



在民间艺术东北二人转《梁赛金擀面》中,所唱到的就是“九里山前韩信活埋母”的故事典故。

为啥韩信要在九里山把母亲活埋了,那就说法太多了,大其概是说韩信的生身父亲其实是个猿猴,韩信从小就为这件事耿耿于怀,接受不了。所以整日闷闷不乐,又怕别人笑话自己,总是独来独往。



有一日韩信在九里山闲逛,遇见了一位仙风道骨的道士,这位白胡子道士看他是个可造之材,便告诉韩信,只要你把自己的父母埋葬到这九里山下,保证你今后能够封侯拜相,荣华富贵,要多厉害有多厉害,金银财宝有的是。

韩信一听来劲了,本来就郁郁不得志。于是韩信相信了道士所言,竟真的把“猿猴”父亲的遗体找到了,之后又把母亲骗到了九里山下,杀心一起,便做了畜生的事情,把母亲活埋在了九里山。



当然,这都是民间传说故事。我认为这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我到觉得可能是当时韩信的那些敌人,来编排故事侮辱韩信,给韩信造不好的影响,降低他的名声。

韩信是个军事奇才,西楚霸王项羽,就是被韩信逼到乌江自刎的。不过韩信功成名就之后,过于心机,想起兵谋反,可最后死在了萧何手上,留下了一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千古名句。


北方木乔


初汉三杰之一的韩信大家非常熟悉,胯下之辱的人生励志故事,体现将军之才的韩信点兵故事家喻户晓,流传至今,这样一位被荣耀光环笼罩的人物以前是一个农村小伙,出生贫苦,而且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反面故事,那就是韩信亲手活埋了自己的母亲。

韩信为什么活埋自己母亲呢?话说韩信有一天出门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两人就聊了起来,老头对韩信说这里有座后山上面有一块风水宝地,是龙脉的龙口所在地,要是把去世的父母安葬于此,对他的后人非常有利,老头的一番话打动了韩信,当时的韩信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艰苦。

韩信的母亲还活的好好的,那位老头的意思是要安葬自己的父母,才能大富大贵,这让韩信很纠结,到底该怎么做,思来想去韩信决定提前安葬了自己的母亲,于是韩信偷偷一人跑到那个老头所说的山上去挖了一个坑,回去就骗他母亲上那座山上去,就这样韩信就带着母亲往山上去了,待他们到了韩信挖好的那个坑时,韩信一棒把母亲打晕,并放在了坑里面填满土就回家了。

说到这里是不是颠覆了大家对韩信的看法,什么战神大英雄,简直和畜生一样,为了升官发财竟然活埋自己的母亲。 在事后韩信就参加了起义军,起初跟着项羽并不顺利,给项羽提的建议,屡屡不被采用,自认为怀才不遇的韩信就逃离了项羽大军,投到刘邦手下,在萧何的几次推荐下刘邦才拜韩信为大将军。后刘邦当了皇帝,对韩信作出的贡献历历在目,刘邦论功行赏时封了韩信为楚王,韩信因此成了割据一方的大诸侯。


汐水柔情


小编去过淮安,在路边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幢,小编去过陕西韩城,那里是司马迁的家,有太史公祠。欢迎关注耕读先生。

配图为陕西省韩城老城郊外古桥头城楼。


司马迁受了“宫刑”,在生理和心理有极大创伤,之所以选择宫刑,无非是为了活命,之所以要活命,无非为了抗争,只所以抗争,无非在骨子里认为自己正确……他做到了,所以《史记》多数在小编来看可信!


配图为陕西省韩城老城古街。



《史记》也可以看做当时的舆论,这必须有推动社会进步的导向,《史记》中有个记载叫“吴起杀妻”,在今天看不可思议,但司马迁把这个事写到了竹简上……由此可见,距离司马迁年代那么近的韩信,太史公一定更全面更客观记述,《史记》没有韩信这一大不孝的记载。

配图为陕西省韩城老城一面墙壁。



韩信是心存异志而被杀,在那个“以孝治天下”的时代,最让没有文化的百姓切齿的就是“不孝”,所以传出“韩信埋母”的流言,这极其好理解。

更多精彩回答,请关注耕读先生。


耕读先生


笔者:竹间19叔

首先要澄清这一点,韩信并没有活埋自己的母亲。历史并没有记载,这个说法来源于一个传说《韩信九里山埋母》。

为何韩信不会活埋母亲?

根据史料记载,韩信在未遇到刘邦前,生活很是窘迫,往往有了这顿没了下顿,毕竟他没有工作,也没有谋生计之事,经常需要靠别人救助。

一次韩信外出钓鱼,旁边正好有几个老大娘漂洗衣物,而其中有一个发现韩信饿了,就拿出食物给韩信吃,韩信这人也耿直,一连蹭了几十天的饭,一直到那位老大娘不再漂洗衣物。离别前,韩信告诉大娘他一定会好好报答大娘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韩信是一个重情义,知恩图报之人,所以韩信肯定不会做出活埋母亲的事情。

韩信九里山埋母

这个故事是接着上面的,据说那个大娘听到韩信的话,就嘲讽他,一个大丈夫连自己都养不活,谈什么报恩。韩信听完就很沮丧,走着走着走到了九里山,刚到山脚,就遇到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那老者看到韩信很高兴,告诉韩信,你现在不得志是因为你家风水不好,我告诉你一块风水宝地,待你母亲百年后与你父亲合葬在此地,你并可发达,切记保密。老者告诉韩信那个地方,然后一转身就消失了,韩信这才认为原来那老者是神仙。

原来这老者是太上老君,玉帝见汉室兴起,想点拨韩信去辅佐刘邦,于是就派太上老君下凡,方有此幕。

韩信知道这件事之后,非常兴奋,但是韩信从小到大都没有见到过他父亲,于是就问母亲。母亲一听韩信提起,就哭泣道:确实应该告知于你。

原来韩信母亲是大家闺秀,当初逃难到九里山遇到韩信父亲,名不正言不顺就在一起了,然后有了韩信,这在当时女子未出嫁就有孕很丢面子,韩信母亲就这样被赶出家门。韩信很奇怪,立刻问道那父亲去哪了?

韩信母亲拿出一张人皮,告诉韩信就是你父亲留下的衣物,当初我们在九里山定居下来时,我才知道你父亲是天上的大马猴,因与凡间女子通婚,被玉帝发现,想要制裁他。你父亲无奈只好自杀,并告诉我等你成大了,就将这大马猴皮交给你。

韩信听得一愣一愣的,不过接过大马猴皮后,韩信很是高兴,只需等母亲百年,并可出人头地了。但是事情发展往往不是那么顺畅,韩信母亲没有很快死去,恰恰相反,身体反而越来越棒,感觉要过很久,韩信就等不及了,告诉母亲,他在九里山找到一个风水宝地,带她去看看。到了地方,韩信先挖了坑,再放下大马猴皮,然后在骗母亲下去,直接就将母亲活埋。

果然过了不久,得到萧何推荐,最后辅佐刘邦成立汉朝,自己也是被封齐王,可谓嫌贵朝野。不过一报还一报,最后韩信死的也很窝囊。

这只是一个传说,可以当成一个故事了解一下。

尊重历史,方能以史为鉴,我是历史微旅者,欢迎关注,点赞,留言,一起讨论学习进步!


历史微旅者


这问题出得。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韩信什么时候活埋过自己的母亲?《韩信埋母》的故事,仅见于民间传说,于史志无载。说他未曾发迹的时候遇见俩算命的,算命的说某个地方是个风水窝,如果能将父母埋在这个地方,子孙一定当大官,于是韩信就活埋了自己母亲。但无论在历史资料的记载中,还是汉代文人、官吏笔记中,都没有任何记载。韩信的罪名很大,朝廷弄他的时候生怕给的罪名不够,但也没说过任何一个字的“埋母事件”,这是逆天“杀亲”的大不孝之罪,为什么不说?因为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就好比很多很多年后,有人非说马云成功是因为接受了外星人指点,马化腾成功是因为吃了神仙给的麻花,你也信么?

为什么有人会造谣韩信杀了自己母亲?

韩信在壮年的时候被杀害,有人问:“人都说好人有好报,怎么韩信死那么早?”说“好人有好报”的那位赧然了,硬要编排出一个理由来,便讲:“好人都能长命,不长命是因为他们作恶了!”“韩信做了什么恶呢?”“他把他妈活埋了!”

谣言大略就是这么产生的,其中还蕴含了民众的价值判断。韩信埋母的版本太多了,而且传说中埋母的地点有无数个,其杀母的手段,以及到底杀的是亲生母亲还是义母,母亲是自愿的还是不知情的,各个版本都有不同。

韩信盛年被杀,人们说他损了阴德,所以没有好报。这么说,不是故意诬陷韩信,主要还是为了教育身边的人。村里有谁不孝敬,就讲这么一个故事给人听。通过“不孝者惨死”的故事,来震慑后生。

编造韩信埋母的故事:出于嫉妒,消解其自身努力和才学

韩信能做到王这一级,是世俗中都认可的大成就。人们并不讨厌成功,而是渴求成功。但人的现实处境,和对成功的渴望,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于是,社会上就会出现消解成功的几种思维。一是“为富者皆不仁”,二是“某人成功是因为走了后门”。韩信的故事就属于后者,韩信的成功,本来是他寻求机遇、遇到伯乐、自身努力、具备才学的体现,然而人们不相信这些,只把韩信的成功归结为:占了风水宝地,走了后门。走后门在社会中被认为是无可厚非的,那么就得再让韩信的成功来路不正一些,说韩信杀了母亲占了风水窝。

于是,一个自私自利、冷酷无情,通过不正当手段得到成功的人,就浮现在了人们的脑海中。人们心想“原来他的富贵来路不正”,热情地赞扬自身的正直,“我就不会做那样的事情”“社会欺负老实人”,对韩信嗤之以鼻。

韩信就成了失败大众消解成功的牺牲品。


豆子人民艺术家



事实上这只是传说,而且还不止一种说法。第一种,我称之为“孝子版”。说的是,韩信小时候,家里十分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韩信长成,老母双目失明,但韩信还是侍母至孝。

有一天,韩信在放牧时睡着了,梦见地脉龙神告诉他,大青崖石门里有一个绝美的地方,还给了他钥匙。韩信醒来,果真发现钥匙,确是人间仙境。因此,想着让母亲也来享受此番美景。韩信将母亲搀扶到胜地,边走边给母亲描述美不胜收的景色。期间,他把钥匙给丢在一旁,让母亲一人待在里面,自己到外面小憩,又梦见石门即将关闭。韩信惊醒,果真发现石门已经关闭,母亲就这样命丧亲儿子之手!

另外一个版本是“不肖子版”。说的是韩信听取风水先生所说,在本月某日下葬于此风水宝地的人家,其子孙必大富大贵,后花三天时间把母亲带至风水先生所说的山洞,将母亲推了进去,后来,韩信封王拜将,但是最后却惨死,祸及家族。


这本是传说,后人以讹传讹,产生了多种版本。东汉班固所著《汉书》第三十四《韩彭英卢吴传》开篇记载:“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为商贾,常从人寄食。其母死无以葬,乃行营高燥地,令傍可置万家者。”韩信小时候很穷,既不能推举去做官,也不能从商,经常乞讨过活。他的母亲死后,没有钱下葬,韩信为其选择一块高处的宽敞之地,这样其他人死后也可以埋葬于此。韩信是怕母亲孤单,才如此的吧。

另一部中国历史最有价值的史书之一《史记》第九十二卷《淮阴侯列传》中也有相似的记载:“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司马迁著《史记》必定参考前人的资料,但为了求证,曾亲自去韩信母亲的墓地考证,确实存在此事。

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是超级厉害的军事家,留下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典故,是孙武、白起之后,冉冉升起的一颗璀璨巨星。

他死的时候只有三十五岁,兵败彭城、东进灭赵、妙计灭齐、平定四国、击败项羽、功成被贬、杀头夷族,结局悲惨。死后还背了很多不仁不孝的黑锅,难怪司马迁先生字里行间透着同情。


蔡骏


韩信汉初三杰之一,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大汉的国土有三分之一是韩信打下来的,这些功绩可以说是世人皆知的,要不刘邦也不会封他为齐王。

虽然在建立大汉没多久后,刘邦又把他给封为了楚王,最后贬为了淮阴侯。

但是,在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待遇时,韩信并没有说什么。他肯定是又点不爽的,但是,事情远没有严重到他要造反的地步。

我为什么要讲这些事呢?这似乎和韩信活埋母亲没有关系呀?

你还别说要弄清楚韩信有没有活埋自己的母亲,我们必须要从他的为人开始说起。

因为韩信是以谋反罪被吕后杀害的,(今天不讨论韩信有没有真的谋反,我们说他的为人)。

韩信是被灭的族,所以有关韩信家室的信息,应该是在他被杀害的时候,一起跟着毁尸灭迹了。

我们甚至不知道韩信的妻子是谁?儿子是谁?老爹是谁?

好像韩信生下来就是一个孤儿。你看他在淮阴的时候,就是靠朋友蹭饭吃,亭长朋友不让去吃了,他又去钓鱼,在这里又蹭漂母的饭吃......。

总之,史记上只要是涉及到韩信的事,都是他独自一人,根本没有涉及到他的家人。

韩信在面临地痞流氓欺负,让他钻裤裆的时候,他身上本来就有刀,但是,他并没有把流氓给杀死,这么冷静的韩信,怎么可能去杀害自己的亲生母亲呢?

韩信真的是个仁慈的人,可以说他天生仁性,只知道报恩,根本不会恩将仇报。

在韩信功成名就被封为楚王的时候,他还去找了当年那个给他饭吃的漂母,并且给了她千金,当做是救命的回报。

韩信给漂母千金我们能理解,但是,他还找到当年那个让他钻裤裆的地痞,并且说他是壮士,不但没有杀他,而且还让他到了府上当了一个官差。

这样的韩信,怎么可能会活埋自己的母亲呢?

韩信的实力最巅峰的时候,应该是在他攻打下齐国来时。

那时候他手里有三十万大军,他的手下蒯通劝他不帮项羽也不帮刘邦,保持中立。

但是,他告诉蒯通,我今天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都是刘邦给我的,他给了我车马,给了我食物,我怎么可能忘恩负义在他艰难的时候不去帮他呢?

那时候的刘邦和项羽在荥阳对峙,谁都拿不下谁来。

可以说韩信帮助项羽,项羽就会赢,韩信帮助刘邦,刘邦就会赢。因为韩信讲感情,他懂得知恩图报,所以,他选择了帮助刘邦,打败了项羽。

你说这样的韩信,懂得知恩善报的韩信,怎么可能活埋自己的亲生母亲呢?

所以说韩信活埋母亲,全部都是无稽之谈。


史学达人


西汉淮阴侯韩信是秦末汉初的杰出将领,辅佐刘邦取得了楚汉争霸的胜利,建立了汉朝。

不过,和历史上的很多大人物一样,韩信早期的记载并不多,但悦史君认为,可以从他的为人来推断。

韩信出身寒苦,长大后经常依靠他人过日,还曾受过胯下之辱,他先投靠项梁项羽,但得不到重用,后来又投靠刘邦,经过一番波折后,成为大将军。

楚汉争霸时,韩信取得了多次胜利,但也有过不少败仗,但他没有屈服,平定齐国后,被刘邦册封为齐王。

盱台人武涉、齐人蒯通等人,都曾劝韩信自立,但他一直犹豫,没有背叛刘邦。

公元前202年,韩信与刘邦等人合围项羽,项羽最终兵败自杀,韩信很快被刘邦夺了兵权,改封为楚王。

韩信到了封地后,找到之前照顾过他的漂母,隆重地报答了她,还把侮辱过自己的人封为中尉。

公元前201年,韩信被刘邦设计抓获,被贬为淮阴侯。

公元前197年,代王陈豨造反,刘邦亲自去镇压,韩信被吕后和萧何设计抓获,整个家族都被杀害。

从韩信的一生来看,悦史君认为,韩信活埋母亲的故事,纯属一派胡言。

首先,正史中并没有韩信和母亲的过多记录,只是写了他的母亲去世后,由于没钱下葬,韩信就把她埋在了开阔的地方。

其次,韩信活埋母亲的故事中,说韩信的父亲是猴子,他听信一个老道的说法,为了以后能当皇帝,把猴子父亲的遗骨埋在九里山,然后诱骗母亲过来一起埋了。

这情节根本经不起推敲,每一个字都没有任何依据,只能是民间传说和野史罢了。

最后,韩信连给过他几餐之恩的漂母,都知恩图报,更何况自己的母亲呢?

所以,所谓韩信活埋母亲,不过是一个伪命题罢了。


作者:悦史君(资深媒体人,文史专家,作家,多平台签约作者,观止读书会发起人,书评人,文学专栏主编 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