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五臺山古往今來的佛寺建築

五臺山佛教歷史悠久,連綿不斷。在中國歷史上就有60餘位皇帝、宰相尊崇護持五臺山佛教。他們敕賜田產,減免稅賦,興建了不少寺廟。到北齊時五臺山已有200餘座寺廟,唐代多達360座,“會昌滅佛”之後,宋代還有72庫,明代時回升到104座,末民初達到122座。因其處在十年九旱的黃土高原上偏僻的五臺山區,自然侵蝕較輕,人為破壞也不甚嚴重,加之歷代高僧大德的修繕經營,所以,現在還保存有北朝以來9個朝代的寺廟108座,臺內有對外開放的寺廟45座。其中有北朝建的佛光寺祖師塔、唐建南禪寺、佛光寺,宋建洪福寺,金建延慶寺、巖山寺,元建廣濟寺、三聖寺,明建殊像寺、顯通寺、塔院寺、圓照寺、碧山寺等,清建菩薩頂、慈福寺、廣仁寺、鎮海寺等,民國年間建的有南山寺、普化寺、龍泉寺、金閣寺、尊勝寺等,現代建的有白雲寺、七佛寺、鳳林寺等等。

五臺山古往今來的佛寺建築

佛教是公元前6一前5世紀時古印度釋迦牟尼創立的宗教。宗教的活動場所,對於佛教來說就叫佛寺。按《僧史略》捲上靈裕法師寺浩說,寺有十名:一、寺,二、淨住,三、法同舍,四、出世舍,五、精舍,六、清淨園,七、金剛剎,八、寂滅道場,九、遠離處,十、親近處。它是安置聖像、舉行法事活動和僧人們棲息的地方。因此,中國的窟、院、林、廟、蘭若、普通、伽藍、招提、道場等,都是寺的意思。佛教最早的寺院是抵陀太子和給孤濁長者為釋迦牟尼所建的抵樹給孤獨園,即袛園。中國最早的寺院是白馬寺。《羅璧志餘》說:漢設鴻臚寺待四方賓客。永平中,佛法傳入中國,館摩騰、法蘭於鴻護寺。次年,救洛陽城西雍門外立白馬寺。以鴻驢非久居之館,故別建處之。其仍以寺名者,以僧為西方之客,若待以賓禮也。此中國有寺僧之始。

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68),為傳人中國佛教的摩騰、竺法蘭在洛陽城西雍門外所建的白馬寺,是我國最早的寺廟。之所以名寺者,是因摩騰、法蘭初來時就下榻於接待賓客的鴻臚寺之故。這就是中國佛寺的起源。至於五臺山佛教寺院的起源,佛教傳說,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68),摩騰、竺法蘭將佛教傳人五臺山時,明節還敕建了大孚靈鷲寺,遂成了和洛陽白馬寺同年建的“釋源宗祖”。考之史實,佛教傳人五臺山的時間,當在東晉初年,或者說後趙時期。先以神僧佛圖澄從洛陽將佛教傳人山西,繼以其高足彌天釋道安於永和九年(353)在五臺山北睡恆山建寺立塔,弘揚佛法。時有五臺山地區雁門樓煩(今原平市)的慧遠、慧持兄弟二人往歸出家,聆聽安公講經說法。到昇平五年(361)前,慧遠還在其家鄉建立了勝井院(今原平市樓煩寺)和白仁巖禪寺,遂使佛教傳人了五臺山地區,開始有了佛教寺廟。

五臺山古往今來的佛寺建築

隋唐時期是五臺山佛教的鼎盛時期,時有“大寺360,蘭若無其數”。但因唐武宗的“會昌法難”,使五臺山只留下了一座偏僻小廟南禪寺和重建於大中十年(856)的佛光寺東大殿了。

南禪寺坐落在五臺縣李家莊西側,為1961年國務院公佈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寺宇坐北面南,由東西兩院組成二東院過去為禪堂院,供僧人習靜居住,現為文物管理人員住處。西院有山門(觀音殿)、東西配殿(菩薩殿和十王殿)和大佛殿,組成一個四合院落。大佛殿重建於唐建中三年(782),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現存最古的木構建築。殿身面寬、進深各3間,寬11. 75米,深10米,平面近似正方形。殿建於1米高的臺基上,殿前還有月臺,近方形,為我國古代建築中鮮有的形制。殿為單簷歇山布瓦頂,前簷明間設板門兩扇,兩次間設直根窗,古樸典雅。殿身四周施384釐米高的12根簷柱,西山牆為3根抹楞方柱,餘為圓柱。方柱古老,為創建時的原物,圓柱為重建時的替物。簷柱之上施斗拱,顯得相當疏朗。梁仿用材頗大,3間殿宇就約合宋《營造法式》規定的7間殿堂的用材,所以,斗拱碩大,形制宏偉,這是唐代建築的一個特點。大殿斗拱為五鋪作重抄單拱造,僅有柱頭鋪作和轉角鋪作。其拱頭卷剎都為五瓣,瓣瓣都向內頤。這種做法雖曾見於齊、隋石窟的窟簷上,但就木構建築而言,則為孤例。殿內沒設金柱,兩根四椽袱橫架於前後簷外,四椽袱上加復梁一道,謂之“繳背”,再上施駝峰、大斗、捧節、令拱,承託平梁和平棋。平梁兩端用託腳,平梁上僅用叉手負擔,沒設侏儒柱。樑架轉角處,大角梁通達內外,沒有仔角梁,柱頭翼角挑起甚微,平直古雅,出簷(234釐米)深遠。屋頂舉折平緩,頂上瓦條壘脊,脊端置有鴟吻,沒有龍首和吞口。這是古制遺留下的做法。南禪寺大佛殿距今已有1200餘年歷史了,它為我們研究唐代建築的形制、結構、方法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五臺山古往今來的佛寺建築

佛光寺在五臺縣豆村鎮東北的佛光山中,也為1961年國務院公佈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寺宇坐東面西,北、東、南三面環山,西面開闊疏朗。一進三院,層層升高,唐大中十年(856)建的東大殿就坐落在13米高的臺基上。殿寬7間,進深4間,八架椽,單簷龐殿頂。前簷5間設板門,兩盡間和山面後間安置直權窗,便於採光,餘為厚壁。板門四周的門檻和地袱為實心枋材,門額和立頰用板材裝釘而成。殿頂屋架下,設簷柱和內柱各一週,柱礎為石雕寶裝蓮瓣。後簷柱和後槽金柱置於所鑿山崖上,堅固耐久。內外柱頭上和柱與柱之間,均設碩大斗拱,以支撐梁枋在柱頭上的剪力,承託著深遠翼出的屋簷。斗拱分為7種,起著承託作用。柱頭斗拱作用尤大,兩層下昂的後尾都壓在四椽袱兩端下面,直接分擔著大梁上的負荷。內槽斗拱伸出華拱四跳,大大減少了四椽袱的淨垮負荷。殿內樑架由天花板分成明袱與草袱,明袱在天花板下,砍削規整,形狀秀逸;草袱在天花板上,不易看見,製作略粗。平梁以上僅用大叉手荷載,無有駝峰和侏儒柱,這是漢唐時期固有的規制。殿頂用板瓦仰俯鋪蓋,殿脊用瓦條壘砌,脊端為琉璃鷗吻,古雅壯麗。正如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所說:“佛光寺是東方古代建築明珠。”實際上,它和南禪寺都是世界上現存最古的木構建築,正如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所云:“二唐寺,瑰寶世間無。”

該殿雖比南禪寺大佛殿晚建74年,但殿宇恢宏,氣勢壯觀,結構精巧,技法嫻熟,堪稱中國古代木構建築的瑰寶,在國內外享有盛譽。這是因為,這兩座1200年曆史的殿堂,至今還沒有經過更替構件的大修,它們比日本改建後的唐招提寺金堂不知要勝過幾侍,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古代木構建築實物。

五臺山古往今來的佛寺建築

從南禪寺大佛殿和佛光寺東大殿看來,唐代寺廟建築的基本特點是,單體建築的屋頂坡度平緩,出簷深遠,斗拱雄大,柱子的高度等於明間面闊,因而較粗矮。正面多用板門和直根窗,整體建築風格簡潔雄宏,莊重樸實,美觀大方。

人宋之後,太宗等5位聖主眷想靈峰,流光五頂,天書玉札,歲時不斷,故使清涼之教於時為盛,恢隆佛化,照耀林毅,寺廟又達72座。可惜,這些宋代建築只留下洪福寺了。洪福寺位於定襄縣北社東村,2000年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五臺山佛教史上,曾是五臺山著名古剎壽寧寺的下院。

現存的毗盧大殿始建於宋代,大殿面闊5間,七凜六椽,懸山頂。簷下鬥棋六鋪作單抄雙下昂,補間斗拱每間一朵,均為斜拱。殿內有金柱兩排,每排四根。正間與次間,均為六抹頭隔扇,梢間為直權窗,窗權斷面為方形,餘為磚牆。明間兩根三椽袱,屋頂為通板灰瓦,脊飾琉璃鴟吻。整條屋脊上還飾有仙人、龍、鳳、獅子、海馬、天馬、麒麟、牙魚、懈、吼等琉璃動物,兩側面又間飾以牡丹花卉、草葉及幾何圖案琉。

五臺山古往今來的佛寺建築

璃構件等,線條流暢,造型優美,頗為動人,顯出了建築物的尊貴華麗。

佛光寺文殊殿 在佛光寺前院北側,建於金天會十五年(1137),面寬7 間, 32. 8米,進深4間,18. 6米,單簷懸山頂。屋脊中間為元至正十一年(1351)的琉璃寶瓶,脊端為鴟吻。垂脊和岔脊的交界處還安有垂獸,岔脊上面均勻地排列著獅子、海馬、天馬、麒麟、牙魚等走獸,顯得尊貴華麗。殿身前簷3間開板門,稍間置直權窗,後簷明間也設有板門一通,前後可以穿行。簷柱上置斗拱,承託著屋簷。前簷中間的補間斗拱上,斜出華拱兩層,顯得富麗堂皇。殿內使用了減柱法,全殿前後只用了4根金柱,後槽設在明間,前槽設在次間兩側,使殿內地面寬敞,可作法事活動。隨著金柱的減少,殿內樑架也發生了變化。前後槽用了內額,其上架四椽袱及平梁。前槽額杭兩層,其間置朽木和斜材傳遞載荷,為中國古代建築中人字棺架之先例。總之,該殿結構新穎,別出心裁,饒有興味,是傑出的金代木構建築。

延慶寺 在五臺縣善文村,寺宇坐北向南,一進兩院,現存金代山門、大雄寶殿及新建東西配房。大雄寶殿面闊3間,長13米,平面近方形。大殿為六架椽,歇山頂,柱頭用五鋪作單抄單昂偷心造牛栱,每間各設補間鋪作一朵,前簷及兩山當心間鋪作45度斜棋,栱、仿用材較大,手法亦古殿內沒有金柱,六椽袱上不設四椽袱,而用搭牽連貫。通長的兩支大託腳自脊搏直達於六椽袱外端,在結構上別具一格其建築形制,耍頭、補間斜拱和駝峰的手法酷似佛光寺文殊殿,通長兩椽的大託腳木和下昂形狀的耍頭,又與山西朔州崇福寺彌陀殿、觀音殿手法相似,故說它為金代木構建築的典型代表。因此,山西省人民政府於1986年將它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巖山寺 在繁峙縣天巖村,又名靈巖寺,為國務院1982年公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北宋元豐二年(1079)之前,金正隆三年(1158)予以重修,元明清時又予修葺。寺內文殊殿為惟一的金代遺構。其殿寬5間,進深3間,六架椽,單簷歇山頂,前後簷當心間設板門,由此可以穿行。其樑架結構是,大額枋上架四椽袱,兩端與襻間斗拱相交承下平搏,袱上設駝峰,大斗、平梁上設合㭼、朱儒柱,大叉手承託脊仿和脊搏,為典型的金代建築。殿基、四壁仍為金代形制,斗拱、樑架為元延佑二年(1315)重葺。殿內柱子的分佈,用了減柱法和移柱造。四根金柱中,前槽兩根不與山柱和簷柱相對,而在次間中線上;後槽兩根藕後為梢間簷柱相對,兩山則設在次間當心。這種平面佈置在已知的金代建築中,實屬罕見。

總之,由上述洪福寺毗盧大殿、佛光寺文殊殿、延慶寺大雄寶殿和巖山寺文殊殿看來,宋金時期的建築特點是,在總體佈局上與店代有了明顯區別,組群建築沿若軸線,排列成四合院落,加深了縱深發展的程度;四周以較低的建築擁簇著中央高聳的殿堂,組成了一個整體,如洪福車、延慶寺的佈局。在建築藝術上,宋以來的柱子加高,斗栱減少,補間鋪作增多,屋頂坡度加大;內部使用了遼代開始的減掃、移柱法,室內空問加大,給人以開朗明快之感。如佛光寺文殊殿的復梁竟長達血闊3間。房屋面闊從中央明間向左右逐漸縮小,形成主次分明的外觀。建築風格趨於柔和絢麗,室內外裝修趨於華麗繁複。

五臺山古往今來的佛寺建築

元代諸帝都崇奉五臺山佛教,他們不僅鐲除稅賦、敕賜田產、允許寺院開設當鋪、旅館,經營工商業,發展寺院經濟,而且還動用軍隊、工匠數萬人,大興土木,在五臺山建造了不少寺塔。可惜保存到現在的只有塔院寺的大白塔和廣濟寺。

廣濟寺在五臺縣城東西大街北側,俗稱西寺,2001年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的大雄寶殿,坐北向南,面寬5間,進深3間,佔地290平方米,屋頂懸山式,臺基較高,殿前築有月臺,簷柱側角升起顯著。殿內僅後槽設金柱兩根,空間廣闊。金柱上置額仿,承託樑架,縫間前槽用四椽袱,尾端搭在額楊上。後槽用乳袱,內向與童柱交構。其上無四椽袱,而以童柱承負平梁,設搭牽相互連結。設計新穎,結構特殊,是建於元至正年間(1341-1368)的一座全國鮮有的殿宇,實屬珍貴。

由上看來,在元代建築中,多采用減柱法,樑架結構中出現了斜梁構件。許多大型構件,多采用自然彎材稍加砍鑿而成。柱礎多為素覆盆式,不加雕飾。樑架中的各結點上,也多采用了瓜柱。斗拱式樣出現了假昂,真假昂同時使用。斗拱中的正心杭是單材,柱頭鋪作的令拱改作簷仿,居於撩簷之下。門多用板門,窗出現了隔扇窗。裙板花紋則雕以簡單的如意頭。屋脊上出現了脊筒子,雕刻瓦條相壘式樣。梁杭彩畫出現了“旋子彩畫”,整體色調以青綠等冷色為主,是為元代木構建築之特點。

明清時期是五臺山佛教的第三個興盛時期。這是因為,明清統治者都把五臺山看成了一個優撫番僧、彌足邊患,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安定社會秩序的聖地。永樂十三年(1415 ),黃教祖師宗喀巴的弟子釋迎也失西天佛子至五臺山,開闢了5座黃教道場。時五臺山有青黃二廟104所。現在保存的明代寺廟頗多,著名的有殊像寺大文殊殿、顯通寺七處九會殿和廣宗寺銅瓦殿等等。

五臺山古往今來的佛寺建築

殊像寺在臺懷鎮西南里許,是“供奉文殊大聖真像”的著名古剎,198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內的主體建築大文殊殿,為鐵林果禪師於明弘治二年(1489)所建。殿建於距地面1米高的石砌高臺上,雕甍高聳,巍峨壯觀。殿寬5間,進深3間。殿前月臺長21米,寬9. 8米。連同寥基、踏垛和散水共佔地989. 5平方米。從月臺至脊剎總高20. 5米。臺基四面包有磚和條石,外表平整光滑。殿為重簷九脊歇山頂,八架椽。正脊中間置一葫蘆,兩端安有鴟吻。四條垂脊、四條俄脊上置有鴟吻、仙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狡貌、鬥牛、行什等飛禽走獸,以示降雨滅火。殿簷用鐵質溝頭,滴水剪邊。平面用簷柱,一週16根,金柱12根。明間用雙步樑上施童柱(減去四根金柱)與第一步樑架的金柱組成上簷柱。這就便默內平面開闊、擴大了使用面積。在內外柱間施穿插杭,柱頭施平板杭,置斗拱、擱單、雙步挑尖樑上簷柱頭亦同樣在斗拱上擱置七架樑,前後貫通。兩山施順梁,後尾與七架樑連接。整個平面縱橫相交,十字連接,各自形成矩形框架。卜下簷相比,下簷多了一步架,周箍一圈,使整個結構顯得剛勁平穩。大殿下簷為溜金斗拱,為五踩出三昂重栱造,明間6朵,次間5朵,稍間2朵。上簷為五踩三昂重拱。

顯通寺坐落在靈鷲峰前、大白塔北,為五臺山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著名佔剎,為1982年國務院公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內中軸線上有七重殿宇,七處九會殿居於其中。該殿面寬明七暗三,進深4間,高為兩層,重簷歇山頂,二層上設簷廊。它是明萬曆三十四年門(1606 )時.神宗命妙峰祖師用磨磚券成的一座華嚴道場。以彼處是唐代清涼國師澄觀撰述《華嚴經疏》的道場,故名“七處九會殿”。因此,該殿正面七個拱洞上面都嵌著一塊磨磚雕刻的匾額,上書“法菩提場”、“普光明殿”、“仞利天宮”、“夜摩天宮”、“兜率天宮”、“他化天宮”、“逝多林園”。這是表示釋迦牟尼在這七個地方講了九次法,弟子們輯為《大方廣佛華嚴經》之意。其殿內由汽個拱洞構成,拱壁即為山牆,牆上開有拱門,串通三洞。以其純系磨磚券成,沒有一根樑柱,所以人們俗呼為“無樑殿”。三個拱洞中,原來供有三尊銅佛像,即法身佛毗盧遮那、報身佛盧舍那、應身佛釋迦牟尼。現在只存有主洞中的盧舍那佛了,以他能夠遍照一切處,承辦眾務,開發無量眾生之善根,具有無量無邊無數法力,故該殿亦名“無量殿”。總之,該殿的建築形制奇特,不僅巍峨敦厚,宏偉壯觀,莊嚴肅穆,而且內部的藻井雕刻精湛,設計新穎,別出心裁,還可從夾牆中的磚砌樓梯上到殿內四周的走廊上,俯視殿內陳設,也可從大殿四周的牆窗中向外眺望本寺及臺懷全景,真是一座鮮有的磚券建築。它反映了明代高超的建築藝術水平。

五臺山古往今來的佛寺建築

顯通寺的銅殿,從外表來看是重簷歇山頂,上下分兩層,上層四面,每面安著六幅隔扇;下層四面,每面安著八幅隔扇。隔扇的上下兩端,雕鑄著草木花卉,飛禽走獸。它們形象生動,神態逼真,給人以自然美的感受。隔扇的中間,分別雕鑄著二龍戲珠、丹鳳朝陽、喜鵲登梅、犀牛望月、牡丹出瓶、玉兔拜月、鯉魚躍龍門、獅子滾繡球、老鼠盜葡萄等36幅精巧玲瓏、活靈活現的優美圖案,給人以藝術的美感。

銅殿的四角,上下各有4根銅柱。銅柱和柱基渾然一體,穩穩地固定著這座100000斤重的銅殿。銅殿上層的四周,圍著1米左右高的欄杆,欄壁上面同樣雕鑄著各種各樣的優美圖案。殿脊兩端鑄有躍然欲飛的兩個“鷗吻”。殿脊的中間,裝有葫蘆似的一個寶瓶,金光閃閃,耀眼奪目,勝似一團火焰。

銅殿外觀兩層,裡面卻是一室。室內見方,進深4. 2米,寬約4. 7米,高約5米。室內四面的隔扇壁上,整整齊齊排列著雕鏤的諸佛菩薩銅像10000尊,小巧玲瓏,各具情態,無一雷同,佈滿了整個內壁。殿的中間,供奉著獅子文殊像,金容滿月,面目慈祥,體態優美,姿勢端莊,接受著萬佛菩薩的朝拜。《憨山大師夢遊全集》雲,大智文殊是七佛之師,常有佛菩薩一萬人,聽其說法。這10000尊佛菩薩便是象徵著他的萬名弟子。《華嚴經》還說:“一切處文殊師利,從一切處金色世界而來。”“觸目無非文殊化境,歲歲不離清涼道場”,100000斤青銅雕鑄的銅殿,就表示著“一切處(萬法)都為文殊菩薩的金色世界”。這座精雕妙鏤的銅殿是顯通寺住持妙峰祖師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在荊州造的。這座銅殿,造型優美,結構嚴謹,佈局精巧,雕鏤細緻,具有豐富多彩的優美圖案,確是“精妙絕倫,世所未有”的藝術瑰寶。

顯通寺後,寺宇坐北面南。其內的銅瓦殿為明代遺物,殿寬3間,14米,進深12米,重簷歇山頂。殿設比例適中,結構規整,隔扇權花,雕刻精細,彩飾豔麗。殿頂覆蓋銅瓦,殿脊安有琉璃脊獸,古色古香,別具一格,明顯地體現了明代建築風格。

五臺山古往今來的佛寺建築

從上述大文殊殿、七處九會殿、銅殿和銅瓦默看術,明代的木構建築與前代相較,變化很大。首先是以往採用的減柱法、大內額和斜梁,已不再運用。其次是明建殿宇出簷較淺,斗拱比例縮小,普遍採用了假昂。在殿宇佈局上,主體建築多在中軸線上,其餘建築也強調左右對稱,顯得規知嚴謹。柱石除圓林外、亦用梅花柱。

柱頭正面頂部大多抹成斜面,柱側角頗小。柱礎採用了宮式手法“鼓鏡式”。樑架結構多用通柱,屋內不論有無天花板,都採用了明袱做法,且加工細膩。結點處理不再運用駝峰,而是用了蜀柱。重要建築物為徹上明造時常用“隔架斜”,做為裝飾構件。屋頂舉折增高。山面做法多用磚壘砌山花並施磚或玻璃薄縫。普柏枋的寬度加寬或等於闌額厚度,叉手斗拱已不多用了。榑和仿之間用墊板填充,稱為凜 ,墊、楊三件。外簷多在闌額下使用雀替,雀替多雕成卷草或雲紋。門用隔扇,多為五抹隔扇,雕刻複雜,有四如意、燮龍、團龍、套環壽字紋。屋頂脊上的鷗吻,也雕刻精細。梁枋上多用旋子彩畫,柱子滿繪番蓮,瀝粉貼金,顯得華麗精緻、細膩複雜,為其明代建築之特色。

清代是滿清貴族統治中國的時期。清王朝為了懷柔蒙藏,特興黃教,尤尊喇嘛,更加傾仰漢藏佛教聖地五臺山。所以,有清一代的康熙、雍正、乾隆、嘉慶4帝就至五臺山13次,朝拜文殊菩薩,敕建寺廟,扶植五臺山佛教,遂使漢藏佛教比肩發展。時有青廟78座,黃廟26座。五臺山現存的清代建築頗多,最典型的為菩薩頂和顯通寺的大雄寶殿。

顯通寺的大雄寶殿,重建於光緒二十五年(1099),明七暗三,面寬34. 4米,進深21米,佔地一畝一分。上為四阿頂,下為四出廊,108根木柱圍於四周,前置重簷抱廈。轉角處向內收縮,前簷雀替雕龍鳳圖案,形制壯麗,雕工極細。雕樑根棟,巍峨壯觀,莊重瑰麗,為五臺山最大的一座大雄寶殿。

以這些清代建築和前代建築相比,形制變化不大,但相當注意裝飾,顯得有些繁瑣。其樑架結構自踵及頂全用通柱,山面做法多用木板為山花板,且雕以緩帶。但許多殿宇仍是山面透空,施以懸魚、惹草,式樣繁多,各不相同。闌額多為霸王拳,普柏杭的寬度比闌額狹些,闌額下面又多加了一根小額枋。雀替為卷瓣圓合。雀替上還雕有飛禽、龍頭。耍頭雕刻複雜,有龍頭、象鼻等。木構彩畫有和璽彩畫、施子彩畫和蘇式彩畫。柱子彩畫多以蟠龍為主,瀝粉貼金,技法嫻熟,多用青綠刷飾,顯得金碧輝煌,華麗美觀。

據1988年的《五臺縣志》說,民國年間五臺山有青廟97座、黃廟25座,總計122座。其中,南山寺住持普濟和尚就修建了佑國寺、善德堂、極樂寺、龍泉寺、普化寺、金閣寺、尊勝寺、古佛寺、清涼寺、靈峰寺、萬佛洞、海會庵、沐浴堂、車溝寺、日照寺、護國寺、法華寺、普濟寺18座寺院;另有其他僧人修建了老和尚洞、普潤庵、石堂庵3座寺廟。現在保存較好的民國年間的建築有普化寺、佑國寺、龍泉寺、尊勝寺等。

南山寺 位於臺懷鎮南3千米的弓步山腰,整個寺廟坐東向西,面向清水河,因建在臺懷鎮南部弓步山脊而得名。山下有一大片青蔥筆直的白楊樹,山上梵宇錯落,樓閣掩映。未人山門,一座巍然屹立的大照壁已十分引人注目。這個照壁面寬3間,長18米,高8米,厚1. 6米。當心間高大凸起,次間偏低。座為石砌束腰須彌座,磨磚壁身,壁身中央正面鑲嵌漢白玉雕刻題字3塊。中間一塊題字是:“當初以來,混元一氣。天地回覆,日月光明。分形變化,大道虛空。萬賴聖人,性中覺靈。迷悟解決,善德無窮。懸機高釣,老主才生。”落款是“愚居士’,。左邊一塊題字是:“風化神中夢,迷路天作合。”右邊的一塊題字是:“了道心圓地,真光上明天。”壁身背後中央鑲嵌磚雕題字“大方光明”。照壁頂部是磚磨斗拱,單簷五脊,青色通板瓦蓋頂。照壁對面是磚砌拱形門,門的額上前後均嵌一塊磚制牌匾。正面為“化日光天”,背面為“萬象維新”。

跨人拱門,抬頭仰望是108級石階。坡度很大,陡峻挺拔,彷彿似一架天梯從人間通往九霄。石階由青石砌成,平展寬闊,潔淨無垢。石階分花組砌成,每組36級。108級石階上面傲然聳立著一座高大的漢白玉牌坊。牌坊面寬‘3米,厚1.6米,高8米,下方三個門洞。上方形成三個樓簷,中高旁低,每個樓簷又分三層,層層內縮。中間樓簷由六塊整石組成,兩旁樓簷由四塊整石組成,椽、一飛、瓦、脊俱全。牌樓的正背面由內向外皆雕有題詞與對聯。正面對聯是:“山色遠,海月空,圓頓分明同上帝;青天望,水鏡中,懸真法正性光靈”;“萬聖今朝清真地,五嶽光中自在天”。背面對聯是:“善真無德,完成禮樂修大道;明哲則賢,振動朝元獨一天”,“道德靈圓居仙鏡,心波性祝樂天明”。橫題是“上天有應,善德良心,清涼五臺山地生;蒼松無毀,智轉雲中,飛騰萬里山水平”;“生死因果修先定,善惡同須今日好;後天不老落成真,他賢我愚未來明”;“萬緣之分以德為名,未必成加;事應虛心勞動苦盡,非理判清”。還有“信天由命”、“月色天空”、“大理方明”、“不靈有神”等匾。

佔地60000平方米的南山寺,下三層是極樂寺,中一層是善德堂,上三層為佑國寺。它創建於元代元貞二年(1296),寺內現存有一塊石碑,原來這裡叫“大萬聖佑國寺”。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曾予重建,清代光緒九年(1883)又予增建,稱為極樂寺。那時有一位僧人叫普濟和尚,他和清廷關係密切,是當時南山寺的當家師。慈禧曾親書“真如自在”四字賜予普濟,普濟把它懸在大雄寶殿內。民國初年,南山寺再行擴建,才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寺內現存亭臺樓閣和殿堂300多間,規模宏大。極樂寺內的建築主要是大雄寶殿和禪房、客堂、齋房,以及祖師院內的普濟和尚衣缽塔。再上為善德堂,有前、中、後三院,前院有鍾、鼓二樓和80級石階,這裡有“南天門”之譽稱。善德堂上面為佑國寺,三進院落,三重大殿。

第一殿內供一尊漢白玉石雕彌勒佛像。殿的左右山門和房屋上的石雕有317幅,附於殿壁、馬頭、迎風、壓面之上。內容有三國故事、天女散花、蘇武牧羊等。三國故事幅面較多,如關雲長千里走單騎、猛張飛橫架丹陽橋,還有空城計等。“天女散花”是浮雕中的優秀作品。在剛勁優美的松樹下面,天女體態嫋娜,翩翩起舞,臉龐俊秀,修眉妙目,雲髻高挽,衣帶飄逸,纖纖玉手拿著精美花籃,籃中吐出各種各樣的鮮花,似花雲花雨一樣。

第二層殿是大雄寶殿,裡邊塑有釋迦牟尼佛。本院共計451幅石雕,內容多為歷史故事。“掛角觀卷”取材於《陳情表》的作者李密的故事。李密自小家貧,無錢上學,常常把書卷掛在牛角上,在放牧途中讀書。浮雕準確地選擇了李密凝神細讀的情景,非常感人。“負荊讀書”描寫了西漢時朱買臣勤奮學習的故事。朱買臣也是無錢上學,一邊背柴,一邊讀書。“福祿壽三星”,喜氣洋洋,吉祥如意。福星居中,富態端莊;祿星在左,矜持自重;壽星在右,鶴髮童顏。

第三層殿是毗盧大殿,內有毗盧佛像。佛像左右兩側置慈禧太后贈給本寺住持普濟和尚的半副變駕,共計13對26件。這13對秦駕是九龍棒、龍頭柺杖、肅靜牌、青龍刀、龍鳳扇、長壽杖、金瓜、朝天凳、佛手、臥瓜、開山月斧、方天畫戟、神筆。這個院內的浮雕共計345幅,內容有三國故事、神話傳說等。“三顧茅廬”取材於劉備三請諸葛亮的故事,準確地刻劃出了劉備、諸葛亮等人的性格特徵。“火燒戰船”生動地再現了赤壁靡戰的情景。“嫦娥奔月”取材於《淮南子》,富有濃厚的神話色彩,嫦娥飛向月宮的體態十分美麗。此外還有“吹簫引鳳”、“孟母擇鄰”、“猴王登天”等故事。

佑國寺浮雕,不僅題材廣泛,而且技藝嫻熟。樹具其形,花展其容,鳥得其姿,獸演其態,人表其情。整個浮雕造型生動,構圖巧妙,刀法細膩,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這些浮雕具有頗高的藝術價值。

總之,民國年間的寺院建築,雖然樑架結構與清代相同,但木構件更加趨於精巧美觀,柱頭及欄額常常裝飾著鏤空雕刻券口,龍飛鳳舞,異常華麗。外部的柱、額、欄、仿常施以彩繪,繪有草木花卉和人物故事。再一個特點是木構建築和石雕、磚雕相配合,殿宇的基座、圍廊常裝飾著雕刻精細的石雕,殿簷、山花等處也常裝飾著各種圖案的磚雕。

新中國成立之後,貫徹落實了黨的宗教政策,五臺山佛教恢復了正常的佛教活動。據1956年調查,五臺山有青廟99座、黃廟25座。其中尼姑廟2座。這些寺廟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大多集中於臺懷地區,其餘沿著五座臺頂輻射出去,坐落於深山叢林之中,形成了一個與自然和諧匹配、具有古剎風韻的梵宇花宮。其建築形制,既有歷史的連續性,又有唐代以來各個時代的特色,而且規模宏大,構件精細,樣式繁多,手法典型,是全國罕見的保存較好的古代建築寶庫。

五臺山古往今來的佛寺建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