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历史一书生


伯邑考的称谓是《史记》中就有的,这个称呼是符合当时习惯的。姬发的称呼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才有,至少《史记》是没有的,而比较广为人知的是《封神演义》。伯邑考当然也姓姬,在黄玉郎的《天子传奇》漫画里也称“姬考”。但是“姬考”“姬发”在当时都是错误的称呼。

因为周人男子一般是以“氏+名”作为称呼,比如孔子就是孔氏子姓,但我们只会叫他孔子,而不会叫他子子,对吧?女姓的称呼则一般是以“姓+名”,比如宣太后芈月,虽然名字是虚构的,但称呼结构并没有错。

至于为什么要区分姓和氏,因为在当时姓和氏就是不同的,姓表示的是父系血缘,氏表示的是身在氏族,可以大致理解为一个是出生地,一个是户籍地(不完全准确)。因为出生地是不会变的,那么你父系的姓就是你的姓;但是户籍地可以随时变动,所以你最早是父系的氏,然后男子可以自己立氏,女子则从丈夫的氏。

最后再回到“伯邑考”这个名字,这个名字的结构也有些特殊,甚至不一定是人名。伯邑考是长子,“伯”代表排行不必说,“邑考”可能是名,但也可能不是。“考”是什么意思呢?“生为父,死为考”,更像是对死者的尊称,而记载“邑考”最早的《逸周书》中恰恰就是把伯邑考作为先人祭祀的,那么“考”可能就不是名,而只是一个称谓。

至于“邑”,可能性也非常多。第一种情况,“伯邑”是字,类似“仲尼”;第二种情况,“伯”是排行,“邑(考)”是名;第三种情况,“邑”是谥号或者封邑(氏)。总之,因为称呼结构的复杂性,我们已经很难知道“邑考”代表什么,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伯邑考肯定是姓姬,但不能称“姬邑考”或者“姬考”。


林屋公子


周文王姬昌有很多十几个儿子,著名的就有嫡长子伯邑考,二儿子周武王姬发,四儿子周公姬旦。其嫡长子伯邑考死得最惨,这也是为什么周人都不呼其名,而尊其为“伯邑考”的原因。

伯邑考并不是他的真名,他的真名据考证应该是“姬考”或者其他,至今历史界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为什么周人要尊称姬考为“伯邑考”呢,这里面有一段相当血腥的故事隐秘于历史长河中。

周文王姬昌是奠定周王朝基础的国君,在商末周初时期,当时的商朝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帝辛登基了。商帝辛就是大家熟知的商纣王。

商纣王登基后,带来了一系列的政治变革,其最重要的改革有两点:提高奴隶待遇,打破贵族阶层固化、大量减少活人祭祀活动,动摇神权基础。

中国奴隶社会第一个改革家恶来革(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改革家)得到了商纣王的重用,在商纣王的支持下,恶来革对奴隶社会政权带来了非常先进的社会变革,但是这触动了商朝贵族的利益,特别是代表神权的贵族利益。顺便说一句,姜子牙是其中姜部落的首领,并且担任了商朝的大祭司,代表着商朝神权的最高领袖,其地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商纣王还高。

商朝历来有用活人进行祭祀的传统,几乎所有的重大祭祀都使用活人,当然这些活人肯定不是贵族,也不是商人,而是“邑”人,这个邑就是其他部落的人,比如周部落就自称自己是“小邑”人,商是国,周是邑。

越是重大的祭祀,祭品的登基就越高,甚至使用部落首领来祭祀神,周文王的父亲季历就是被商纣王的父亲给活祭了的。

商纣王登基后,一方面进行奴隶制改革,一方面对神权进行控制,加大王权,这样就触动的贵族利益,在强大的阻力下,商纣王决定开展一个重大的祭祀,选定的祭品就是周文王姬昌,此时的姬昌早就被关在朝歌的牢房里了。

这个时候的周部落为了解救周文王姬昌,于是他的三个儿子:姬考、姬发、姬旦前往朝歌请求商纣王愿意替换父亲作为祭品。

商纣王为了不引起更大的周部落的激烈情绪,就选定了姬昌的嫡长子姬考为祭品,祭祀姬考非常的残忍,把他放在祭坛上,破开他的胸膛,取出他的心脏,把他的肋骨一根一根的剥出来......

不要以为祭品只是拿来祭祀神仙就完了,祭品是要被吃掉的,越是等级高的祭品,越是会被地位高的人吃掉,这样才能显示出神对他的庇护,商纣王把祭品姬考也给牢中的周文王姬发送了一份。

大家不要以为姬发不敢吃,或者说边吃边伤心,他没有那种思维,他吃得相当的虔诚,因为此时姬考已经不是他儿子了,而是神圣的祭品,周文王能够得到如此高等级的祭品享用,他心怀感激。

姬考作为祭品就把周文王姬昌给替换回了周部落,就是今宝鸡一代的岐山地区,周文王回到了岐山后,把所有的部落事务全部交给了二儿子姬发,自己一门心思的研究《周易》。

周部落的人为了尊重嫡长子姬考,就以“伯邑考”来尊称他,“伯”就是长子的意思,“邑”是商朝时期对除商人外其他部落的称呼,周人也自称“小邑”,“考”是姬考的名。另外有一种说法,“考”是对此人的死有重大贡献的人的称号。

伯邑考的死的确为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周部落有三代人都被商王作为祭品祭祀,姬发成为部落首领后,为了杜绝自己再被选中成为祭祀品,就进行了积极的灭商准备,他首先联络了商朝的最大祭司姜子牙和朝歌的贵族阶层,朝歌的贵族也希望周部落能够推翻商纣王的统治,另外新王。

在商纣王出征期间,朝歌的贵族与姜子牙给周通风报信,姬发率领大军在牧野与商纣王进行了一次大战,而商朝的军队瓦解很快,真正为商纣王作战的就是他手下的奴隶。而倒戈的那一部分人是其他部落的俘虏,并且有少部分士兵被朝中贵族所收买。

姬发攻占了朝歌后,违背了与姜子牙、商朝贵族的诺言,对商王室成员进行了残忍的屠杀,基本上全部作为了祭品祭祀上天,并且恢复了大量祭祀的传统,甚至周武王与姜子牙曾经亲自杀祭品。

商纣王与周武王其实被后人误解很多,总体说来,商纣王推行改革,废除祭祀,弱化神权,统一城邦,而他的改革遭到了贵族的反对,并勾结周部落实施政变,周立朝后,通过大肆祭祀来笼络人心,周武王死后,殷商贵族爆发了大规模的暴动,周公旦对其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并焚毁了朝歌,建都镐京。


沉墨I方之城


古人推崇多子多福,在贵族之家尤甚。周文王仅可考证的儿子就多达十七个,其中以伯邑考、姬发以及周公最为著名。

伯邑考与姬发之名千差万别,又没有冠以姬姓,几乎很难看出两人同出一族,他何以如此命名呢?

其实,伯邑考的本名乃是姬考,只是以伯邑考之名为世人所知。与伯邑考属同一时期的周公旦也并非其原名,周公的原名是姬旦。由此可见,这种现象并非偶然。有的古人以其字传之甚广,蔡文姬的才名众所周知,但是鲜少有人知道她本名是蔡琰,文姬不过是她的字而已。有的则以号传世,苏东坡远远比苏轼更得民心,林语堂为苏轼作传时都起名为《苏东坡传》。其实战国后期的名字已经相对稳定了,但这尚且让人因为名字号而摸不清头脑,更别提先秦以前的名字了。

伯邑考之名极为讲究,古人重视长幼嫡庶之别,所以以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伯并非是伯邑考的姓。周文王姬昌仰慕太姒美貌,娶其为正妃,她为姬昌生下十个儿子。周代的贵族子弟命名多在前面加“伯仲叔季”,姬昌的儿子也不例外。姬昌六个儿子的名字中都带有“叔”字,最小的儿子则叫冉季载。伯邑考是姬昌的嫡长子,以伯来命名是合理的。其实这种命名方式在历朝历代几乎都存在,一直到近代都沿用。譬如,春秋时,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三国时,孙策排行老大,便字伯符。因而,伯邑考的伯字并不是无缘无故所取的。

伯邑考的邑字可能与其担任过“邑”这个官职有关。古人颇好以官职来称呼其人,长此以往,似乎已成为默认。嵇康是三国时期的文学家和音乐家,颇负盛名。他曾经官拜中散大夫,所以世称“嵇中散”。杜甫还有“杜工部”和“杜拾遗”等别名,这是因为他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和左拾遗等官职。邑字本是城邑之意。由此推测,伯邑考极有可能担任过城邑中的某种官职,然后被用作名字流传开来。

当然,还有一种推测,即“邑”表明其世子身份。当然,这种推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古代,“子”就是一种尊称,诸如孔子、老子等德高望重者才能以子缀之。寻常人可以用在前面,如子贡,用在后面却是极少的。因此,伯邑考的邑也可能是对其世子身份的一种肯定。

为何姬发没有像其兄长一样以“排行加官职或尊称加名”来命名,也没有像他的弟弟们一样以“封地加排行加名”来命名呢?这是因为姬发作为周武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并没有封地。除此之外,以排行来命名也并非是必须的,周公旦作为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同样没有以“叔”来命名。因而姬考有“伯邑考”的别称,他却没有。

以上所述,当然有推理的成分在内。姓名的流传除了特定原因外,还存在一些偶然因素。并不排除因为民众习惯伯邑考这个称呼或者历代文学作品青睐于伯邑考这个名字,从而使姬考的别称越俎代庖的猜测。


邓海春


伯邑考这个称呼最早是出现在史记之中。后来《封神演义》正是引用了史记中的名字,将姬发的哥哥称之为伯邑考。

按照中国人的命名习惯来说,儿子都要继承父亲的姓氏,为什么伯邑考的父亲叫做姬昌,他的叔叔叫做姬鲜,而周公旦也被称之为姬旦,而他的弟弟叫姬发。

除此之外之外,包括他的堂兄弟以及其他的弟弟都姓姬。既然家里的其他男子都按照即这个形式来叫名字。

为什么他唯独叫做伯邑考呢?是因为特殊原因,还是当时他的名字就是这样叫的呢?姬昌的大儿子为什么要叫伯邑考历史上一共有两种说法。

按照称呼习惯

目前权威性最高的一种说法认为,这个名字按照排行以及当时的称呼习惯来叫的。

根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姬发昌的大儿子叫做姬考,所以伯邑考的姓氏也是姓姬。而世人之所以称之伯邑考,是因为最早来源于姬昌对于他的称呼。

当年商纣王还有苏妲己想要杀害姬昌,而当时伯邑考为了救姬昌也就置身进宫,后来被商纣王和苏妲己做成了肉丸子,强迫姬昌吃下。

姬昌出于对于长子的纪念,所以也就将其称之为伯邑考,而伯邑考应该是姬考的家族名号。

当然,也有人说这是当年姬发在当上周王之后才给他的哥哥所修改的一个名号。因为当时伯邑考早已死掉了,若是直接叫他的名字叫则是显得自己对兄长不敬,若是叫他姬伯考,则是显得他的身份又是凌驾于自己之上。

所以也就直接将其前面的姓氏去掉,改名叫做伯邑考。既说明了他是自己的哥哥,又代表着出来他的名号。

伯邑考三个字代表着不同用意

按照当时人命名的传统风格来说,长子一般用伯来代表,所以伯邑考的第1个字也就代表着老大的意思。

因为姬发的第2个名字叫做仲发,而且有一个成语叫做难分仲伯,这也就是仲伯第一第二的意思,所以他的第1字是代表着他是姬昌的长子。

邑只是代表着他的官职的意思,因为在古代的时候邑代表着县,所以有人猜测这是代表着他做的官职,应该相当于现在的县长。而最后一个字则是直接说他的名字,所以连起来称之为伯邑考。

至于为什么不在伯邑考前面加上姓氏“姬”,是因为当时姬昌还活着。因为若是叫做姬伯邑考的话,则是代表着姬家老大的意思。

虽然说伯邑考确实是姬昌的长子,但当时姬昌活着,如果称姬伯邑考,就会显得伯邑考是老大,如果如此称呼,很容易就被人误会了。

从姬昌的身份角度来讲,也就称呼他伯邑考比较更合适一点,而且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来说,直接叫名字显得更为的亲切。

综合的来说,伯邑考的名字应该是代表着他所有的身份信息。


夏目历史君


看过《封神榜》等系列小说和电视剧的朋友应该对商纣王、妲己、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间的恩怨多少有些了解,其实在这四个人之外,还有一个的出场不是很多,但是却很令人难忘,他就是伯邑考。

伯邑考是谁呢?他是西伯侯姬昌(周文王)的嫡长子,这个嫡长子比较悲剧,当时商纣王和妲己盯上了姬昌,将姬昌囚禁了起来,伯邑考知道后就去救父,结果被商纣王给弄成了肉羹,并且逼着姬昌吃了,至此,伯邑考就领盒饭了,然后姬昌和次子姬发成为推翻商朝统治的领袖。写到这里,就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即姬昌的嫡长子为什么叫伯邑考,而不是和嫡次子姬发一样有个姬姓名字呢?这是小说演义的加工还是历史上就是如此呢?

实际上,在历史上,姬昌的嫡长子的确叫做伯邑考。伯邑考的生平记载很少,在《史记》中不过一笔带过,在别的史籍中也有一些零星的记载,远远不能和周文王的其他九子做对比。这个嫡长子的存在感似乎格外的低,我们也只能从他的名字猜测一二。

伯邑考这个名字比较特别,它的特别之处并不在于没有“姬”,而在于和他的弟弟们的区别。史载周文王有十个儿子,《史记·管蔡世家》有说明:“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

所以我们看,这十个儿子的名字似乎都没有加上姬,我们熟知的周武王姬发也只是被叫做武王发,从这十个人的名字中能得出一些结论,比如武王发和周公旦,实际上都是采用的都是“谥号外加名”样式,而包括管叔鲜、蔡叔度一直到冉季载都是采用的“封地加上兄弟排行次序再加上名”样式,比如管叔鲜是周文王的第三子,周武王封邦建国的时候,他被封在管地建立了管国,因此被称为管叔鲜,实际上他的名字按现在来说应该是姬鲜。

而在这十兄弟中,似乎只有老大伯邑考的名字是和其他的不一样的,按照兄弟排名,伯邑考的名字中是应该有一个“伯”字,但这个“伯”字似乎放在中间比较合适,为什么却放在了最开始?而这个“邑”又是什么什么意思,是否指的是一个官职,又或者是一个特殊的身份?

不过“邑”在古代通常指的是城市、国都,比如采邑、食邑的说法等。我们很难用套用当时的姓氏法则来解说伯邑考这个名字,甚至伯邑考是不是应该叫姬考也很难说。

先秦时期的姓氏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姓氏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现在姓氏就是一个词,即名字,挡在先秦时期,姓和氏是分离的,姓是姓,氏是氏,不能混为一谈,最开始姓很少,姬姓就是一个很古老的姓,后来随着人数的增加,以及处于政治上的考虑,氏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加,一个姓之下有很多的氏,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姓用以别婚姻,氏用以别贵贱。

女子称姓这个很好理解,比如我们知道春秋战国历史上有很多美女的名字中都有一个“姜”字,比如文姜、宣姜、庄姜、宣姜等等,这些大多来自姜姓齐国。而氏就比较复杂了,谥号、封地、官职、居住地、国名、先人的字、兄弟排序、职业等等都可以成为氏,先秦时期,男子的名字其实就是“氏加上名”,当然,秦汉开始,姓和氏合二为一,一步步演化为现在的姓氏。

在周文王的十个儿子中,伯邑考的九个弟弟的名字都能套用姓氏法则,但是伯邑考这个名字,我们却很难确定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确定的是,伯邑考并没有封地,他去世的比较早,比周文王去世的还早,所以并没有看到商朝灭亡,更没有等到周朝建立。

同样是在《史记·管蔡世家》中有这样的记载:“同母昆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这就有意思了,周文王当初选择的太子是次子而不是嫡长子,虽然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就已经出现,但是周文王似乎并没有实行,或者伯邑考真的能力平平,不及武王发和周公旦贤能,所以不能成为当时周国的继承人。而且伯邑考死得很早,周文王白发人送黑发人,自然这样的伯邑考自然不可能在周朝建立之后有封地,毕竟人都死了,更甚至,伯邑考似乎也没有后人。

《史记》中并没有记载伯邑考为什么早死,但唐朝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却引了晋朝皇甫谧《帝王世纪》中的一段话,说的是当时伯邑考在商王朝做质子,为帝辛驾车,后来帝辛在扣押姬昌期间,将伯邑考煮了,赐给姬昌吃。至于这是不是真正的历史,就很难说了,这里姑且一体,大家姑且一看。


尚宫女史


看过《封神榜》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周文王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叫“姬发”。 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姬昌的儿子,一个叫“姬发”,一个却叫“伯邑考”。

首先,在商周时期,古人的称呼和现代是不一样的,那时候一般是不称姓的。

像姬昌、姬发、姜尚、赢政等等,都是后人这样叫的,在当时是绝对不会这么称呼的。那时候成年男子通常是不称姓的,这些带着姓的名字都是后人对他们的称呼。

在《史记·管蔡世家》中是这样描述周文王的儿子们的:“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冉季载最少。”就是说他的长子叫伯邑考,次子叫武王发,再下一个叫管叔鲜……,冉季载最小。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并没有姬发这样的叫法,而是叫武王发。

其次,先秦时期,“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先秦时期,女子的名字中是带姓的,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同姓通婚。而男子的名字,一般以爵位、封地、官职、籍贯、居住地或者职业等开头,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氏”。这就是所谓的“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除了“氏”之外,男子的名字中还要有排行,也就是伯(孟)、仲、叔、季等。最后,就是自己的私名了。

比如周文王的儿子“冉季载”,其中,“冉”就是他的封地,“季”就是他的排行,“载”就是他的私名。在那时候,一般大家都称呼他为“季载”或是“冉季载”,而不会叫他“姬载”。

再比如“武王发”,“王”是他的爵位,“发”是他的私名,而“武”是他的谥号。他的称呼中没有体现排行,是因为他当了王,地位较高,就不能和兄弟们再论排行了。同样的“周公旦”,也是一样,“周”是封地,“旦”是私名,称呼中也没有体现排行,因为他的成就太大,地位也很高,也不能和兄弟们再论排行。

最后,“伯邑考”的实际含义是“周国之父”。

“伯邑考”的名字中,“伯”是他的排行,他排行老大。而“邑”和“考”,首先“邑”不是封地和爵位等,因为“伯邑考”死得早,并没有封地和爵位。其次,“考”也并不一定就是他的私名。

在《逸周书•世俘解》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王不革服,格于庙,秉语治庶国,籥(yuè)入九终。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就是说武王灭商之后,来到周庙,从太王(周朝基业开创者,文王祖父,即公亶[dǎn]父,姬亶)、太伯(即姬泰伯,太王长子,春秋吴国先祖)、王季(祖父,文王的父亲姬历)、虞公(即虞仲,太王次子,和太伯一起为春秋吴国先祖),文王(父亲姬昌)、伯邑考,依次列其神位于庙堂。在这段话中,邑考和太王、太伯、虞公等称呼是并列的。

可见,这个“邑考”,必然是死后的称呼,而不是生前的。

另外,周朝在灭亡商朝之前,通常将商朝称为“大邦”,而将自己称为“小邑”,由此可知,“邑”很可能就是“周”的略称。

而“考”,在《礼记》中有一句话:“生曰父,死曰考。”就是说“考”是对父辈的死者的尊称。

所以,“邑考”的实际含义就是“周国之父”,是对他的赞美和怀念。


李小新吖


其实在个很好理解,伯邑考也是姬姓,姬发也是姬姓。考和发是名。

一般我们说武王发,伯邑考,其实姬昌还有很多儿子,据记载姬昌有一百个儿子。除了这两个,还有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等等。管叔鲜也就是姬鲜,周公旦也就是叫姬旦,蔡叔度也就是叫姬度,曹叔振铎也就叫姬振铎。

当然姓加名是我们现在的这个叫法,其实在古代根本不会这么叫的,要知道我们现在这么叫他们其实都是历史记载上这么叫的,这个是后来历史记载者对他们的称呼,一般来说成人了死亡叫封地+排行+人名,没有成人就死亡了以排行+地位+人名,再说伯邑考,伯其实就是老大的意思,考是名,那么邑呢?邑的意思一般就是小城市城邦的意思,所以邑应该就是指对伯邑考的封地来说的。武王姬发呢?在历史上不管是姬发,还是姬旦等等都是不会直呼其名的,一般就是武王发,周公旦等等,以为这些人可以说都是圣人,在古代即使已经隔了几百年了也不会有人这么直呼其名的。那就是大不敬。

还有周公旦,姬姓,名旦,一般后世都称呼他为周公,周公旦这个也是不能和他的混为一谈的,因为他的功绩是在是太大了,蔡叔度呢?蔡就是封地,叔就是排行的意思,度就是名,还有曹叔振铎,曹就是封地,叔也是排行,振铎就是名。不过姬昌确实厉害哦,一百个儿子。不知道他在说纣王的时候是怎么想自己的呢?

即使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一样的叫法,秦始皇的儿子扶苏,胡亥不就是这样吗?扶苏,嬴姓,赵氏,名扶苏,胡亥也是一样,嬴姓,赵氏,名胡亥。但是历史上一般很少吧姓说出来,都是叫扶苏,胡亥等等。


中国历史研究所


伯邑考的身世

对于伯邑考,大多数人对于其了解是通过《封神榜》的剧情:在《封神榜》中,商纣王猜忌四方诸侯,于是将东西南北四个伯侯骗到朝歌,而后准备诛杀:北伯侯由于奸猾,得以幸免;西伯侯姬昌由于素有贤名,在一些殷商重臣力保下,被商纣王囚禁,东伯侯和南伯侯则没这么幸运,都被商纣王杀了。

姬昌的长子伯邑考见姬昌长久被商纣王扣押,于是带着一些财宝去朝歌,准备从商纣王手里把姬昌赎回来,但是,伯邑考非但没有把姬昌赎回来,反而被商纣王杀死。后来姜子牙封神的时候,将伯邑考封为紫薇大帝——负责掌管历代君王、朝代气数的神灵。

伯邑考的弟弟姬发,则在灭亡殷商后成为周天子,不过,生命只有几十年的周天子和成为神灵的伯邑考相比,无疑是做神灵要合适。

历史上,伯邑考的事迹和神话中大致吻合,也是为了营救周文王而遭到商纣王杀害。

只是,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同样是姬昌的儿子,伯邑考和姬发的名字差异如此之大?

伯邑考名字来源

关于伯邑考的名字,一般认为,这是一个有着复杂成分的称呼,而非本名。

殷商灭亡的八百余年后,有个叫刘季的人建立了汉王朝。刘季当了皇帝后,给自己搞了个新名字:刘邦。但是司马迁还是在《史记》中频繁使用刘季这个称呼。

刘季的父亲,大汉朝的太上皇,也有一个很有趣的名字,叫刘太公。事实上,刘太公这个名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理解成刘家老头,而刘季则可以理解成刘三儿——既,作为穷人出身的百姓,有时候往往只有外号,没有名字。

在古代汉语里,伯代表老大,仲代表第二。

伯邑考的伯字,可以理解成长子,既长子邑考。以此类推,姬发的名字如果按照这个格式,可以称之为仲发。

邑,有两种解释,其中第一种解释是邑是一种职务的名称。意味着伯邑考担任的官职,另一种解释则认为邑意味着自己是继承人。周人奉行嫡长子继承制,伯邑考作为姬昌的嫡长子,是具备继承周国君主的权利的。

在两种解释中,个人倾向于后者:因为只有周国的继承人,去会见商朝天子,在规格上才勉强说得过去(在君主不在国内的情况下,继承人监国,代行君主职务)。

从这个角度来说,伯邑考的本名叫做姬考,伯和邑,只是对其身份的一种说明。


藤树先生


我是吾盂,我来回答。

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叫姬发?

伯邑考是姬姓,名考。是姬昌和太姒的长子,在弟兄排行的次序里代表老大,表现出伯邑考长子的身份。邑在字典中有国都京城的意思,这个字用来称呼伯邑考,应该是代指伯邑考是未来国君的继承者。

如果伯邑考不是被妲己陷害致死,那么伐纣应该就是伯邑考了。

伯邑考其实是一个很悲惨的人。

一说是姬昌被囚禁在攸里的时候,伯邑考,在纣王那里做人质,纣王将伯邑考烹杀之后将肉羹给姬昌,姬昌食用之后,纣王说姬昌不是圣人吗,他现在吃了自己儿子的肉而不知道,又怎么能称之为是一个圣人呢?

还有一说是伯邑考去纣王的皇宫里,想要代替自己的父亲做纣王的人质,妲己看到伯邑考丰神俊逸,想要与伯邑考一度春宵,但是伯邑考却不愿意,妲己恼怒之下,就唆使纣王害死了伯邑考。姬昌服用之后,纣王认为他对自己没有了威胁,就把他放回了西歧。在回去的路上,姬昌觉得恶心,就吐出三只小兔子,相传那就是伯邑考的三魂所化。

姜子牙封神的时候,将伯邑考封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之神,命为尊贵之神。

也算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了吧。


吾盂


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小刘侃封神

看过封神演义,许多小伙伴都会为一件事感觉到疑惑。

姬昌有百子,除了雷震子之外还有九十九子。

而姬昌姓姬,二儿子叫姬发,但姬昌的大儿子伯邑考却似乎不姓姬。

其实,伯邑考的名字,准确说来,应该是姬伯邑考,当然也可以叫做姬邑考。

伯邑考,姬姓,名考,“伯”是其排行,“邑”一说是表明其世子身份,一说是担任“邑”这个官职,因此,故称伯邑考。

伯,代表的是老大的意思。

姬发,有时候也叫做仲发。仲,代表的是老二的意思!

比如我们如今所说的前三名,也称作冠军、亚军、季军!

首相商容,亚相比干!比干的相位,便是排在商容之后!

在商朝,有四大诸侯。

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东伯侯姜桓楚。

四镇大诸侯,每一个名字中间都带了一个‘伯’字!

比如西伯侯姬昌,他就是西边二百镇诸侯中的老大。

在封神演义中,之所以没有把伯邑考叫做姬伯邑考,大概是有作者自己的考虑。

当时姬昌还活着,他有时候的简称便是姬伯,意思便是姬家老大。

爹还活着,儿子根本不能做主,也不能代表一家之主的地位,否则便是不敬。

所以,姬伯邑考,便弄了个简称,有个‘伯’字,代表他是同级中的老大便可以了。

如果加个‘姬’字,那就成了姬伯邑考,就代表伯邑考成了姬家老大,这不是说姬昌死了吗?或者说是伯邑考盼着姬昌死呢!

如今我们的称呼,便很能显示出这个伯字的意思。

看了九十年代的封神榜,小刘当时就替伯邑考着急,你就从了妲己吧!

我们称呼自己父亲的兄弟,比父亲大的称为伯父,比自己父亲小的,称为叔父。

伯便是大,叔便是小。

伯邑考本来是姬家同辈中的老大,又是世子。所以,他的称呼便显得比较慎重了。

就仿佛太子的位置一般,很多人盯着,所以,他的名字可以多一点儿,但是决不能出错。

姬发是老二,姬是姓,发是名。在伯邑考的光环下,没人会在意他这个不显眼的弟弟。

所以,提起姬发,很多人都把他叫做“姬发小儿”,连纣王都是如此称呼!

可见在他们的眼中,根本瞧不起姬发,觉的他就是岁数又小,个人又没什么能力,所能倚仗的无非是姜子牙和姜子牙背后的阐教。

而伯邑考,外貌是一表人才,能力又很强,在姬昌被囚禁羑里城之时,他把西岐治理的井井有条。并且还孝顺,到朝歌替父赎罪。最后正直不畏生死,被妲己陷害而死!

小刘侃封神,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