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日本的长门号战列舰和英国的乔治五世号战列舰在公海上相遇谁会获胜?

我也很绝望351


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在1937年《伦敦海军条约》限制下的新一代条约战列舰,他与《华盛顿海军条约》框架下的Big七条约战舰存在很大代差,就其设计性能而言并不落下风,但是由于早期的诸多舰载设备新技术还不成熟,再加上乔治五世级开工匆忙导致施工和设计质量底下,在实际的一对一交战中不是老当益壮的长门号的对手。

由于伦敦海军条约限制战列舰排水量不过35000吨、主炮口径不过14英寸,但是对战舰数量不再有任何限制,英国皇家海军又想到了数量取胜的传统思想,因此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一口气下单5艘之多,而日本的长门、大和等战列舰都是数量极少、精益求精的产品,这就决定单舰对抗中乔治五世级不占优势。

14英寸口径也就是356mm,而长门级的主炮是410mm,为了弥补火力不足皇家海军也是花招百出,乔治五世级战列舰配备了2座4联装炮塔、1座双联装炮塔,而最初的设计甚至要配备3座4联装炮塔,这种设计思路就是要用密集的火力优势压制敌方口径优势,数量胜过质量的思想早在对抗拿破仑帝国的19世纪初就根深蒂固的存在于皇家海军建军思想中。

又由于日本打造长门级的数量不是很多,就可以将更多地资源集中到仅有的2艘长门级上,因此其综合性能十分优良。长门号下水的1920年航速就达到26节,而同一时期的其他主力战列舰都在24节左右。但是,后起之秀的乔治五世级拥有29节的高速,是一款名副其实的新型高速战列舰,日本的高速战列舰就只有4艘金刚级而已。超高的航速是乔治五世级可与长门级一战的基础。

乔治五世级的侧线装甲厚度超过370mm(14.5英寸)、甲板装甲178mm、炮塔装甲330mm,而长门级的侧线装甲305mm、夹板最厚的地方仅有127mm,只有主炮炮塔在457mm装甲保护下相对安全(小日本的建军思想就是集中资源到重要的部位),再加上航速的差距两者的防御力对比还是乔治五世级占优势。但是乔治五世级战列舰武器的设计存在缺陷,导致他的战斗力不能正常发挥。

在与皇家海军罗德尼号战列舰连手摧毁俾斯麦号战斗中,乔治五世号的4联装主炮炮塔经常卡死不能转动,火炮也经常因为防火门无法闭合而不能开炮,此类问题直到战后才得到解决,这样一来乔治五世号的火炮数量优势荡然无存了,因此在与长门号的一对一决战中乔治五世号不是对手。


利刃巨透社


虽然是二战前期下水的战列舰,但是乔治五世号在性能上和日本的长门级战列舰并没有实质上的差距,甚至在装甲防护和火炮穿甲威力上乔治五世号战列舰相比日本的长门号战列舰还有所落后。相比乔治五世号战列舰装备的14英寸火炮,日本长门号战列舰装备的16英寸火炮在口径上的压制实在是太明显了,在两艘战列舰的副炮上,也出现这同样的状况。即使有很多资料显示,乔治五世号战列舰的雷达系统在1943年就已经安装完毕,但是这仍然不能弥补火炮威力上的差距。 乔治五世号战列舰可以说是条约时代最失败的一款战舰,14英寸的主炮固然在射速上和火力投射上拥有巨大优势,但是口径较小所带来的远距离射击时的炮弹速度不足使得乔治五世号战列舰在正常的交战范围内是不可能击穿长门号战列舰的主装甲的。何况长门号战列舰在后续的改装中组装甲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60毫米,这使得在正常距离穿深只有250毫米的乔治五世号战列舰几乎无法对长门号战列舰造成任何实质上的威胁。

此外,日本海军的战列舰炮术水平实际上也要高于同时期的英国海军。对比在丹麦海峡中胡德号战列舰和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的糟糕表现。在瓜岛海战,马里亚纳海战和莱特湾海战。日本海军的战列舰炮术水平明显非英国海军可以相比,在战后美国海军对日本海军的战列舰以及巡洋舰炮击水平也有非常中肯的赞赏。乔治五世号战列舰无论是在性能上还是在舰员素质上都无法和日本海军的长门号战列舰相比,又怎么可能会在公海的对决中获胜呢?


浩汉防务论坛


正面硬刚,长门胜。大七可不是吹出来的。乔五炮比长门小两寸,防护在长门16寸大炮面前不堪一击,再加上鬼子那月月火水木金金的变态训练,乔五对长门不跑绝对跪。自己想在英国海军内部,乔治五和纳尔逊的地位,战列线上乔治五这种不能输出不能扛伤的条约舰还是别跟大七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