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日本的長門號戰列艦和英國的喬治五世號戰列艦在公海上相遇誰會獲勝?

我也很絕望351


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在1937年《倫敦海軍條約》限制下的新一代條約戰列艦,他與《華盛頓海軍條約》框架下的Big七條約戰艦存在很大代差,就其設計性能而言並不落下風,但是由於早期的諸多艦載設備新技術還不成熟,再加上喬治五世級開工匆忙導致施工和設計質量底下,在實際的一對一交戰中不是老當益壯的長門號的對手。

由於倫敦海軍條約限制戰列艦排水量不過35000噸、主炮口徑不過14英寸,但是對戰艦數量不再有任何限制,英國皇家海軍又想到了數量取勝的傳統思想,因此喬治五世級戰列艦一口氣下單5艘之多,而日本的長門、大和等戰列艦都是數量極少、精益求精的產品,這就決定單艦對抗中喬治五世級不佔優勢。

14英寸口徑也就是356mm,而長門級的主炮是410mm,為了彌補火力不足皇家海軍也是花招百出,喬治五世級戰列艦配備了2座4聯裝炮塔、1座雙聯裝炮塔,而最初的設計甚至要配備3座4聯裝炮塔,這種設計思路就是要用密集的火力優勢壓制敵方口徑優勢,數量勝過質量的思想早在對抗拿破崙帝國的19世紀初就根深蒂固的存在於皇家海軍建軍思想中。

又由於日本打造長門級的數量不是很多,就可以將更多地資源集中到僅有的2艘長門級上,因此其綜合性能十分優良。長門號下水的1920年航速就達到26節,而同一時期的其他主力戰列艦都在24節左右。但是,後起之秀的喬治五世級擁有29節的高速,是一款名副其實的新型高速戰列艦,日本的高速戰列艦就只有4艘金剛級而已。超高的航速是喬治五世級可與長門級一戰的基礎。

喬治五世級的側線裝甲厚度超過370mm(14.5英寸)、甲板裝甲178mm、炮塔裝甲330mm,而長門級的側線裝甲305mm、夾板最厚的地方僅有127mm,只有主炮炮塔在457mm裝甲保護下相對安全(小日本的建軍思想就是集中資源到重要的部位),再加上航速的差距兩者的防禦力對比還是喬治五世級佔優勢。但是喬治五世級戰列艦武器的設計存在缺陷,導致他的戰鬥力不能正常發揮。

在與皇家海軍羅德尼號戰列艦連手摧毀俾斯麥號戰鬥中,喬治五世號的4聯裝主炮炮塔經常卡死不能轉動,火炮也經常因為防火門無法閉合而不能開炮,此類問題直到戰後才得到解決,這樣一來喬治五世號的火炮數量優勢蕩然無存了,因此在與長門號的一對一決戰中喬治五世號不是對手。


利刃巨透社


雖然是二戰前期下水的戰列艦,但是喬治五世號在性能上和日本的長門級戰列艦並沒有實質上的差距,甚至在裝甲防護和火炮穿甲威力上喬治五世號戰列艦相比日本的長門號戰列艦還有所落後。相比喬治五世號戰列艦裝備的14英寸火炮,日本長門號戰列艦裝備的16英寸火炮在口徑上的壓制實在是太明顯了,在兩艘戰列艦的副炮上,也出現這同樣的狀況。即使有很多資料顯示,喬治五世號戰列艦的雷達系統在1943年就已經安裝完畢,但是這仍然不能彌補火炮威力上的差距。 喬治五世號戰列艦可以說是條約時代最失敗的一款戰艦,14英寸的主炮固然在射速上和火力投射上擁有巨大優勢,但是口徑較小所帶來的遠距離射擊時的炮彈速度不足使得喬治五世號戰列艦在正常的交戰範圍內是不可能擊穿長門號戰列艦的主裝甲的。何況長門號戰列艦在後續的改裝中組裝甲已經達到了驚人的360毫米,這使得在正常距離穿深只有250毫米的喬治五世號戰列艦幾乎無法對長門號戰列艦造成任何實質上的威脅。

此外,日本海軍的戰列艦炮術水平實際上也要高於同時期的英國海軍。對比在丹麥海峽中胡德號戰列艦和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的糟糕表現。在瓜島海戰,馬里亞納海戰和萊特灣海戰。日本海軍的戰列艦炮術水平明顯非英國海軍可以相比,在戰後美國海軍對日本海軍的戰列艦以及巡洋艦炮擊水平也有非常中肯的讚賞。喬治五世號戰列艦無論是在性能上還是在艦員素質上都無法和日本海軍的長門號戰列艦相比,又怎麼可能會在公海的對決中獲勝呢?


浩漢防務論壇


正面硬剛,長門勝。大七可不是吹出來的。喬五炮比長門小兩寸,防護在長門16寸大炮面前不堪一擊,再加上鬼子那月月火水木金金的變態訓練,喬五對長門不跑絕對跪。自己想在英國海軍內部,喬治五和納爾遜的地位,戰列線上喬治五這種不能輸出不能扛傷的條約艦還是別跟大七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