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淮河正陽羅山交界河段河砂濫採 河道生態狀況堪憂

這採的不是砂是“金子”

河道內採砂船緊張作業,開採河砂形成的窪地和棄料堆積成的障礙物改變了河流方向,河水對河岸、河堤和河床的沖刷加劇,導致河床下切深陷……

這是2017年4月中旬,記者在河南省羅山縣尤店鄉淮河大橋附近看到的一幕。時隔1年,今年5月初,記者再赴現場調查發現,該河段河砂無序開採情況並未明顯改善。針對發現的問題,從5月下旬開始,河南省採取多項措施重拳治理,目前已取得初步進展。

淮河正阳罗山交界河段河砂滥采 河道生态状况堪忧

在河南羅山縣境內,採砂船隻在淮河河道內作業。新華社發

河砂濫採屢禁不止

正陽縣、羅山縣分屬駐馬店和信陽兩市,2017年下半年,為治理河砂濫採,正陽縣繼續執行全面“禁採禁賣”,羅山縣選擇實行“有序開採”。然而,羅山一側治理效果並不明顯,河道生態狀況堪憂。

5月3日,記者在219省道淮河大橋附近觀察發現,淮河北岸正陽一側幾乎所有船隻和經營板房都已廢棄,南岸羅山一側雖然也無船隻作業,但沿岸存在多處營業中的砂場,部分砂堆高達10餘米,剷車緊張忙碌,219省道運砂車輛川流不息。

距淮河大橋不遠,一處砂礫堆積的採砂平臺竟從淮河南岸延伸到了河道中線附近,平臺上方可以通行重型車輛。更有甚者,在溮河與淮河交匯處,溮河兩岸向河中延伸採砂平臺,目測間距約20米,以此為基連起兩船,搭成一座“浮橋”橫亙溮河中央。由於南岸大量採砂、堆砂,河勢被逼向北,河面收縮變窄。

在羅山縣尤店鄉一處採砂點,因採砂造成麥田下沙地坍塌入河,與河道形成垂直斷面,高大的喬木根系裸露在外搖搖欲墜。

除了破壞河道生態,濫採河砂也可能嚴重影響堤防、橋樑、航道等設施安全和河道行洪安全,因此對開採河段及時修復必不可少。

據悉,今年4月10日前後,羅山縣已對所有采砂企業進行檢查並下達停產整改通知,要求5月30日前所有采砂船隻上岸,清運河道積砂並修復河堤,但記者在採砂現場並未發現有河道修復措施。

暴利之下監管乏力

為打擊非法採砂,近年來,正陽、羅山兩地採取了多項治理措施,但濫採河砂的現象始終沒有杜絕。據兩縣河砂管理負責人介紹,暴利驅使和監管乏力是造成河砂濫採的主要原因。

據羅山縣一家採砂企業負責人透露,採砂船規格不一,但一般兩三個小時就能採一船砂,採砂所得由砂場主和船主平分,公司下轄20多條船,全天不同時段都有船隻開展作業。

淮河河砂因品質好而被稱為“淮河黃金砂”,4月份,當地砂石資源售價約60元每立方米,並呈不斷上漲趨勢,照此價格,如果使用當地比較常見的運載量90立方米的船採砂,砂場、船主每船可分別獲利2700元。另有群眾反映,旱砂場開採難度小,開採效率更高,獲益也會更多。

暴利之下,不法分子不惜鋌而走險。據河南省水利部門調查,一些不法分子經常採用超範圍、深度、時限開採,甚至有黑惡勢力參與,給執法監管帶來嚴峻挑戰。

2017年8月,羅山縣抽調公安、水利、國土資源、交通運輸等多個部門100餘人,組建了礦產資源綜合管理辦公室,共查處非法採砂點40處,但非法盜採、越界盜採依然存在,涉砂信訪不斷增多,超量開採等未能得到有效管控。

正陽縣河砂管理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單方面的河砂禁採行動收效有限,濫採河砂對正陽一側生態和交通的消極影響仍無法避免。

多措並舉重拳治亂

針對當前河砂開採亂象,5月下旬開始,河南省出臺多項治理措施並穩步推進。目前淮河干流採砂已被叫停,水利、公安、紀檢等多部門聯合治理取得初步進展,河道修復工程同步推進,並根據治理方案確立了各項任務完成時間表。

蘭州大學經濟學院環境審計專家楊肅昌認為,河砂開採管理涉及多部門多區域,因此要釐清部門職能,由政府統一協調,出臺切合實際的管理方案,部門聯動形成監管合力。

據瞭解,羅山縣目前已啟動了公檢法聯合打擊整治行動,搗毀非法船隻104艘,辦理刑事案件14起、行政案件2起,採取刑事強制措施33人,治安拘留76人。

據河南省水利部門調查,在河砂開採管理中,一些地方領導只考慮眼前利益,不注重生態保護,部分幹部作風嚴重渙散,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對此,信陽、駐馬店兩市已成立調查組,啟動問責機制,對目前河砂濫採暴露出的問題逐一調查取證,對不作為、亂作為、失職瀆職造成濫採的相關單位和人員從嚴問責。

據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