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印度有什么硬伤,导致它成不了一流大国?

一米漫画连载


所谓印度的硬伤就是印度自身无法改变的缺陷,即使印度政府付出再大努力也无法改变;而如果印度政府可以轻易改变或者付出巨大努力而可以改变的缺陷则不可以成为印度之硬伤。以此观之,在成为一流大国方面,是什么印度不能改变的呢?主要有地缘环境、战略文化两方面。

第一,印度的地缘环境恶劣,这个印度只要存在一天,就会受到其恶劣地缘环境制约。三方面,内部分裂的特质;地区与巴基斯坦解不开的死结,还有就是处于一个世界大国关注之地。首先是内部分裂特质,印度素来统一时间很短,如果放在历史坐标中,当今所谓统一的几十年只不过是几千年之中的一个小水滴,未来如果分裂了,那几流大国都不是了。其次,与巴基斯坦的争斗恐怕也是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印度将巴肢解,严重削弱了巴,但是灭掉,还不可能。再次,南亚及印度洋是重要的商贸路线和石油路线,世界很多大国都将眼光投向这里,以前大英帝国还将印度直接占领了。现在虽然说没有大国发动对印灭国战,但是如果大国们在此地增强存在,印度也会在军力和政治精力上耗费更多的资源去“平衡”诸国,求得一个心理平衡。大国在印度洋的存在也是印度无法改变的。

第二,对抗性战略文化,印度继承了大英帝国的对抗性战略思维,虽然具体行为可能不一样,但是这种战略思维根深蒂固。控制周边小国,打压南亚其他大国,防范域外大国进入南亚,不论军事、政治还是经济,都防范。不要说文化容易改变,这玩意看不见摸不着,改起来太难。印度有这种对抗思维,就在无边的纷扰之中。

至于像人口素质、经济实力这些,是可变的,不是硬伤。这要下大力度,十几亿人素质提高也不是不可能,经济方面,现在印度经济表现非常好,下一步就是持久力的问题了。


北玄武


按理说,印度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超过13亿总人口、可耕地面积仅次于美国,地理位置也非常优越(把控着印度洋,优良港口极多),应该是很有希望成为一流大国的。但是,印度与中美等大国相比,还有几个致命的缺陷!

1. 种姓制度:2.7亿人是文盲!

印度的种姓制度分为四种,由高到低依次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被视为“不可接触的人”的阶层——占印度总人口近1/5的贱民。种姓制度禁止与低人种交流,禁止低人种与高人种通婚,禁止或者排斥低人种成为高人种,低种姓人群几乎没有希望依靠“努力来改变未来”。

印度要发展成大国,必须要有强大的制造业,而制造业又必须有大批量的熟练技术工人,而产生大批量熟练工人的前提,除了要有大批量的劳动力与之对应,更为重要的是完善的基础教育(印度有2.7人的文盲)和开放的社会文化。印度的种姓制度无疑会打碎莫迪的“印度制造”的美梦。

2. 基础设施:3亿人用不上电!

去过印度的人都知道,中国和印度最大的差别就是基础设施。中国有全世界最先进的高速铁路,复兴号的时速能达到300公里/小时;而在印度超快列车的定义是平均速度达到55公里/小时,印度的列车和火车站也非常破旧,“火车外挂”的景象非常常见。

印度政府智库NITIAayog的数据显示,目前有约3.04亿印度人无法用上电,占印度人口数的23%;而2015年的一项审计发现,全印度还有18452个村庄没有电力供应。连发展工业最基本的电力都无法满足,印度的基础设施之差可见一斑,这也严重阻碍了印度的经济发展。

3. 行政体制:印度实际上处于分裂状态!

相比美国实行的联邦制和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印度在复杂的国情下,当前的行政体制非常奇葩。印度有100多个名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30%,其他较大的民族包括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尔族、泰固族、泰米尔族等。

印度虽然有82%的人信奉印度教,但仍有13.4%的印度人信仰伊斯兰教,考虑到印度猛增的人口数量,印度反而成了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国家;此外,印度共有1652种语言和方言,其中使用人数超过百万的达33种,而宪法规定的联邦官方语言仍然有18种......

这种情况下,印度虽然是联邦制国家,但各邦自治程度很高,而且各邦严格按照民族(语言)划分边界,印度实际上分裂成了几十个“国中之国”。这种分裂和混乱的程度,跟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有的一拼,这样的印度又怎么能成长为世界性的大国呢?

2018年再度连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罗斯经济?几百万印度女犯人为何与男子关在一起?关注“金十数据”,我们给您提供更专业的解答!

金十数据


毫无疑问,对于大国地位的追求,是印度自独立以来历届政府不懈奋斗的动力和不容置疑的历史使命。

按照印度人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他们的国家应当在亚洲乃至世界居于中心地位。具体来说就是印度既要将南亚次大陆牢牢掌控,同时也要掌控印度洋。

但是,一个突发性事件导致了印度数十年以来的发展一直处于一种畸形的状态。而这个事件就是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对于战胜国中国来说,意义实在微不足道,但是对于印度可就不一样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印度的发展轨迹,也就造成了印度的硬伤。

第一、政治形态强干弱枝,引发了巨大的贫富差距及一系列民生问题。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与中国不同,没有经历过大一统时代,在历史上大多数时期只不过是一个地理概念。在南亚次大陆,大大小小的文化相近的邦国在多数时间内都是独立存在的,期间虽然也有过孔雀王朝、戒日帝国、莫卧儿帝国这些统一的政权,但是与邦国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与诸侯国之间的关系。19世纪中期英国人进入印度,经过200多年的殖民统治,这才实现了印度在疆域、货币、国防、法律上的统一。

印度独立后,以国大党为主体的印度精英层全盘继承英国人留下的统治模式。与有着两千年大一统历史的中国来比,印度的中央政府对地方的影响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国家资源则掌握在地方豪强手中。权力和资源的不对等,导致印度的贫富差距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据世界银行的报告说,全世界贫困人口的1/3来自印度,超过8亿人每天生活费还不到2美元,占总人口的75%以上!相反,印度众多的产业包括战略产业都掌握在赫赫有名的塔塔、阿班尼、米塔尔、博拉四大家族中。

反映到教育问题上,导致了畸形的结果。印度实行免费教育,奇怪的是印度成年人的文盲率占全世界的37%,是世界上文盲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其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严重失衡,受传统观念影响,干体力活在印度属于不体面的行为。

第二、非理性膨胀状态下的军事力量。

受中印战争的刺激,1962年后印度进入紧急备战时期。仅仅3年,印度常备军从50万增加到90万,国防开支从29亿卢比猛增至100多亿。在武器装备上,印度倾向于“立竿见影,”——直接向外军购买成品。因为教育体系的失衡导致工程师群体先天不足,工业体系也失去了根基。因此印度军工企业很难吸收外军技术,即便是有外国技术陪护式的全力支持,由印度人自己组装或维修过的先进设备也很难保证质量。如幻影战机、苏霍伊战机、美洲虎战机在印度空军中经常事故不断。同时本国的装备研制也长期处于急功近利的氛围中,大量装备始终处于研制过程中。而研制机构往往根据世界上“最时髦”的概念来修改指标要求,经常将设计方案一次次推倒重来。当得知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时,他们往往又会宣布停止研制然后重新开发新的装备。

同样因为教育问题和传统观念问题,印军内部的人才培养是重军官而轻士兵,培养军官却又不重视基层实践。士兵虽然技能过硬,但是除了会服从命令别的什么也不会,战场上一旦军官失去了指挥能力,那么整支队伍会在一瞬间溃败。


大将军威武K


我认为印度有三个方面的硬伤,而在这三个方面中国都与印度相反。也就是说,中国能够崛起的原因,恰好是印度成不了一流大国的原因。

第一,分裂与统一

历史上印度各小国林立,各自为政,从来没有出现大一统的王朝。只有近代被英国殖民统治的二百年才算是统一的时代。因此印度人缺乏大一统的思想。印度像中国一样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主体民族印度斯坦族只占印度总人口的30%左右,可见印度民族的分散情况。因此印度语言众多,宗教林立,难以在文化上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整个国家的力量难以往一处使,也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

而中国呢,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一统的思想深入人心。虽然时常有天下大乱,国家分裂的历史,但分裂的结果总是走向统一。而且中国人从古至今、从南至北使用着相同的文字,传承着相同的思想,汉族占人口的91%,是绝对的主体。因此中国天然具有凝聚力,能够集中力量谋发展,而不是把力量消耗在内斗中。


第二,等级与平等

印度的宗教氛围极其浓厚,很多人笃信宗教,而且大约百分之九十的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印度教是从婆罗门教发展来的,它维持着种姓制度。种姓制度就是将人分为四个种姓,尊卑贵贱不同,种姓之间壁垒森严。种姓制度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印度人心中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种姓制度造成了严重的阶层固化,是印度发展的桎梏。

而中国呢?两千多年前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这一口号深入人心。虽然中国古代有皇帝,有贵族,有平民,有奴仆,但他们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界限。朱元璋一个乞丐可以当皇帝,说明中国人与人之间在本质上是平等的。虽然中国在某些朝代存在贱户、贱籍等贱民,但毕竟是很少数,而且是按照职业划分,不像印度之间从宗教的角度把某一类人判为贱民。

另外说一句,佛教在印度产生时,就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提倡众生平等,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佛教最终在印度消亡,却在中国发扬光大,可以说是天命了。


第三,懒惰与勤劳

印度地处热带,气候温暖,物产丰富,冻不死人也饿不死人。结果这造成了印度人的民族性格,说好听一点是乐天知命,随遇而安,说难听一点就是懒惰。其实也只有印度这样的民族性格才能使种姓制度存在几千年之久,因为底层人民安于现状,不思反抗。印度苦行苦修的印度教徒很多,也是因为这种民族性格,因为他们没有过多的物质欲望。

而中国的领土主要在温带和寒带,人民求生不易,有句老话叫“土里刨食”。所以中国人必须努力耕种,才能生存下来。久而久之中国人养成了勤奋节俭的民族性格,这在国际上也是有名的。看看我们身边那些做小生意的、卖小吃的人,往往一天工作十几小时,全年无休,除了过年。看看那些农民工,真是拿汗水和生命在换钱。正是勤奋的中国劳动者,才使中国日新月异地发展起来。

佛教在印度时,是靠乞食为生。而传到中国后,出现了自己耕种土地的寺庙和僧人。这种差别正是中印两国民族性格的体现。

我认为以上三点是印度与中国的最大差别,也是印度目前无法腾飞的硬伤。



梦露居士


印度不能成为超级大国但主要硬伤在于当年英国政府采取的印巴分治政策。直接把一个可以在未来成为世界一流大国的印度一分为三。再加上印度自身的原因。导致了印度始终不能成为一个统一的一流国家。


1947年由英国联邦主持,印度和巴基斯坦采取印巴分治政策。印度拥有298万平方公里国土(印度自己宣称有328万平方公里,其中把我国争议领土和克什米尔加入了进去),而巴基斯坦则拥有88万平方公里。孟加拉国就拥有14.7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这样整体算下来整个印度就拥有4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英国联邦坚持的印巴分治政策。并且给印巴之间遗留下来了,克什米尔领土争端问题,这直接导致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因为克什米尔领土争端问题,两国之间产生了庞大的内耗。本人认为这是导致印度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国众多原因中最主要的。



因为克什米尔领土问题的归属,让印度和巴基斯坦本身都是印度曾经的联邦。结果导致了双方反目成仇。最终的结果就是不断因为领土争端发生边境战争。这就导致双方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针对彼此的方向上。更多的竞争都是想要想方设法的占据在对方的优势之上。


假如当年英国政府不采取这样的分制政策不遗留下克什米尔的问题。那么印度和巴基斯坦想联合成为印度联邦,那么印度就是国家就会专心致志地发展国内经济,而且印度还赶上了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也就是战后的六,七十年代。只是可惜,印度把这样的最好时机用在了与巴基斯坦的对抗之上。

本人觉得这也是当年英国政府为了不让印度成为世界一流大国而刻意采取的政策。其实这样的政策,英国不止做了印度这一次,在对我国的藏南地区英国同样使用了,这样卑劣的手段。这与美国当年阻挠我们解放台湾的目的如出一辙!



当然,印度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国,还有这其国内的内在因素,比如印度的人口素质问题。虽说,印度拥有13亿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但是这样的大国并没有把人口的才智和优势发挥出来。而且是印度的很多,人口都处于贫困线以下,和文盲当中。这样就严重拖累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崛起。


再比如印度的民族性格,虽说近些年来印度经济发展迅速。2016年GDP总量达到2.26万亿美元,但是对于印度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结构,仍然需要巨大的调整。印度要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国。首先就应该把自己的基础工业建立起来,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一流大国的最基本的基础。这才能为日后巨大的人口优势发挥出其强大的潜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比如,一些印度的政治体制,宗教矛盾,城邦制度,独立势力,种姓制度,语言文字,经济政策等等吧,这些都是影响其成为世界一流大国的相关因素。总结成为最简单的一句话就是,“无法做到统一的整体,就无法做到统一的步伐。”印度缺少的就是能够做到统一。个人观点,朋友们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留言和评论,喜欢的可以点赞关注!


淡然小司


印度的硬伤主要是基础落后,缺乏统一的民族凝聚力,邦国林立,种姓制度增加隔阂。但是这并不等于他一定不能成为一流大国。

题主这个问题,描述的情感色彩,大致是“印度很差,为什么这么差呢”,其实这一点我首先是要反驳的。

印度并不差。作为一个殖民地国家,印度发展已经相当好了。

要知道。印度1947年才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独立,至今也不过70余年。独立后,打了三场印巴战争,直接肢解了巴基斯坦。作为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如今已经发展到世界第六经济实体,拥有规模数量全球前五的军队,拥有世界上第二大的航母编队,拥有全球第六强大的核武器。

1980年到2017年这30多年之间,美国的GDP增长到原来的6倍多,而印度的GDP增长到原来的13倍多。当然你没法和中国比,中国是70倍。

我个人评价现在世界各国,美国为超级大国,中国、俄罗斯为强一流大国,英国、法国为中一流大国,那么印度至少已经是准一流大国。他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几乎已经不亚于德国、日本这些国家,甚至某些方面还超过之。

阻止印度进一步发展的,首先是其底子差。英国在印度这么多年真没干啥好事,临到头随便一划拉边境线,拍拍屁股走了,留下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相互残杀。

其次,印度虽然也有几千年文明史,但几千年大部分时候,印度邦国林立,最接近统一的时刻居然是在英国殖民下达成的。这不但造成印度至今依然邦国林立,严重分散力量(落后国家尤其是大国,想要大步追赶,必须加强中央政府的执行力),而且也使得印度全国凝聚力较为缺乏。

再则,印度的传统文化从几千年前开始就是腐朽落后和反动的。无论是极端的重男轻女,还是种姓制度。这些人为将十多亿印度人割裂成为多个彼此对立,难以逾越的群体,然后在群体之间煽动不满和斗争,最后一损俱损。

但是,片面轻视印度、嘲笑印度的人也是愚蠢的。

印度拥有世界第二的人口,很快就会达到世界第一,而且这里面年轻人比重很大,人口结构非常健康。

印度在伟大总理魔帝的率领下,已经开始大力强化中央集权,建设民族凝聚力。

印度的军事实力,足以保障他的国家安全,也足以让他成为强有力的棋子。

印度在国际外交阵营上,依然是俄罗斯、美国和欧洲三足拉拢的对象,左右逢源。

印度人傻钱多,各国都愿意卖给他诸多相对先进的武器,适宜于扮猪吃老虎。

印度的经济增速很快,12亿穷人提供了无尽的增长空间,1亿多精英则是无穷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可谓上下都有人。

而且,随着国际大环境的变化,某些国家会更加强对印度的拉拢与扶持,以牵制他们的对手。

我这里斗胆预言,再过15-20年左右,即2045年左右,印度的实力将与英法并驾齐驱,正式成为世界一流大国。


巴山夜雨涮锅


印度国土面积接近300万平方公里,除了西北边境少量沙漠之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适宜居住。此外,印度已有超过13亿人口,考虑到这个国家年轻的人口结构,未来具有相当大潜力。从基础条件来看,印度确实具有成为一流大国的潜质。

不过印度想成真正一流大国,至少得克服几道障碍。这些障硬源于观念、制度和文化,它们已深刻融入印度民族文化,很不容易克服。说是印度民族的硬伤,一点不为过。

第一项硬伤,是印度民族有深厚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基础。在殖民地时期,虽说英国人对印度有深厚的殖民统制色彩,殖民当局大体允许私营企业发展。印度深厚的国有经济传统来自于独立以后,尼赫鲁引进了苏联式计划经济体制。大量国有企业成立,建立起浓厚的官僚经济体制。印度自独立以后,就建立起庞大的、自以为傲的民主制度。

在印度,哪怕最赤贫的流浪汉,他也拥有选举权,能决定别人财产。这在早期实行代议制的国家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存在,是对民主的侮辱。早期英国人的选举制有严格的限制,通常是有一定数量财产的成年男性。在他们看来,民主是商议决定国家大事,是对他人财产的支配,需要参与者有财产自理的能力。连自己财产都没得支配的人,谈何国家大事?

这种观念放在今天属于奇观,其背后蕴含对民主之恶的警惕,不能说没道理。过去二十多年,印度政府搞改革开放,可还是出台大量仇视商业、敌视外国人的政策。沃尔玛家乐福想在印度开一家分店,规模庞大的小商贩们害怕失业,就去围追堵截。外资在印度所受的压力远大于中国,根本原因在民意。这种民意通过政治安排,能发挥出实际的伤害力。

最低工资制度、劳工保护制度、免费医疗教育制度,这些反市场的制度,有着深厚的民意基础。哪个政客反对这些制度,无异于政治自杀。

第二项硬伤,是印度传统文化糟粕太多,遗毒至今。

印度民间有浓厚的宗教传统,主张禁欲冥想的印度教还大有市场。印度农村深陷旧文化束缚压迫人的泥潭里。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延续三千年的种姓制度的存在。印度的法律制度里,种姓已被完全取消,实际它在民间还有很大影响力。低种姓者想实现阶层跨越,晋身上流社会,千难万难。随着经济发展,阶层冰封板结的现象终会消融,但它却是印度走现现代化国家的重大阻碍。

悠久烂熟的传统对现代印度来说,也许意味着沉重包袱。印度多种姓、多种族、多民族、多文化和多语言现象,很多停留在很初级阶段,彼此的对立冲突还很普遍。印度看起来是统一国家,其内部多元分裂着阻碍经济发展,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糅合。这既是印度市场的统一进程,也是印度国家重塑的过程。在完成这点之前,印度要处理的内部事务还有很多。

第三项硬伤,印度拥有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印度民族情绪起源于殖民时期,甘地领导下,现代印度种下了抵制现代化、仇视西方的种子。直到今天,甘地粉丝仍是印度不可忽视的存在。尼赫鲁执政时期,印度民族主义情绪达到狂热。印度一度想充当第三世界国家领袖,为此牵头搞出“不结盟运动”。作为不结盟运动的领导国,事实上印度都没遵守。冷战时期,印度和苏联走得很近。911以后,印度又是美国在南亚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印度民族主义情绪有几处来源:一是对欧洲殖民者的排斥抵触;二是和敌国巴基斯坦长期对立中,印度滋生起的“南亚霸主”心态。民族情绪是巨大的隐患。倘若经济发展不顺,内政不昌,会不会有人把矛盾的焦点引向外部,通过引发地区性冲突来转移国内矛盾呢?这样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一个国家要想走向现代文化,狂热民族主义情绪是应该拔掉的炸弹引信。


菁城子


四月初至中旬我在印度旅游,从加尔各答往北走,游遍了北印最主要的城市和地区,多次遇到气温高达37度以上,在德里的几天,气温更达到了42度。带领我们的导游说,我们这个团离开后,他就该休假了。因为到11月以前,很少有大量游客去印度,因为太热了。干旱少雨、沙化现象严重,土地贫瘠,沿途常见。

印度有13亿人口,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人口大国,国土面积却只有32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处于热带地区。一个如此规模的大国,又处在如此炎热的自然环境中,国民的思维逻辑和生活习惯、对自己和对神的态度,自然深受影响。我走过60多个国家,不得不说,印度是我到过的最脏乱差的国家。许多印度人,对来生的向往超过对现实生活的重视,想来这会影响到他们在今世的勤劳和创造力。

印度没有全国性统一的语言,印地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全国却只有约30%的人使用。除了英语是第二官方语言,被广泛用于政府管理和商务活动中,另有22种语言为印度附加官方语言。所以印度的宪法,有22个不同语言的版本。每个邦或者大区,都有自己的一种以上官方语言。事实上,印度现在依然在使用的语言有2000多种,其中55种有自己的文字,这些文字同样还在鲜活地使用着。

另一个让人惊讶的数字是,印度有212个民族。这些民族的人,信仰十数种宗教。除了印度教、佛教、耆那教、锡克教这些诞生于印度的,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在这里都有自己的信徒。所以,印度又被称为全球罕见的民族学、语言学和宗教学博物馆。信徒最多的自然是印度教,往下排依次是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耆那教和拜火教。

种姓制度在印度依然坚不可摧,在印度社会形成了许多壁垒和限制。综上所述,印度发展的硬伤,个人认为不外几点:封建落后束缚社会创造力的种姓制度、火热干旱的自然条件、文化和宗教的过度分裂使国家难以形成合力打造实力。

印度至今有30%的人口生活在世界银行规定的贫困线以下,5岁以下儿童中,近40%营养不良体重不达标。世界粮农组织的统计,全国人口中,营养不良的人口数高达15%。约1800万印度人,依然过着奴隶般的生活。贩卖人口、童工、大规模组织的乞讨等社会问题,十分严重。单是童工的数量,就不下1000万,据称这已经是历年来最低的数字。根据印度官方的统计数据,印度成人的文盲有足足3亿。6岁至14岁的儿童,入学率虽然接近100%,辍学率却高达31%。


世界真的很大


印度是一个领土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拥有超过13亿总人口,而且可耕地面积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的国家。从印度的自然禀赋来看,这是一个拥有成为超级大国潜力的国家。但是为什么现在的印度还只是一个地区性的大国,他到底有什么硬伤,导致自己没有成为一个世界一流国家呢?
(印度孟买)

2016年印度GDP总量为2.264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七位,人均GDP还不到2000美元。印度之所以这样贫穷,这其中肯定是有很多原因存在的。比如印度的种姓制度、宗教矛盾以及封闭的市场经济体制等等,这一系列的因素都严重阻碍了印度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印度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一直都是实行苏联式的国家控制经济的模式,这导致印度错过了上个世纪二战之后全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印度90年代改革开放之前实行的苏联式计划经济模式不仅严重压制了印度经济的活力,使得印度的发展速度长期落后于西方国家,而且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给印度经济今后的发展设下了很多的障碍。国家对于经济的过度干预和控制导致现在的印度市场依然缺乏市场活力,政府的市场化改革方向也步履维艰。这大概是印度没有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国家的最大原因。
(印度种姓制度)

印度的贫穷与落后绝对不是一两个原因造成的,其国内存在的很多问题都阻碍了印度经济的增长。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认为印度存在什么硬伤,或者认为印度必然不可能成为一流大国。

如果问澳大利亚或者加拿大存在什么硬伤导致他们不能成为像美国一样的超级大国。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明确,那就是这两个国家的人口太少,注定无法成为世界一流大国,这是硬伤。但是印度并不存在什么硬伤,导致他必然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国。无论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宗教矛盾还是国内市场的相对封闭,这些都不是什么绝对不可改变的事情,只要印度政府有足够的改革决心,问题最终都可以得到解决,毕竟美国曾经还存在奴隶制度,如今他不是同样发展地很好吗?


(印度总理莫迪不断推动印度经济改革)

印度是一个拥有成为超级大国潜质的国家,他现在的贫穷与落后并不是因为他存在什么硬伤,他只是走了一段弯路,错过了几十年的经济黄金发展时期。如今的印度经济在经历上世纪90年代的改革开放之后已经走上了高速发展的正轨,相信印度不会再次错过机会,他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世界一流的大国。


李姓先生


各位答主都是专业的我就从另一个方面来回答吧,

人才外流。

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种姓制度非常严重的国家,去年过年的时候大学同学聚会有个在土澳的朋友跟我们说了一件事,他在一家餐厅做兼职,店里有一个印度的妇女负责收洗盘子这些杂物活,朋友看她的谈吐并不想那种普通的印度人,相处一段时间之后才了解到她是印度某大学的老师,却因为种姓低劣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才偷跑来土澳。

常理来说一个人如果能通过自己努力来得到回报的话再怎么说也不至于自降身份来做一些与自己能力不符的工作。

其次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和印度人接触过,印度人总是有着一种迷之自信,认为自己的国家最牛逼,但是除非是高种姓要不然第一选择不会是在外留学之后回去报效祖国,他们更愿意选择国外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