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來,一篇名為《賣米》的舊文刷爆了微信朋友圈。文章通過敘述“我”和母親賣米的過程,寫出了鄉村生活的艱辛不易,激活了那些從鄉村走出來的人的集體記憶,照亮了許多人的生活和夢想,讓無數讀者感動落淚。更令人唏噓的是,作者張培祥(筆名飛花)在2003年因白血病去世時,年僅24歲......昨天,株洲旅遊人黃志東來到張培祥的家鄉——醴陵茶山鎮筱溪村,探訪養育飛花的山水。
講述:黃志東(株洲旅遊人)
昨天,我特意趕到筱溪村,沒有驚動飛花的父母和弟弟,直接向村支書凌雪梅說明來意。凌書記找到飛花的堂哥張偉,一起帶我去“懷念亭”。此時已經天黑,看不清路。也看不清懷念亭的方位。我們幾經周折,終於藉助依稀的星光,在長滿濃密雜柴的茶樹叢中,深一腳淺一腳摸索到了懷念亭。
亭前,一株高高的松柏,亭亭玉立,我估摸這是飛花的化身。張偉大聲說:“姐,我們來看你了!”亭內,就是飛花飛回來的一半骨灰安放的墳塋,和墳肩一起,已經用水泥粉飾,阻隔著墳外瘋狂的雜柴。正後方是墓碑和碑文。墳頂和墳前有兩束花,張偉說:“這幾天可能來過人。”我匆匆而來,沒有任何準備,只好和友人折了幾根松枝,虔誠的放在飛花墓前。我們想開啟閃光功能照相留念,可是怎麼也照不出,換一臺手機,還是一樣!我想,可能飛花不喜歡刺眼的閃光燈。忙完這一切,我們告辭,這時,已是一片漆黑。
好在凌書記因為匆匆帶路,還是穿著拖鞋,我們擔心不安全,就留她在樹叢外等待。通過雙方呼喊定位,才摸索到匯合處。 終於從山上回到大路上,看看時間,已是晚上21:30!我們22:30趕到皇圖嶺,飯店老闆正在打烊。看在朋友的面子上,有點點不太情願幫我們做了飯吃。期間,皇椒一號鍾董事長特意帶來剛剛採摘的絕對正宗的皇椒一號辣椒,遙遠而又親切的三十年前的原汁原味,頓時引爆了我的我的味蕾,一天到晚的疲勞一掃而空!午夜時分,我終於到達攸縣縣城。
凌雪梅書記已經年過半百,其純樸為人和對鄉親的熱愛之情,令我感激不盡!所以在閒聊中,我給了她幾點建議:一、文化傳承,穿越時空;文化力量,貫穿古今;——筱溪村,是一個有文化、有文化名人的山村!二、飛花既屬於她的父母,更屬於生她養她的這一片故土!三、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短,雷鋒叔叔永遠22歲,飛花永遠24歲!四、一方山水養一方人!養育飛花的山水有靈氣,有靈氣者能夠感染一批人!
五、建議儘快安排一個人工,修通去飛花懷念亭最近的通道,並拓展活動空間(這一點,也是想考察這個村支兩委的執行能力),云云。 六、鄉村振興,更重要的是立足本地現有資源,做出自己的特色,不要盲目跟風,人云亦云。七、飛花是位“高人”!出“高人”的地方,自有“高人指路”,自有“貴人相助”。至此,我已完成全市50%的全域旅遊考察。
6月3日,我開始組建“株洲全域旅遊聯誼群”,一時響應者眾。
網友留言
@孺子牛:為什麼講,文學作品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賣米》的作者她親身經歷了賣米過程,寫出來的文章才如此摧人淚下,滿腹辛酸,反映了農民的生活艱難。打動了無數讀者的心。
@tonghua:前幾天讀過《賣米》,被真實的故事感動著,也是那個時候湖南農村的真實寫照。可惜十五前才女作者已離開了這個她心愛的世界。
@巷客:大多數中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飛花,在苦難中的韌忍與積極向上。軀體可以擊垮,精神無以摧毀。
@心雨:緬懷才女,催人淚下。願才女在天國的那邊繼續發揮她的才學。過得快樂幸福!
@小璧花(fyh):看了她的故事以後,要勇敢面對挫折
@禾苗小兵:感動了!泣不成聲!淚流滿面!
作者/黃志東
閱讀更多 株洲發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