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阿里高管爆料:哈罗单车订单量超摩拜和ofo总和,共享单车将迎来变局?

魜溣


我不这么认为,哈罗单车确实最近一段时间发展迅猛,但是我不觉得它会成为搅动共享单车领域的最大变量。很多人看到的哈罗德数据都是阿里,准确点说是蚂蚁爆出来的,蚂蚁是一家很会做公关的企业,之前也是蚂蚁的公关给媒体爆料说哈罗单车拿到融资了,但是事实证明,现在融资的钱也没有到位。

哈罗在四五线城市口碑确实还不错,单量也还可以,但是订单数回超过ofo和摩拜总和,我不知道这是怎么算出来的,哈罗进入的大多数城市,头部的两家也进入了,只能说哈罗会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无论是铺车的数量,还是骑行的频率,都没有太大优势。如果数据为真,请蚂蚁公布怎么算出来的,也解决我的困惑。

最关键的点是,哈罗现在没有进入一线城市,这对于这家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缺陷,而且我觉得至少短期之内进入一线城市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北京等一线城市政府不能说绝对不会松口,但是暂时不会。就在昨天还是前天,交管委刚刚对外称会出台新的规定,北京会严格控制共享单车的数量,相信其他的一二线城市政府很快也会跟进。所以说,现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里,已经投放进来的ofo和摩拜都要清除冗余,会有一大批的现有车辆被报废、被调度,我不知道哈罗要怎么进来?给哈罗单车走后门?这不是政府在自己打自己的脸么?

只能说,哈罗确实是一个变量,因为在一个非常合适的时机抱上了永安行,更准确说是蚂蚁金服的大腿,并且没有像小蓝那样卷入共享单车残酷的一线城市争夺战,所以能够顺利发展到现在。但是别忘了,蚂蚁需要哈罗单车,一如滴滴需要ofo一样,都有各自的目的,所以说ofo的前车之鉴,值得哈罗单车参考。


Y小姐


讲真,第一反应不太相信!

不看所谓的官方透露,第三方易观数据三月份APP排行榜显示,哈罗单车行业地位并不高。ofo、摩拜、哈罗单车月活跃用户为2686.55万、2363.62万、336.04万。



而上个月哈罗单车完成7亿美元融资之后,投资合伙人沙烨透露,自3月芝麻信用全国免押金以后,日订单量超过2000万,但很快遭到外界打脸,与QuestMobile公布的数据有天壤之别,日均实际使用次数仅为416万。


就算全国信用免押金用户增长较大,但这么大的跳跃着实难以让人信服。以拾书君所在的地区为例,ofo随处可见,但破损率非常高,许多甚至打开锁不能骑还依然扣费。摩拜单车见到的也相对比较多,但和ofo相差比较大。而题主所说的哈罗单车,几乎看不到影子。

当然,这和政府限制投放有关系。哈罗单车也一直推行"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在三四线城市发力抢占市场,并且非常成功,在其他小单车品牌相继破产、大品牌爆出资金链紧张,一个被收购,一个与股东闹矛盾的情况下,居然能逆风而上,成功进行多轮次融资,的确值得敬佩。


相信照这样的趋势,超越摩拜、Ofo也是指日可待!


拾书小记


哈罗单车订单量超过摩拜和ofo,说明共享单车市场出现了第三极。并且这第三极不仅是冲着摩拜来的,也对ofo起到了威慑作用。


哈罗单车逆袭的背后是阿里系雄厚的资本支持。2017年12月蚂蚁金服参与了哈罗单车3.5亿美金的融资,2018年4月蚂蚁金服领投7亿美金,2018年6月蚂蚁金服再次增资18.94亿元,占股比例上升至36.7%成为第一大股东。有了钱,哈罗单车就可以通过免押金的打法攻城略地,订单量超过摩拜和ofo的总和也在意料之中,毕竟共享单车这件事情没有太大的门槛和先发优势。


共享单车的生意本身不容易赚钱,但可以成为其它生态的重要补充。无论是美团的“吃喝玩乐”,滴滴的“大出行”,还是作为阿里系推广支付的工具或者芝麻信用体系的补充,共享单车作为线下流量的入口已经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而哈罗单车作为阿里系的“亲儿子”和目前的“第三极”,至少发挥了两大作用:


1. 抢占二三线城市市场,用差异化竞争的办法辅佐阿里系投资的另一家ofo,合力夹击已经投向美团-腾讯阵营的摩拜。


2. 在稳固了二三线城市之后,进军一线城市作为除了ofo以外的另一个选择,一旦ofo再次转向滴滴或者要闹独立,马上可以进行替代。


哈罗单车的崛起是阿里在共享单车行业布局的一个重要棋子,既可以占领对手没有占领的地盘,又可以作为禁卫军以备不时之需,一举两得!



高挺观点


这个问题,站在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或者说旁观者的角度看:任何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诸多现实市场问题需要解决,也可以认为行业发展遇到了瓶颈。

共享单车发展至今,从开始的火热高潮期到后来的部分品牌折戟沉沙消失,以及被怀疑的盈利模式不清晰,押金难退,资源浪费严重等诸多难题被一一剖析在阳光下。整个行业面临危机,但同时也充满机遇。当新的投资实力方发现机遇,解决了部分难题后,必然会大规模突入共享单车市场,掀起一股新品牌市场消费热潮。

哈罗单车后起直追,表面看市场新增了新鲜血液,激活了低迷的共享单车市场。实际上应该是雄心勃勃,想通过自身发展抢占共享单车市场,把原有的市场蛋糕在一定时间内划归到自家麾下。然后再进一步市场挤压,形成一家独大的市场局面。说白了,一山不容二虎,如今多家虎头林立,谁能占领市场,谁就是赢家。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谁的服务更人性化,谁的经营模式被更多的受众群体接受,谁可能就是行业龙头老大。群雄涿鹿,谁是胜者?让我们拭目以待!


自助洗车机知识百科


日前,阿里学术委员会主席、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爆了个猛料,称哈罗单车在1年半内逆袭摩拜和ofo,日订单总量以超过二者之和。

哈罗单车的逆袭

与摩拜单车和ofo在一线城市内争夺市场份额打阵地战的方式不同。哈罗单车选择了下沉布局二三线城市,这种避其锋芒的策略让哈罗单车有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但也使它一直处于行业老三的位置。

但这次曾鸣关于哈罗单车逆袭的爆料,虽然也引来了一些质疑的的声音。但作为前阿里巴巴集团参谋长来说这个话。可性程度还是蛮高的。

哈罗单车的这次逆袭主要是得益于3月13日开始哈罗在全国接入阿里芝麻信用体系,提供免押金骑行服务。据哈罗方面最新的数据显示,两个多月以来哈罗单车注册用户增长了70%,日骑行订单量翻了一番。

而这两个月来哈罗的两个最大竞争对手都在忙于应对内部事务:膜拜单车被美团收购,管理层剧烈变动。而ofo这普遍被认为面临新的一轮资金链紧张,抵押单车时间段。

事实上,在上个月美团刚收购摩拜时,就曾有王兴的内部讲话流出,当时王兴认为,摩拜后期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哈罗单车。

押金问题:悬在共享单车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押金问题是共享单车行业内争议最大的一件事情。就在前几天网上还爆出“小鸣单车正式宣布破产,70万用户押金难追回”的新闻。

在目前共享单车经济还没有成熟的盈利模式,共享单车企业都在烧钱支撑的情况下,共享单车的押金又是直接交给企业保管而并没有明确的第三方监管。 这就相当于把一筐馒头交给了一个饿着肚子的人来保管,面对巨额的押金和资金链的紧张。单车企业天然就会有挪用押金的冲动。

我手都上的数据显示,在中消协网站接到的关于共享单车的投诉中9成以上都和押金有关。

而用一个完善的信用体系去代替目前现行的押金,是目前看来最理想的解决方式。

而由阿里作为大股东的哈罗单车,不仅接入了蚂蚁金服的芝麻信用体系。还获得了充足的资金弹药,去年12月,哈罗单车宣布获得13.5亿美元融资。而在上个月,有媒体称哈罗单车完成了新一轮7美元的融资,主要投资方来自蚂蚁金服和复星。

巨头们的战略:打造出行生态圈闭环

虽然共享单车经济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盈利模式。但腾讯和阿里要意在打造用户的出行市场闭环,共享单车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出行市场中有“3510”的说法,即3公里以内出行用单车解决,3-10公里可用电单车解决,10公里以上用共享电动汽车或者打车软件解决。

因此没有盈利模式的共享单车行业今后还将长期存在下去,目前在玩这个出行市场闭环的企业在国内也只有腾讯和阿里两家。他们也将各自扶持自己的共享单车企业。

哪家单车企业能被他们纳入到共享出行的闭环中,将决定这家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和做大做强的关键。

哈罗单车和ofo,阿里会翻谁的牌?

美团全资收购了摩拜单车以后,摩拜单车已经是纯正的腾讯系。而阿里却同时持有ofo和哈罗单车的股份,两家公司也同时接入了芝麻信用体系。

未来谁将成为阿里的嫡系,估计要看两家公司今后的运营和发展状况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哈罗单车还是有不少优势的。首先二三线城市的良好的份额基础,具备跟良好的运营成本控制能力(目前每辆哈罗单车运营成本在0.3元/天)

哈罗单车并没有选择廉价单车,而是成本和质量都相对较高的智能单车。相对于ofo,哈罗单车在单车寿命,后期运营成本以及车辆数据的收集方面都更具优势。由于单车的质量较好,在骑行方面用户的体验度也会更好。

并且ofo因为有滴滴占股的关系,股权结构更干净的哈罗单车阿里方面把控起来会更顺畅一些,这在以后可能也会影响到阿里的政策倾斜。

共享单车的三国鼎立

如果说去年的共享单车市场可以用“群雄争霸”来形容。今年的则形成了一个“三国鼎立”的格局。摩拜单车,ofo和哈罗单车谁会成为最后的赢家?还是后边的剧情的发展会跳出个“司马家族”?共享单车市场的情况实在有些错综复杂,谁能笑道最后实在太难猜透了。


有态度的土豆


变局已然发生,数据是滞后的现实,我相信这样的数据,哈罗单车正有超越摩拜及ofo的势头,我认为还是必然的超越。

我昨天第一次骑哈罗单车,因为身边找不到我下载的摩拜车(app),几辆小黄车又都被破坏了。

上次骑的是小蓝车,从滴滴APP扫码的,这次哈罗单车的体验,的确惊到我。

首先,从支付宝入口,简单操作,不用单独注册不用押金,其次车身轻便及把手刹车感觉体验比摩拜好。

在我所在的北京黄村,既然看到不少哈罗单车,感觉都是新车,而摩拜和小黄找不到。

单车上有“支付宝”字样,与其说提醒有支付宝就能骑走,不如说是最自然的广告,这一招实在高明。

从摩拜卖身美团,ofo负面不断,且已半条命属于阿里来看,二者都在处理这几年过度扩张的无数遗留问题,而哈罗单车,紧跟其后,稳健经营,既可躲过之前两位先行者踩过的坑,在必要的时候又能加码超越。

如现在情形,摩拜和ofo还能投放新车吗?有这个系统攻击战的能力吗?

哈罗单车从二级城市包围一级,从城郊走向城区,估计呀,ofo可能是它的菜。

如果ofo不得已全卖身阿里,就直接被并入哈罗单车的节奏。

最终共享单车,成为互联网几大app的标配,它们分别代表美团、滴滴、阿里的分支,滴滴与美团战争加剧,作为腾讯系如果休战言和,小蓝整合进美团,那就又是腾讯和阿里的战争。

看哈罗单车的发展势头,我看王兴只好联合滴滴的程维了,不然,力量分散,给哈罗一支独大的机会呀。


财经作家邱恒明


在互联网创业领域,如果一个市场的老大和老二做得不够好,很容易被后来者超越。

5月25日,阿里巴巴集团学术委员会主席、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在“湖畔大学三板斧”微信公号中不经意爆料,“哈罗单车在一年半内逆袭摩拜和ofo,日订单总量超过二者之和”。

即便哈罗单车的日订单量还没有超过摩拜和ofo的总和,但其发展势头确实迅猛。5个多月前,哈罗单车披露完成10亿元人民币D2轮融资时就表示,日订单已超1000万。

哈罗单车如何实现逆袭的?在老虎科技看来,用户体验和差异化竞争是哈罗单车后来居上的关键因素。

先说差异化竞争。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由享单车行业过度竞争,已经车满为患,政府不得不出台政策削减调控共享单车数量。北京市交通委停车管理处相关负责人最近参加首都之窗在线访谈时透露,2017年9月北京市共享单车数量高达235万辆,到今年4月底削减到190万辆左右,其中ofo和摩拜占了约九成。这样的大幅度削减之后,北京市局部地区共享单车测算活跃度仍然只有50%,即大概一半处于闲置状态。

哈罗单车则称自己是首家进入二三线城市、下沉到四五线城市的共享单车品牌。在中小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远没有一线城市发达,市民对共享单车的需求比较旺盛;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没有那么拥挤,也能更好地容纳共享单车。极光大数据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中小城市共享单车发展报告》就称,国内中小城市对共享单车需求极大,是潜力巨大的共享单车蓝海市场。


哈罗单车以共享单车为根基不断延伸出行场景,发展了共享电踏车和共享电动汽车,分别满足0-3公里、3-10公里及10公里以上的出行需求。来源:极光大数据


当摩拜和ofo,以及多个共享单车玩家在一线城市打得死去活来,哈罗单车已经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

在用户体验方面,哈罗单车做得也还不错。哈罗单车是最早启动信用免押骑行的共享单车企业之一,也是做得最为彻底的。今年3月,哈罗单车宣布在行业率先开启全国范围的信用免押金,芝麻分650以上的用户,通过支付宝“扫一扫”车身二维码,选择授权芝麻信用,就可以在全国免押金骑行哈罗单车。信用免押打消了很多用户对于押金要不回的担心,给哈罗单车带来了可观的用户增长。

哈罗单车的骑行体验,同样可圈可点。客观地讲,摩拜单车的骑行舒适度,高于ofo小黄车,以及哈罗单车一代。不过,摩拜单车造车成本过高,这也是令其陷入困境的一个因素。因此,用可以负担的成本,提供比较好的、而不一定是最好的骑行体验,可能才是恰当的选择。升级后的哈罗单车“小蓝车”,骑行舒适度明显优于哈罗单车一代,但成本上应该也没有增加太多。


老虎科技


在ofo和摩拜单车大战几百回合后,留下的惨痛经历让不少投资者闻之变色,唯恐避而不及之。就在这种情况下,携手阿里的哈罗单车强势杀入市场,在厦门试运营尝到甜头后,迅速进入了中国大大小小的各个城市,目前哈罗单车的日订单量已超过佛歌摩拜单车的总和。那么,哈罗单车是否能成为共享单车的老大?共享单车市场将迎来变局。


在笔者的小区附近,哈罗单车的数量已经远超于ofo和摩拜单车。以至于每天叫醒笔者的不是闹钟,而是开小蓝车时充满魔性的声音。笔者也骑过几次,体验也确实不错,怪不得这么受欢迎。

但是,现在说哈罗单车能改变市场还为时过早。在笔者看来,哈罗单车在走ofo和摩拜的老路——赔本赚吆喝。每次打开哈罗单车app,都有活动上线,什么“2元包月”“大学生免费骑”等活动,虽然有订单量,但只不过是ofo、摩拜没力气打折扣后抢来的免付费用户。一旦哈罗准备收费,相信这些用户就所剩无几了。就在昨天,笔者走在路上,听到几个大学生在对话,其中有一位学生这么说“早知道刚刚就骑哈罗了,刚刚骑的ofo,居然要钱!”

不知道各位看官们是如何看待哈罗单车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让更多人看到您的观点,谢谢!


科飞猫科技公社


目前来看,阿里高管的这一爆料的可信度并不是很高,只是有这个趋势而已,整个共享单车行业在最近并没有太多令人振奋的消息放出了,而哈罗单车在此时放出这一重磅消息,这一营销手段确实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从今年3月份哈罗单车宣布全国免押金以来,在共享单车领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虽然有ofo的免押金案例,但是其范围还是比较小,而且一直存在资金链问题,所以也不敢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此项优惠政策。

哈罗单车与摩拜和ofo走了一条不同的路线,避开了一二线城市的主要战场,从三四线以下城市向上进行包围势态,再加上全国免押金的举措,更加符合广大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也会使得订单量和新用户大幅上涨。

与此同时,支付宝提供的入口与芝麻信用的加持,以阿里为背书,与摩拜和ofo爆出的一些问题相比,进一步奠定了其在消费者心里的地位。

而反观摩拜和ofo,摩拜已经以27亿美元的价格卖身美团,ofo则因为与滴滴的矛盾而处于变卖家产的地步,二者都是因为资金问题而发展的相当颓废。

最近两个月的新闻消息也并不是很多,除了ofo尝试车身广告与开屏广告外,更显得二者已经没有什么文章可作了,而哈罗单车发出日订单量超过摩拜与ofo的总和,超过2000万(QuestMobile公布的数据与之有较大出入,日均实际使用次数仅为416万,所以自己爆出的数据还有待考证),此时放出信息确实会给行业带来不小的影响,对于摩拜与ofo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而对于哈罗单车又可以提高自己在公众面前强实力的形象。

而北上广深等城市现在已经出台限投政策,城市街道不允许投放新的单车,只允许换新。摩拜与ofo更多的是在效率上的竞争,而哈罗单车则只能小批试点,等候政策放松才能规模式的进军这些城市。

所以整个共享单车行业开始从双寡头局面变成了摩拜、ofo、哈罗单车的三足鼎立的局面。不管阿里高管爆料是不是真的,但是从共享单车行业上看,摩拜的贱卖,ofo的死撑与哈罗单车的强势追击必然会使整个行业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


王长胜


大实话:哈罗单车反超摩拜和ofo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也是必然结果。

其实,我感觉马化腾之前的说法还是对的,共享单车存在的价值并不在于说是什么解决最后两公里的出行问题,而就是一个支付推广工具。现在看来,哈罗单车依靠支付宝的加持能够成就今天的局面,也正说明了小马哥的看法是没问题的。

当然,摩拜也可以用微信直接扫码打开,但是摩拜却逐渐没落了,可能还是因为押金问题。毕竟,哈罗单车是不用押金的。光是这一点,就足够让哈罗单车稳胜了。

哈罗单车的租用模式更符合人性

其实,哈罗单车也并非不收押金,而是换了一种方式。毕竟,哈罗单车免押金的条件是芝麻分650分以上。而芝麻分又是个人支付宝信用很重要的评定标准,大家往往还是在意的。说现实一点,芝麻分要是在650以上的人,谁的支付宝还没有个几百块钱。

所以,哈罗单车看似不用交押金,其实我们已经把押金交过了,只是没有明说而已。但是,这相比于摩拜那种另外支付押金的方式,显然更让人会感觉占了便宜。

不过,因为微信没有一个对个人微信财富的评定标准,所以,这种免押金模式就很难在摩拜推行。毕竟,如果没有可以牵制用户的东西然后还免押金的话,那基本就完蛋了。

并且一般人的微信号和支付宝账号相比较起来,确实份量有点轻了。说现实一点,你让他用一个微信号去换一辆共享单车他指定愿意,但是你让他用一个芝麻分650分以上的支付宝账号换,那就不一定了。

所以,支付宝出了这个芝麻分信用评级是非常厉害的战略。

贡献单车的本质就在于谁能投放更多车辆

之前我就提到过,共享单车盈利主要就是靠押金,而不是骑行费用。而要想获得更多押金就要不断地投放新的车辆,让用户随时随地都能用到。

但是,支付宝这免押金模式一出来,就相当于直接把其它共享单词的命脉斩断了。并且,对于支付宝这样资产雄厚的公司来说,只要模式正确,对标任何企业可以说都是不在话下。

所以,这样一来,我个人判断就是共享单车一定是哈罗单车胜出,其它单车平台则会黯然离场。当然,在国外市场的话,那可能还是有机会的,毕竟支付宝在国外的普及程度是远远比不上国内的。

有理有据,实话实说,关注:大实话。让我们一起用理性的视角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