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打卡|医学专业知识每日一练习题

今日中公安徽卫生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2018年5月22日医学专业知识每日一练关于临床知识习题汇总,以供大家更好地练习和备战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坚持每日打卡,持之以恒必有成果!

1.区分血尿与血红蛋白尿的主要方法是:()

A.观察血尿颜色

B.做尿沉渣镜检

C.做尿潜血试验

D.做尿三杯试验

2.男,15岁。上感后2周出现肉眼血尿,BP150/95mmHg,临床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控制血压应首选:()

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B.血管紧张素Ⅰ受体拮抗剂

C.钙拮抗剂

D.利尿剂

3.不属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A.微小病变病

B.系膜增生性肾炎

C.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D.膜性肾病

4.女,24岁。咽痛2周后出现肉眼血尿,尿RBC满视野,尿蛋白定量0.9g/d,肾功能及血压正常,ANA(-)。其最可能诊断是:()

A.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B.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C.慢性肾小球肾炎

D.急性肾小球肾炎

5.尿毒症病人高血压最主要的原因:()

A.肾素增多

B.促红素减少

C.水钠潴留

D.血管加压素增多

6.肾病综合征出现大量蛋白尿的主要机制是:()

A.肾小球滤过膜内皮窗孔径异常过大

B.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受损

C.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裂隙增大

D.肾小球基膜受损

做完了快来对对答案吧,快看你做对了几题~~~

1.【参考答案】B。中公解析:血尿一般是指红细胞尿,根据出血量的不同可呈淡红色去雾状、洗肉水样或鲜血样,甚至混有凝血块;血红蛋白尿的外观颜色据含血红蛋白的多少而有不同,可呈均匀的浓茶色、葡萄酒色、棕色及酱油色等。观察血尿颜色虽然可以区分血尿与血红蛋白尿,但由于误差较大,不是区分二者的主要方法。区分血尿与血红蛋白尿的主要方法是尿沉渣镜检,是将新鲜尿离心后,经显微镜检查尿沉淀物中各种有形成分的检查方法。血尿经尿沉渣后上清液透明,镜检可见超过正常数量的红细胞(>3/HP),呈双凹圆盘状;血红蛋白尿经尿沉渣后上清液仍为红色,镜检不见红细胞或偶见溶解红细胞的碎屑。

2.【参考答案】D。中公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出现高血压一般是由钠水潴留引起,因此应首先使用利尿剂降低血压,在利尿剂控制血压不满意时再使用降压药物。

3.【参考答案】C。中公解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是微小病变型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是急性肾炎的病理类型。

4.【参考答案】D。中公解析:患者为青年女性,前期有咽痛病史(提示呼吸道感染病史),之后出现肉眼血尿,尿RBC满视野,尿蛋白定量0.9g/d,肾功能及血压正常(排除急进性肾小球肾炎),ANA(-)(排除狼疮肾炎),患者上呼吸道感染两周后出现血尿及蛋白尿,可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大多数病例与感染有关,又称感染后肾炎,一般是由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5.【参考答案】C。中公解析:尿毒症病人常伴有高血压,持续存在的高血压会加速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尿毒症病人形成高血压的原因主要有:①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引起容量依赖性高血压,为尿毒症病人形成高血压最主要的原因;②肾实质缺血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引起肾素依赖性高血压,为尿毒症病人形成高血压的次要原因;③肾实质损害后肾内降压物质分泌减少,如激肽释放酶激肽、前列腺素等,是尿毒症病人形成高血压的原因之一;促红素主要由肾间质细胞产生,可以促进红细胞生成,促红素减少主要引起肾性贫血。血管加压素(VP)又称抗利尿激素(ADH),其有效刺激为血浆晶体渗透压、循环血量和血压升高,主要作用为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尿毒症患者水、钠潴留,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血管加压素减少。

6.【参考答案】D。中公解析: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具有分子屏障及电荷屏障的作用,这些屏障作用受损致使原尿中蛋白含量增多,当其增多明显超过近曲小管回吸收量时,形成大量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是指肾小球毛细血管祥的管壁。它由三层构成,最里层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层为基膜,外层为上皮细胞。其中最重要的是基膜,其具有分子屏障及电荷屏障的作用,余两者均只有分子屏障的作用,且网孔直径比基膜大。因此,肾病综合征出现大量蛋白尿的主要机制是肾小球基膜受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