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小女生数学差2分100分,家长还说没有考好,你怎么看?

石榴微教


首先,在小学阶段,要是我自己的孩子考了98分,我一定不会说没考好,不管排名如何。

相比于成绩,我更在意孩子内心对自己的定位,是否觉得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孩子,是否有信心学习。

如果说孩子只是考了90出头,出现了多处错误的情况,我们跟孩子分析问题,提出一些批评和指导意见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数学被扣掉2分,这大可不必担心。最好能平静对待,既不夸奖孩子,也不需要批评孩子。

被扣掉2分,家长不满意可能有几种原因:

1、简单的题目做错了

这是大部分家长对孩子不满意的原因。这种错误往往出现在:简单的计算出错,看错题目或者书写不规范,漏写单位,不记得写答之类。总之家长的感觉就是:不应该!

2、没有检查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问孩子,你考试的时候有没有检查呀?没有。

那么好了,一旦出现被扣分的问题,我们作为家长往往就会有点恼怒,为什么有时间不检查?

3、差点就能排第一名了

差一点的感觉特别让人惋惜,本来可以的,现在得不到,确实让人有点沮丧。可是孩子似乎不怎么着急,无所谓的样子,真是让大人觉得难受。

小学阶段,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心态,发展孩子的智力,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如何面对学习。

父母的信任是孩子自信的基础。

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自我感知。如果我们对孩子不满意,他们一定能够感觉出来。可能的情况就是,他觉得自己没做好。

如果是一两次,那么孩子会反省,争取。但是如果多次没有达到父母的预期,他们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自己可能就是粗心大意,就是无法得到高分,这种心态会很大程度上压制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发展。


所以,我建议如果孩子能够考取98分了,家长完全应该抱着一颗放松的心态来对待这个成绩。不管是在孩子面前,还是在外人面前,都不必表露出不满意的神情。这是对孩子最大的信任。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学习成绩因热门而已,不同的学习能力,当然学习要求也就不一样,可能这个孩子在父母的眼里应该有100分得能力,但是出现扣分,或许是不应该的所以考得不好。

但是在孩子的数学学习中,我们要注重以下问题……

1.好习惯比一时的成绩更让孩子的人生受益。

现在很多孩子在父母的教育下,都非常在乎自己的成绩,每天为了成绩可以说是想尽办法,补习班,辅导资料等等,有时候让孩子非常吃力,但是成绩进步却不理想,所以我们要理性的分析孩子的学习情况,最好是习惯培养开始做起,因为这是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


2.不要让孩子成为考试的机器。

虽然我们还在推行应试教育,成绩决定了升学成败,但是孩子除了成绩还有很多方面可以让她在未来或许可以取得成就,比如,孩子的良好的思想道德,兴趣专长等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成长过程,不要让他的人生只有分数。


3.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分数更重要

或许一次考试不够理想,但是孩子是否具有在过后有认真分析,作出判断,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能力,这点我们需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让其越来越好,或许分数我们可以通过强化训练,可以快速达到,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并非一蹴而就的。


思维数学小课堂


分数不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各位家长和学生不要因为分数陷入只有成绩没有成效的误区。

是鼓励还是责备,直接决定孩子下一步的作为。当今社会应试教育环境下,家长和学生最看重的就是分数,尤其是家长,学生的意识都是家长看出来的,一个是分数高低,一个是相互比较。这个话题,差了两分不够满分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这次考试按照正常水平可以拿到满分,说明孩子没有发挥好;另一层意思是孩子的成绩还可以。如果是鼓励的话,孩子自然得到了肯定,下次说不定就是满分,但不会再出现失误,如果是责备的话,孩子就会下意识或者主观意识去追求这个分数,说不定下次考试结果不如这次。好孩子都是鼓励的结果,我们家长应该看中的是孩子的努力程度,还有就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分数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分数得来的是每次正常发挥的结果,而不是忽高忽低。再者家长不能处处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不管是好是坏只要自己的孩子做到了努力和争气,人与人是不同的,不能够拿一个分数一概而论。

教育升学制度的改革,是改变唯分论的最佳途径。随着社会教育升学制度的改革,家长在乎孩子的不仅仅是分数,更多的会趋于全面发展。考高分的直接目的是升学,升学的改革,就是对社会“唯分论”的最好引导,分数不再是检验和制约孩子升学的唯一标准,这样各种特长的孩子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从近年来中小学开始综合素质评价指标成为升学的一个考核指标以后,各种兴趣班成了家长的热捧,孩子从学校课堂出来,紧接着进了兴趣班和补习班,尤其是很多家长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去,而是大家的孩子都去了,自己孩子不去是不是会落下。中小学还流行着一句现实主义的话“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同学放寒署假”。由此可见,培训班和兴趣班对于孩子的影响有多大,不是这个形式,而是在孩子心中的地位。这种耗时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其实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利,从小让孩子就养成了相互比较,从小就让孩子养成了功利的习惯,所有的追赶不一定是上进,还有的是无奈。家长在关心孩子学习成果的同时,更要关心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乐趣。

孩子的心声大家要听,孩子的表现家长要明。 小女孩听到家长的这句话是什么样的心境?如果家长经常的用这种方式表达孩子考的还可以,那么孩子觉得家长在肯定自己的成绩,那么会继续努力拿到那个100分,这次考试可能就是因为有两分得题不会,再接再厉,也可能失误下次注意,不管怎样孩子都会在鼓励中更加努力。如果家长是带有责备的意味,小女孩可能也有两种反应,一个是孩子觉得没有考好,让父母不满意,本身自己失误很难过,父母责备更伤心,若是题目很难超出范围,自己无奈,父母不了解还责备,自己也无奈;另一种是,小女孩会把分数看成父母要求的一个标准,以后的考试中会过分的追求高分,而不注重自己的其他方面特长的培养,自己成了考试机器,这种结果是最可悲的,让孩子没有了自我,只是通过一种方式展示自我。我国教育体制现如今很多特长生的天性就是在这个环境下抹杀的,还有很多特殊专业也是因为这个录取制度招不到自己想要的学生。这个话题值得大家深思!


瑞茵教育高考规划指导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2016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给出的材料不?

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跟我一样的第一反应——这位家长要求的太高了!

其实关于这个话题的“标准答案”已经泛滥的太多了,因为不是“考试”我的回答不需要被评分,所以我就“跑题儿”一下,说说我们还可以看到的问题。

“小女生数学差2分100分,家长还说没有考好,你怎么看?”

我觉得除了对满分的要求以外还可能存在如下可能:

一、孩子错的地方确实是“不应该”错的。

我大家上过学的好像都应该听过自己的老师说过这类话,大概意思是“这个题我们没讲过吗?”、“强调过少次了,还错还错!”、“这道题就是原题!稍微变化一点就不会了?”……

其实在家里也一样,总有些错误可能孩子会反反复复的出,那么如果这个2分确实是因为“老毛病”扣的分,那么我个人认为,应该说!!

不过个人建议如果说没考好别当着孩子面说。

二、我们看到的是“没考好”,看不到的是表扬的部分

题主的问题和广东高考题目中的图不一样,图上的巴掌痕迹可以“告诉”我们家长的态度,但是题主的问题却存在一个信息不完整的情况。我们只看到或者听到了家长表示不满意,但是并没有看到家长在孩子面前是否也是如此说的呢?

随着当代父母的素养越来越高,很多家长都懂的不能一味的否定孩子,有张有弛,该批评的地方批评,该表扬的地方也绝不吝惜。

所以我们虽然看到了家长表示不满意,但是我们并不确定这位家长就是只看分数的啊。

三、说给别人听听的罢了

从小到大我们一定遇到过很多很多很多这样的人:

“我一点都没复习”、“我们在家一点都不肯复习,光做了作业就玩了”……然后的比谁都好;

“这孩子整天就知道玩”、“我们啥额外的也不做,写完作业就让他玩去了”、“我们啥辅导班也不报,浪费那钱干嘛”……然后事实上学的比谁都多;

考完试成绩很好的时候,“好什么啊,错的哪些地方都是不该错的,都是蒙的”、“运气运气,我不会的都没考”……

……

诸如此类吧,反正我感觉我从小上学就听过不少,孩子上学之后听到的也很多。

所以这位妈妈说不满意,没准也是这种情况啊。


以上就是我“跑题儿”分析的三种可能,至于其他的“标准”答案,我跟大家没有太大初入,我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我是随便看看微笑不语,一位关心孩子教育的爸爸,如果您对教育孩子有什么经验、需求欢迎关注我,我们一起交流一起学习。谢谢阅读。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学校普遍100分

如果女孩所在学校普遍都是100分,那么我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个分数已经非常优秀了,父母不用在意其他人的分数。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为什么没有考100分,找出其中的疏忽之处,帮助孩子改正缺点。

家长太过看重分数


家长平时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让她次次都要考100分,如果考不到就觉得不满意,这太过强求孩子了。家长对孩子采取的措施过于激烈,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能够考到这个分数已经不错了。

说到底还是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希望她比其他人更优秀。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太过强求只会适得其反啊!

以上个人见解,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


你淚气好大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数学考试,如果试卷满分是100分,这个小女生考到了98分,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作为家长此时,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物质奖励和精神上的鼓励,物质上的奖励千万要注意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不应该盲目跟风给小孩子高档奖励。更为重要的是小学生正处在认知社会,认知大自然,正处在接受大自然中的挑战,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并且是十分脆弱,作为家长,孩子考了98分,你应该当面表扬她,鼓励她,使孩子认识到自己通过努力所取得可喜的成绩,一份劳动,一份收获!在这里🈶️许多家长犯下十分严重的错误:小孩虽考了9⃣️8⃣️分,不但没有表扬和鼓励她,反而🈯️责她没🈶️考好!或者拿自己的小女孩跟人家的小孩相比,并且说一些极为难听的话:你为什么每次考试都人家差几分?你知道自己在班上排多少名?为什么某某不论是小考大考,次次100分呢?!……这样长期下去,不仅伤害了小孩子的自尊心,🈚️形之中给小孩子加重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这样总有一天,小孩子会被家长推垮的!

考试是怎么一回事?考试的目的就是在于检查学生所学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分数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指标,但是它并不是唯一因素。因为考试的题目本身🈶️难易之分,命题者很难把握好题目的区分度和难易系数,因此考到98与100,甚至是90分是没有多大的区别的!再说一个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分析和理解,归纳和推理,论证和逻辑,写作和表达,空间想象力,动手能力……这些都是小孩子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后天逐渐培养形成的,因此小孩子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必须有老师或家长正确引导他们(她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黄国敏666666


其实这个问题正好表现出来了目前中国教育的现状,大部分家长都向分数看齐,好像只有考高分才是好孩子,特别是对小学生要求语,数,英都要考满分。在我孩子小的时候我曾经也注重过孩子的分数,喜欢和别的孩子做比较,我会去追究她为什么比人家低几分,为什么会做错,渐渐地孩子有些不高兴了,出现了逆反心理。为此我也检讨了一下自已,我不再强调分数,每次考试我只叮嘱她细心认真地去答题,就像平时写作业一样,这样做还是有效果的,最起码孩子不再担心考不好成绩也有所提高。 所以说分数并不能代表什么,每次考试总会有高,有低,不能因为考的低就去批评孩子,这样孩子会受到打去的,不利于他的成长。请家长不要再用分数去捆绑孩子了。


千漓32140772


可拉倒吧,都98分了还不不好啊,自己上学时能打多少啊?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吧,别把孩子都变成学习的机器。每次都打100分,就好了吗?将来就一定强、一定适应社会吗?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吧!让孩子首先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教育不能拿分数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红红85937


我们知道教育的宗旨就是成长,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小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目的是快乐成长,认知社会,养成习惯,集体生活,团结互助,读书学习。而以设定考试,用成绩评估,是对教育的误解。家长应该理解小学阶段的儿童心理,生理,智力,认知正处于成长发育时期。而人的智力结构也是多元化的,仅以考试是很难评估的,90分与100分也是没有区别的。要淡化考试成绩,要以培养孩子在阅读,语言,书写,运算,认知,探究,习惯等方面的能力为目标。使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健康快乐成长!


高考志愿填报刘永老师


小女生有多小?平时成绩有多好?这两个问题是关键!我是中学老师,数学总分是130,从这个角度来说,确实考得不好。如果是小学低年级,班级里半数以上都是满分,你少两分,当然是不好了。如果小女生平时都是满分的,这次少了两分,家长不满意是常见的。话说回来了,小女生如果是小学低年级的,家长这样要求确实没有必然性,没有必要性,片面的追求分数并不是什么好事,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小学时候成绩很好,到了初中成绩不好的多了去了,要用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孩子的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