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朱元璋称帝后,得知当年剥削朱家的地主还活着,如何对待他的?

朱元璋,大明朝开国皇帝,这位皇帝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位,不仅是我国,估计在世界史上都是开局下限最低的皇帝,做过乞丐,和尚,当过大头兵,最后靠自己一步步走上九五至尊的皇帝宝座。

朱元璋称帝后,得知当年剥削朱家的地主还活着,如何对待他的?

而且在我国历史上,朱元璋的评价也非常之高,因为是驱逐蒙元统治匡复汉室,救汉人于水火而被正史评价为得位最正的皇帝之一。

“开局一个碗”,朱元璋悲惨的早年生活

朱元璋,安徽凤阳人,祖籍沛县,生于元朝天顺帝天历元年(1328年),时元朝统治者将自己统治下的臣民,分为三六九等,蒙人最上等,其次欧洲色目人,而朱元璋是其中最下等的南人,即南宋遗民,从其原名,因在叔伯兄弟中排行老八而就叫朱重八,可见其社会地位,他的一家人都是连名字都没有。如果不出意外,朱元璋一家人将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如同奴隶,在元朝将永无出头之日。

朱元璋称帝后,得知当年剥削朱家的地主还活着,如何对待他的?

然而蒙元末年,旱灾频繁,灾荒连年下,元朝皇帝又荒淫无道,大肆横征暴敛,赋税越来越高,据说赋税达到了南宋的几十倍。民怨越来越大各种农民起义不断。

朱元璋称帝后,得知当年剥削朱家的地主还活着,如何对待他的?

朱元璋一家人原来还可以作为当地地主的佃户勉强过活下去,所谓佃户,就是寄于地主家,地主给块地让佃户劳作,每年收七八成的农作物收成,到头来等于免费给地主干活。

然而就算这样卑微的生活也没能持续多久,灾难还是降临了,元惠宗至正四年,天下大旱,粮食绝收。朱元璋的父亲,母亲,大哥,侄子都在灾害最严重的几个月内相继饿死了,后来还爆发了瘟疫和兵灾,年少的朱元璋只能逃难,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朱元璋落户寺院做过和尚,当过乞丐,开始了自己“开局一个碗”的生涯。

山穷水尽又逢无情地主

朱元璋一家人遭难时,朱元璋才不过十七岁,这个时候他的姐姐已经出嫁,三哥去了倒插门。除了二哥外,家里已经没了亲人。

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眼睁睁地看着他的亲人一个一个死去,而自己却无能为力。而自己家庭本来又只是佃户,此时的朱元璋连给父母下葬的钱和地都没有,可谓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无奈只能求助于自家做了佃户,自己给他放过牛的那家地主刘德

原以为做了十几年佃户好歹有些情分,看在朱元璋这么惨的情况下,地主刘德会施予些微薄之力帮助他,然而这位地主老爷可不是什么好人,朱元璋父母在世时就对朱家敲骨吸髓,放过高利贷,这个时候他又怎么可能帮助朱元璋,哪怕朱元璋苦苦哀求的不过是块下葬的地,地主刘德也不肯,还对他恶语相向。

朱元璋称帝后,得知当年剥削朱家的地主还活着,如何对待他的?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地主刘德的一个亲戚刘继祖得知了消息,这个刘继祖是一个比较有善心之人,而且可能跟朱元璋也比较熟,所以出手帮助了朱元璋,史载“继祖与妻娄氏辄启太祖:吾饶于地,曷不谓我,任择用,岂吝耶?”意思是我家地多,你怎么不跟我说,偏去找那为富不仁的刘德呢?你随便挑块地让你父母入土为安,我不会吝啬那点儿地的。自此,朱元璋才得以让父母兄侄入土为安。而那块地,后来成为了明皇陵的核心区域。而刘继祖到死也不知道,因为他当时的那个善举,后来的明朝凤阳出了个名门。

不同的选择和不同的结局

后来朱元璋的事迹大家也都知道了,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逐渐脱颖而出,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当上了皇帝的朱元璋始终没有忘记自家人当年连块下葬的地都没有的惨象,于是在当年安葬家人的地方建立了明皇陵。同时,朱元璋也没有忘了当年施予援手的恩人刘继祖,朱元璋成为皇帝之时,刘继祖已故,于是朱元璋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并且可世袭罔替。要知道明初时期侯爵的地位是很高的,就连开国元勋刘伯温也只是封了个诚意伯而已,还差了一截。恐怕当年的刘继祖绝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个小小善念,为自家后代换来了明朝两百余年的富贵余荫。

朱元璋称帝后,得知当年剥削朱家的地主还活着,如何对待他的?

至于当年那个为难朱元璋的地主刘德结局如何?朱元璋杀了他吗?你要是这样想,那可就太小瞧朱元璋了。

朱元璋称帝后,得知当年剥削朱家的地主还活着,如何对待他的?

地主刘德知道朱元璋成为皇帝衣锦还乡后,倒也吓得半死,生怕朱元璋跟他秋后算账。于是跪在路边抽打自己边骂自己有眼无珠,恳求朱元璋放过他。然而朱元璋并没有为难刘德,还给了他一笔金钱作赏赐,原因恐怕很简单,这样的小人物已经不值得身为皇帝的朱元璋去为难了,反而有损自己的声誉,或许其中也有亲戚刘继祖的情分在。

不过,可想而知的是,刘德回家后肯定后悔死了,他的这点赏赐怎么能和亲戚刘继祖绵延二百余年的义惠侯爵位相比呢?如果当年他稍微有点儿善心,这个侯爵爵位恐怕就是他的了。只可惜,这个世界没有如果,他能在朱元璋手下保住小命还得了点赏赐,这待遇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