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造成北京中心城區交通擁堵的元凶到底是啥

《周易·豐》有云,“月盈則虧,水滿則溢”,用今天的話來解釋便是物極必反。事實上,所有事物當達到極致之後,只能出現反彈或者是負面效果。比如,即使是一座面積驚人、綜合管理和服務能力極強的城市,承載力同樣有一個上限,在這個上限來臨之前要及時進行調控,否則就會出現“大城市病”。事實上,這個問題或者說哲學思想幾乎適用於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城市,不僅僅是中國。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幾乎符合以上所有條件——城市面積全國第一,管理服務能力舉世無雙(尤其是自營商環境優化改革以來,接訴即辦到未訴先辦,收穫了一大波群眾好感和支持),可是依然由於人口規模、人口分佈的原因,以及產業結構等原因,造成了“大城市病”,從而阻礙了城市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造成北京中心城區交通擁堵的元兇到底是啥


根據北京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在過去十五年的時間中,北京的新增常住人口超過了八百萬人,平均年增長常住人口達到了五十四萬人!特別是在新千年以後,也就是二零零一年到二零一五年之間,北京新增人口激增,到了二零一五年之後,北京開始通過各種方式調控人口,才避免了新增人口的“失控”,從而加劇“城市病”。比如,根據相關統計數字顯示,在二零零八年北京夏季奧運會圓滿舉辦之後,北京連續三年的新增人口均接近一百萬人,成為北京人口激增的高峰期。不過,過去也有人拿國外一些同等發達城市如東京與北京對比,認為東京的人口比北京更多,但是東京的“城市病”如交通擁堵壓力並沒有北京大。或許的確如此,但是這其中也有一些現實的差別。比如,北京人口巨大多數都集中在中心城區,造成中心城區人口密度已經接近極限,甚至已經高於香港。

根據相關統計數字現實,北京中心城區的人口總量大概在一千兩百萬左右,如果按照總用地(一千三百七十八平方公里)進行估算的話,北京中心城區的人口密度已經超過了八千五百人每平方公里。而對比香港,在二零一八年,北京的人口密度大概是七千一百人每平方公里。可見,在北京的中心城區,人口密度遠高於香港,特別是東城區和西城區,人口密度已經超過了兩萬人每平方公里,比東京的核心區人口密度還要高(東京核心區的人口密度是一萬兩千人每平方公里)!為什麼北京核心區的人口密度會如此之高?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早期的城市規劃決定的,由於北京的中心城區承載了包括政府、商務、旅遊、教育、醫療、購物等多種職能,造成北京居住流、上班流、公務流、旅遊流、上學流、購物流、求醫流等統統集中在此,因此造成中心城區交通承載壓力極大,從而出現中心城區擁擠不堪,周邊地區暢通無阻的情況。

而除了從剛性的人口密度來看,北京中心城區已經遠高於香港和日本東京,在另外一些方面也存在現實的差別。比如,我們都知道北京的機動車保有量超過六百三十六萬,而且出車率比較高,接近百分之七十(二零一八年的數據),換句話說,就是每十輛車,每天出行的就有七輛車!而東京的機動車保有量比北京高,可是出行率卻遠低於北京。很多人都認為是東京人綜合素質比較高,以及綠色交通四通八達。其實並不完全如此,一個核心的原因是東京的駕車成本太高,倒逼人們選擇綠色出行。打比方,以停車費為例,東京不同地區的停車收費標準不同,但是停放在路邊或者是商場內的費用,一般在每小時六百日元到一千五百日元之間,換算成人民幣大概是三十五元到九十元。此外,在一些中心區域,路邊停車還是限時的,一般只能停放半小時到一個小時,超過了時限將面臨處罰,罰單一般是一萬五千元日元,換算成人民幣大概是九百元!

那麼東京的違停現象是不是就比北京好呢?其實,在過去,東京的違停現象十分嚴重,再加上東京的道路不像北京這樣橫平豎直、寬廣大方,因此違停造成了嚴重的交通擁堵問題。從二零零六年開始,東京政府無奈之下只好發動民間對違規停車現象進行監督,這也就被稱之為“職業殺手”的民間監督員,以此彌補了相關執法人員不足的問題。民間監督員兩人一組,分別配備記錄儀和數碼相機,對於違規停車的車輛進行拍照和貼條。可以想象,貼一張不但要罰款九百元人民幣(左右),而且還要扣兩分,停車成本未免太高,由此大量的東京人選擇綠色出行。

由此可見,疏解北京中心城區的人口是重要任務,目前我們也看到,隨著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投入使用,以及產業的向外疏解,北京中心城區的交通擁堵指數明顯下降。這不但有益於北京的產業結構轉型,也有益於北京的精益化管理與健康發展。


U\u0002: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