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济南以后会往哪里发展?

风无痕心涟漪


东外环延经十东路向章丘方向依然会是主要规划侧。因为章丘早前就是济南下属区县当中城市化率最好的,而章丘距离淄博很近,章丘撤市划区之后需要逐步和济南完成城市化对接,这个阶段完成后,下一个方向是章丘和淄博逐步形成对接,直至与济南无缝衔接,实现济南淄博一体化。当然这是一个长期工程,规划量和规划面积都是很大的,并非经十东路两翼所能见到的这点范围,而是较大纵深协同推进,真正形成规模尚且需要较长时间。其他区域的规划当然也有,但是范围相比于章丘方向还是小得多。

不过不论新区也好,对接也罢,老城区依然是真正的中心所在,因为这里是土著最多、人口密度最高、历史气息最浓厚的地方,这是济南的根,再强的新兴区域也无可替代。至于CBD的影响,可以参考青岛,事实上仅仅是多几栋高楼,间接推升周围房价而已,但是对于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以及居民分布没有任何影响,青岛的金融和商业核心依然是形成了几十年的香港中路,红岛从刚开始开发就传言市里各种办公机构要迁移,可是七八年过去了,一点动静也没有。黄岛区已经是中国第三大国家级新区,目前人口吸引力挺强,但绝大多数都是外来务工人员,青岛土著去那边安居置业的少之又少,现在新区已经初具大城市的模样,可是不论逛大商场还是办大事,再或者是出游和享受美食,还是要到老青岛来,核心就是核心,这是各方面沉淀多年的底蕴,不是新楼新路新规划就能抢走的。


城市发展报告


我个人认为一开始问的问题就有问题,济南的发展方向在十一五及十二五期间已经定了调子,写明了发展的方向,只不过是每一个五年计划都有新的计划补充进来,比如十二五期间把CBD建设写入五年纲要,十三五又加进了协河北跨,着重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区。所以济南近几年发展大方向还是“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后来又加进了CBD建设”。

其实我要说的问题不是发展方向的问题,而是发展的先后顺序的问题,从济南新闻热点及政府的工作报告可以看出,济南十三五发展的顺序应该还是先黄河北和CBD,这两个位置是二王时代的政治遗产,如今王忠林成为新书记,他也继承了之前计划方案,所以济南市比较多资金流向这两个地方。


当然济南市下的这盘旗是比较大的,东拓,西进,中疏,也会同步的进行。东部汉峪片区,这是历下区主导开发的金融中心,如今逐渐成气候。郭董片区是历城区主导发展,未来也是发展重点,还有济钢片区。当然新东站片区,这是济南主导发现的片区,未来发展潜力不可估量。东部还有彩石片区,孙村片区,临港片区,章丘等区域,都是重点发展区域。西部主要是国际医学中心,西站片区,长清片区,创新谷片区。国际医学中心是郭省长提出来的,二王也很好继承了郭省长的遗产,不过西站片区因为新东站的投入,未来可能会被忽略一段时间了。创新谷是高新区主导发现的,高新区也是没有太多基金,创新谷可能发展不会太快。长清片区主要是长清政府的棚改为主。中舒也主要是以政府棚改及拆违拆临为主导。

其实,我主要想谈的南控。我认为济南南控不是不让南部山区发展,而是最后发展,南部山区要发展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可能是只有投入,最终没有产出,所以济南市政府暂时没有精力和能力开发南部片区。不过我认为随着济南市政府财政状况的改善,它会回过头来去搞这个费力可能不讨好的南部山区大开发。所以南山区的朋友不要着急,十四五,可能会有大的改观。

因此,我认为济南的发展顺序应该是:北跨、CBD——东拓、西进、中舒——南控。


觉勐


济南地理位置,这些年限制了城市发展。南边山区不易开发,北边黄河、跨河发展成本太高资金有限,只能往东或往西发展,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济南的城市格局变得东西过于狭长,对城市发展带来极大的不便。王文涛书记曾比喻济南的城市格局像油条,王书记此言不虚,济南的城市格局的确如此,怎么办?唯有北跨,跨过黄河发展才能让城市格局更加合理。也许有人觉得,喊了十多年的北跨,也没见黄河北边有什么大的变化,这次也只是喊喊口号而已。北跨不再是喊口号,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济南顺势成立了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山东重工集团、绿地集团、山东地矿集团等众多大型企业先后落户新成立的先行区。随着众多项目的落地,济南正快马加鞭进行征地,村庄拆迁为项目建设腾地。目前为止应该有几十个村已经拆迁完或正在拆迁过程中,三年之内要搬迁150多个村。什么概念,先行区直管区大约有300多个村庄,也就是说三年之内有一半的村庄要拆迁。可见济南市乃至山东省政府对济南先行区发展抱有强大的决心与信心。相信在未来的几年,我们能真切的感觉到济南北跨带来的变化……


体育设施2


济南目前一门心思北跨,这也没办法,长清平阴伸出来这条腿治了好些年也没起色,但偏偏济南腰还不错,结果发力到章丘这条残腿血脉不通往上顶,憋红了脸要北跨。现在莱芜划区给济南接上了一条南跨的大腿,把腿伸进了淄博临沂泰安的家门口,整得泰安在济南胯下瑟瑟发抖。莱芜和钢城这俩后娘的孩子怎么安排济南这个家长也要好好掂量着办,本身就是晚娘的孩子认同度就不高,更何况这俩还是自带口粮来的,这要是一不小心饿瘦了孩子,全国的眼睛都在盯着呢,济南以后再摊大饼吃泰安,吃齐河要硌牙的啊,个人浅见,济南以CBD为腰眼发力,蹬紧唐冶、章丘、莱芜这条大筋,抓住西客站、新东站两根绳子,以市中、槐荫、天桥、长清助力,一跃而起才是正道,北跨么,济南的脊柱还不够硬,撑不撑得住……



我认为对于现阶段的济南来讲,在未来的发展中抓住两点是极为重要的。一是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的契机,济南作为山东省省会城市,济南的经济可以说是山东“大象经济的”的缩影,大而不强,缺乏活力,创新能力不强,在经济增长转型的过程中,传统经济和传统行业的弊端日益显现,在国家实施新旧动能战略之后,山东省首当其冲的被列为先行区,济南能否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实施过程中顺利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培育新产能、新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对于济南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其二,对于济南来讲,北跨能否成功也是至关重要的,北跨虽然提了十几年,但是对于济南来讲,北跨的成本极高,导致了济南采取了东西发展的战略,然而现在来看,这种狭长的发展区域带来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大,比如堵车,严重阻碍了济南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我认为济南应该坚定不移的推动北跨战略的实施。


财经小科


你好!济南以后会往哪里发展?天下君来解答。


从济南
市发布的《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我们可以看出,济南市的发展是向东西两个方向扩展,向东扩展至市区边界,向西扩展至长清城区,规划城区面积扩大到原来的一倍。
济南市以后将以一主二辅为主打造济南新的模式。

以及6大片区

分工,扮演各种不同角色。

旧城片区(二环以内)泛指二环路以内及二环南路以南部分地区。完善提升商业、服务业中心功能,发展商业、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腊山新区,二环西路以西、京福高速公路两侧,以济南西客站为依托,以文化会展、商业商务等为主导。

党家片区,主城区西南部,调整产业发展重点,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完善居住配套。以生态农业、旅游休闲、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整合有序、城乡统筹全面发展的绿色产业和谐新区。

燕山新区,二环东路以东、大辛河以西,以金融商务、文化博览、公共服务、体育休闲为主导。

王舍人片区,以济南新东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生活居住等。

贤文片区,主城区东南部,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外包业,强化商业商务、科研教育功能,完善生活居住、配套服务功能。

PS:以上是资料整理而成,欢迎大家来讨论济南的发展。


观景天下


1.历城CBD奥体等区块发展为为商业经济中心同兼济南行政中心(市委市政府所在区)同时跨河连接遥墙机场。

2.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串联为老城风景名胜旅游中心同兼山东省行政中心(省委省政府、部分金融总部所在区)

3.天桥,及黄河北济阳、商河引爆为新旧动能转换区,负责孵化新兴工业产业。

4.西部以槐荫区为核心发展国际医疗中心。

5.东部章丘区由原济南卫星城角色逐步融入大济南经济圈,巩固传统优势,融合并带动淄博等周边地市协同发展。

6.市中区连接南部山区做好生态旅游文化产业,保护青山绿水,稳步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7.加大对长清区大学城的投入,确保济南乃至山东省的教育根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8.提升平阴县农副产品全国知名度,打造科技含量和自动化程度极高的农业产业试验园。

(未完待续)



彩虹屁学院溜须专家


以前城镇化低,城市面积不需要太大!到现在看看!全国又有哪个大城市不在扩张?济南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没落的吗?政府官员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会早早的提出了北跨!只不过是做实事的人太少!所以一直没成功!有着郑州和杭州的成功先例!说明北跨是可以成功的!就看一把手的决心和力度了!

现在济南除了中心区域外又增加了长清区,章丘区,济阳区!如果政府想依靠高铁站发展的话,那长清区必然崛起,但是感觉就小家子气了!而现在cbd的高速发展,让章丘占了不少光!而且章丘一直发展的不错,政府着力发展章丘区也不是不可能!而且相比北跨更容易出成绩!但是那样的话就代表着会放弃整个西部地区了!力量会容易被打散!

北跨济阳区是济南的最佳选择,没有之一,只不过前路漫漫,肯脚踏实地,肯真正为了济南考虑的官员太少了,好不容易来的王文涛,也不过是镀镀金就走了!济南需要的是有大魄力,有硬背景,有大才干,更有大爱济南的领导

济南能不能行就看这一次的了!如果不行!那以后济南就彻底的起不来了


小眼睛sier


济南就该把握重点,千万别搞什么东南西北中协同发展。干什么有重点,局部起来了,自然整体收益。经济规律,无论人才还是资金,永远是往经济好的地区转移。济南市经济好的地区是哪里?

前三分别是历下,章丘,历城。这三个地方应该连城一片,加紧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

济南周边,德州,淄博,泰安。经济最好的肯定是淄博,所以,历下,历城,章丘方向连起来后对接淄博,潍坊,这样城市群才有竞争力。

再说句大土话,你对接德州完毕,发展哪里啊?总不能发展河北吧?你可以要章丘,要莱芜,要邹平,总不能要人家东光吧?那人家河北家的啊。

管他什么油条包子,只要经济发展足够强,你就是根面条,也是人人抢的面条。经济发展不好,你就是水饺,也得天天求人来吃。


东临碣石1


济南发展规划

济南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地形,人口。地形过于东西狭长,人口数量不足以支撑大城市的要求。

而产业发展依然难以让济南迈入特大城市行列,济南真正要解决的是区划问题。

针对济南地形,区位,辐射范围,济南应该从山东全局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去规划。

一、区划调整

济南不应该继续往东部发展,进入东部济南必然发展进入死胡同,永远失去成为特大城市的机会。首先应该争取划德州,将整个德州并入济南,济南从此将黄河变成内河,并迈入平原地区,取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东部是山区,山东的丘陵地带,又有泰山阻挡,发展辐射力,建设成本过高,不具备大城市建设的条件。济南德州合并,首先可以直接辐射淄博,聊城,滨州,东营,北上直接对接雄安新区,北京,天津,纳入首都1小时经济圈。其次这些城市都是平原,适合城市整体规划建设。

二、政府驻地调整

为了济南整体发展和协调,将市政府搬迁西客站片区,以黄河为界分为东城、西城两部分。市政府距离各区更能均衡发展,因为济南需要重点发展的区域是西部,北部,西南,西北。只有这些区域发展起来济南才能具备更强的经济发展后劲,带动周边区域的协调发展。其次将省政府驻地调整为东部,距离莱芜更近,因为山东的弱势在鲁西南,鲁中地区。省政府驻地调整有利于鲁西南,鲁中地区的发展,同时更有利于各地市联系,高铁,高速以省政府为核心形成放射状。

三、三驾马车

从辐射力,济南应该放弃将莱芜、泰安纳入济南辐射圈的思路,这是一个得不偿失,顾此失彼的发展思路。山东最终发展成为三大核心圈,以济南(德州)为中心的聊城、滨州、东营、淄博,连接京津冀的发展核心。以临沂为中心(济宁)为中心辐射莱芜、泰安、菏泽、枣庄、日照的鲁中、鲁西南的发展核,对接南下的发展思路。最后以青岛(烟台)为核心辐射潍坊、威海的发展核,对接日韩的出口经济。各核心兼具海陆的特点,地形、人口更具凝聚力。

以上方案兼具地形,人口,山东经济均衡性考虑,是济南突出省会地位,山东均衡发展的思路,希望各级领导能够从大局考虑,打破现有框架,实现山东的腾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