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疫情对人们生活观念有影响吗?

嗳翌琛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疫情对于人们生活观念大致有以下几点:


1:对于消费观念和存钱观念我想多少会有,不在超前消费和盲目消费,因为疫情暴露出当前人们在不工作的状态下,如果持续半个月不发工资或者减半,大部分会因为除了房贷车贷大头的支出外,好多人还要在为花呗、信用卡等借贷无钱还而烦恼。主要就是没有存钱的观念和超前透支消费。


2:对于公共安全卫生和个人家庭防护会更加重视,还有对于生活每个人会有一个不同的观念和感想感受。


啷个哩个啷影视


疫情对人们的生活观念有影响吗?

我的回答是,当然有影响,而且是很大的影响。

第一、活着才是硬道理

前几天从亲戚家里返程的时候,我给我舅舅打了一个电话,问候了一下,本来年前就回去了,想着初三去给他们拜年。我是远嫁的,好几年了都是赶上过年的时候需要值班,没怎么给娘家姑姑、舅舅拜过年。这就要返程了,回自己家了,说一声。

本来自己满怀歉意,不知道舅舅怎么心里不高兴呢,结果人家因为我来了一个电话很是高兴,给我说今年这个疫情下来,人活着才是最根本的,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没有就没有。再说了现在交通怎么好,信息这么发达,打电话、视频怎么都能拜年。

回城的路上我在想,真的不敢想象,这一场疫情中,一个去世的人牵涉的是好几个家庭,自己的父母怎么接受,还有配偶成了孤家寡人,孩子呢,配偶的父母呢?留下来的人也是以后要面临很大的压力。

有面临自己父母亲的离去,有白发人送黑发人,有很小的孩子成了孤儿的……

第二、平常还是要有积蓄

现在人的消费观已经早跟我们上一代的人不同了,已经不主张省吃俭用了,而是更多主张活在当下。

很多人不管月薪多少,反正也是自己吃吃喝喝买买,成了名副其实的月光族。在电子购物盛行的年代,坐在家里一部手机就可以满足所有生活需求。吃穿住行,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了,而是需要满足精神生活,追求各种新鲜事物。

每个月再养个车,还个贷款,看个电影,去喝一个星巴克,反正哪里人气旺就去哪里,哪里新开的好吃的店就去哪里,哪里新开商场就去消费。

这次疫情在家里不能上班,不知道有多少人弹尽粮绝,求救济,是不是也想到了以后。

第三、平常的生活习惯很重要

我们国家大家不管是家里,还是聚会,都是大家围着一个桌子的美食一人一双筷子,来回夹菜,通过这次疫情,大家应该能够意识到分餐而食的重要性。本来因为我们的饮食习惯幽门乱旋杆菌传染就比较多、比较快。平时可能只有去医院检查了这个疾病的人才会注意。

还有平常勤洗手、多消毒,这次疫情传染之快也跟着方面有关系。

我是麦子,一个爱生活的女子,欢迎点赞,关注,转发!谢谢!


平常心麦子


我是疫区的居民,所在地湖北武汉。

在封城前一天,我回到了老家,武汉周边的郊区,其实也是武汉。我们的房子在武汉光谷,然后老家在武汉市黄陂区一个镇上。

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村里突然说要求我们初一不串门,闭户休息。然后就在那天晚上,村里的书记找人封了外村到我们村的入口。三天下来没有啥感觉,只是看到了疫情的增长数据,有点人心惶惶,暂时对生活没有影响。但是快一周,家里零食,食材都有所匮乏,主要是我家里有个小宝宝,他需要一定的母婴用品。由于镇上已经不允许门店营业,我只能网购,然后选择了京东。我需要购买尿不湿,娃吃的米粉,奶粉。开始以为封村一个月,一个月后可能会回武汉光谷,家里还屯有一定的婴儿用品,也没多买。到最后,也就是现在3月份了,依然说还要封一个月甚至两个月,还需要继续购买母婴用品,可是现在快递都不允许在街道停留,也就是意味着没办法送货。然后,之前家里有种菜,一大家子人吃也吃的快没了,米,面,油就更不用说了。虽然村里及时组织村里的干部购买村里人需要的东西然后发送,但是还是有很多不方便。然后,物价也变得非常高,米,面明显涨价了。

然后就是工作,公司协调远程办公,但是工作效率不高。

综上如果身边感染的人不多,要是几天没啥感觉。但是吃吃喝喝个几天,物质缺乏就会变得担忧甚至无助。然后,开始每天跟家里人微信语音问彼此的情况,让彼此沟通更加密切。我感觉生活观点其实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最多就是物质的缺乏,有什么吃什么,总不能每天焦虑不安,要淡定坦然的面对这一切。


晶晶和发发


  • 对于无房无车无存款的二胎宝妈来讲,这个疫情来的真是晴天霹雳,把我打的遍体鳞伤,同时也改变了我的生活观念。
  • 一定要抓紧盖个农村房。一直在外漂泊,没有安定的家,这次疫情期间依旧租在别人的家里,不让出门,出门遭嫌弃的那种。俩孩子小,经济有限,租的房子小,除了厨房就是两间一进门就上床的卧室,孩子天天宅在床上玩耍,感觉亏欠孩子。以前一直想着买个县城房子,现在才发觉县城太拥挤了,各地人都有,现在这边也有几例病例了。所以啊,在老家盖个房子,门口种种菜,孩子撒泼玩泥巴,随便哪里爬,还不用担心房子随时被收走的风险,又能躲避病毒,多好。
  • 一定要买车。以前一直觉得车是消耗品,不买最好,省钱。所以平常有啥事都是打滴滴,或者电瓶车。今年年初一开始疫情严重,所有的滴滴,出租,公交都停了,正巧小儿子感冒又严重,天天要去医院雾化挂水一天两次,好了,家里天冷又下雨,每天和老公骑着电瓶车带着五个月宝宝穿梭在寒冷的风雨中,甚至避开药的时间,半夜十一点还跑医院,因为医院和外面交替的温差,本来体弱的宝宝,感冒愣是没有好转太快,遭罪,那段时间的酸楚,一辈子也忘不了啊,如果有车,宝宝也不至于跟我们受罪。
  • 一定要有应急钱。像我们,老公去年亏了好多,存款为零,过年都是靠公婆度过的。正好赶上疫情,孩子要吃奶粉,用尿不湿,我们外地工作的房租还要交,过段时间老大还要交学费,疫情期间,所有的物价基本上涨,买的肉也只给孩子吃,不巧,老二还感冒了,钱还是借的马云的,到现在还不知道怎么还,可想而知,如果没有个应急钱,以后有个什么事,真的苦不堪言。
  • 一定要注意身体。作为宝妈,也是个手机控,白天看孩子,晚上孩子睡了就刷手机,熬到一两点,天天睡不到五个小时,有时候明明很困,还是想把某个视频或者某个游戏弄完,以至于视力下降,胃也熬成了胃炎,还是不长记性。疫情期间看了很多新闻,突然发觉活着时间多么美好的事情,有些人想活却被命运作弄,所以以后照顾好自己,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 所以,广大的朋友们啊,不要再去熬夜,珍惜生命比什么都重要。也不要再想着当异族拉,什么月光族,夜光族,年光族的,趁着能打拼的时候,手里留点余钱,在你需要它的时候,你会觉得它比男(女)朋友还有安全感。
  • 个人观点,谢谢大家欣赏。




小曹菇娘


当然,这举国抗病毒的大事,让无数人无法工作,让全国学生无法开学上课。这次疫情几乎影响到了全国人民的生活。物价上涨,不能出门,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大家发现了现金流的重要性,发现了储蓄的价值。

对于习惯月光的人群或者是高杠杆买房的人群,经过这次疫情,危机感都会大大增加了。我的几个朋友,在顶尖的公司上班,这次疫情期间都焦虑了。因为背着房贷,好担忧自己的身体健康。一旦健康出了问题,没几个家庭的存款够支付房贷。他们的焦虑我都懂,因为我的职业性。我是保险行业的,我见过太多的不幸和幸运。

很明显的事,找我了解保险的人多了。之前没时间考虑保险的人,现在有时间了,也变得急迫了。我只能安抚大家,耐心等到香港口岸重新开放,就可以过来了。

买了保险的,就安心多了,不担心房贷,不担心重病,只要注意防护,安心生活就好了。

所以,这次疫情直接提高了大家的危机感。正常情况下总觉得风险离自己很远,现在看来并不是。每个人随时都处在风险之中。我们能做的就是买好保障,帮我们转移风险。


安杰在香港


这个问题答案应该是相对的,肯定有一部分人的生活观念会改变。特别是那些身边有确诊病例甚至是死亡病例的人,他们一定会看清生活的本质首先是活着,其次是健康的活着,最后才是对生活的追求。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曾经我发小的父亲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每天都起早贪黑的一心想把家庭经营好。但是突然有一天我的一个堂亲爷爷因为脑梗猝死了,才五十多一点。而他们两个又从小一起长大的,我那个堂亲爷爷的死对他的刺激很大,让他有了一种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思想。


洞察2


疫情就像一面镜子,或许正常的时期,我们忙忙碌碌的生活我们不有去注意或想改变什么。但经过一场疫情,相信大家待在家中不能外出,生活趋于平静,才能体会和反思出我们之前的生活观念是不是出了问题?或是之前的生活观念需要改变一下。

我简单从几个方面来表达一下疫情对自己的一些影响和改变。

1、健康方面

之前自己也是从事健康相关行业的,理论方面拈手自来,说的很多,做的很少。没有想过很多,觉得健康让别人明白就行,自己真去做的话还是有难度的。这也就是社会上有些养生专家和医生还没有普通人长寿致命点。最近疫情在家里出不去,焦虑之余,让自己开始反思,在家可以做之前不能做或没时间做的事了,比如运动健身、自己动手健康饮食、生活规律正常。虽然很小的改变,但健康就是这样,从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不做说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实实在在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我们也能从疫情中康复出来的人员获得了一个证明:只有身体免疫力强的人才能在这里疫情中全身而出。相信大家也能明白我们之前经常谈“免疫力”的作用了。能好好活着,“保持健康”是当下最重要的事。

2、适应社会方面

以前都学过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的观点就是:适者生存。恐龙从地球的霸主到灭绝,可能就是跟不上社会的变化了,或是不适应了。这次疫情,也让有的人措不及防,有的人却迎难而上。

简单从一个角度,我们平时都是会孩子奶奶家或姥姥家过年的,所以在城市里基本不备什么物品。因为疫情,而且恰逢春节,我们开始几天,因为是网络上各种传言的厉害,对新冠病毒的恐惧,没有出门及时采购生活用品和食物,度日如年,省吃俭用。也没有想到这次疫情能持续这么久,开始还比较乐观。但到初三、四以后,家里已经基本弹尽粮绝,虽然家门口楼下就是超市,但是不想出门,家里还有孩子。怎么办?就想从网络上寻求解决,正常时期这都不是问题,但这是过年而且是疫情纷纷扰扰的时候。

我们当地有两家做网上生鲜配送的,都很有名气。一家主要客户群是家庭为主,我之前在网站上购买过,我称之为A。另一家主要客户群体是饭店和团体为主,之前基本不针对家庭客户,我称之为B。我就先去A公司网站寻求看能不能下单采购,但是很不幸,公司放假,网站上挂着2月10号上班,想想也正常,是自己的的需求时间不太正常而已。就想了想去B网站逛逛,碰碰运气。初二的时候登的网站,注册时却提示需要店铺才能注册成功,就放弃了。又在京东生鲜和支付宝的超市进行采购都不能成功,要不没有货,要不是不配送。无奈初三的时候又去了B网站,进行观望,看有没有解决的方法。却看到首页挂上了针对家庭用户开通服务的通知,马上注册并做了采购,虽然品种不很丰富,但至少不会饿着肚子了,很高兴的下了单,第二天准时配送。之后就在这家购买,期间也很期待A公司能正常开工,因为以前用过。但等到初十,又去A网站准备下单购买,但A网站首页挂上了因为疫情原因继续推迟上班时间,具体时间待定。期间有很多小一些的生鲜机构也开始了生鲜配送,生意还不错,B公司因为疫情原因,大客户纷纷开不了工,但因为有家庭用户的支撑,短短时间便有了数十万的用户群。至今我还是选择B公司采购和配送,不再去A网站了,好像A网站现在也不再有什么竞争力了,之前经常在我们当地打广告,知名度很高的。

说了这么多,我想说这场疫情,不光我们个人需要去适应和改变,去做出正确的判断。企业也是这样,就像危机也是商机,不进则退。需要我们学习!

3、教育方面

疫情从始至今,原本初十左右需要开学和复工的,都不能如愿。孩子们天天呆在家中,已经像困兽一般,如果没有学习的引导或许会终日无所事事,不是电视就是手机。所以国家也及时出手开展线上教育,我家孩子孩子在上幼儿园,幼儿园机构也及时做出决策,在微信群中开始积极组织活动、学习、游戏。各地的教育主导部门也纷纷出手,录制线上课程、上线线上教育。但在这期间也有一些传统机构或是在线机构辨别不了形式,错过了这次机会,没有及时准备或是组织不了课程,掉下对来。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做大学生专升本教育的,从疫情开始公司就积极拓展原本弱势的线上教育,团队每天也在积极学习,应对疫情也及时部署对策,现在有条不紊的各项工作和之前线下不相上下。

通过这次疫情,相信一些教育培训或是学校都会拓展教育方式,可能会双桨划船、侧重不同,才能适合和适应未来不同的教育需求,以及培养不同的人才。

还有很多方面,就不再多讲了,毕竟每个人面对的领域和熟知的圈子不同,其他诸如出行、物流、就业、消费等领域都会有一个大的不同。还是那就话,危机就是商机,适者生存。面对疫情这面镜子我们不能坐而观望,应积极面对,疫情或许是对我们每个人的一种大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吾爱分享资源


这次疫情对人们生活观念有重大影响!总结如下!

第一:健康第一

人们对疾病的防护意识加强,更加注重个人卫生。通过国家对传染病传播途径的宣传,大部分的老百姓都会了解在传染病流时如何做好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感染!勤洗手,戴口罩,少患门,不聚众,讲卫生,多通风等观念深入人心!很多家庭也会因为这次疫情为家人购买医疗保险,以防万一。许多人也会加强饮食整调,适当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第二,为人为己

老百姓也从很多隐瞒疫区接触史的病例里面发现,传染病暴发,就像雪崩时没有任何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一样,不管你是自己想隐瞒,还是家人替你隐瞒,到最后都会害人害己!特别是害了与你有接触的一群无辜的人!所以,为人为己,这个观念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第三:珍惜当下

没有什么比活着一家整整齐齐更重要!看全国那两千多个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失去亲人的家庭是多么的悲痛!出门在外工作的人,会因为这次疫情,抽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被隔离的亲人也会因为这次疫情而有了更多的联系!人们更加的体会到意外跟明天,不知道哪个会先来!会更珍惜当下!

第四:适当储备

储备不仅仅是拥有一笔储蓄,同时,需要适当的储备一些生活必需品及应急药品、口罩等!例如应急包等等!这次国家的动作特别快,说封城马上就封城!多家庭措手不及,家里没有足够的物资储备!我有一个朋友在天门市,1月27号他说没有口罩了,小区有确诊病例,严管中,三天只能出去一次。现在家里只剩下四个土豆,一颗白菜得熬两天,幸好还有一点点米,如果没有米的话,就更惨了。所以,这一次很多人会有一个对家庭生活物资储备观念的更新,断、舍、离会慎重!

第五:管道收入

我们当中大部分人都还是打工一族,但也有不少是自己创业或者是自由职业者。大灾大难面前,国家公务员或者是事业单位在收入跟福利这一块比较有保障!但私人企业的员工就会面临着被减薪或者是被裁员的风险!而自主创业的人也面临着停工停产之后,巨大的薪水压力及场租压力!所以增加管道收入能够增加家庭财务抗风险的能力!因此不难理解分享经济再一次被很多人所推崇!今日头条、抖音大咖等越来越火!

第六:社会责任感

为什么加入这一条呢?为人为己也是社会责任感!但他只是一方面!当你很被动的在家里隔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逆行者如白衣天使,他们在这个时候比你有价值!它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挽救更多的生命!政府官员如警察、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等,他们为社区、为小区做安检等,保护更多的健康人群。他们的人生在闪光!也有不少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疫区、为医院捐赠各种物资!只有每一社会人有“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信仰,能者出钱出力,不济者在家好好呆着不作妖不作乱,也是在为社会作贡献!

以上是我的总结和体会,如有不足,请大家多多指正!


燕子向阳飞


您好,我是布鲁斯先生,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疫情对人们生活观念有影响吗?答案是肯定,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一、对健康更加重视

疫情爆发后,每天都有人离开这个世界。虽然所有人都是易感人群,但是有基础疾病、体质欠佳的人,在疫情下显得尤为脆弱。有的人有很多不良生活习惯,比如:不加节制地熬夜,烟酒无度地放纵,感觉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也经常高喊口号要锻炼身体、不熬夜。

真正当疫情发生时,才发现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多么的重要,才发现口号不能再喊了,要好好锻炼身体,戒酒戒烟,早起早睡。

二、对生活技能的重视

有的人饿了只会叫外卖,或者只会煮泡面。疫情发生后,天天在家,外卖不能叫,总不能天天吃泡面。疫情期间,就算你舍得花钱,也顾不来人帮你做饭。看到别人朋友圈里晒出自己亲手做的的美食,很是羡慕。这时才发现,学会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是多么的重要。然后,网上学习做菜,恶补功课,疫情期间进竟然逼着自己学会了做饭。

三、对金钱观的改变

这次疫情给很多没有攒钱习惯 以及 任性裸辞的年轻人一个极为深刻的教训。很多人在家都呆了1个月的了,甚至更长。房贷、车贷、信用卡、花呗都等着还,有的甚至已逾期。

这时,才意识到存一些应急备用金有多重要。

四、和家人相处的认识

这次长期禁足,你可能必须和你的父母、配偶、孩子强制性捆绑相处,有时候看不顺眼,吵架冷战后,连离家出走的地方都没有。所以,要学会独处,也要学会相处。

家务活从来不轻松,千万不要把家庭成员的付出当成理所应当,要将心比心,体谅他人,好好说话,相互包容。


以上是我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布鲁斯先生


一场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了你我的生活。

有人失去生命,有人正在康复;医护成了战士,老师成为主播;白领在家办公,老公出门买菜。

我们每天人在家中坐,耳目通四方,拿起手机指点江山,情绪躁动;放下手机打扫卫生,做饭洗碗。

如果没有持续多天的疫情,这段时间会像之前的日子,和之后的日子那样,融入混沌的时间流中。

可这场疫情,把这些天标红加粗,让它在时间流里带上醒目标记。

有人因为租房住,进不去租来的房子,住不了酒店,朋友不敢接待。

有人年前辞了职,没找到新工作就没有收入,可是各种账单还得交。

有人天天呆在家,和家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看不顺眼又没地方逃避。

有人被迫下厨房,会的菜式十分有限,来来回回吃那么多天吃到吐。

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卸了一次妆。

很多人因为疫情,改变了自己的租房观、金钱观、工作观和生活观。

疫情考验了免疫力

置顶健康才是王道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说:“不同患者感染程度与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南方医科大学赵卫教授说:“新冠病毒属于自限性疾病,主要依靠机体的免疫力杀灭病毒。”

新冠肺炎目前仍然没有特效药,治疗主要通过医学手段,帮患者熬到自身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虽然所有人都是易感人群,但是有基础疾病、体质欠佳的人,在疫情下显得尤为脆弱。

看很多人过往的生活习惯,不加节制地熬夜,烟酒无度地放纵,人间不值得挂在嘴边,感觉早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

可是这次疫情,最先戴上口罩、抢购物资的,就是他们。

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生命脆弱,意外无情,没有人有不可抗力的知情权,置顶健康的习惯,塑造健康的体魄,从来不只是在非常时期才重要的事。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亚健康,把健康优先级调高的人,工作再忙,也会趁空闲时亲近自然;看着电视,也会在沙发上做个瑜伽猫式虎式。

锻炼身体,好好作息,营养饮食,心态良好,就相当于拿起武器,加粗自己手中的生命线,这才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疫情考验了生活力

能不用但不能不会

在这之前,我们以为现在社会便捷得很。

不会开车,打网约车也很方便;不会做饭,点外卖还省得洗碗;不做家务,找个钟点工就轻松搞定。

很多生活技能,你可以不用,但不能不会。

多一项生活能力,可以少求一个人,或者少雇一个人。

关键是非常时期,就算不要面子,舍得花钱,也找不到人或不敢找人。

疫情期间,我翻看朋友圈时,最眼红那些展示厨艺的人。

有个妈妈领着女儿,包饺子,煮奶茶,做杯子蛋糕,做鸡蛋包饭,预告还要做网红凉皮。

我会做的菜没几个,连吃多天后影响了食欲,后来经过一日三餐的密集训练,所会菜式大增,刷刷抖音,用电饭煲就能做蛋糕;看看下厨房,家常菜方便又好做。

这些天在家,我们除了做饭,还打扫卫生,做好个人防护。五步法洗手,吐痰用纸包好,每天拿酒精擦拭手机和门把手……

我看着满屋的清新整洁在想,家里没人收拾,没人维护,一片狼藉,灰尘遍布,24小时都禁足在家,家人间更容易发生口角,心浮气躁。

我的读书会最近读了《瘟疫与人》, 说瘟疫的出现,促使人们改变了卫生习俗观念。

从以前,人们刚刚认识到生活陋习,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到慢慢了解到卫生习惯,对于防治瘟疫有着极强的作用;再到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建立起了相当成熟的卫生观念,这些都是防病保健的重要理念。

疫情考验了现金流

结构化调整金钱观

西贝董事长贾国龙表示,受疫情影响,按照目前的现金流,即使贷上款发工资,也撑不过三个月。

每个人也像一家企业,房贷、车贷、信用卡、花呗的催缴日期可能会迟到,但绝对不会缺席。

这次疫情给很多没有攒钱习惯,任性裸辞的年轻人一个极为深刻的教训。

我大学毕业时就有5位数的存款,工作后定期攒钱,现金流充裕的我,依然觉得自己应该结构化地调整消费。

洗护产品均价直降一两百,口红色号多了也就一张嘴,轻奢物件的吸引力还没口罩酒精大。

这次哪都去不了,对着冰箱上从旅行地买回来的冰箱贴出神,翻翻储存在电脑和手机里的旅行、美食照片,成了心中的美好安慰。

物质带来的快乐有天花板,精神方面和体验层面的快乐,更能久久回甘。

既要会好好花钱,更要会好好赚钱。

平时上班摸鱼,核心竞争力不强的员工,可能会通过这次延迟复工,发现公司已经不需要可有可无的人了。

疫情考验了独处力

家人之间学会相处

在武汉方舱医院密密麻麻的病床中,有位男士在认真看书,气定神闲,从容淡定。

如果没有他, 这张照片会让我觉得嘈杂和消极,有了他,这张照片却给我宁静和乐观之感。

不能享受高质量独处的人,哪怕冒着聚集性传染的风险,依然忍不住聚众玩耍,因为打麻将、打牌而感染的例子也不少见。

这次疫情给我们提了一个要求:既要能高质量独处,也要能高质量的相处。

这次长期禁足,你可能必须和你的父母、配偶、孩子强制性捆绑相处,看不顺眼,吵架冷战后,连离家出走的地方都没有。

很多人发现,我们越来越善于独处,但越来越难以适应相处。

有个朋友在家,说他妈在客厅唱歌,让他心情烦躁,但是家就那么大,已经不能跳舞了,唱歌还不让。

有个朋友带娃,孩子没开学之前,就把好脾气都用完了,最近上完网课,自己还得像班主任一样监督。

有个段子好笑又有理,说是要善待家里做饭的人,夸赞厨艺,吃成光盘。

其实平时也是,家务活从来不轻松,别把家庭成员的付出当成理所应当。

将心比心,体谅他人,好好说话,相互包容,提高自己的抗干扰力,接受不同的思想,讲话前要过脑过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