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道德经》里,是怎么看待死亡的?

杨渊滨


生死命题,是任何一个哲学思想的基本命题。道家思想亦是如此。

《道德经》中关于死亡的思考,好有几个章节体现,就我读这么多遍的粗俗理解,有一下几个主要讨论点:

1,道家是尊重生命的——这个是道家思想对于生死命题的根本,认为生命重于一切,而不是像儒家所提倡的“舍身取义”。但是,这可不是贪生怕死哦!第十三章“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只有爱惜自己生命的人,才能把天下托付给他。

“天下由来轻两臂,世间何故重连城”,说有人问君主,把你的两只手臂砍下来,就送你两座城池,君主说那不行。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确是不把生命当回事,“我拿青春赌明天”,命都没了,明天有鸟用?

2,死亡是可以逃离的,可以长生不老。“能婴儿乎”“物壮则老”……好多章节提到“归根”“复命”,道家思想中的静,以及后世道教更是把这些思想做了更深的阐述,发展到“丹药”“修炼”,认为人通过修行可以做到长生不老。这个话题我不懂,所以点到为止;

3,死而不亡者寿,身体的死亡不可怕,只要你为人民创造了幸福,就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4,死亡只是回去了,没啥可怕的。“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第五十章。生,就是出生了,死,就是回去了,这是自然规律,没啥大不了的。要是有兴趣,可以多读读庄子,庄子对于生死的论述更加的详细。

5,别作死,顺势而为,干你该干的。道家思想,阴阳调和,曲则全,枉则直……他所倡导的“出世”“入世”随即应变的切换,而不是被人误解的“避祸”,“怕死”。你依道而行,度势而为,一切太平,“强梁者不得好死”“勇于敢则杀”,干你该干的,别作,死亡不会去找你,只是你自己找死而已!!!

纯属个人愚见,欢迎评论探讨,可关注,公众号“新风堂精选”!


新风堂堂主


《道德经》中“死”字出现了18次,但都不是对“死”作概念上的解释。只是在第十六章,以“归根”“复命”表达万物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生命过程。这个“归根”就是终结,就是“死”的意思。

《道德经》第十六章相关文字: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

这些文字的意思是:

那事物纷纷成长着,各自又回到自己的根源;回到根源称作静寂,这就叫再生;再生叫做守常规。

这里的“夫物芸芸”之“物”,非特指一物,乃纷纭之万物;“各复归其根”之“根”,实乃源头,乃物之本,它既是归宿又是源起。“归根”就是回到生命的本源,《道德经》把回到生命的本源叫做“静”,又转了个弯说,这就叫“复命”。“归根”“静”“复命”实际都是“死”的替代词。看到“复命”,让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回复使命”,向造物之神报告“我完成了使命”。其实“复命”等词绝非“死”的简单替代,因为“复命”既是旧生命的终结,又是新生命的开始。“复”是“又”“往复”的意思。“命”是“生命”之“命”,即“生出命”。客观事物循环往复是规律,是常态,旧事物的终结是新事物的开始。“复命曰常”告诉我们,此“常”恰恰是生命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和规律。

附:《道德经》中出现的“死”字

古神不死(第六章)

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强梁者不得其死(四十二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第五十章)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六十七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七十四章)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七十五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第七十六章)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


陈广逵


《老子》一书虽然没有具体谈人的死亡。但却有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即天地对对待万物,没有好恶。万物皆循道而生,循道而死。人类亦同万物一样,循道而生,循道而死。

人之生死如四季更替一样,是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和客观。死之于生,一往一返。欲恒其生,止其终。惑于数也。

楚昭王和汉文帝,是道家此思想的实践者。昭王见天有异象,问于史官。史官称,大王将有大难。可通过祭祀把灾祸转嫁给令尹,被昭王拒绝。转嫁给百姓,更被昭王拒绝。楚昭王称,君主就是要一心为民,现在为除君之疾,而祸害百姓,这是本末倒置。自己不能违背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

楚昭王被儒家誉为楚国之尧舜。汉文帝临终前,也坦然面对死亡。汉文帝也被儒家公认为汉代尧舜。

道家与儒家思想异曲同工。是天然的同盟。


杨朱学派


死而不亡者寿,人虽死了,思想还在,这才是真正的“长寿”。长寿不等于身体不死亡。



国学新知堂


老子在第七章中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虽然没有直白的描写人的生死,但是他把万事万物的生死总规律揭示了出来,人也属于万物之一分子。这里有万事和万物的两种状况,看着万事万物都在生机勃勃的发展着,但本质都是在回归到以前本来最初的样子。

所以老子提出来了道法自然。《黄帝阴符经》中说:“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意思是说万物生生不息,是生命的形态和样貌发生着改变,内在的生命本质从来没有变过,黄老之学在这一观点上几乎相同。

老子在第44章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意思是说对某一人对某一事物过多的投入,那么死亡付出的代价就很大。

道教被人误解为迷恋青春的宗教,道德经不仅仅是一部哲学巨著,它还是一部养生学,由心而身,身心两不离。老子在第77章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意思是说活着的生物是柔软的,死亡了就变得僵硬,人也不例外,如果人的内心是柔软的,慈悲的,那么人就容易长寿。



老子在第55章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意思是说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逐渐的步入死亡,长寿的道路有30%,夭折的道路30%,本来可以长寿但却过早死亡的也占到了30%,为什么会这样呢?老子说是动之以坚强,柔弱柔慈才符合天道规律,人应该像水一样处下不争,

对所遇之事,无论善恶,一切悦纳,合道之人敢于让恶因結出善果来,这样的人就容易长寿,肉体的死亡只是外形的改变,老子依然活着,不是吗?!


汉字在人间


生以不生生为生义。如何是生以不生生为生义:若能明知地水火风四缘,未尝自得,有所和合,而能随其所宜,是为生义。死以不死死为死义。如何是死以不死死为死义:若能明知地水火风四缘,未尝自得,有所离散,而能随其所宜,是为死义。大德当知,本无生死,为什么要执着这个名相? 究竟讲来,根本没有生死。我们的本性本来就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动不摇的,根本没有生死。执着于生死就是我们妄心乱动,取境着物。所以一切放下,不就自在得很吗?这是大自在!


书式生活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老子的自然观,也是人类的“生死观”。

草木一岁一枯荣,人有生老病死,宇宙万物尽皆如此,没有例外。自古以来,人类都在寻求所谓长生不老的方法,这完全是徒劳的,也是无法实现的。

但是人类还是不死心,于是有了“灵魂”不死、有了“六道轮回”、有了“天堂”之说等等。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精神寄托,寄托于来生来世。却又被贪婪所蒙蔽,没有真正懂得如何积“阴德”,来生投个好人家或转入“阿修罗道”甚至“神仙”道享福去。这就是人类的缩命。

但是还是没有人“长生”,于是又接着自我欺骗。认为自已有前世,只是喝了“孟婆汤”把前世的事都忘了。还有极个别人,说自已记得前世,有理有据振振有词地让人相信,真是滑稽。

既然能转世,那又何必怕死?不过就是春夏秋冬一个循环而已。既然做善事、积阴德能投好胎,那又何心贪婪无度和不守规则呢?难道真不怕下到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

生死随命,道法自然也是我的生死观。将来我死了,不建坟、不立碑、不用子孙烧香祭拜,骨灰撒江或撒草,回归大地、回归自然。他们尊爱自已,尊爱生命就是对祖宗最大的祭奠。


资料完善度低


未知生,焉知死?中国哲学从来不论死亡,因为那是小学生都懂的回避。只有祈求得永生的信徒、或由宗教衍生的哲学爱好者才会热衷于讨论死亡。

儒家孔子敬鬼神而远之,道家老子也不例外,道德经有如下几章用到了死字,但论述的不是死亡,而是如何避免死亡。自然之道也就是生命之道,生命自然趋吉避凶、远离死亡,本能也。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谷神、玄牝就是常道无为,自然之道当然永恒不死。

第三十三章、死而不亡者寿。

万物有生有死,但万物所为,无为,死而不亡。

第四十二章、强梁者不得其死。

英雄不得好死,因此,无为而生存,不要做有为的英雄。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此章详细论述如何趋吉避凶,做生之徒。如何做到不死?很简单,无为、别出门。

第六十七章、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无视老子三宝,有为而死。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有为者早死,有为还可以害死别人。

第七十五章、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只有被有为者逼得生不如死才会探讨死亡。

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柔弱无为者生、刚强有为者死。

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无为、别出门找死,不作不死。仔细品味你就不难意识到,八十一章章章都在讲无为。


Lauzi


出生入死,是道德经的死亡观。含义是,生命出生就是步入死亡,生死乃一对不可分离的相对概念。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

天地之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即,不自生,才能长久。但是,十三章又说,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所以,道德经不认为宇宙之间存在着永恒的东西,而只有相对长久的天与地。万物生灭,就在于天地之间。


郭城3点14壹伍玖


试着回答一下,不一定全面。《道德经》讲,“洼则盈”,任何事物的变易,都遵循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和规律,生死是自然而然之事,除了永恒不变的常道,其它都概莫能外,包括天地。又讲”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生命的长度每个人大概都差不多,有些人之所以活的短,是因为瞎折腾所致,养生主张虚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