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道德經》裡,是怎麼看待死亡的?

楊淵濱


生死命題,是任何一個哲學思想的基本命題。道家思想亦是如此。

《道德經》中關於死亡的思考,好有幾個章節體現,就我讀這麼多遍的粗俗理解,有一下幾個主要討論點:

1,道家是尊重生命的——這個是道家思想對於生死命題的根本,認為生命重於一切,而不是像儒家所提倡的“捨身取義”。但是,這可不是貪生怕死哦!第十三章“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只有愛惜自己生命的人,才能把天下託付給他。

“天下由來輕兩臂,世間何故重連城”,說有人問君主,把你的兩隻手臂砍下來,就送你兩座城池,君主說那不行。可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確是不把生命當回事,“我拿青春賭明天”,命都沒了,明天有鳥用?

2,死亡是可以逃離的,可以長生不老。“能嬰兒乎”“物壯則老”……好多章節提到“歸根”“覆命”,道家思想中的靜,以及後世道教更是把這些思想做了更深的闡述,發展到“丹藥”“修煉”,認為人通過修行可以做到長生不老。這個話題我不懂,所以點到為止;

3,死而不亡者壽,身體的死亡不可怕,只要你為人民創造了幸福,就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4,死亡只是回去了,沒啥可怕的。“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第五十章。生,就是出生了,死,就是回去了,這是自然規律,沒啥大不了的。要是有興趣,可以多讀讀莊子,莊子對於生死的論述更加的詳細。

5,別作死,順勢而為,幹你該乾的。道家思想,陰陽調和,曲則全,枉則直……他所倡導的“出世”“入世”隨即應變的切換,而不是被人誤解的“避禍”,“怕死”。你依道而行,度勢而為,一切太平,“強梁者不得好死”“勇於敢則殺”,幹你該乾的,別作,死亡不會去找你,只是你自己找死而已!!!

純屬個人愚見,歡迎評論探討,可關注,公眾號“新風堂精選”!


新風堂堂主


《道德經》中“死”字出現了18次,但都不是對“死”作概念上的解釋。只是在第十六章,以“歸根”“覆命”表達萬物週而復始循環往復的生命過程。這個“歸根”就是終結,就是“死”的意思。

《道德經》第十六章相關文字: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

這些文字的意思是:

那事物紛紛成長著,各自又回到自己的根源;回到根源稱作靜寂,這就叫再生;再生叫做守常規。

這裡的“夫物芸芸”之“物”,非特指一物,乃紛紜之萬物;“各復歸其根”之“根”,實乃源頭,乃物之本,它既是歸宿又是源起。“歸根”就是回到生命的本源,《道德經》把回到生命的本源叫做“靜”,又轉了個彎說,這就叫“覆命”。“歸根”“靜”“覆命”實際都是“死”的替代詞。看到“覆命”,讓我們很自然地想到了“回覆使命”,向造物之神報告“我完成了使命”。其實“覆命”等詞絕非“死”的簡單替代,因為“覆命”既是舊生命的終結,又是新生命的開始。“復”是“又”“往復”的意思。“命”是“生命”之“命”,即“生出命”。客觀事物循環往復是規律,是常態,舊事物的終結是新事物的開始。“覆命曰常”告訴我們,此“常”恰恰是生命的循環往復的過程和規律。

附:《道德經》中出現的“死”字

古神不死(第六章)

死而不亡者壽(第三十三章)

強梁者不得其死(四十二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無死地。(第五十章)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六十七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七十四章)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七十五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第七十六章)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第八十章)


陳廣逵


《老子》一書雖然沒有具體談人的死亡。但卻有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即天地對對待萬物,沒有好惡。萬物皆循道而生,循道而死。人類亦同萬物一樣,循道而生,循道而死。

人之生死如四季更替一樣,是無法抗拒的自然法則和客觀。死之於生,一往一返。欲恆其生,止其終。惑於數也。

楚昭王和漢文帝,是道家此思想的實踐者。昭王見天有異象,問於史官。史官稱,大王將有大難。可通過祭祀把災禍轉嫁給令尹,被昭王拒絕。轉嫁給百姓,更被昭王拒絕。楚昭王稱,君主就是要一心為民,現在為除君之疾,而禍害百姓,這是本末倒置。自己不能違背自然法則和客觀規律。

楚昭王被儒家譽為楚國之堯舜。漢文帝臨終前,也坦然面對死亡。漢文帝也被儒家公認為漢代堯舜。

道家與儒家思想異曲同工。是天然的同盟。


楊朱學派


死而不亡者壽,人雖死了,思想還在,這才是真正的“長壽”。長壽不等於身體不死亡。



國學新知堂


老子在第七章中說:“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老子雖然沒有直白的描寫人的生死,但是他把萬事萬物的生死總規律揭示了出來,人也屬於萬物之一分子。這裡有萬事和萬物的兩種狀況,看著萬事萬物都在生機勃勃的發展著,但本質都是在迴歸到以前本來最初的樣子。

所以老子提出來了道法自然。《黃帝陰符經》中說:“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意思是說萬物生生不息,是生命的形態和樣貌發生著改變,內在的生命本質從來沒有變過,黃老之學在這一觀點上幾乎相同。

老子在第44章說:“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意思是說對某一人對某一事物過多的投入,那麼死亡付出的代價就很大。

道教被人誤解為迷戀青春的宗教,道德經不僅僅是一部哲學鉅著,它還是一部養生學,由心而身,身心兩不離。老子在第77章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意思是說活著的生物是柔軟的,死亡了就變得僵硬,人也不例外,如果人的內心是柔軟的,慈悲的,那麼人就容易長壽。



老子在第55章說:“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意思是說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就逐漸的步入死亡,長壽的道路有30%,夭折的道路30%,本來可以長壽但卻過早死亡的也佔到了30%,為什麼會這樣呢?老子說是動之以堅強,柔弱柔慈才符合天道規律,人應該像水一樣處下不爭,

對所遇之事,無論善惡,一切悅納,合道之人敢於讓惡因結出善果來,這樣的人就容易長壽,肉體的死亡只是外形的改變,老子依然活著,不是嗎?!


漢字在人間


生以不生生為生義。如何是生以不生生為生義:若能明知地水火風四緣,未嘗自得,有所和合,而能隨其所宜,是為生義。死以不死死為死義。如何是死以不死死為死義:若能明知地水火風四緣,未嘗自得,有所離散,而能隨其所宜,是為死義。大德當知,本無生死,為什麼要執著這個名相? 究竟講來,根本沒有生死。我們的本性本來就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動不搖的,根本沒有生死。執著於生死就是我們妄心亂動,取境著物。所以一切放下,不就自在得很嗎?這是大自在!


書式生活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就是老子的自然觀,也是人類的“生死觀”。

草木一歲一枯榮,人有生老病死,宇宙萬物盡皆如此,沒有例外。自古以來,人類都在尋求所謂長生不老的方法,這完全是徒勞的,也是無法實現的。

但是人類還是不死心,於是有了“靈魂”不死、有了“六道輪迴”、有了“天堂”之說等等。都是為了達到某種精神寄託,寄託於來生來世。卻又被貪婪所矇蔽,沒有真正懂得如何積“陰德”,來生投個好人家或轉入“阿修羅道”甚至“神仙”道享福去。這就是人類的縮命。

但是還是沒有人“長生”,於是又接著自我欺騙。認為自已有前世,只是喝了“孟婆湯”把前世的事都忘了。還有極個別人,說自已記得前世,有理有據振振有詞地讓人相信,真是滑稽。

既然能轉世,那又何必怕死?不過就是春夏秋冬一個循環而已。既然做善事、積陰德能投好胎,那又何心貪婪無度和不守規則呢?難道真不怕下到十八層地獄永不超生?

生死隨命,道法自然也是我的生死觀。將來我死了,不建墳、不立碑、不用子孫燒香祭拜,骨灰撒江或撒草,迴歸大地、迴歸自然。他們尊愛自已,尊愛生命就是對祖宗最大的祭奠。


資料完善度低


未知生,焉知死?中國哲學從來不論死亡,因為那是小學生都懂的迴避。只有祈求得永生的信徒、或由宗教衍生的哲學愛好者才會熱衷於討論死亡。

儒家孔子敬鬼神而遠之,道家老子也不例外,道德經有如下幾章用到了死字,但論述的不是死亡,而是如何避免死亡。自然之道也就是生命之道,生命自然趨吉避凶、遠離死亡,本能也。

第六章、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穀神、玄牝就是常道無為,自然之道當然永恆不死。

第三十三章、死而不亡者壽。

萬物有生有死,但萬物所為,無為,死而不亡。

第四十二章、強梁者不得其死。

英雄不得好死,因此,無為而生存,不要做有為的英雄。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此章詳細論述如何趨吉避凶,做生之徒。如何做到不死?很簡單,無為、別出門。

第六十七章、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

無視老子三寶,有為而死。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有為者早死,有為還可以害死別人。

第七十五章、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只有被有為者逼得生不如死才會探討死亡。

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柔弱無為者生、剛強有為者死。

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無為、別出門找死,不作不死。仔細品味你就不難意識到,八十一章章章都在講無為。


Lauzi


出生入死,是道德經的死亡觀。含義是,生命出生就是步入死亡,生死乃一對不可分離的相對概念。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

天地之所以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即,不自生,才能長久。但是,十三章又說,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所以,道德經不認為宇宙之間存在著永恆的東西,而只有相對長久的天與地。萬物生滅,就在於天地之間。


郭城3點14壹伍玖


試著回答一下,不一定全面。《道德經》講,“窪則盈”,任何事物的變易,都遵循生長壯老已的過程和規律,生死是自然而然之事,除了永恆不變的常道,其它都概莫能外,包括天地。又講”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生命的長度每個人大概都差不多,有些人之所以活的短,是因為瞎折騰所致,養生主張虛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