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一个个党员,一道道防线


一个个党员,一道道防线


中共合作市委组织部编 2020 年 2 月 1 日


干部群众联防联控,白衣战士无畏风险,交通卡点严把关口,

社会各界爱心汇聚……在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中,合作市各

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羚城儿女"坚定信心、同舟共济、

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构筑起一道道"无声"的战"疫"防线。

夜空中最亮的星。

临合高速合作南口的交通卡点,鲜红的党群迎风招展,寓意

着"阻击战"中无畏艰险、团结一心的"亮剑精神"。1 月 28 日,

全市第一个临时党组织在这里成立并运转,来自市公安局、市卫

健局、交运局、市人武部等部门的 96 名党员干部庄严宣誓并签

订了《党员承诺书》。


从举起右拳的那一刻起,这群"绿衣卫士""白衣天使"就

下定了"疫情不灭,我们不撤"的决心。

他们严格执行 24 小时三班轮岗执勤制度,在医疗防护用品

不足的情况下没有丝毫马虎和懈怠,坚守岗位不掉队、牢记职责

不掉链,佩党徽、亮身份,疏导过境车辆、检测乘客体温、登记

并消杀入城车辆,认真做到"不放过一辆车、不漏掉一个人",

尽一切能力严防疫病输入。

夜深了,那些矗立在黑夜中的绿光和白点依然穿梭着、忙碌

着,以实际行动在"阻击战"中践行着初心和使命!

社区吹响"集结号",按下"控制键"。

面对疫情,伊合昂街道有效发挥"网格化+十户联防"的作

用,坚持宣传和巡守"双作业",严密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疫情太猛了,防不胜防。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宣传、

宣传、在宣传,不想听也要宣传,一定要让大家对疫情有个清醒

的认识,警惕起来、重视起来!"伊合昂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程平

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第一时间组织党员联户长用"大喇叭"走

街串巷,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宣传疫情防控的政策和知识,力争让

每户每人都能听到、看到。

为抵御疫情,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各住宅小区的出入口均设

有"温馨提示"牌:外来车辆和外来人员禁止进入小区,如有特

殊情况需在门卫处进行登记。这些工作都是有楼院党支部牵头,

物业公司配合开展的。


社区党员干部仅以一只口罩做防护,挨家挨户上门劝阻居民

不走亲访友、不聚会聚餐,并为居民测量体温展开全面排查。居

民们表示理解,"我们普通百姓,不能给国家帮上什么忙,但一

定尽己之力、主动配合疫情防控,不给政府添乱"。

坚守便是最美的信仰。

勒秀镇麻木索那村卡点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

他守护着麻木索那至参木道公路沿线 4 个行政村 456 户 3289 名

群众,以及 392名僧人的安全。

1 月 31 日下午 3 时,市委督查组来到麻木索那村卡点,车

还没停稳,几个戴口罩和红袖标的人就围了上来,先测体温、再

问来意。村支部书记才项热布旦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解释着:"现

在是非常时期,非本村人不要来串门。"

勒秀镇麻拉村一共设了 7 个检查点。每个检查点由党员户带

队安排了四五个人,4 个小时一班,全天值守,并进行"日报告"

和"零报告"。

以往过年,这里最热闹的时候,村里有"南木特",寺院上

有佛事活动,附近村子的群众都会来观看凑热闹。今年的麻拉村

静悄悄的,寺院边上转经的人们都回到了屋里,只有几只麻雀在

树上叽叽喳喳。

村支书汇报说:"市上要求取消所有的民俗和佛事活动,这

对群众是最大的保护,只要我们守住了,群众才安全,群众安全

了也是我们最大的福气。"


督查结构后村支书又觉得不妥:"非常时期,咱们就不握手

了。等疫情过去了,欢迎再来麻拉村。"



报:州委组织部办公室,组织科。

送:市委各常委。

发:各乡(街道)党委,市直各党工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