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历史上的高跟鞋、白丝袜、粉衬衫、蕾丝花边,真的不够男人吗?

说起时尚,不得不说起法国,“时尚于法国,就好像是秘鲁的金矿于西班牙(秘鲁16世纪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而说起法国,不得不提起一个男人——路易十四,他不但是伟大的太阳王,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修建了著名的凡尔赛宫,资助宫廷艺术家开创事业,还是潮流的创造者及影响者。

历史上的高跟鞋、白丝袜、粉衬衫、蕾丝花边,真的不够男人吗?

路易十四开创并成就了巴洛克风格,奠定了近代欧洲男装的基本造型。他最经典的形象,是戴着卷曲、直垂及肩的黑色假发,穿着奢华的王袍和红色的高跟鞋,拄着手杖以芭蕾舞姿站立。十五岁时,在卢浮宫的舞会上,他泰然自若地朗诵着“我比众神更光辉,更强大,天地焉能与我相比”的诗句,并因此获得了“太阳王”的美誉。

历史上的高跟鞋、白丝袜、粉衬衫、蕾丝花边,真的不够男人吗?

那个时代的男装,华丽而繁复,多采用厚重的锦缎和天鹅绒面料、华丽的金银线刺绣、大量的绸带、蝴蝶结与蕾丝花边,加上流动的衣褶、飞边和变幻的线条,给人以庄重、辉煌、华美的观感。一反古典主义趣味,形成生动活泼、新奇怪诞、富丽堂皇、气势磅礴的“巴洛克风格”。

历史上的高跟鞋、白丝袜、粉衬衫、蕾丝花边,真的不够男人吗?

路易十四与高跟鞋

最初的高跟鞋,相传最早的高跟鞋出现在意大利,15世纪的一个威尼斯商人御妻有术,担心妻子会招风引蝶,便给妻子定做了一双有高后跟的鞋子,以约束妻子的行动。美第奇家族的凯瑟琳在婚礼上曾经穿了一双两英寸高的高跟鞋,将体态衬托得轻盈飘逸,出尽风头。

路易十四长得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很矮,实际身高只有154厘米,穿得再华丽,看上去也不是那么有威严。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更高,对高跟鞋情有独钟。当然,对于这种说法也存在争议。当然,也有人认为高跟鞋是为了禁锢宫廷里不守规矩的宫女夜间偷偷翻出宫墙参加舞会而设计。

历史上的高跟鞋、白丝袜、粉衬衫、蕾丝花边,真的不够男人吗?

路易十四将高跟鞋发扬光大。统治早期,他认为红色鞋跟的高跟鞋能够象征国王的尊荣,也能表明贵族的社会地位。之后,贵族中流行了一种在脚踝处设计有高“鞋耳”的鞋,这种鞋舌通常向前折,以露出和鞋跟一样的红色里衬;鞋上镶嵌着红蓝宝石或者镀金的漂亮纽扣。统治末期,路易发明了新的鞋跟时尚——在鞋上画迷你画。因此,当时国内最优秀的画家都纷纷为国王的鞋作画。

现代的女性对婚鞋尤为重视,或红艳,或闪烁。而在1659年,路易十四去波多尔迎娶西班牙公主时,穿的是其御用鞋匠尼古拉斯·莱塔热设计的、后来被称为最具传奇性的、真正“惊世骇俗的” 鞋。这双鞋是用蜂蜜色的东方丝绸精制而成的,鞋面上有重叠百合、真金上光、平纹配饰,着色是国王御用的蓝色。

历史上的高跟鞋、白丝袜、粉衬衫、蕾丝花边,真的不够男人吗?

在那个贵族出门都有交通工具,不需考虑磨损因素的年代,大多数的男鞋都是用织锦或者丝绸制成的。路易十四的鞋尤为迷人和夺目。那双镶着钻石纽扣、系着 “风车带”鞋带,有着亮红色鞋面和深红色高跟的鞋就足以让人印象深刻。这些鞋,是有闲阶级的象征。

士兵与白丝袜

至于丝袜,原来也是男人的专利。路易十四、拿破仑、罗伯斯比尔,哪个不穿白丝袜?穿起丝袜,裹紧腿部,不管骑马跑步,还是行军打仗都很方便。红军长征绑的绑腿,和穿丝袜是同一个道理。

历史上的高跟鞋、白丝袜、粉衬衫、蕾丝花边,真的不够男人吗?

女人们一开始可没有穿丝袜的机会。到了16世纪,西班牙人将裤子和袜子分开。在156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在有了她自己第一双针织长袜,这是有记载的第一个穿丝袜的女性。这双丝袜是用丝绸和羊毛等材料做的,它的质感让女王爱不释手,她决定以后都穿这种袜子。

历史上的高跟鞋、白丝袜、粉衬衫、蕾丝花边,真的不够男人吗?

过了几个世纪,女人才是穿丝袜的主力。吊袜带这种性感的东西,1912年才得到发明。吊袜带的发明是丝袜能迅速流行的重要保证,袜子在膝盖以上由吊袜带带负责固定,不会因松垮滑落而尴尬,也增添了很多情趣。20世纪20年代,丝袜的春天来了。到了1939年,美国杜邦公司偶然发明了尼龙。这种新材料迅速改变了针织品和时尚。当时的西方,每个女人的衣橱都会有几双尼龙丝袜。

粉红色的革命,女权兴起

粉红色是什么颜色?是天空中的彩霞,是大地上的花朵。在洛可可时代,粉红色曾经是礼拜仪式的颜色。当时,富裕的贵族捐献出他们弃置的衣服给教会,这些衣服可以修改为做礼拜的长袍和装饰帏帘。但教会根本无法利用这些粉红色的面料,因为只有白色、红色、黑色、紫色才是属于教会的色彩。

历史上的高跟鞋、白丝袜、粉衬衫、蕾丝花边,真的不够男人吗?

于是,教会找出解决之道:粉红色在 1729 年被宣布为礼拜仪式中所使用的色彩。自此天主教的神职人员在基督降临节期间的第三个星期日和斋期的第三个星期日才穿粉红色。从乔托画于 1365 年的《奥尼桑蒂圣母子》到 17 世纪巴洛克时期西班牙画家穆里罗的《圣家族》,童年的耶稣都穿粉色的衣服。

历史上的高跟鞋、白丝袜、粉衬衫、蕾丝花边,真的不够男人吗?

在现代印染业开始前,粉红色作为深红色染料短缺的产物,是和血液接近的颜色,是仅次于深红色的最有男子气概的颜色,是血气方刚的年轻男人的颜色。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大众也是普遍接受粉色是男孩的颜色,蓝色是女孩的颜色。在1918年发表的一篇商业分析文章中有这样的记述:“粉色看起来更果断、更强势,因而更适合男孩;而蓝色更精致、更优雅,女孩穿起来漂亮一些。”

历史上的高跟鞋、白丝袜、粉衬衫、蕾丝花边,真的不够男人吗?

然而,到了1946年,美国爆发了婴儿潮,各大百货公司打出了“男孩穿蓝色,女孩穿粉色”的标语,在铺天盖地的广告下,人们渐渐转变了思维,开始接受这一全新的颜色与性别的设定。

历史上的高跟鞋、白丝袜、粉衬衫、蕾丝花边,真的不够男人吗?

当然,随着女权运动兴起,女人也想穿穿男人的专属颜色。其实,颜色哪有什么性别专属,都是人们加之性别化的定义。1953年,美国第一夫人玛米·艾森豪威尔身着粉色礼服参加总统就职仪式,从此让粉色成了一种“淑女会穿的颜色”。

历史上的高跟鞋、白丝袜、粉衬衫、蕾丝花边,真的不够男人吗?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万物皆有性别,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人们加之于万物的思想。而对于颜色的选择,也有其他动因,比如商家的宣传与领袖的偏好。男孩穿蕾丝,不一定就没有男人气概,精细的做工、华丽的装饰,也可以展示出品位与格调。在历史上,粉色曾经属于男人,也属于女人。坚持个人的喜好,尊重自己的选择,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