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囧妈》:为什么控制狂妈妈最喜欢让孩子吃东西和生孩子?

今年的新春是一个难熬的春节。大家都被困在家里了。蹲在家里看书看电影成了最保险的消遣方式。


我看了《囧妈》。这部徐峥的新电影,原本是要在电影院里抢大年三十的档期的,结果因为疫情的不可抗力,七部大片同时撤档。《囧妈》也撤档了,却独辟蹊径,6.3亿卖给了网络平台,在多个视频网站上免费观看。


这一波操作,老百姓夸,但影视行业则发声抵制:这样不守契约,会让本来就利润单薄的影视寒冬更加难熬了。这注定是一个多事之冬。


不过今天我先不谈这个资本操作的是非对错与影视行业前景,就是纯粹地来谈一下《囧妈》。


《囧妈》:为什么控制狂妈妈最喜欢让孩子吃东西和生孩子?


1/3


《囧妈》,在徐峥导演本人的作品序列里,也就只能处算是中等偏下吧。深刻性比不上《我不是药神》,搞笑娱乐性不如《人在囧途》与《泰囧》。故事讲的是一位小老板徐伊万,人到中年,危机四伏,不仅面临离婚,还要面临知识产权问题被分走的问题,已濒临崩溃。但在他去想美国追回公司的知识产权,同时追回自己的前妻的时候,他的母亲卢小花拿走了他的护照,自己坐上了去莫斯科六天六夜的火车。阴差阳错之下,徐伊万不得不陪着母亲在火车上渡过了这难熬的六天六夜,去了莫斯科,一路上故事不断。


《囧妈》:为什么控制狂妈妈最喜欢让孩子吃东西和生孩子?

截至发稿前,囧妈的豆瓣评分


这是一部火车片,也是一部风光片,更是亲情片。这部电影的另一个问题是,后半部分完全垮掉了,把前半段描摩一个男人的中年危机的酸涩的自我调侃,变成了阿拉丁神灯般的一千零一夜。这种梦幻毫无价值。


实现梦想,不能靠梦游。梦游能实现的梦想,那叫迪士尼。


不过,虽然我对这部片子的评价一般般,但这部电影主旨是谈论亲子关系里的控制欲,可以说的话题,却非常多。


徐峥,大家都熟悉。他一贯扮演的角色都是都市中年男,却又总在婚姻事业上碰到瓶颈,无力自拔。饰演妈妈卢小芳的演员黄梅莹,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她是1980年代

《太阳和人》里的女主角,但这部电影很快被禁了。在1990年最热的《渴望》里,她饰演王亚茹,一个专注于给男女主角和配角们制造障碍和不幸的女性。我想先从王亚茹谈起。


《囧妈》:为什么控制狂妈妈最喜欢让孩子吃东西和生孩子?

《太阳和人》中,黄梅莹饰演绿娘


王亚茹是一个偏执狂,一个清高的知识分子,看不起平民百姓,一口一个“小市民”、“没文化”,对贤惠的弟媳妇刘慧芳百般羞辱。王亚茹不是没有优点的:博学多才,处事果断,坚强不屈,历经磨难,职业素养很强。她本人在动乱年月里没有少遭罪,尤其是丢了宝贝女儿,令人心疼。


《囧妈》:为什么控制狂妈妈最喜欢让孩子吃东西和生孩子?


但王亚茹这个角色太擅长以上帝角色自居了。指手划脚,干预别人的生活,把一个好端端的家搞得鸡犬不宁。宽以待已,严以律人,对别人毫无信任和尊重。她有一套自己的变了态的心理判断原则和行为规范,不管伤害谁,她都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歉疚。


《囧妈》:为什么控制狂妈妈最喜欢让孩子吃东西和生孩子?

《渴望》中黄梅莹扮演的王亚茹


三十年之后,“王亚茹”的扮演者,演了一个类似的角色:卢小芳。由姐姐,晋升为母亲。


由于电影的篇幅与容量比长篇电视剧少得多,卢小芳的故事比王亚茹单一,但两者的精神内核是有相通之处的:“我是为你好”。但我强迫你按我的想法去做之后,你是死还是活着,那是你的造化,跟我无关。甚至,你在为被我毁坏的人生哭泣的时候,我会怪你吵到我了。


《囧妈》:为什么控制狂妈妈最喜欢让孩子吃东西和生孩子?


我仔细想了下,大家当初很难原谅王亚茹,但现在却迅速能体谅卢小芳,真的觉得“她也是为你好”“她也不容易”,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一方面,电视的故事更丰富,把“坏”的脸谱化反复加深,最后变成了,她所有的动机就是当个坏人。电影没有时间重复那么多遍。另一方面,王亚茹“迫害”的是贤惠得令人发指的刘慧芳,而卢小芳“迫害”的是自己也一身屎的中年儿子,他不完美,所以,大家对卢小芳没那么讨厌。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年,主流观众们还是年轻,他们代入的是“被迫害”的一方,讨厌王亚茹;而今天在网上看电影视频的,不少都已人到中年了,他们自己就是父母,已能体谅神经质的父母里面的爱子之心了。


黄梅莹演这样的角色的时候,可能未必意识到里面的时代的变迁吧。


《囧妈》:为什么控制狂妈妈最喜欢让孩子吃东西和生孩子?


2/3


卢小芳如果出现在现实当中,她肯定已是旁人眼中的好母亲了。自强自立,身体健康,经济条件不错,有个人爱好;不拖累子女,对儿媳妇也不错。她照顾儿子细心体贴,无微不至,还不跟儿子儿媳住,减少麻烦。现实当中,能摊上这样一个明事理的妈,都算投胎投得好了。你看徐伊万,也算是个小成功人士吧。


但是,真跟这样的母亲生活,没有办法不窒息。这得真实地体验。任何时候,卢小芳都在往儿子嘴里塞吃的,哪怕是他正在打电话;强迫他喝自己研磨的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水;给他指定时候上厕所,理由是申时排水有利健康;要他敷面膜、按摩脸、实践各种养生秘方;给他一大盒红烧肉却禁止他吃最后一块,理由是他脸上的肌肉横向长了……


徐伊万崩溃了。


《囧妈》:为什么控制狂妈妈最喜欢让孩子吃东西和生孩子?


不仅如此。卢小芳还管着儿子的情感生活,看到儿子跟女人吃饭,就着急上火,没完没了地打电话给儿媳,希望他俩早生贵子……


徐伊万也没完没了地跟母亲吵架。吵到最后,他只能说:你到底听不听得到我在说话?


而母亲的反应则是:你怎么能这样跟妈妈说话,我不管你谁管你?


《囧妈》:为什么控制狂妈妈最喜欢让孩子吃东西和生孩子?


多么令人熟悉又令人窒息的一幕啊。两个人之间就像是生活在不同的次元空间,用着不同的语言在对话。


她可能忘了,自己儿子已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一个企业家了。他不需要人管,不需要一个七十多岁的女性教他怎么吃东西,怎么保养,怎么样生孩子,怎么样做人……


《囧妈》:为什么控制狂妈妈最喜欢让孩子吃东西和生孩子?


如果剥去“母”“子”的身份,抽象出来社会身份,你会觉得后者比前者高明吗?笑话!但因为这种亲情关系在,就会觉得理所当然,是为你好——实际上只会把你的生活搞得更糟——无非就是因为,有了母子关系的存在,有了孝的外壳,有了控制的理由而已。


母亲控制孩子,最能表现出对孩子的关爱的方式,就是两个:一个是让他吃,一个是让他娶妻生子。因为,他们这一代人,在孩子的世界早就完全插不上嘴了,他们没有能力、经验、资源来帮孩子解决实际的问题和困难,只有在“吃”上面,他们觉得自己是行家里手(其实并不),就极端地强调吃的健康,吃的意义,吃的作用;


同理,老一辈的人啥都不懂,但觉得生孩子这件事情他们懂,所以就把这件事上升成宗教,非常重要。


《囧妈》:为什么控制狂妈妈最喜欢让孩子吃东西和生孩子?


这不就是王小波笔下的傻大姐吗?因为傻,只懂钉扣子这件事,所以,对她来说钉扣子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技艺,宇宙万物没有一件比这件事儿更重要、更显示水平的。


卢小芳,代表的是一种控制狂的母亲。她是个好人,但她与儿子生活在平行世界里,惟一能共通的东西就是吃和生育,所以,她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试图把这个作为桥梁,与儿子有更多的关联。


她错了。


而且,徐伊万的爸爸徐翔,是酗酒死的。徐翔之所以酗酒,按徐伊万的解释,是因为他太压抑,整天被老婆控制,卢小芳甚至还到徐翔的单位里,用大喇叭广播,告诉单位里所有人,不要跟徐翔来往,我们家不欢迎你们。


他爸爸被搞得社交性死亡。这样,卢小芳就把丈夫牢牢地抓在手里了。


当然,把男人糟糕的一生说成是女人的错,也不对。至少卢小芳没有办法限制他的人身自由,他却选择了继续在一起。而徐伊万的前妻就做得好多了,这种受到母亲过度保护与控制出来的男人,部分地继承了母亲的这种性格,她无法再与他在一起,便与他离婚了,干脆果断。


《囧妈》:为什么控制狂妈妈最喜欢让孩子吃东西和生孩子?


有时挺可悲的,像卢小芳这样需要通过控制他人来获得存在感的人,把丈夫控制得嗝屁了,就来控制儿子;如果不是儿媳逃得快,她还想连儿媳都控制,以一种怀柔的姿态。


这样的人,这样的母亲,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我们未必能辩识得出来。


《囧妈》:为什么控制狂妈妈最喜欢让孩子吃东西和生孩子?


3/3


为什么卢小芳们,这么喜欢控制儿子?

其中一个原因是,她与丈夫感情不好。两人虽然是因为相爱而结婚,但却因文化水平差距难以交流,而且,当年能去支援俄罗斯、能在合唱团唱SOLO的美貌小护士卢小芳,社会地位是更高的,她却为了一个电影放映员作了很大的牺牲。这种牺牲,都来作为她索要情感补偿的条件了。但她的丈夫给不起这种补偿。于是,一个要控制,一个要逃避;妻子看到丈夫想逃,觉得自己控制得不够,继续钳制;丈夫感到更痛苦,更是非逃不可——恶性循环。


当妻子们发现丈夫无法控制了,夫妻感情已彻底凉凉了,就会转而控制孩子。


控制孩子的理由,可比控制丈夫充分得多了。有“孝”作为躯壳,母亲要求孩子做什么,都是可以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招牌,也容易得逞得多。


《囧妈》:为什么控制狂妈妈最喜欢让孩子吃东西和生孩子?

《凪的新生活》


注意,我并不是说丈夫、父亲,就不控制妻子、不控制子女;他们当中的控制狂也非常多。主要是,这种控制容易变成他们使用暴力手段,转变成家暴,成了另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不放在这里谈了。人们更容易感知的是,作为妻子和母亲的控制欲。


因为,这些女性,丈夫因为不爱她,对她的情感要求是非常厌恶的,想尽办法回避她的沟通与交流。这些女性往往在婚姻中陷入情感的“守寡状态”。她们的情感无处投射,合理且被鼓励的移情对象,就是孩子。


难怪,我们那么多妈宝男、妈宝女。就是因为母亲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了丈夫的替代品。


《囧妈》:为什么控制狂妈妈最喜欢让孩子吃东西和生孩子?


《囧妈》里,卢小芳与徐伊万的关系,看起来竟然有小两口的感觉:总是在无理取闹,在耍小脾气,在吃醋,需要哄,需要喂。而卢小芳甚至还说:我就是为你活着的。


徐伊万感动了。观众可没有呢,只感觉到恐惧。因为,你必须要以足够的服从和情感来回馈给她,她为你失去了自己的目标和价值,你要用自己的人生加倍偿还。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的《巨婴国》里关于“全能自恋”的这一段实在说得好。


“6个月前的婴儿会觉得,我是神,无所不能,我一动念头,世界就该按照我的意愿运转,否则,我就会变成魔,有雷霆之怒,恨不得毁了全世界,或者毁了我自己。”


“在任何一个共同体内,巨婴们都在争夺惟一说了算的话语权,一旦占据了这个话语权,就会要求共同体内其他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这一点能实现时,就有神一样的感觉,当这一点被打破时,就有魔一般的雷霆之怒。”


“并且全能自恋和共生结合在一起就很要命,因为还处在共生期。所以巨婴们不能独立地好好待着,必须和别人黏一起,而黏一起以后,全能自恋的心理又驱使他们拼命争战,很容易达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共生,离不开,又要你死我活地争夺话语权,所以最好是弱者服从前者。”


知道这些,对我们有什么用?有用。


那就意味着,我们首先要意识到这是父母对我们的控制,我们成年了之后有权不接受,有权割裂这种控制。


卢小芳在意识到她的儿子不受她控制的时候,终于摘下了浓密的假发,露出她苍老的本来面目。因为她知道她无法与儿子共生了,儿子独立了。但这不是坏事,她摆脱了心魔,回到正常生活的轨道。


同时,我们也要充分意识到,择偶,不能选择一个对你有控制欲的伴侣,否则,你的一生和你的孩子的一生都将非常痛苦。


《囧妈》:为什么控制狂妈妈最喜欢让孩子吃东西和生孩子?


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当这种有控制欲的人。精神独立,真是一件特别难的事,这意味着,你不把自己的快乐和痛苦建立在“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上面,不必整天都说“我是为你好”。这意味着,你无法控制自己的世界,只能通过指挥别人的生活来实现心理平衡。没人喜欢这种折磨。


每个人都需要成长。不是肉体成熟了就够,内心也要不断蜕皮,成为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